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三國演義常山在哪裏

閲讀8.57K

河北正定縣

三國演義常山在哪裏1

説一個歷史人物,你肯定知道。

在長阪坡七進七出的常山趙子龍,是石家莊正定人,正定是常山郡的治所。有意思的是,正定有一個著名的雅號,叫做“三山不見”。

因為正定曾是中山國(同郡)、恆山郡和常山郡的治所。而正定則距離雄偉險峻的太行山脈有些距離,附近是沒有山的,所以稱為“三山不見”。

正定雖然不見山,但正定以西是太行山脈,北邊是燕山山脈,有重郡范陽(今首都),南有漳水及黃河,東南有山東。

在唐宋以前,黃河流域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爭奪尤其激烈。正定過了太行山就是有居高臨下之勢的山西太原,往北是范陽,往南是中原。

如果有勢力控制了正定,就等於打開了通往這三處的大門。所以古人説:“正定扼太行之險,絕河北之要(塞),西向太原則太原震動,北向范陽則范陽震懾。”

因為河北是平原地區,要防守必須領先太行山脈和山西,這就突顯了正定重要的戰略堡壘意義。

補充一句,在清世宗雍正帝之前,這裏稱為真定府。因為雍正帝名胤禛,真定犯了皇帝的名諱,所以改為正定。

真定之名是漢高帝劉邦起的,他在平定代國陳豨之亂後,將原趙國的重鎮東垣更名為真定(以下皆稱正定)。

劉邦平定陳豨和燕王盧綰之亂,漢軍就是走正定。

歷代欲得河北者,莫不以正定為重鎮,北宋在華北平原的北部與遼朝對峙。

正定就是北宋在北線防禦契丹的門户級重鎮,一旦正定丟掉,滹沱河以南的廣大平原地區,就只能任由契丹騎兵縱橫了,開封也很難守住。

正因為如此,歷代都非常重視正定城池的建設。不過現在正定古城的源起時間相對較晚,是在混亂不堪的五胡十六國時期,之前的城池早就被歷史的黃塵掩沒的不知去向了。

公元350年,後趙王朝崩潰,羣雄逐鹿於中原。華北平原主要由由遼東入南下的前燕慕容氏,和後趙皇帝石虎的.養孫冉閔相爭。

前燕出馬的是號稱五胡十六國第一名將的慕容恪,而冉閔也是當然公認的“超級猛將”,人稱項羽第二。

為了進攻冉閔,慕容恪在明朝真定府治西南十八里處,修建了一處堅固的堡壘,稱為樂安壘。

三國演義常山在哪裏
  

因為要大戰,這裏其實嚴格來説還不能算是城池,也就是個周長約五里的土城。直到二百多年後的南北朝北周(557-581年),這座原本純軍事功能的土城才有了石頭徹的城牆。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明朝之前的正定城池只是土城,而不可能是石城,即使是經濟繁榮的北宋依然如此。

明成祖遷都於北平後,正定就成了京師的西南門户重鎮,明朝的直隸巡撫就駐在正定。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也就是土木堡之變這一年,有關方面將原來的城池進行擴建,周長約二十四里,高約三丈二(明朝時一丈約3米),但此時的城池性質依然是土城。

可以確定的是,正定城池成為石城,是在明穆宗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前後共用了五年時間,直到明神宗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才完工,而此時正是宰相張居正當國之時。

正定古城有四個門,每門還有甕城和月城,東門為迎旭門(後改稱環翠門),西門為鎮遠門,南門為長樂門,北門為永安門(一説為永樂門)。

每座城門的門洞都是用青條石鋪成的,有五丈長,兩丈寬。而城門的門板雖用木頭製成,但厚度足有半尺,外面包着鐵皮。

城牆的四個角都建有角樓,其中南門樓上題了四個非常霸氣的字,曰“襟帶山河”。南門的內門還有一塊匾額,題字同樣霸氣,“三關雄鎮”。

所謂三關,就是明朝時對捍衞京師有着關鍵作用的三大著名關隘——紫荊關、倒馬關、娘子關。三關皆在真定衞的管轄範圍內,而真定衞就駐在正定(時稱真定)。

正定古城的垛口非常多,居然有5000多個,因為覺得太多了,崇禎末年並掉一半,只留2548個。

為了保護城池,古人在建城之後總要挖一條護城河,正定古城也不例外。正定的護城河周長約二十五里,有十幾丈寬,深度約兩丈。

正定周邊有很多河流,所以護城河的水是這些大河相通的,其中城西的南滹沱河因為水質渾濁,當地人稱之為小黃河。

正定是京師的“畿南保障(北門內城匾額)”,清朝定鼎中原後,依然把正定當成“畿南保障”,清初的直隸巡撫依然駐在正定。

清聖祖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直隸巡撫治所遷到了正定以北的保定,但這並不影響正定在清朝重要的戰略地位。之後,康熙帝、雍正帝、嘉慶帝、同治帝共四次對正定古城進行大規模修補。

