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心理養生

如何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落實基層、重視家庭關愛、落實長輩職責。

如何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1

社會方面

落實基層責任,提供穩定關愛

為保證每一個農村留守兒童都能得到社會的關愛,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留守孩子的心理狀況應得到全社會的關注。

特別是要落實縣、鄉鎮人民政府以及村民委員會的職責,根據留守兒童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活動,注重對其心理方面的教育與引導,積極為他們提供幫助。

首先,重視發揮縣、鄉鎮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在基層組織中的角色作用,縣級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

為留守兒童制定、貫徹並落實切合實際的政策,組織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的行動,為其設立專門的活動場所,工作機構和關愛中心。

確保在本地方讓所有留守兒童都能得到關愛。

鄉鎮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要針對不同年齡、性別的留守兒童羣體,進行實地走訪,動態監測,瞭解他們的心理狀況,生活需求以便及時準確掌握他們的信息。

此外,還可以深入到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中去,關注他們的生活情況,對他們的臨時監護人進行監督,定期召開座談會等,使其更加重視留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狀況。

為切實改善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狀況提供助力,逐步形成留守兒童外部保護網,從而提供持續穩定的關愛。

其次,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

縣、鄉鎮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積極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宣傳關愛理念,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積極參與關愛服務。

呼籲更多人對改善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狀況重視以及更加關注其成長過程,廣泛開展“愛心捐贈”活動,“1+1”幫扶活動,“兩地書,親子情”互動活動。

同時,組織娛樂活動,如羽毛球,籃球,下棋等活動,鼓勵留守兒童積極參與其中。

如何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家庭方面

重視家庭關愛,加強情感交流

家庭關愛不僅要教育、引導監護人對子女履行監護與撫養責任,保證子女的基本生活,還要注重改善和子女的親情關係,促進感情溝通,緩解子女的孤獨感。

目前,特別要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外出務工的青年應採取多種途徑,與子女建立良好的聯絡關係,及時掌握子女的情況。

儘量經常探望子女,保持必不可少的情感交流。

在家庭關愛中,父母對兒童的關心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充分認識到家庭在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

每一位父母都應履行自己的責任,外出打工也要及時瞭解孩子的現狀,加強情感聯繫。

利用通訊工具與孩子保持經常性的交流,定期與孩子通過視頻通話,瞭解他們的學習狀況,日常生活,心理狀況,情感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溝通機會。

即便身在他鄉,也要加強情感交流,同時也要及時處理孩子在生活上,學習上及心理上遇到的問題,高度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對他們的關愛。

落實長輩職責,充分履行責任

當今,我國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監護模式主要是隔代制,即長輩監護。

農村留守兒童一般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料,長輩上了歲數,體力、精力都比年輕人差,對孫子孫女的照料也不夠重視,受教育程度也不高。

有的是文盲甚至沒上過學,與孩子交流存在一定的隔閡,對於孩子的成長基本沒有規劃,溺愛、縱容也不例外,最終的後果是,成長過於隨心所欲,想怎樣就怎樣。

此外,孩子和隔代監護人相處不好,導致孩子不願與長輩分享自己的日常學習及生活狀況,出現心理困惑時,他們會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

而不是尋求別人的幫助,生活上和心理上都會出現一些問題。

因此,要落實隔代監護人職責,加強對留守兒童監護的質量與水平,並切實履行責任。

如何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2

留守兒童的現狀:

從在校表現來看,有不少留守兒童各方面的表現令師生稱讚,但是,留守學生的整體狀況令人堪憂。其表現形式又是多種多樣的:

1.不思進取,人生理想普遍不明。

2.不務正業,學習成績普遍較差,輟學現象嚴重。

3。不守法紀,犯罪傾向比例較大。存在問題的原因是由於監護管理的盲區。由於父母不在身邊,年邁的祖輩大多思想有點趕不上時代的發展,既沒有教育的精力和體力,也缺乏教育的能力。

4.家庭對留守學生教育的誤區。有一些經濟條件寬裕的家長,由於常年在外務工經商,出於一種補償的心理,在孩子用錢上十分慷慨,使一部分留守學生形成了不思進取、自由散漫的壞習慣。

