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心理養生

如何關心留守學生的心理問題

隨着大批農民工進城務工,農村留下了不少缺乏父母照管的孩子,形成了“留守一族”,我們學校僅二年級組四個班就有近一百個留守兒童。伴隨着一個個“空巢”家庭而來的留手子女心理健康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如何關心留守學生的心理問題

在農村,留手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經歷着一場生活環境和心理環境的鉅變。當他們理應享受童年歡樂的時候,卻得不到父母的照顧,困惑和無助悄然襲來。他們沒有準備,沒有經驗,缺乏指導,從而引發了許多心理問題。 “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全民關注的社會問題,由於他們長期生活在特殊的環境中,缺乏父母的關愛與呵護,長此以往,產生了性格柔弱、自卑、自負、孤僻、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問題。為此,本文通過調查、訪談等多種方法,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進行深入的研究,積極探討其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提出對“留守兒童”有效的教育政策,以便幫助“留守兒童”重建自信心,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其身心能夠健康發展。

一、留守兒童存在的心理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人際關係明感

“留守兒童”在情緒、性格上存在心理問題直接影響到其人際關係的發展。根據對“留守兒童”是否願意和同學一起參加集體活動這一問題的調查結果統計顯示:部分留守兒童”認為對活動不感興趣,不願跟同學一起參加,顯得不合羣,人際關係十分敏感,不願與人接觸,喜歡獨來獨往,孤僻自閉;大部分別人叫我去才去,顯得內向,不積極;也有的願意參加。

2、逆反心理嚴重

留守兒童逆反心理極強,對抗情緒嚴重。他們缺乏安全感,對周圍的一切充滿懷疑,總是帶着有色眼鏡看世界,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是充滿不信任。這種潛意識中的不信任導致了他們的逆反行為,常表現為“不聽話”、“不禮貌”、“不謙虛”、“惡作劇”等。留守兒童總感到別人在欺負自己,一點小事就計較當真,與人交流時充滿警惕甚至敵意,對老師、監護人、親友的管教和批評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

3、厭惡、焦慮、憂鬱

“留守兒童”年幼就離開父母,從小缺乏父母直接的關愛與呵護,從精神上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他們變得沉默寡言、內向、不開朗,較為突出的是情緒悲痛、焦慮、厭惡、怨恨、憂鬱。可見,缺乏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在不同程度上都會產生一定的情緒問題。

4、心態

“留守兒童”有的是爺、奶奶、外公、外婆監護,有的是好友監護,還有少數是兄弟姐妹之間互相照顧。由於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環境中,“留守兒童”表示自己在學習方面存在困難,加之大多數“留守兒童”在學習上自覺性差,紀律不強,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主動性不高,成績不理想,得不到學校和老師的重視,因此,極易產生厭學、逃學、學習勁頭不足等不良心理。

5、性格與行為出現偏差

農村留守兒童由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關愛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上、價值上的偏離和性格發展的異常。一方面,孩子因為感到父母保護的缺失而變得膽小、懦弱、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另一方面,孩子因為沒有父母的約束而性格失常和行為失範,表現為脾氣急躁、衝動易怒,常常將無端小事升級為打架鬥毆,打罵教師和同學,甚至是長輩。極少數留守兒童受社會不良團伙影響,出現了違紀行為或犯罪現象。

6、自卑心理比較普遍

據對一些農村留守兒童的調查顯示,他們中絕大部分存在比較嚴重的自卑感。留守兒童由於父母不在身邊,自己沒有依靠和堅強的保護。與父母都在身邊的兒童相比,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障礙。自卑感一旦形成,就會以一種負向情緒體驗而存在。由於客觀環境和主觀認知難以改變,隨着父母外出務工時間的延長這種自卑體驗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和泛化,嚴重影響身心健康。與父母關係越密切,感情交流越豐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後表現出的自卑心理問題越明顯。

二、面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我們的解決對策:

1、“留守兒童”的生活充滿“陽光”。學校要求班主任、教師要給予“留守兒童”特殊的關愛,使他們切實感受到班集體的温暖,減少“留守兒童”受教育的斷層與真空;要求班主任、教師要多瞭解“留守兒童”的有關情況,經常與“留守兒童”促膝談心,使老師成為“留守兒童”最信任的朋友!學校教師經常在節假日把留守兒童帶回家和他們一起過節,跟他們輔導,讓他們享受家的温暖。此外,學校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如“體諒父母教育”活動、“感恩教育”活動、“交往輔導”活動等。)讓“留守兒童”在活動中親身體驗,受到教育。在課餘時間,學校還要經常組織“留守兒童”參與文體娛樂活動,充實他們的課餘生活,以此來彌補親子的關係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的消極影響。

2、聯繫監護人,與監護人交流。學校老師經常利用有利時機(如家長會),採取多種行之有效的形式(如電話、書信、家訪等)與監護人交流,使老師、監護人相互瞭解“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化解問題,使雙方有的放矢地對“留守兒童”加強教育,使學校、家庭對“留守兒童”的影響產生合力效應。

3、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讓學生養成多種良好的習慣。學校切實轉變了教育觀念,努力發展特長教育,讓“留守兒童”的特長得到充分的體現和發展,使他們也在成功中得到體驗,增長才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良好的興趣後,課餘時間就會過得充實,而且富有意義,這樣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會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就會形成。 “留守兒童”是新時期的一個產物,需要我們更多的人去關注。

標籤:留守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