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食療養生

鮮烏梅跟葡萄區別 烏梅的藥用價值

烏梅是常見的水果之一,烏梅和葡萄混在一起很多人都分不清楚,鮮烏梅跟葡萄的外觀還挺像的,不過仔細觀察區別還是很大的,是兩種不同的水果。

鮮烏梅跟葡萄區別

鮮烏梅跟葡萄的區別體現在外形,大小,形態上。在外形上鮮烏梅是呈紫紅色的,紡錘形,外面帶有白色的粉霜。葡萄有多種顏色,呈橢圓形或院系。大小上鮮烏梅要比葡萄更大。從形態上,鮮烏梅在掛果的時候是一個個的,而葡萄我們都知道是一串串的,有明顯的區別。市面上有很多人用葡萄來冒充新鮮的烏梅,其實這兩種水果的區別還是蠻大的,鮮烏梅跟葡萄區別如下:

外形:這個區別很直觀了,新鮮烏梅是紫紅色的呈紡錘形,外表帶有白色的粉霜。而葡萄是青、紅、紫、黑各種顏色都有,一般呈圓形或橢圓形。

形態:新鮮烏梅掛果的時候是一個個的,而葡萄是一串串的。

大小:這個區別最明顯了,新鮮烏梅要比葡萄大得多,即使沒有見過這兩種鮮果,也可以根據烏梅乾和普通乾的大小看出來。

果核:這個區別不明顯,很多人用葡萄假冒烏梅,聲稱是“無籽烏梅”,其實烏梅是有籽的,烏梅籽還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呢!葡萄就有很多品種是無籽的啦,這個不奇怪。

吃法:新鮮烏梅在市面上不多見,一般都是製成乾果食用。而葡萄無論是鮮果還是果乾都很常見,也很受食客喜愛。

鮮烏梅跟葡萄區別 烏梅的藥用價值

1.1烏梅呈扁圓形或不規則球形,直徑1.5~3cm。表面棕黑色至烏黑色,皺縮不平,一端有明顯的圓臍。果肉質柔軟,與果核可剝離。果核堅硬,凹凸不平,呈麻點狀,棕黃色,內含淡黃色種仁1粒,呈扁卵圓形。氣微,果肉稍有特異酸氣及煙燻氣,味極酸。

1.2山杏呈扁球形,兩端稍尖,直徑為1~2.5cm。表面多數為灰褐色,少數為烏黑色,皺縮不平,微有被毛茸,果肉硬而薄,與果核不易分離。果板痕呈圓洞狀,有毛茸。果核堅硬,扁心形,無凹點,黃褐色,表面略平滑,邊緣呈現溝狀,鋒利,種子呈扁心形。氣微,味酸澀。

1.3李呈類球形,兩端稍尖,直徑為0.8~1.5cm。表面紫褐色或灰褐色,無毛茸而平滑,亦有皺縮不平,果肉及薄,與國核不易分離。果核痕呈圓疤狀,果核堅硬,橢圓形,表面平滑,無凹點,淡棕色,種子呈扁平卵圓形,氣微,味甜淡。

1.4桃呈心狀卵圓形至橢圓,長5~7cm,直徑4~5cm,先端尖,表面灰棕色至灰黑色,多皺縮,一側有1條縱溝,表面具毛茸,果肉與果核分離。果核堅硬,木質,扁卵圓形,頂尖漸尖,兩側扁,表面具深溝紋或蜂窩狀,種子1枚,扁卵狀心形,種子棕紅色。氣微,味淡。

鮮烏梅跟葡萄區別 烏梅的藥用價值 第2張

烏梅的藥用價值

1、藥用價值

烏梅是具有除熱煩滿、安心的功效,是可以讓人鎮靜,促進睡眠。有臨牀實驗表明,吃烏梅是可以減輕絕經後女性睡覺醒的次數,還能延長睡眠時間,改善睡眠質量。

2、孕期止吐

懷孕過後的女性,就喜歡吃有酸味的食物,這是因為懷孕的時候血液是偏酸性的,胃和肝臟的功能減弱了。身體偏酸的時候就鈣就會大量的流失,所以在懷孕的時候,孕婦的牙齒會很鬆,甚至有些孕婦在情緒上還會波動很大,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吃每天吃一些烏梅來緩解。

3、止渴止血

烏梅是酸的,可以生津止渴,可用於治療咽乾,使用的量子在50克效果比較明顯。用烏梅止咳的話,最有效的部位是核和種仁。

4、緩解腹痛

烏梅是可以麻痺肚子裏面的蛔蟲,能讓蛔蟲的活動變得遲緩,甚至是層瀕死狀態,能緩解蛔蟲引起的嘔吐、腹瀉等不適,烏梅是不具有驅蟲的功效,想要驅蟲,還是要用專門的驅蟲藥比較好。

鮮烏梅跟葡萄區別 烏梅的藥用價值 第3張

烏梅煙燻和硫磺薰的區別

鑑別烏梅是用草薰的還是用硫磺薰的,可以將嫵媚用水煮,然後看誰的顏色,要是誰的顏色是金黃色的,那就是草薰。水是墨綠色或者是黑色的那就是硫磺或者是煤炭薰出來的。梅子成熟過後,採摘下來是金黃色的,然後要用百草煙燻,用百草煙燻過後的烏梅,泡出來的水是金黃色的,這就表示烏梅里面的藥性還沒有被破壞,煙燻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保持烏梅里面的藥性,另一個是更好的保存烏梅。用硫磺或者是煤炭薰出來的烏梅,它的藥性已經是大打折扣了,吃了對人的身體有一定的害處。

鮮烏梅跟葡萄區別 烏梅的藥用價值 第4張

洗烏梅水上一層油是怎麼回事

烏梅是煙燻的或者油炒過的,水上一層油是清洗時煙燻的部分或者炒時的油被洗下來了。也有可能那層油是防腐劑等不溶於水的添加劑,但烏梅上門有一層油是正常的。烏梅,為薔薇科植物梅的乾燥近成熟果實。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以長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具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之功效。常用於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採集加工:夏季果實近成熟時採收,低温烘乾後悶至色變黑。炮製方法:1、烏梅肉:取淨烏梅,水潤使軟或蒸軟,去核。2、烏梅炭:取淨烏梅,照炒炭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包括炒黃、炒焦和炒炭三種操作工藝。)炒至皮肉鼓起。本品形如烏梅,皮肉鼓起,表面焦黑色。味酸略有苦味。

《本草經疏》:梅實,即今之烏梅也,最酸。《經》曰:熱傷氣,邪客於胸中,則氣上逆而煩滿,心為之不安。烏梅味酸,能斂浮熱,能吸氣歸元,故主下氣,除熱煩滿及安心也。下痢者,大腸虛脱也;好唾口乾者,虛火上炎,津液不足也;酸能斂虛火,化津液,固腸脱,所以主之也。其主肢體痛,偏枯不仁者,蓋因濕氣浸於經絡,則筋脈弛縱,或疼痛不仁;肝主筋,酸入肝而養筋,肝得所養,則骨正筋柔,機關通利而前證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