5.社會環境對留守學生教育的雷區。據不完全統計,女留守學生被社會上不法分子欺負的比例比其他學生高30%。

6。學校對留守學生教育的困區。現在的學生都是家長的掌上明珠,學校不能打,不能罵,甚至講話都得注意分寸,否則引起學生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等的不滿乃至到學校列興師問罪。

留守學生的教育問題,是一個牽涉到家庭、學校、社會的系統工程,僅依靠任何一方的努力是不夠的,必須全社會重視和參與。

一、提高認識: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而留守兒童又佔了很大的比例,所以教育好留守兒童,是關係祖國未來的一件大事。學校、社會、家長等方面都必須團結起來,共同承擔這一偉大的責任。

如何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第2張
  

二、學校教育: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學校應責地旁貸地高度重視留守學生的教育。

1、在校內,一是制定留守學生教育工作計劃,把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視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建立留守學生檔案,要注意把握留守學生具體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地及工作狀況,聯繫方式等;

三是成立留守學生監護人教育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使學校、家庭、社會對留守學生的教育做到齊抓共管;四是建立留守學生心理諮詢室;五是建立留守學生自我教育制度;六是定期召開留守學生管理經驗交流會。

2、在校外,建立一組、一家長、一中心。

一組指的是學校在留守生中打破年級、班級界限,組建校外學習小組,由高年級各方面表現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每個小組指定一名指導老師負責,每週組織一次集體活動,比如小組成員互相檢查作業、開展校外表現評議等。

一家長指的是從本地有較高威望的黨員、教師、幹部中聘請一批編外家長,其主要職責是做好留守生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導工作,定期向學校反映孩子在校外的表現。

一中心指的是鼓勵有條件的退休教師或個人創辦留守兒童託管中心。

3、學校開設了二線一室。即:開通親情熱線,讓外出務工家長定期與子女通電話;開通教師熱線,讓外出務工家長可隨時與班主任取得聯繫;

設立心理健康諮詢室,安排有經驗的教師擔任心理醫生,及時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心理上的困惑。同時還以師愛助你成長為主題深入開展有助於留守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各類活動,如主題班(隊)會、您在他鄉還好嗎書信競賽活動、集體生日、法制安全講座以及我為留守生獻愛心活動等,讓留守生充分感受到來自學校大家庭的温暖。

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要有一個正確的'親情教育觀。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小階段的孩子,對事物的好壞、對錯、是非等判斷力較弱,正處在一個生理急速變化,心理髮育不穩定的階段,家長要儘可能的關注孩子的成長,努力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正直、善良、誠實的人。

四、社會教育。社會是教育的大課堂。

對留守兒童教育的錯誤理解:

1.不能理解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應該是多方共同承擔,只靠學校一方效果不好;

2.錯誤理解留守兒童貧困學生,家長、教師給予過多的經濟補償;

3.只限於開展幾次活動,豐富課外生活,而沒在從感情深處給予關愛。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作者已申請原創保護,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授權事宜、對本內容有異議或投訴,敬請聯繫網站管理員,我們將盡快回復您,謝謝合作!

如何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3

農村留守兒童形成的原因是,由於很多農民工進城後受到流動性大、生活成本太高、不能融入城市市民生活體系等因素的影響,不得不選擇將孩子留在家鄉,託付給親友代為照看,形成了大量的農村“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有哪些性格?

農村留守兒童的性格有冷漠、孤僻、敏感多疑、易感情用事,自卑感較強,遇到挫折容易退縮,有較大的依賴 性,遇事焦慮不安,煩惱自擾,抑鬱壓抑。

如何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第3張
  

農村留守兒童有什麼特點?

農村留守兒童分佈不均,男性高於女性 隔代監護比例較大 可能存在親情缺失導致心理狀態異常

得到父母關愛,享受家庭温暖,是每個小孩與 生俱來不可或缺的權利。

但農村留守兒童的大量存在,反映出其此項基 本權利的`部分缺失。

隨着離開父母的時間增加,留下來的孩子們也 不可忽視地出現了許多問題,首當其衝的是孩子們 的教育問題。

標籤:留守 兒童 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