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學習

你還在糾結孩子是視覺型還是聽覺型學習者嗎?

學習9.71K

今天想聊這個話題,緣於上週我收到一個粉絲媽媽的私信,説看了我分享的哥哥弟弟的學習文章,分析了一下我家孩子的學習風格:哥哥呢是視覺型的,所以對細節很專注,弟弟是聽覺型的,所以語言模仿能力強,還給我分享了12345點學習建議。

你還在糾結孩子是視覺型還是聽覺型學習者嗎?

我問她這些分析和建議出處在哪裏呢,她告訴我説,她是在送孩子去的培訓機構裏學的,是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延伸出來的概念!

這位媽媽説:這都可是因材施教,可以更好地培養孩子。

我有些哭笑不得,不得不感歎現在早教市場的魚龍混雜,為了賺錢就能胡扯,對學術理論生搬硬套。我最不甘心的,就是這些機構誤導了非常多的家長。所以今天特別想聊聊這個話題。

01學習風格理論是靈丹還是毒藥?

什麼是學習風格?指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學習偏好,為了提高學習效果,老師或者家長的教學模式會根據這種偏好進行調整。我在網上搜了一下,發現國內主打學習風格的早教和培訓機構還真不少,它們的邏輯主要是這樣子的:

機構評估你的學習風格,然後提供給你最好的學習方法。 舉個例子,如果機構根據分析判斷你是視覺學習者,那麼就可以確定你從圖形等視覺輔助工具中獲益更多,而從聲音中獲益較少,那麼早教機構就會提供給你更多的以圖形為視覺輔助工具的學習路徑,逐步以書面文本來輔助,幫助孩子循序漸進的學習,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實際上這個邏輯,是完全沒有依據的。學習風格在教育界的確曾經風靡過一段時間,巔峯期是70-90年代。它有很多種模式,還不僅僅是我們熟知的把一個人的學習風格分析為視覺型、聽覺型和身體動覺型,還有把一個人的學習風格分析為抽象學習者和具體學習者等等等等,但現在這一理論基本上已經被淘汰了,因為沒有科學證據證明它在教育中的有效性,這種學習風格的偏好並不能真的增進學習效果。

就説上面引用的這一早教機構的邏輯,曾經有研究者做過一個實驗,他們給一羣自認為是有某種學習風格偏好的人,分別以不同的方式記憶一張有這許多事物的清單,就像下圖一樣。先讓他們單獨看幾樣事物的詞彙,然後給他單獨看這幾個事物的圖片,再讓他純粹聽這幾個事物的發音,觀察他能記住多少個事物。▼

按理説,如果這羣人自認為是視覺學習者,那他們通過看這幾個事物的詞彙或圖片,應該能記住更多的事物吧?但結果卻不是這樣,無論他們自認為是哪種學習風格,當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去記憶,能記住的事物數量都是一樣的,學習效果都是一樣的。

連多元智能理論的創始人,加德納都因為不願意把自己的理論跟“學習風格”搭上關係,專門在自己的書《The APP Generation》裏寫了一篇長文,對“學習風格”進行批評——“研究學習風格對你和你的學生都沒有幫助”(這本書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於2013年出版)。

我舉個書中的觀點跟大家説説,加德納指出,空間信息和閲讀都是用眼睛進行的,但它們利用的是完全不同的認知能力。同樣地,音樂和説話都能激活耳朵,但它們又是完全不同的認知能力。在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的研究裏,智能的概念並不關注語言或空間信息是如何到達大腦的——通過眼睛、耳朵還是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智能計算機的能力,即一旦接收到感官信息就會對其產生作用的智能。

所以如果早教機構老師跟你説,你的孩子是視覺學習者、聽覺學習者或是其他,都是狹隘且片面的劃分,非常誤導人。

加德納那麼生氣地去跟學習風格劃清界限,還説出“不要把學習風格的概念歸功於我,這真的是讓我很痛苦的事情”的話,可見他也是深受牽連啊。

學習風格之所以這麼受推崇,可能也跟大家在實際學習中有過切身感受有關,可能每個人都會感覺自己偏向某一種學習方式,我不得不説,這是一個“認知偏差”,如果你會有這種感覺,那都是長期習慣的影響,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我想起我一個朋友的例子,她很喜歡讀書,在當媽媽之前堅稱自己是視覺學習者,當了媽媽之後呢,因為沒有那麼多時間讀書,她就改聽書了,做家務的時候會聽,陪孩子睡的時候用耳機聽,既聽書也聽音頻課程。她現在就跟我説,發現自己聽覺學習效果也非常好——但其實啊,這些都與所謂的學習風格無關,純粹就是習慣和刻意練習的結果。

學習風格提倡的“因材施教”,指的是對孩子的學習風格進行劃分有利於教學上的調整,裏面最誇張的一項學習風格的研究,居然還把孩子的學習風格劃分成72種類型!

