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心理養生

留守兒童有哪些心理表現

情感不穩定、孤獨感強烈、自卑感加重等。

留守兒童有哪些心理表現1

1、留守孩子缺乏安全感,大都感情脆弱,自暴自棄,性格內向,有什麼事自己承受,總覺得低人一等,性格孤僻,人際交往差,很難與人溝通;

2、有的留守孩子認為自己是被父母拋棄的,甚至仇視父母,不想讀書;

3、 留守孩子的父母大都通過錢來表達對孩子的愛,致使孩子浪費錢、亂花錢;有的大把花錢去買吃買穿,有的到網吧玩遊戲,有的通過吸煙、喝酒甚至打架等等不正常、不正當的渠道宣泄自己的情緒。

有兩個極端,一種膽小怕事,孤單寂寞。另一種無法無天,什麼都敢做,沒有什麼顧忌。

喜歡宅家,性格孤僻,獨來獨往,不愛與人交往

留守兒童有哪些心理表現
  

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思想預測

思想預測是指人們根據思想活動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事先估計和分析產生思想問題和不良品德行為的可能性,以求及早預防和早期糾正。“留守兒童”正處在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在缺乏父母之愛的生活環境中,經常產生思想矛盾,自卑心理嚴重,情緒常常處於很不穩定的狀態。俗話説:“月暈而風,礎潤而雨”。“留守兒童”思想面貌的變化不管順向進步還是逆向發展,預先總會有跡象。很多有經驗的老師,為了預測“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情形,往往有意特設一些情境,來預測心理健康的程度。像這種“徵候預測法”需要教師具有敏鋭的觀察力,從細微之處入手,要善於駕馭學生髮展的.方向。教師在確定預測方法時,要明確預測目標,掌握“留守兒童”思想主流發展的趨勢,或者可能產生的問題,以得到及時的指導。

2、心理保健

教師要有意識的教給“留守兒童”心理保健的方法,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自我心理調節,使其心理趨於穩定和平衡。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轉移法:要學會自覺的轉移自己的注意中心。對正在經受精神折磨的兒童,要讓他設法擺脱眼前的情境,如傾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或者户外散步,呼吸新鮮的空氣,可以通過一些羣體的娛樂活動,如下棋,練習書法,畫畫等有有益的活動來消除當時不正常的情緒。

宣泄法:壓抑、自卑,自棄等心理是“留守兒童”常見的心理狀態,要讓學生學會用恰當的方法得以排解:可以通過寫日記訴説,給遠方的父母寫信或者打電話訴説,也可以在空曠的地方大聲吼叫等方法,及時疏導心結,化解積鬱,求得心理平衡。還可以找知心朋友和值得信任的師長,傾吐悲傷、委屈、苦惱、憤怒等情緒,以解除內心的衝突。

自我暗示法:成語中的望梅止渴、草木皆兵、杯弓蛇影 等,都是暗示作用的生動寫照,暗示作用能夠強烈地影響人體的生理機能,對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能起顯著的導向作 用。當記恨念頭產生的時候,要用語言自我暗示,強制壓抑自己萌發錯誤的動機和慾望。要不斷的告訴自己,“我能行”、“我一定會處理的很好”、“我不比別人差”,不輕言放棄。經常性的努力,不懈的鍛鍊,會使你走出自卑的陰影。

留守兒童有哪些心理表現2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

1、由於“留守兒童”長期生活在特殊的環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關愛與呵護,久而久之,產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留守兒童”自幼離開父母,缺乏親情的關愛,往往易產生焦慮、煩躁、悲觀、疑慮等一系列的消極情緒;

在性格方面,較為突出的是性格柔弱內向、自卑孤僻;學習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輔導,導致困難重重;行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監護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況下,“留守兒童”產生厭學、逃學、沉迷於遊戲廳、網吧等娛樂場所,引起行為上的偏差,嚴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誤入歧途。

