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食療養生

活腦不失智的站立、走路計劃

身體活動可以促進身體的健康,同時活動可以促進大腦的成長,不過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説,活動似乎是一件非常難做到的事情,每天對着電腦已經是一種習慣,如何讓活動也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呢?以下為大家整理一套活動計劃。

活腦不失智的站立、走路計劃

活動能讓大腦長大

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身體活動可以保護大腦。現在大腦掃描更證明,身體有在活動的大腦會長大!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追蹤六百名對象,從他們七十歲開始追蹤三年,詳細記錄每日活動,並於三年後做大腦掃描。研究人員發現所有人的大腦確實有點縮水,不過生活常處於靜態的人減少大腦體積最多,而常常勞動的人縮水幅度最小。實驗證明,保持活動狀態可以保住大腦不縮水。

另一項實驗指出,走路可以擴增大腦的記憶中心。科學家掃描一百二十位老年人的大腦,持續時間超過一年。研究一開始,所有人都沒有定期運動的習慣。接着一半的實驗對象開始參加運動課程,一天走四十五分鐘的路,一週三次;另一半則維持不運動的習慣。一年過後,走路組的海馬迴體積增加百分之二,靜態組的大腦組織反而縮小百分之一點五。走路組的記憶力也比靜態組好。一天走路三次就能使大腦變大,記憶力增強,誰不想要呢?

活動能讓你更快樂

我們看過很多憂鬱症、焦慮和有其他情緒問題的患者,沒有比運動更快更有效的生理療法了,就算是重度憂鬱症也適用。近期一項研究探討一週五天、每天走半小時到四十五分鐘的效果,而且不是健走,只是輕鬆走路的程度。事實上,受試者只要達到規定的一半時間就算數了。

研究想知道走路對「難治型憂鬱症」是否有幫助。這種憂鬱症是指連續九個月服用兩種以上抗憂鬱劑,病情卻不見改善的憂鬱症。結果,不論是使用哪一種療法的病人,走路組的憂鬱症患者皆獲得改善,而且效果顯着。反觀沒運動的控制組,則沒有一人病情好轉!另一項研究發現,只要適度從事一種運動,重度憂鬱症患者的心情都會好轉。受試者在跑步機上走路半小時就能感覺自己變健康,而且只做一次就有效果!

很少事情像運動一樣,可以光靠自己就把心情變好。也許是因為腦內產生化學變化,如腦內啡、血清素和多巴胺增加;又或者做對自己有益的事就是讓人開心。總之,試試看,親身體驗運動讓心情變好的力量。

運動能讓記憶保鮮

老年失智症和其他記憶力病症的嚴重程度越來越猖獗,研究認為未來情況還會再增加。美國有五百萬人罹患老年失智症,全球則高達四千萬人。年紀越大,罹患風險也越高:六十五歲以上,每九人就有一名患者,到了八十五歲以上,比例幾乎飆升到三分之一。考量到患者人數激增,還有老年失智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嚴重後果,我們不得不想辦法加以預防。藥廠已經着手研發預防與治療的藥物,而我們也該重視生活方式對大腦的影響。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員曾進行蓋洛普民意調查,調查一萬八千五百位成人的健康行為,如抽煙、飲食和運動,看看是否和長期記憶問題有關。令人驚訝的是,很多年輕人(十八到三十九歲)都很擔心他們的記憶力退化。研究結論認為,這些退化並非大腦疾病所致,而是壓力和一心多用的後果。研究還發現老年人(六十到九十九歲)的生活習慣最健康,而且效果也實際反映在生活中。生活過得越健康,譬如經常運動的人,越不擔心記憶力退化。健康生活的效果非常驚人,不健康人士記憶力出問題的機會則比健康人士多上一百一十一倍。

「巴爾的摩老化長期研究」調查一千四百名十九到九十四歲的男女體適能,研究方法是一種複雜的心血管健康測量方式,稱為「最大攝氧量」,也就是一分鐘激烈運動下,肺部消耗的氧氣量。攝氧量越大,健康程度越高。全部一千四百位民眾都接受這項測試,並連續追蹤七年,記錄他們的記憶力和集中力測試分數。果不其然,體適能越好的人,思考和記憶力預測表現越佳。

老年失智症跟一種「載脂蛋白(ApoE)ε4基因」有關,這些基因跟澱粉樣蛋白的形成量有關,澱粉樣蛋白會破壞老年失智患者的大腦皮質。研究追蹤兩百零一位四十五至八十八歲的民眾,他們的認知功能皆正常,不過有些人帶有載脂蛋白ε4基因,而運動可以將有害蛋白質擋在大腦敏感區域之外。運動還能改善某些老年失智症的生物指標。

以上研究都沒能證明運動可以預防老年失智或記憶喪失,不過研究也提出更多證據支持活動對大腦有益的論點。事實上,與所有生活方式相比,運動預防大腦老化、出現記憶退化的效果似乎最明顯。我們繼續看下去!

