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心理養生

心理精神知識有哪些

心理精神知識有哪些,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下面來了解心理精神知識有哪些?

心理精神知識有哪些1

1、和諧的人際關係

心理健康的人,有積極良好的人際關係,有自己的友伴,樂於與人交往。在與人相處時常表現出尊重、信任、友善、同情、幫助和諒解等。他不僅能悦納別人的長處,也能寬容別人的缺點。

2、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健康的人,既能客觀地評價別人,更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和接受自己。他能努力發揮自己的潛能,努力改正和克服自己的不足,能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努力獻身於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理想。

3、健康的情緒體驗

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康的情緒體驗。他的情緒狀態是由適當的原因所引起,情緒反應的強度於引起它的情景相稱,情緒持續的時間隨客觀情景而轉移。他既有愉快、喜悦、歡欣等積極的情緒狀態,也有憤怒、恐懼、焦慮等消極的情緒狀態,但積極的情緒體驗常多於消極的情緒體驗,經常能保持愉快、樂觀的心境。

心理精神知識有哪些

4、熱愛生活,樂於學習和工作

心理健康的人,熱愛生活,樂於學習和工作;在學習和工作中總是奮發進取,積極向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竭盡全力獲取最大的`成就。

5、正視現實,接受現實

心理健康的人,能面對現實,接受現實,能客觀地反映現實,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現實。他既能正視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種種困難,又能用切實有效的辦法去妥善地解決;對於挫折也能採用成熟的、健全的適應方式加以解決,決不企圖逃避。

6、行為正常,人格完善和諧

心理健康的人,行為的內在反應和外在表現是一致的;前後行為是一貫的、統一的;行為反應的強度和刺激的強度相一致。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和諧統一的人,被稱之為“人格完整和諧”的人。

7、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

人的心理和行為表現總是隨年齡的增長而不斷髮展、變化的。這種發展和變化具有一些年齡階段性。處於同一年齡階段的人的心理和行為表現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應具有於同年齡大多數人相符的心理行為特徵。

心理精神知識有哪些2

一、心理健康常識

(一)什麼叫心理健康?它有哪三個等級?

心理健康又稱精神健康,它是一種持續的心理健康狀態。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為一般常態心理、輕度失調心理、嚴重病態心理三個等級。

一般常態心理者表現為經常有愉快的心理體驗,適應能力強,善於與別人相處,能較好地完成同齡人發展水平應做的活動,具有調節情緒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數人屬於一般常態心理者。

輕度失調心理者表現出不具有同齡人所應有的愉快,與他人相處略感困難,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動調節或通過心理輔導專業人員的幫助,就會消除或緩解心理問題,逐步恢復常態。

嚴重病態心理。表現為嚴重的心理適應失調,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時治療就有可能惡化。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1、智力正常。

2、情緒穩定、意志正常。

3、適應良好。

4、良好的自我意識。

5、良好的人際關係。

6、有良好的人格

(三)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1、環境適應問題。在大一新生中較為常見,主要表現為對新校園、新同學的不適應。

2、學習問題。離開了高三的高壓環境後,學習上的困難與挫折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最為顯著的。

3、人際關係問題。如何與周圍的同學友好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大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4、戀愛與性心理問題。大學生處於青年中後期,性發育成熟是重要特徵,戀愛與性問題是不可避免的。

5、性格與情緒問題。性格障礙是大學生中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其形成與成長經歷有關,原因較為複雜,主要表現為自卑、怯懦、依賴、神經質、偏激、敵對、孤僻、抑鬱等。

6、神經症問題。長期的睡眠困難、焦慮、抑鬱、強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經症的臨牀表現症狀。

(四)挫折心理的自我調適方法有哪些?

1、降低目標的難度,重新審視訂下的目標並調整自己的行為。

2、對壓力主動進攻或緩解,即運用有效方法對壓力進行管理,如:自我暗示法、放鬆調節法、想象脱敏法、呼吸調節法等。

3、主動尋求社會支持,藉助家人朋友或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來調節沮喪等不良心態。

心理精神知識有哪些 第2張

(五)大學生應掌握哪些與人交往的小技巧?

1、微笑,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功。微笑是一種令人感覺愉快的面部表情,它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為深入溝通與交往創造温馨和諧的氛圍。

2、傾聽是溝通的一半。耳朵是通向心靈的道路,溝通首先是傾聽的藝術,認真傾聽是有效溝通的前提。

3、認同是溝通的切入點。溝通是相對的,認同能夠讓對方繼續表達觀點或者接受你的觀點。

4、讚美,一種誠懇的自然的情感流露,是每個人的心理需求。誠摯的讚美他人,那麼他人可能會變得更令人愉快、更通情達理、更樂於協力合作。

5、感激,是真情的回報。心存感激是個人處理好與他人關係的基本條件,因為心存感激,人們才有了相互間的理解、寬容和關愛。

二、保持心理健康的小竅門

(一)心靈減壓十二

1、開懷大笑,進行發泄。

2、保持沉默有助於降壓。

3、聽音樂、閲讀書報是增長知識和樂趣的最好辦法。

4、做錯了事安慰自己“誰都有犯錯的時候”,以便繼續工作。

5、在無人處大聲喊叫或大哭。

6、與人為善,不要懷恨在心。

7、享受過程,不要計較結果。

8、不要害怕面對自己的能力有限,學會適當地説“不”。

9、大事清楚,小事糊塗。

10、給久未聯繫的朋友寫封信,描述自己的感受。

11、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找出恰當的解決辦法。

12、車到山前必有路,今天很快就會過去。

(二)自我心理平衡術

1、自嘲法。生活中當遇到一些尷尬或難堪的場合時,若一味埋怨和逃避往往會使自己的心態越來越壞。不妨自己調侃一下自己,通過自我貶抑而達出奇制勝的效果,從而使心理達到一種高層次的平衡。

