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心理養生

青少年易患心理問題 自我矯治方法很重要

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表現的形式有多種多樣,主要表現為:學習困難,考試焦慮,難於應付挫折,青春期性心理扭曲,情緒不穩定,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貧乏,學習成績不穩定,並在行為上出現打架、罵人,説謊,考試舞弊、厭學、逃學,嚴重的出現自傷或傷人現象。當這些心理問題比較嚴重時,就可能演變成心理危機。

青少年易患心理問題 自我矯治方法很重要

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與成因:

1、人格發育類問題DD獨立性不夠、依賴性過強,內向、應變能力較差。

人格是個體心理特徵的總和,它反映了一個人的心理本質,也是各種精神症狀和反映產生的基礎。人格發育不健全可導致人格障礙,人格障礙是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它是以人格結構與人格特徵偏離正常人為其特點。在目前的青少年人格障礙裏,依賴型人格和分裂性人格較為多見。依賴型人格的突出的障礙是缺乏獨立性,缺乏自立性,沒有主見,遇到事情手足無措,在處理人際關係中常處於被動的地位。一般情況下,依賴型人格開始於幼年時期,到青春期後表現得較為明顯。孩子身上體現出這種人格特徵主要是由於父母過度保護、過度替代、過度包容的教養方式而形成的。分裂型人格的特點是內向,孤僻膽怯,不愛與人交往,應變能力較差,社會適應能力不良,往往不能適應新環境。

2、學習類問題

儘管近些年來,教育部門一直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的陰影一直在困擾着廣大青少年,加之父母的望子成龍心理,對子女寄予的過高期望,使青少年的身上承受着巨大的學習壓力。據相關調查,34%的被訪中學生説,有時“因功課太多而忍住想哭”;58%的接受調查的同學説,“父母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調查表明,45%的被訪中學生感到當前的學習壓力太大,近半數的人經常擔心學習成績達不到父母的期望而受責備,57%的中學生為“考試成績直接關係到自己的命運和前途”而擔憂。青少年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慾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效果下降、思維遲緩等多種症狀出現。

3、心態問題

理想化(期望值過高)、缺乏面對挫折的心理準備,心理脆弱、社會適應性不強,自我中心、過分自戀

4、情緒類問題DDD自卑心理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極盛對7050名中學生的調查,“對同學忽冷忽熱者”者佔44.1%,“對老師時而親近,時而疏遠”者佔35.8%,“做作業情緒忽高忽低”者佔73%,“對學習的勁頭時高時低”者佔81.9%,“心情時好時壞”者佔71.2%,“對父母時而親熱,時而冷淡”者佔32.8%。這些數據,活生生地證明了當今青少年的情緒不穩定性。情緒的不穩定主要是由於心理髮展的不成熟所造成的,父母的性格特徵、養育方式、教師對待孩子的方式也會對孩子的情緒穩定性造成影響。

5、人際關係類問題

青少年的人際關係主要包括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及同學關係。

①與父母的關係處理不當,從而引起青少年不良的心理反應,這一現象較為普遍。在孩子小的時候,親子關係的矛盾關不突出。可是,隨着孩子的生長髮育和父母的日漸年長,二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就顯得愈來愈困難。尤其當孩子處於青春期而父母處於更年期之時,問題更為突出,部分孩子會產生壓抑和抑鬱,部分孩子則產生強烈的叛逆心理。

②師生關係處理不當,對孩子的心理影響不言而喻。其主要問題是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的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的壓抑心理,攻擊行為等問題,如果教師缺乏理解、耐心與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失望。更有甚者,如果教師對學生缺乏尊敬,隨意貶低孩子價值的不良態度會使孩子的心理遭到嚴重的創傷。

③與同學的交友和相處,可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質量。大家都希望在同學中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如果同學關係不融洽,甚至關係緊張,有的同學就流露出孤獨感。

青少年心理問題自我矯治方法:

1、重朔人格:

①注重情商(領悟、把悟、適應能力)培養。

②主動適應環境(社會)。參與多樣性的校園生活,參加豐富生活的社團,勇敢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特別是要與各種不同類別的羣體進行充分溝通與交流,瞭解自己以外的人羣的生活生存狀態。

③遵守公德,理想高遠(熱愛生活、熱愛團體)

2、調整心態:養成感恩的情懷、樹立陽光心態

3、學習做人:品質-從利己不損人到成長為利人利己,態度-寬容:構建和諧人際關係的

4、重建自信:自立自強,為自己活着、不在乎別人贊同!培養正確的自信。過度自信所帶來的過高期望值和極端不自信的自卑都是產生心理疾患的前提。大學生要實事求是,培養健康向上積極樂觀的自信心。

5、調整學習目標:提升能力為主、掌握方法為主,提高成績為次、掌握知識為次!

6、自我調節:向好友、親人或心理醫師敞開你的心扉,宣泄心中的鬱悶。在學會自我調節,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自我合理化”。就是説要多一點阿Q精神,善於用各種理由把環境進行合理化,儘量減少挫折感,緩解外部環境帶給自已的種種壓力。但是,自己覺悟不如對人傾訴,對人傾訴不如尋找心理醫生救助。

7、心理障礙,需要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心理疾病早診治,走出迷霧見青天。一些人認為心病不是病,認為有問題看心理醫生丟人;這些觀念必須要去除。去除這些觀念,也許當你出現嚴重的心理疾患或有自殺意念、犯罪衝動時會主動尋求醫學的幫助,減少健康或生命的損失。

目前學習類問題是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最大問題,青少年時期由於父母總是什麼都管着青少年,今天佈置很多課外試卷,明天又得達到什麼樣的學習名次,這樣的學習壓力讓青少年心理特別憋屈與壓抑,所以青少年要學會自我矯正方法,與父母經常私下溝通,給自己一點空間,要相信青少年可以安排好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