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保健養生

哺乳期媽媽應注意如何保健

鑑於產褥期的這些特殊表現,產婦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才能保證順利渡過這段恢復過程:

哺乳期媽媽應注意如何保健

適當休息:我國民間將產後這段恢復期稱為坐月子。所謂坐月子就是指一切活動都在牀上。這種風俗看來能體現民間對產褥期的重視,似乎產婦越是不動,就越養得好,其實不然。一般情況下,產後超過24小時就可以起牀活動,只是剖宮產後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延長。提早下地活動有利於子宮的復舊及腹壁和骨盆底肌肉緊張度的恢復,減少大小便的困難,預防便祕。但是活動要適當。由於產後子宮及其周圍的韌帶仍比較鬆弛,卧牀休息時應注意儘量避免仰卧,以防造成子宮後位,使日後經常腰疼和痛經。產褥期過早操持家務,過多活動更是極不妥當的做法,尤其應防止站立過久。要儘量少取蹲位,產後骨盆底的肌肉鬆弛,如果發生子宮下垂將造成更大的痛苦。

注意個人衞生:產婦愛出汗,應勤換內衣、牀單,勤洗澡。產後身體比較虛弱,容易感冒,可先用温水擦澡,待體力恢復後就可淋浴。但是不應盆浴,以免因子宮還未完全恢復,宮口還未關閉時污水流入產道而引起生殖器官感染,甚至遺留成慢性炎症。傳統的坐月子絕對不許產婦洗澡。其實,經常洗澡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產婦恢復更快。坐月子期間,產婦應多進食富含蛋白質、糖類的食物,減少纖維性食物,這樣有利於下奶。民間流傳產後刷牙會造成牙齒疼的説法,致使不少產婦不敢刷牙、漱口,這也是不科學的。但是因為產婦比較敏感,應該選擇温水漱口,以軟毛牙刷輕輕漱刷為好。除每日早、晚兩次刷牙之外,每次進餐後都應刷牙,至少需要漱口。此外,洗臉、梳頭也應與正常人一樣。還要強調的一點是,產褥期應禁止性生活,免得將細菌帶入子宮腔內引起炎症。保持外陰清潔也很重要,大小便後應用温清水洗外陰。

預防乳腺炎:初次給孩子餵奶時,應先將乳頭擦洗乾淨。每次餵奶前要洗淨雙手。哺乳後要清洗乳頭,如有破損要及時治療。

合理的營養:由於在分娩過程中產婦體力消耗很大,產後常感口渴,所以喝些紅糖水並進食稀、軟、清淡的半流食較好,24小時以後就可以恢復正常的飲食。不過由於泌乳的需要,仍應該補充較多的蛋白質和水分。我國北方習慣於產後吃小米粥,小米中含胡蘿蔔素、核黃素比大米多,確實很有營養價值。但是,有些偏遠地區只給產婦吃小米湯或不讓吃葷食,這不僅使產婦易發生各種營養缺乏病,還會停止泌乳,是極不科學的做法。也有的每天給產婦吃十幾個雞蛋,以為這樣做營養就夠了。其實合理的膳食應該多樣化,再好的食物也不可一頓吃得過多或過飽,以免消化不良或體重增加過多。

從分娩到以後6~8周被稱為產褥期。產褥期母體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子宮復舊:自胎盤娩出後子宮開始收縮至恢復到正常大小,這個過程稱為子宮復舊。隨着子宮復舊,子宮腔內胎盤附着的創面也逐漸癒合,其殘留的宮腔積血和破碎內膜將從陰道排出,這些排出的物質統稱為惡露。產後的子宮在平臍部位可觸及宮底,以後每天下降約一橫指,至產後10天子宮下降到骨盆腔內,腹部不能觸及。產後第一週惡露較多,顏色較紅,以後逐漸減少、變淺,成為淡黃色或白色,約於20天左右乾淨。

2.體温變化:產後24小時內體温可有輕度升高,但不應超過38℃,而且很快能恢復正常。

3.乳房:產後2~4天乳房明顯腫大、變硬,甚至可觸到很多結節,有時腋窩下也會有腫塊,以後即開始有乳汁分泌。

4.多汗:在睡眠或剛醒來時尤為明顯。產後由於皮膚分泌功能較旺盛,出汗較多,這是將孕期貯存在體內的大量水分經皮膚排泄出來的正常生理現象,不是病態,很快能自行好轉。

5.胃腸道:產後最初2~3日食慾減退,常感口渴。由於進食少,卧牀時間長,以及產後腹壁鬆弛,盆腔內壓力減低,常發生便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