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醫療 > 醫療常識

胃痛怎麼緩解小妙招 胃痛就吞藥使不得

現代人生活緊張,一睜開雙眼就是和時間賽跑。面對來自工作、學業或家庭的壓力,加上無法定時吃三餐,身體器官最快提出「抗議」的恐怕是胃部。

胃痛怎麼緩解小妙招 胃痛就吞藥使不得

老實説,幾乎人人都有胃部不適的經歷。吃太飽或沒時間進食,都在折磨胃部。性子急、易焦慮的人,甚至會三不五時就感到胃部不舒服。這時候,一般人都會選擇吞幾粒胃藥或止痛藥快速舒緩胃痛,即使知道藥物吃多了,對身體不好也無可奈何。

胃痛怎麼緩解小妙招 胃痛就吞藥使不得 第2張

除了猛吞胃藥之外,其實還有7種方式可在不用藥的情況下,讓胃痛得以舒緩。來瞧瞧國外網站《Bright Side》整理的7種方法:

1. 胃痛時別平躺

一般上,我們胃痛時,只想趕快找張牀躺下休息,但切記千萬別平躺!因為平躺時,喉嚨和胃處在同一水平,更易導致胃酸流動引發胃灼熱,使胃更不舒服。

那該怎麼辦?坐着就好。如果真想躺着休息,那就把枕頭墊高,大概高15至25公分,抬高喉嚨和胃部的距離。

胃痛怎麼緩解小妙招 胃痛就吞藥使不得 第3張

2. 熱敷

胃部不舒服時,我們也可用熱水袋或熱毛巾,「熱敷」身體胃部的方位,降緩大腸激躁症的不適。但別直接把熱水袋敷在裸露的肚皮上,否則會燙傷皮膚

胃痛怎麼緩解小妙招 胃痛就吞藥使不得 第4張

3. 喝小蘇打水

可食用的小蘇打粉功能用途可真多,連胃痛也能派上用場哦!事實上,小蘇打粉的化學名稱是碳酸氫鈉,是一種無機化合物。由於呈弱鹼性,在胃痛時,喝一些小蘇打水不但可緩解胃食道逆流的不適,還可以中和胃酸,暫時減緩胃灼熱的狀況。

不過《BrightSide》建議先將四分之一茶匙的小蘇打粉溶解在水中,然後才喝下。而且須切記,喝了蘇打水後的兩個小時之內都不能吃其他藥物,否則藥物不但無效,還會影響身體吸收養份的速度。

胃痛怎麼緩解小妙招 胃痛就吞藥使不得 第5張

4. 食用益生菌或是益生元

胃痛時,相信患者會有迷思,即不會想再進食,加重胃部運作。不過這時候,可以吃喝一些益生菌或是益生元的飲品。「益生元」可取自水果和蔬菜皮,它是天然食物中不容易被消化的多糖成份;益生菌則是優酪乳等食物在發酵時產生的良性活細菌。

我們的腸道須要這些良性益生菌,它們對人體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若體內有足夠的益生菌,可緩解腹痛、腹脹或腹瀉等症狀。可惜的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抗生素,都會減少益生菌的數量。不過,益生菌雖好處多,也不能隨便亂吃或攝取過量,須諮詢醫師和藥劑師的專業意見才行。

胃痛怎麼緩解小妙招 胃痛就吞藥使不得 第6張

5. 「BRAT」飲食療法

「BRAT」是縮略詞,説的是香蕉(banana)、米飯(rice)、蘋果醬(applesauce)及吐司(toast)這4種食物。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較為緩和的淡口味,對胃部來説,易於消化和接受,不會過於刺激。一些胃痛會嚴重至出現嘔吐、噁心、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症狀,此時應馬上停止平日的飲食,嘗試「BRAT」飲食療法。適量即可,並多喝水、雞湯或新鮮蘋果汁。

胃痛怎麼緩解小妙招 胃痛就吞藥使不得 第7張

6. 喝暖胃的草藥茶

胃痛一般和個人飲食習慣有關,太刺激的過辣、過酸食物或咖啡、酒精飲料等都會影響腸胃。有胃疾的人最好少碰這些飲食。《BrightSide》還教大家如何製作兩種舒緩胃痛的茶:

胃痛怎麼緩解小妙招 胃痛就吞藥使不得 第8張

① 洋甘菊、生薑

其貌不揚的洋甘菊相當神奇,它具有與布洛芬和阿斯匹林相同的效果。摘幾朵泡水中喝下,有助舒緩腹瀉、絞痛和大腸激躁症。

東方人對生薑的功效很熟悉,它可緩解噁心,還能提高營養素的吸收,並釋放消化酶。因此胃痛時,把洋甘菊和生薑加水熬煮大概10分鐘,置涼後飲用,效果十分顯著。有一項調查顯示,1278名孕婦在進行實驗後發現,生薑確實可以減少嘔吐及噁心症狀。

胃痛怎麼緩解小妙招 胃痛就吞藥使不得 第9張

② 茴香、薄荷、姜和洋甘菊

另一種草藥飲料也對胃痛有收效之用,就是茴香、薄荷、姜和洋甘菊。將這4種材料適量加水,熬煮大概10分鐘,可微温和置涼後飲用,有助減輕胃部不適。茴香可刺激膽汁流動;薄荷葉子具薄荷醇,有天然的止痛作用,可排解噁心感;姜能促進口腔產生唾液;而洋甘菊可以減緩肌肉痙攣。一杯調製的草藥茶,長期飲用對胃疾有幫助。

胃痛怎麼緩解小妙招 胃痛就吞藥使不得 第10張

7. 常吃含纖維的食物

常食用纖維豐富的食物,能改善腸道功能。吃進的纖維量越多,排便就越容易,不會有便祕的毛病。纖維量最豐富的食物當數水果、蔬菜、全麥麪包或一些穀類食品。日常飲食當中,若能搭配這些食物,相信能改善身體狀況。

胃痛怎麼緩解小妙招 胃痛就吞藥使不得 第11張

若平時會有腹瀉症狀,可吃些漿果和乾果,這兩種食物可減緩食物從胃到腸胃之間的消耗。不過也建議大家,若自己常有胃痛或消化不良症狀,應該及早找醫生詳細檢查,以免錯失治療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