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保健養生

按摩保健12法

按摩是祖國醫學的寶貴遺產,是一項健身與防病治病的療法。科學研究表明,在人體內有一種痼飢,食物無法解其餓,它需要按摩來解除這種“皮膚飢餓”,這種天生的需要如得不到滿足,便會引起食慾降低、智力下降及其他不正常的行為方式。

按摩保健12法

按摩可達到調節神經的作用,它改善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制過程,降低大腦皮層對疼痛的感覺,起到鎮靜作用;它增強抵抗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消化吸收和營養代謝,提高體內防禦疾病能力,它舒筋活絡,消炎散瘀,使按摩部位的毛細血管舒張,促進炎症滲出物的吸收,達到消散瘀血、浮腫的功能。一般按摩的手法有推、擦、揉、捏、掐、點、拿、抓、揪、叩、搓。

這裏介紹按摩健身12法,以供參考。

抹額:以手指掌貼緊前額左右來回抹動,使之發熱,如堅持每天早晚各一次,則有利於治療與預防頭痛、失眠、神經衰弱、用腦過度引起的記憶力減退等症。

轉眼:將雙目從左至右,從右至左轉動各12次,然後緊閉一下再睜開,用大拇指彎曲指尖揉抹眼和上眼皮5~6次,堅持此法,可改善眼球血液循環,增強視神經、動眼神經以及眼肌的功能,還可防止視力疲勞,預防近視或遠視發生。

抹耳:以雙手食指、拇指貼在耳輪上,再以食指中節按在耳前,用大拇指貼在耳根後部,上下搓動直至發熱,堅持抹耳有助防耳聾、耳鳴、聽力下降。

扣齒:口輕閉,然後上下牙齒互相輕輕叩擊30次,堅持早晚各一次,可防齒鬆動或過早脱落。

鼓漱:閉口咬牙,口內如含物,用兩腮和舌作漱口動作,約30次,口內可生唾液,等唾液滿口時,分3次慢慢吞下,此功可助消化作用。

搓脾: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用力向下搓至臀部,然後再搓回原腰眼處,往返30次,對增強腰部血液循環、壯腰強腎、預防腰背痠痛有其功效。

摩掌:用手按摩掌中芳宮穴。每次1~2分鐘,每日2~3次,具有清心安神、降逆和胃的功能,亦可用於胸肋痛、飲食不下、胃脘痛等症。

揉腹:將右手放在丹田部位,先順時針方向按揉15次,再逆時針方向按揉15次,堅持此法可健脾胃,助消化。

提肛:在吸氣時,有意用力提起並縮緊肛門,連同會陰上升,再放鬆並呼氣,反覆6~7次,堅持每天進行一二次,可防治便祕、痔漏、肛裂等。

浴胸:先用右手掌按在右乳上方,手指向下,用力推到左大腿根處,然後再用左手從左乳上方同樣用力推到右大腿根處,如此交叉進行,各推十餘次,可改善心血管機能與肺活力,長此堅持,必有成效。

旋膝:兩手掌心按住兩膝,先齊向外旋轉十餘次,後齊向內旋轉十餘次,再以兩手同時揉左右膝幾十次,提高膝部熱度,以靈活筋骨,驅風逐寒,增強膝部關節功能,預防關節炎等症。

擦腳心:將兩手搓熱後,緊按腳心,交替進行,各擦50~80次,堅持此法可導引腎臟虛火,並使上身濁氣下降,舒肝明目。

此外,還可利用每天梳頭的機會,達到按摩,梳頭所經過的穴位有百會、太陽、玉枕、風池、眉衝、曲差、通天、目窗、承炎、天衝、浮白、神庭、後頂、前頂、印堂等近50個穴位,可以起到平肝息風、開竅寧神、健腦、調節頭部神經、促進大腦血液循環的作用,這對伏案工作者來説,確是一項健腦良方。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醫學專家與廠家根據中醫按摩原理製造了不少電按摩器,這就可以省力、省事,隨時可進行按摩療法,諸如電子健身按摩墊、電子按摩手、紅外線背按摩器、沐浴氣泡按摩器、髮梳式按摩器、指振按摩器等,均可根據需要選擇使用。

標籤:保健 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