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食療養生

大丙山古樹茶特點

香氣果蜜香濃郁、香氣強勁、掛杯香持久。

大丙山古樹茶特點1

古茶樹羣落

大丙山保護區在漫灣鎮和茂蘭鎮之間,靠近茂蘭鎮的大丙山保護區中有1500餘畝的野生古茶樹;其中大丙山保護區包含了漫灣鎮的白鶯山、酒房、黑桃林、草籽、新村等村寨;

還有茂蘭鎮的哨街、舊村、温平、丙令、轉水河等都在這個區域內。該區域屬於國有林和集體林,面積約一萬畝左右,大約有3300畝的栽培型古茶樹,樹株約有幾萬株;其中以漫灣鎮白鶯山村、茂蘭鎮哨街村的古茶樹為最多。

最著名的'是漫灣鎮白鶯山古茶樹羣落,古茶樹分佈於漫灣鎮白鶯山村委會周圍,該區域海拔2217m,古樹茶株高達5m的有500株以上,400年以上樹齡的古茶樹160餘株,總佔地810畝左右。

大丙山古樹茶特點
  

白鶯山古茶園

在白鶯山古茶園,36個自然村鑲嵌在千畝古茶園中。村中有古茶,村邊種古茶,田邊地角皆古茶,滿山遍野是古茶,樹型巨大,枝葉茂盛。

古茶樹類型多、規模大、栽培時間長,顯示了茶樹從野生型到栽培型的進化過程,是茶葉栽培史的縮影,是茶樹起源的歷史見證,是開展茶樹起源與演化研究的天然實驗室。白鶯山茶樹資源十分豐富,在本地人的劃分上,茶分為本山茶、二嘎子茶、黑條子茶、白芽子茶、紅芽口茶、柳葉茶、藤子茶、勐庫茶等。

本山茶應屬於馴化型茶,而白芽子茶、紅芽口茶等是以羣體種中的芽色、葉型不同而得名,二嘎子茶因其特徵介於本山茶和栽培型之間而得名,二嘎子茶和黑條子茶根據條索、滋味、茶香等綜合判斷,有可能是野生型或馴化型與栽培型的雜交,白鶯山茶樹資源和品種豐富,是天然的茶樹基因庫。

大丙山古樹茶的特點

該茶外觀條索緊結、苗峯壯碩、色澤墨綠、白毫顯露;香氣果蜜香濃郁、香氣強勁、掛杯香持久;湯色金黃透亮、油潤有光澤、茶湯滋味苦澀均衡,入口香氣足,苦澀味稍重,但入口能很快化掉,苦化為甘,生津明顯,茶湯香柔,耐沖泡,葉底肥嫩。

大丙山古樹茶特點2

大丙山地理位置

大丙山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勐勐鎮南宋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位於勐勐鎮東南邊,距離南宋村委會10.00公里,距離鎮30.00公里。

漫灣鎮、茂蘭鎮大丙山古茶樹羣落

大丙山古樹茶特點 第2張
  

茂蘭鎮大丙山保護區中約有1500多畝野生古茶樹。大丙山所轄漫灣白鶯山、黑桃林、新村、草籽、酒房等。茂蘭鎮的哨街、温平、轉水河、丙令、舊村等兩鎮山系國有、集體林和承包地上,約在1萬畝的區域內有數萬株栽培型古茶樹在村民承包地上,約有3310畝,其中以漫灣鎮白鶯山村、茂蘭鎮哨街村的古茶樹為最多。

最著名的.是漫灣鎮白鶯山古茶樹羣落,古茶樹分佈於漫灣鎮白鶯山村委會周圍,海拔2217m,北緯24°38′,東經100°19′,茶樹株高5.9m~9.7m,根部基圍0.8m~3.7m,冠幅2×5~9×9.6m的100多株。株高達5m的有500株以上,400年以上樹齡的古茶樹160餘株,總佔地810畝左右。

大丙山古樹茶特點 第3張
  

丙山古樹茶特點:

該茶果蜜香濃郁,茶氣強勁,苦澀均衡,入口香氣足,苦澀味稍重,但入口能很快化掉,苦化甘快,生津明顯,茶湯香柔,湯色黃亮,耐沖泡,葉底肥嫩。得天獨厚的地形條件,使得生長在這裏的勐庫大葉茶葉片特大,一般呈長橢圓或橢圓型,葉色深綠,葉質厚軟,芽葉肥壯,呈黃綠色,絨毛特多。

大丙山古樹茶特點3

一、漫灣鎮白鶯山栽培型古茶樹羣落

漫灣鎮白鶯山栽培型古茶樹羣落,位於漫灣鎮白鶯山村民委員會周圍,海拔2217米,北緯24°38'東經100°19',羣落總佔地810畝左右,品種有本山茶、二嘎子茶、賀慶茶、白芽子茶、黑芽子茶和黑藤茶等7個品種。

在該羣落中,株高5米以上的有500多株,其中古茶樹株高5.9至9.7米,根部基圍0.8-3.7米,冠幅2×5-9×9.6米的100多株,樹齡在500年以上的有160多株。最大一株古茶樹屬白鶯山村熊家組羅正強户,位於海拔2191米、北緯24°38'東經100°19'之間,古茶樹株高10.5米,根部基圍3.7米,有11個分枝,冠幅9×9.6米。據當地74歲熊文賢老人介紹,該茶樹樹齡達500多年。

大丙山古樹茶特點 第4張
  

二、茂蘭鎮哨街野生古茶樹羣落

茂蘭鎮哨街野生古茶樹羣落,位於茂蘭鎮哨街村民委員會石旮旯村民小組,羣落四至:上至該村民小組羅少希户房後100米,下至羅恆周家承包地邊,左右齊大箐邊核桃林,在約500畝承包地中共有野生古茶樹168株。

最具代表性一株根部基圍1.60米、基徑0.50米、樹高9米;有11個分枝,最大的'分枝有4個,分枝基部直徑在0.10—0.15米;最小的有7枝,基部直徑有0.06米;主枝平均高6米。

標籤:大丙山 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