我哭笑不得的地方在於,對孩子學習風格的分析,離因材施教不僅很遠,而且存在很大的誤導性,大家千萬不要再套用這個理論來觀察自己孩子的學習模式了——不管之前有沒有了解,都不應該這麼去分析孩子。

02那如何因材施教啟發孩子學習呢?

言歸正傳,真的要因材施教去啟發孩子學習,我們可以怎麼做呢?相比通過什麼方式學習,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學的是什麼,孩子是否感興趣。這裏有一些在實證研究中很實用的學習好方法,大家可以果斷做起來的。

第一點,充分利用豐富資源、調動多元感官來引導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多感官的學習者。我們眼睛在看的時候,可能大腦同時也在思考,手在動的時候,嘴巴可能同時也在説話,在知識啟蒙的過程中,當我們把獲取信息的不同方式結合時,孩子的學習效果會好很多,資源越多元,對孩子的體驗會越好。我平時經常給大家分享我跟哥哥弟弟做一些學習項目時整理的好資源,也是這個原因,我非常看中學習資源與多元感官結合的學習方式。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引導孩子學好演講這個技能,最好的方法是用多種工具來教授,比如通過故事創作、角色扮演、一問一答等,也可以讓孩子去看更多演講視頻,這些都可以顯著幫助孩子提高這方面的能力。讓孩子有充分利用自己認知能力,孩子才能同時關注自己強大的技能,也能幫助不太成熟的技能一起發展。

第二點,儘量讓孩子在生活經驗中習得新知識

這個道理其實很容易明白。我們所學到的東西大部分是通過”理解“、”意義“來儲存的,怎樣的方式最能讓孩子理解呢?

我想起我們在做給孩子們看的百科知識動畫《孩子愛問》的時候,經常絞盡腦汁去設計一個孩子熟悉的場景,團隊通常先提出一堆與主題契合的場景,再一個一個篩選、否定、改寫,直到確保這個場景能讓孩子很好地進入,可感可知,並且有好奇去繼續探究。我們之所以如此較真,就是深深明白,孩子在已有生活經驗中學習是非常有效的。

在70年代有一個很經典的研究,研究者很感興趣棋手能記住棋盤上比賽過程的圖像記憶能力,所以他們展示了比賽過程的圖像給棋手們看,只給了5秒鐘,然後圖像消失,他們隨後要求棋手重新擺出圖片上所有棋子的位置。

研究者們在新手棋手和專業棋手之間發現了一些差異,新手棋手們只能記住大概4個棋子的位置,專業棋手幾乎能記住所有的位置,所以為什麼在他們之間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這並不是像“學習風格”支持者所認為的,專業棋手有着更強的視覺記憶能力,而是因為專業棋手擁有更多的下棋經驗,以及更多的知識,這個棋盤對他們來説,是有意義的,他們可以看到其中的佈局策略,所以他們才能記住。

這個跟孩子的學習規律也是相似的,如果孩子沒有相關的生活經驗,他們就很難理解所學的內容,能記住的東西也無法轉化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識。所以,讓孩子的所學與他們的生活、已知產生關聯是很關鍵的,慢慢地,孩子會在腦中織起一張網絡,將知識融會貫通,學習就更加事半功倍了。

第三,學習可以通過刻意練習來提高

實際上無論孩子按照學習風格定義的是視覺型還是聽覺型,都不影響孩子學習潛力的發揮,不是説孩子是所謂視覺型,你給他聽音頻,學習潛力就發揮不出來了。

每個人都應該明白,學習本身就是一種習得的行為,這意味着通過深思熟慮、刻意練習和有效的學習策略,我們是可以持續提高能力和技能的,這才是學習潛力的價值。

有不少父母給我反饋過,為什麼刻意練習沒有效果。我在新書《教養力》中專門寫過,刻意練習是需要目標和計劃的,同樣兩個想提高跑步速度的孩子,一個每天花15分鐘完成1000米跑步練習,一個花同樣的時間,也完成1000米,但是爸爸媽媽一直幫孩子記錄速度、距離、動作技巧,每次給孩子制定一個小目標,每天提高一點兒速度。這樣練下來,你覺得哪個孩子進步更明顯呢?

刻意練習離不開深思熟慮和正確有效多學習策略,這意味着我們對過程是有質量標準的,如果只是重複作業,對於任何人的能力精進都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今天談論起學習風格這個話題,還是有點激動的,真的不想再看到有家長相信某些機構打的這些幌子,盲目把孩子就送去學習,這樣浪費了金錢不説,孩子成長的時間也是換不回來的。

加德納在書裏還説,如果人們想談論自己孩子的學習風格,那是他們的特權。但他們應該認識到,這些標籤往好了説是無益,往壞了説是考慮不周、害人子弟。

的確有很多理論聽起來是幫助我們縷清了思路,但真的不是看上去“完全正確”並且被很多人追捧的理論就是對的。為人父母,真的是處處都是學習的機會,打破自己的“認知偏差”是不容易的,希望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吧!

標籤:學習者 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