2、留守兒童周圍的人現在的生存壓力很大,他們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他們。

培養“留守兒童”的心理調適能力

留守兒童有哪些心理表現 第2張
  

1、自信心的培養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夠達到某一目標或完成某一項任務的心理狀態。“留守兒童” 由於不能得到父母及時的管教,而隔代監護人爺爺奶奶等又常常溺愛或放縱他們的行為,致使他們學習的自覺性較差,成績落後,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

要學會正確評價自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要死盯着自己的短處,要善於發掘和發展自己的優勢,“避己之短,揚己之長”,對自己做出公正全面的評價。教師要指導“留守兒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大的事情,如幫爺爺奶奶做一些家務,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學會克服自己學習上的一些不良習慣等,即使很小的事,也能獲得成功的體驗,起到增強自信心的作用。

2、抗挫折能力培養

挫折可以稱為是需要得不到滿足時的緊張情緒狀態。挫折感在“留守兒童”的心理上表現很明顯,他們常常會由於考試的失敗、學業的.擔憂、社交的障礙、缺少父母的關愛等方面的原因體驗到挫折感。他們的情緒常常處於失望、焦慮、沮喪等緊張狀態。

遇到挫折時應進行冷靜的分析,從主客觀、目標、環境條件等方面找到受挫的原因,並採取有效的補救措施。要善於根據自己的優勢確立奮鬥目標,在前進過程中發現不切合實際時,要及時調整,化壓力為動力。其實,適度的刺激和壓力能有效的調整機體的積極因素,正所謂“自古雄才多磨難”。要有一個辯證的挫折觀,保持自信和樂觀的態度,學會悦納自己。

3、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

現代社會人際交往和合作能力愈來愈顯得必不可少。但這方面的能力並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一定的實踐逐漸形成的。“留守兒童”由於長時間缺少父母的關愛呵護,自閉心理較為嚴重,常常不願與人交往,心理壓力較大。在學校教育中,教師要鼓勵他們多參加班級和學校的各種活動,為他們展示和表現自己提供一定的平台。應該鼓勵他們克服自閉心理,試探着主動與人交往,慢慢獲得成功的體驗。

留守兒童有哪些心理表現3

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1、焦慮:部分兒童如果心理存在問題,可能會出現比較明顯的恐懼,如焦躁不安、缺乏自信等。

2、孤獨:兒童出現心理問題時,可能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孤獨表現,如不願意與人接觸、性格內向、自言自語等。

3、攻擊:有一些孩子可能會呈現出脾氣暴躁、喜歡摔東西,具有一定攻擊性等特點。

4、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存在心理問題時,在平時會經常走神發呆,無法集中注意力,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等。

5、膽怯好哭:如果兒童經常出現膽小害怕、愛哭等現象,也可能是心理有問題的表現。

6、嫉妒:如果孩子看到別人的優點和刺激會心理不舒服,表現出排斥、詆譭、咒罵等情況時,那就意味着孩子的心理存在問題。

7、貪婪:心理上有問題的兒童,可能會極端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佔有慾望相對較強,任何事物必需據為己有。

留守兒童有哪些心理表現 第3張
  

兒童的心理問題怎麼教育

1、正確評價孩子

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若期望過高,支配過多會讓孩子變得脆弱,讓孩子喪失創造力和想象力。若期望值過低,會讓孩子沒有興趣並且沒有目標。正確的評價對待孩子,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觀,是非觀。

2、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家長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而且要擁有濃厚的文化氛圍,家庭的和睦對孩子的心理也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和睦的家庭孩子情緒穩定並且活潑開朗,有信心;若家庭不和諧夫妻總是吵架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甚至長時間處於這種環境而出現膽小焦慮等情緒。

3、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以及交流

如今很多家長忙於工作而忽略孩子,在孩子出現問題時也不會了解孩子內心的真正想法。作為自己,要抽空多陪孩子,並且讓孩子主動説出自己的想法,也不要將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強加於孩子身上。

標籤:留守 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