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心理養生

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

自卑、自閉、多動。

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1

1、自卑:由於生理上有缺陷、學習成績差、動輒犯錯誤等,使他們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對現實,變得心灰意冷、自暴自棄,認為自不如人。

2、自閉:由於遺傳因素或外部原因所致。這些兒童往往是將自己封閉在一個獨立的空間,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大多脾氣暴躁、怪異,性格執着。

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
  

3、多動:可能存在學習壓力過大、家庭環境不融洽、腦部受過損傷等原因,患兒有坐卧不安、上跳下竄、東跑西顛、言語過多、指手畫腳等表現,表現為學習成績差、注意力難集中、缺乏自制力、過於敏感等。

4、逆反:與現代社會外圍的不良影響、與家庭環境、父母教育不當等有關,表現為不能正確的`辨明是非,懷疑任何人和事、與正面的人和事極力的反駁、抗衡,而對消極的、不良的事物往往會認同接受,對各種規章制度會消極的反抗。

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2

1、抑鬱症

抑鬱症就像一個隱形殺手,它難以被察覺,卻對孩子傷害極大。

現實中,有不少孩子深受抑鬱症的困擾,卻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被當作是青春期的“叛逆”,小孩子的“矯情”,從而錯過了治療機會,最終引發悲劇。

統計顯示,抑鬱症導致的自殺行為是15歲至29歲人羣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僅次於車禍。

典型表現:

1.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抑鬱悲觀;

2.思維遲緩、反應遲鈍,言語減少;

3.興趣、精力減退或快感缺失,什麼事都不想做;

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

5.記憶力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能力越來越差;

6.反覆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

7.睡眠障礙,如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

8.食慾降低或體重明顯減輕。

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 第2張
  

2、焦慮症

焦慮不止屬於成年人,孩子也可能深受其擾。

焦慮症是最常見的一種情緒障礙,以過度、持續性的擔憂和恐懼為主要表現,還可能伴隨心律加快、呼吸加快、出汗、發抖、虛弱、疲倦、睡眠困難以及腸道問題等軀體表現。

焦慮症可以細分為很多種,對於孩子來説,最常見的主要是分離性焦慮、過度焦慮反應和社交性焦慮。

典型表現:

1.分離性焦慮

表現為與親人分離時深感不安,擔心親人離開後會發生不幸,親人不在時拒不就寢,拒絕上幼兒園或上學,勉強送去時哭鬧並可能出現頭痛、腹瀉、嘔吐等軀體表現。

2.過度焦慮反應

表現為對未來過分擔心、憂慮和不切實際的煩惱。比如擔心學習成績差、怕黑、怕孤獨,常為一些小事煩惱不安、焦慮。患者往往缺乏自信,對事物反應敏感,並伴有失眠、記憶力減退、腹痛腹瀉等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表現。

3.社交性焦慮

表現為與人接觸或處在新環境時出現持久而過度的緊張不安、害怕,並試圖迴避,恐懼上幼兒園或上學,有明顯的社交和適應困難。

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 第3張
  

3、學習障礙

孩子厭學逃課,考試成績跟不上,未必是態度問題,也有可能是因為學習障礙。

學習障礙是指在接受正規教育的.條件下,智力正常的孩子在聽、説、讀、寫、計算、思考等學習能力的某一方面或幾方面表現出明顯困難,因此難以適應正常的學習進度和要求。

學習障礙包括閲讀障礙、書寫障礙、數學障礙等。造成這些障礙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普遍認為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既有個人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家庭社會等環境因素。

典型表現:

1. 孩子的智商不差,但某些學習表現卻遠不如同年齡的孩子;

2. 孩子很想學,也很努力,但學習表現卻還是不理想;

3. 孩子有學習困難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一學期或一學期以上);

4. 孩子需要特殊的學習方式才能學會(例如:將文字畫成圖像才能理解)。

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3

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

1、厭學心理狀態:厭學心理是很多青少年存在的普遍問題。他們會對校園生活喪失興趣愛好,乃至會造成不聞不問的地步。從長久看來,孩子的這種情況不但會造成學業成績降低,還會繼續影響未來職業規劃的發展趨勢,對孩子的發展也是十分不好的。

2、早戀問題:心理學的觀點説,是因為青少年期社會意識增強,所以在尋找自己生活的價值,探索人生的意義,當發現異性之間的聯繫是人與人之間最富有的情感聯繫時,便不顧一切地企圖親自構建它。

有的男女同學之間雖然表達了愛慕之情,但隨時間的推移,一方對另一方逐漸疏遠、冷淡,又與另一同學要好,這樣就感到失戀、被拋棄感、沮喪、苦悶、怨恨,也就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3、情緒不穩定:主要原因是從小養成不良性格,從小嬌慣、任性、以我為中心、稍不如意而發脾氣。此外單親家庭的孩子,由於父母離異,造成性格苦悶、孤獨、猜疑等。

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 第4張
  

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的對策

1、重建互動模式,有效溝通,有效陪伴

對於出現心理問題的青少年,家長就應反思一下我們和青少年的互動模式,成員之間的溝通是不是以抱怨開始,並沒有直接表達自己真實的需求和願望,或者沒有真心關注對方的需求和願望,真正實現有效溝通。

我們可能就會發現,語言確實可以成為窗户,讓愛和陽光照進來温暖自己,也照亮別人。這就需要家長學會非暴力與孩子進行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在溝通時陳述自己觀察的事實,表達自己的感受,直接説出自己的需要和請求。

2、因材施教,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一個人的'人格形成,是非常複雜的,是由整個家庭的心理動力系統決定的,甚至還會受到代際心理動力傳遞的影響,孩子形成什麼樣的人格,是由其與撫養者的情感互動關係決定的,而不是由道理和管教策略決定的。

我們現實中有許多家長為了提高青少年的學習成績,以達成自己心目中理解的精英。常常對孩子採取各種極限高壓和超負荷運轉的管教方式,短期內可能會讓孩子達成理想的成績預期。但長遠來看卻會給孩子的內心埋下巨大隱患,更會讓其產生較多的心理問題。

標籤: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