2、遺忘法。現實中不少人終日生活在對往事的痛苦回憶中,反覆品嚐舊時受到的挫折,陷入惡性循環中,使心理愈加不平衡。因此必須學會遺忘,這是對痛苦的解脱。能使身心獲得寬慰,從而激發出新的力量,人性得到了昇華。

3、激勵法。要走出每日“消沉—後悔”的心理不平衡怪圈,給自己確立一個值得去追求的目標。出去找個朋友開懷一下、踏踏實實幹點活發筆小財、參加一個培訓使自己的精力集中起來等。有了成功的經驗和自信,我們就能再選擇更高的目標激勵自己。

4、閒聊法。閒聊對心理調適起很大功效。它可緩解緊張、消除隔膜、表達温情、躲避碰撞、化解怨氣、發泄怒火。

5、哭泣法。我們當放棄有淚不輕彈的傳統戒條,讓自己隨情緒波動而哭泣。哭能使人產生有益的激素,使人體更加協調反應。

6、移情法。它是宣泄、調節情感的一種有效方式對於文化水平較高,情感體驗較為豐富的大學生們來説,校園愛情是他們大學生活中重要的一課。

三、有趣的心理小知識

1、人類右耳“耳根更軟”,更容易聽從意見、執行命令。同樣的話,對着右耳説就比對着左耳説更能讓人聽進去。如果你有重要的`事情或者請求,那麼對着對方的右耳説比較容易達到目的。如果説的是甜言蜜語,這時對着左耳説更加奏效。

2、如何判斷一個人對你是否有好感?可以試着把自己的杯子靠近對方的杯子,如果對方並沒有把杯子移開,説明他並不討厭你。如果對方移開了自己的杯子,則説明他對你沒有什麼好感。

3、打電話的約人的時候,你問別人“XX,你什麼時候有時間啊?”這是把決策全部甩給了別人,一般約不到的可能性大,你應該問“XX,你x月x號晚上/下週六晚上有時間嗎?”,以這種幫別人做一半決策的方式問話,約到人的可能性會增加很多。

4、如何贏得石頭剪刀布?在遊戲開始前問對方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在被問題困住的情況下,大多數人會選擇出剪刀。

5、判斷身後是否有人在跟蹤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假裝看看手錶或者打一個哈欠,如果對方跟你有跟你一樣的動作,或許你應該撒腿跑了。

6、如何取得他人認可?表達觀點時,眼睛直視對方,輕輕點頭,點頭會給對方一種心理暗示,暗示自己説的都是正確的。

7、初次握手該怎麼做?温熱的手掌給對方友好親密的氛圍,冰冷的手偏偏相反。第一印象,除了看臉,還有手。

8、在面試之前,提前到達面試地點,在外面跟陌生人聊20分鐘天。這會讓你的大腦感覺自己對這個環境是熟悉的,從而讓你更有自信。

9、通過腳步間距判斷興趣感。當兩個人站着面對面交流的時候,如果對方對你講的東西不感興趣的話,會不自覺把腳往後移。所以想要判斷對方是否願意聽你講,仔細看看你們兩腳間的距離就可以了,如果距離越來越大,説明對方不是太喜歡你講的內容,這時候你就知道該適可而止了。

心理精神知識有哪些3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心理、智能以及感情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範圍內,將個人的心境發展成最佳的狀態。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和當前的心理特徵,心理健康可概括為以下方面:

一、具有正確的自我意識 能夠全面正確瞭解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能夠自我評價,要自信樂觀,確立自己的生活目標,並努力向目標靠近。

二、具有健全的統一人格 能保持氣質、性格、能力和理想、信念、人生觀等各方面平衡發展,所思所言所作能協調一致。

心理精神知識有哪些 第3張

三、具有開朗輕鬆的心境 經常保持開朗、樂觀、愉快、滿足的心境,適度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要自尊自重。

四、具有堅強的個人意志 要有較強的心理能力,在挫折、困難、逆境面前不氣餒,百折不撓。

五、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和環境的關係,能主動地適應和改變現狀。

六、具有和諧的人際關係 用真誠、信任、寬容和理解的態度與人相處,並保持真誠的微笑。

七、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 以較強的求知慾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來對待學習,善於學習,刻苦鑽研。以上七個方面是相互聯繫相互補充的,要求我們做到,只要能穩定有效的學習、生活和交往,就達到了基本心理健康的標準。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