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心理養生

處理孩子問題要從心理出發

“你如何看待小紅花?”被問到這個問題,家長和孩子兩方會給出完全不同的回答。在家長們看來,“小紅花”是老師們獎勵給孩子、鼓勵孩子的一張貼紙。而在孩子看來,“小紅花”簡直像一枚發出異彩的勛章,有了它,整個世界的顏色都變得不一樣了。“有時候真是很難理解孩子的心情。”和孩子相處中,家長覺得奇怪,“為什麼類似於‘小紅花’一樣芝麻大的小事孩子要看得那麼重呢?”專家表示:“很多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對於孩子其實有着很重要的意義。家長在處理‘小事’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孩子的心理出發。”

處理孩子問題要從心理出發

家長困惑:

區區小事怎麼會那麼看重?

戀戀不捨小紅花——

上幼兒園的時候,萌萌得了不少小紅花,攢了不少,夾在一個本子裏。現在萌萌已經上國小了,媽媽有一次整理東西,看到很多碎紙片散在抽屜裏,就扔掉了。誰知萌萌發現自己的小紅花不見了,難過得大哭,還“讓媽媽賠”。萌萌媽媽雖然因為害女兒哭而難過,但也有些不明白:過了好多年了,孩子對於“小紅花”怎麼還戀戀不捨?

別拿積木不當房子——

4歲的小男孩辰辰正在聚精會神地用好多塊積木“蓋房子”。一層,又一層……花了好長時間,積木終於搭好了。可是積木被搭在客廳的地上,等一下爸爸的客人就要來了。辰辰爸爸一邊説,“哎,你怎麼把積木搭在這裏啊?”一邊就順手把辰辰蓋好的“房子”弄塌了,讓辰辰把玩具搬到自己的房間去玩。這下可把辰辰惹火了,啊啊地大喊起來,搞得爸爸媽媽不知所措。

誰拿走了我的娃娃?——

小欣的姨媽來家裏做客,看到小欣總是抱着她的布娃娃,就趁小欣不注意,把布娃娃藏了起來,想逗小欣玩。小欣發現心愛的布娃娃不見了,就問姨媽。姨媽説:“布娃娃丟了哦!”這下把小欣急得大哭,姨媽這時才把布娃娃拿出來,並哈哈一笑。小欣奶奶聽到孫女哭了,趕緊跑過來,心裏責怪小欣的姨媽不該這樣嚇唬孩子。

孩子真是不懂事!——

為了能兼顧帶孩子,阿Jane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可以在家裏做的工作。可是2歲的女兒拉拉對身邊的各種小事總是特別熱情,什麼都問個不停。比如説:“媽媽為什麼不把地上的頭髮撿起來?”“娃娃早上怎麼不洗臉”等等。在阿Jane看來,那都是小孩子的孩子氣,沒有必要當真地回答,自己也沒有時間。她對拉拉説:“懂事的孩子不應該總是打擾媽媽,而應該自己安靜地玩。”

好朋友吵架,我怎麼辦?——

有一天,班裏一個孩子突然找到老師説:“老師,我能和你聊聊嗎?”後來,這個小朋友對老師道出了苦衷:“我和娜娜是好朋友,和阿霜也是好朋友,但是她倆之間關係不好,她們讓我只能選擇一個。”這個老師心想:“還以為什麼大事呢,原來就是這種小事啊。”可後來一琢磨:“這事對於孩子來説還真是不簡單!”

專家分析:

孩子眼裏無小事

對於孩子眼裏“非常大”的小事,很多家長不理解孩子的心情:“為什麼那麼小的一件事,對孩子來説就那麼重要呢?”也有一些家長因此在無意中傷害了孩子。專家認為,理解孩子的細微心情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在大人眼裏微不足道的事情常常可以佔據孩子整個心靈。

據專家介紹,因為孩子的思想發育不成熟,很難從一個整體來看待問題,“他們的思想往往容易被一個形象的、具體的事物所佔據,孩子對於具體形象的關注力強於成人,但分析和判斷的能力卻很弱,因此,他們很容易對布娃娃產生真正的情感;把自己辛苦完成的‘積木房子’當成是‘好大的成就’;更何況是老師獎勵的小紅花和生活中真實的朋友給自己帶來的衝擊。”專家認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更加體諒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學會尊重和呵護孩子的夢想,不管這夢想在大人看來是多麼幼稚和可笑。“因為當孩子發自內心地關注着一件小事的時候,他是非常認真的,甚至是神聖的。”

解決之道: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珍惜孩子所愛:家長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應該儘量站在孩子的角度,體會孩子的心情:搭積木在大人眼裏是小事,但在孩子的眼裏可能比一座大樓的建造還重要。

經年的小紅花在家長眼中可能只是礙眼的彩色紙,但對孩子來説意味着自己的快樂和光榮,如果家長隨便處理,會讓孩子非常遺憾。反之,如果家長可以注意把孩子的小紅花存放並整理好,則能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理解與愛心。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很喜歡對於一些“細枝末節”尋根究底,容易讓家長感到“不勝其煩”。其實,對於原因的探究正是理性思維發生的起點。作為智力的核心要素,理性思維能力是相當重要的。因此,家長應該藉此機會讓孩子知道更多的知識,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不要隨意逗弄孩子:一些人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喜歡逗弄一番,比如把孩子心愛的玩具藏起來等等,看到小孩很惶恐無助,自己卻哈哈大笑,卻意識不到這種情形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創傷。“逗”孩子應該以孩子的安全感和快樂為前提,需要成人把自己降低到兒童的情趣中,以兒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製造出讓兒童快樂的事件,其中包含童心、快樂,甚至幽默和智慧。而如果只是以成人覺得“好玩”的方式,其實是對孩子的“玩弄”,會讓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覺,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懼和對他人的不信任。  泰平陽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