第一種活動:行板

行板原本的意思是「走路的速度」,現在拿來表示活動最開始、最基本的層面,簡單説就是:動就對了。這個階段我們想鼓勵你刻意動起來,將一項有目的、經常做、一直重複的活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以下探討兩種簡單又容易達成的活動:站立和走路。

無論年紀或目前運動量大小,每個人都可以從站立、走路和以下建議的活動中受益。如果之前真的沒在運動,請記得慢慢做,並注意安全。

此外,要記得諮詢醫師如何規劃活動的開端和強弱,尤其是以下的對象:

▌ 已知心臟疾病。

▌ 胸悶或胸痛(無論激烈運動與否)。

▌ 暈眩造成身體失衡。

▌ 失去意識。

▌ 關節毛病。

▌ 服用高血壓或心臟疾病藥物。

▌ 其他禁止從事身體活動的理由。

資料來源:英屬哥倫比亞衞生部的「身體狀況調查表」(PAR-Q)

越坐越短命

這麼説應該不為過:現在很少人像我們的老祖先一天活動好幾個小時。根據政府提供的數據,每五人只有一人達到每週活動兩個半小時的建議量。那其他時間我們在做什麼?答案是坐着。

瓊恩.維妮寇思博士(Joan Vernikos)是「美國太空總署生活科學部門」前任部長,她的其中一項職責是維持太空人身心健康。她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寫成着作《久坐致命,活動治病》(Sitting Kills, Moving Heals),指出即使是體適能良好、定期運動的人,久坐仍是非常不健康的習慣。

幾年前,有人發現(身材體能不錯的)太空人若長期待在太空,身體會提早老化。他們就像長期卧牀的病人,肌肉會大量流失。問題似乎是缺乏對抗地心引力的活動。

我們必須經常跟地心引力互動,鍛鏈大塊肌肉,保持健康功能的活動量、肌力和柔軟度。最簡單的作法就是從坐姿站起來。沒有其他祕訣,只要站起來!不必一直站着,只要常常站起來就好。

而且,站的關鍵不在次數,而是頻率。維妮寇思博士説每幾分鐘就站起來走動,比連續站起來很多次還有用。連續深蹲三十次看似效果更強,因為感覺像在運動,但其實一天之內分別站起來三十次對身體更好。由此看來,高頻率活動跟集中爆發力的運動相比,前者更優。

久坐後逼自己起來走一走

* 如果工作時間必須久坐, 試着經常換位置。改坐瑜伽球、沒有扶手的直背椅,或沒有椅背的凳子,或許也會有幫助。

* 一小時內站起來數次(每隔十五至二十分鐘)。可以設定計時器提醒自己。

* 坐下之前可以先慢慢做幾次深蹲。或站起來從架上拿書或杯子,又或者把地上東西撿起來。

* 佈置一下辦公室,逼自己起身接電話、列印或拿檔案夾。回家把電視遙控器擺遠一點,逼自己站起來轉枱(或乾脆不要看電視)。

沒有比走路更好的活動

增加更多日常活動的最佳方式就是走路。健走很好,但你不一定要做到健走的程度,任何走路形式都行,像是走到飲水機裝水、跑腿做雜事、到公園散步都好。走路不花錢、不需專業技能或訓練、安全,而且幾乎隨時隨地都能走。

走路可強化所有主要肌肉羣,加強骨骼密度,還有像之前所説,能使大腦增大、心情變好、常保記憶力。不愛去健身房的話,走路就是最適合的活動。

如果設立目標或數字可以鼓勵你走路,那就買個計步器吧。一開始一天先走兩千步,接着慢慢增加到一天一萬步。你不必一次走完,這是一整天的份量。

找人跟你一起走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有人支持你,而且你也喜歡這件事。邊走路邊和好友聊天,習慣會更容易養成。

走路的方式

* 挺直身子走路,不要往前傾。收緊臀部,腰桿才會挺直。抬頭挺胸,頭部、下巴抬高。眼睛不要盯着雙腳,往前直視前方六公尺處。

* 肩膀與脖子放鬆,雙肩由前往上,繞到後面,再自然放下,接着肩胛骨輕輕向後夾緊。

* 手肘彎曲,雙臂貼近身體輕鬆擺動。你會自然形成一種節奏,進而帶動另一對手腳。

* 步伐不要太大,先抬起腳跟,腳尖再離地,用臀部肌肉的力量往前踩出步伐。

製造每天走路的機會

* 跟同事走到走廊談話,取代講電話或寫mail。

* 以爬樓梯代替搭電梯。

* 把車停到比較遠的地方。

* 吃飽飯後散步十分鐘。

量力而為的現實活動計劃

沒辦法達到理想計劃?沒關係,以下計劃也能讓你擁有更年輕有活力的大腦:

▌ 儘量常常站起身。記得不要久坐不動。

▌ 一週走路天數(或其他輕量有氧活動)要過半,中途可以有幾次加速,大約持續一分鐘左右,再放慢速度。

▌ 一週至少進行一次負重活動。

▌ 每週儘量多花二十分鐘集中精神。一早花二十分鐘就能達到大部分活動的效果,而且可以持續一整天。

超簡單的覺知行走法

這裏有個簡單的方法幾乎能一次包含上述所有推薦的活動,那就是-吐納鼻息的覺知行走。

▌ 特地撥出二十分鐘,或直接排進日常活動中。

▌ 不要想成是「運動」,也不要設定目的地,只要單純開心走路。

▌ 可以的話,儘量到户外行走,最好是大自然的環境。

▌ 儘量注意你的感受,包括:身體的動作、呼吸和所有感官。

▌ 嘗試各種步速,注意悠閒漫步和健走這兩者間有什麼不同感受。

▌ 儘量從鼻子深呼吸。一邊深呼吸一邊調整步速,看看能不能在快走的時候,繼續維持緩慢深長的鼻息。

▌ 記住,你沒有目的地,也沒有要完成的目標,只要全心做自己,單純享受活動本身即可。

重點觀念

● 要活就要動,二十一世紀所有慢性健康問題都要歸咎於缺乏活動。

● 活動不只身體要動,大腦也要動。運動可以增加大腦體積,把大腦練得更快更強壯。

● 活動可以保護大腦不受壓力傷害,一定強度的活動會製造「優質壓力」,賦予我們更多活力。

● 活動永遠不嫌晚,但也別拖太晚,現在就開始!

標籤:活腦 站立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