三國演義常山在哪裏2

“古來衝鋒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得益於《三國演義》的廣泛流傳,如今的人們對於蜀漢的大將如數家珍。但説起人們心中最為欣賞的人物,少不了山趙子龍的名號。

每當作戰之時,趙雲都會説:“我乃常山趙子龍是也!”對於趙雲而言,常山這個地方似乎對他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放在當下,趙雲的這句話相當於自我介紹,他既告知了自己的名號,又道出了自己的出身。

由於歷史的變遷,我國的地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常山是中國現在的哪裏?子龍是不是常山人?這短短的一句話似乎又引發了更大的謎團。要想弄清楚這些問題,就要從史書中尋找答案。

常山的前世今生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提及西楚霸王項羽,人們很容易聯想到他與秦軍的那場著名戰役——鉅鹿之戰。在秦朝,常山乃是鉅鹿郡的一部分。

到了西漢年間,又設為恆山郡。為了不衝撞皇帝的名號,這才改名為常山郡。

此後隨着朝代的更替,常山郡又曾多次發生過變革。現在的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就是由歷史上的常山變革而來。如今提起正定縣,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

它是京津冀之間保持密切交流的重要門户,在河北省乃至整個中國都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

回首常山的前世今生,人們不難發現這個地方也有着自己的獨到之處。千百年來,常山頗受佛教的青睞。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隆興寺,就坐落在這裏。

雖然朝代不斷更替,可是多位皇帝都曾下令修繕過這裏,足以見得皇室對這裏的器重。常山雖比不了北京、西安這樣的文化古都,卻也有着自己獨特的地位。

除了隆興寺之外,在這裏還建有廣惠寺、開元寺、臨濟寺、天寧寺、前寺、後寺、崇因寺。而為了紀念趙雲這位三國名將,當地還修建了趙雲廟。

總而言之,常山對於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來説,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這裏絕非是因為趙雲一個人而出名的。

在歷史上,常山也出現過不少的名人。這裏既有百歲帝王趙佗,又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

據統計表明,這裏有據可談的歷史名人多達148位,對於一個小小的正定縣來説,着實是一個奇蹟。當然這裏面最廣為人知的,還要數常山趙子龍。

三國演義常山在哪裏 第2張
  

趙子龍是不是常山人?

從嚴格意義上來説,趙子龍是房子縣人,而房子縣由常山郡管轄,因此趙子龍的這種説法並沒有錯。

可趙雲明明可以將自己的家鄉説得更具體一些,為何止步於常山郡這個層面呢?對於這一問題,趙雲其實有着多方面的考量。趙子龍與常山,可謂相輔相成。

從知名度來看,趙雲説自己是常山人,更方便周圍的人理解。在行軍作戰之時,士兵們往往來自五湖四海。

如果趙雲説自己的故鄉是房子縣,對方往往是一頭霧水,還需要趙雲仔細解釋一般。而説起常山,大部分的人都有所耳聞。因此從方便他人理解的角度考慮,趙雲説自己是常山人顯然更合理。

從面子的角度考慮,聲稱自己是常山人更為自豪。常山自古以來就是佛教青睞有佳的地方,在這裏更是孕育了不少優秀的人才。

在趙雲的名氣還沒有這麼大的時候,表明自己常山人的身份,無疑會令身邊的人高看三分。中國人都是講究面子的,又有誰會願意説自己來自一個偏僻的無名之地呢?

從趙雲的人生經歷來看,相比於自己的出生地房子縣,常山郡無疑是給予他第二次生命的地方。

趙雲本是一個普通人,空有一身無處施展。恰逢亂世,他經過層層考驗在常山郡參軍,自此開始了一段非同尋常的人生。可以説常山是趙雲生命中很重要的地方,把這裏稱作是自己的故鄉也並不為過。

再者説來,房子縣與常山郡之間,本就是包含的關係。就算在今天,一個人在外國人的面前,會説自己是中國人。

在其他省份人的面前,會説自己是河北人。在河北人面前,會説自己是石家莊人,這是一個道理。但趙雲能夠每次都自豪地説出常山這個地名,足以見得他對這裏的喜愛之情。

趙雲與常山的緊密聯繫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趙雲的一句自我介紹,讓常山這個地名得以被世人銘記。如今説到常山,地圖上可以找到的是我國浙江省的常山縣。可是翻開一本本史書,都能看到有關常山趙子龍的描寫。

雖然如今的常山早已不是當初的名字,但在《三國演義》書迷的心中,卻始終有一席之地。趙雲第一次説出自己是常山人時,本想憑藉常山的名氣引來眾人的關注。但他沒想到的是,自己有一天竟會成為常山的代名詞。

從普通的百姓到軍隊的士兵,再到日後萬人敬仰的常勝將軍,趙雲的一生充滿了傳奇的色彩。而常山這個名字幾經波折,最後消失在地圖上,卻因為趙雲的存在而被人銘記。

或許在趙雲的心裏,常山也是無法替代的存在。畢竟房子縣太小,他在那裏的生活又吃盡了苦頭,看不到希望。

而常山郡是趙雲夢開始的地方,在這裏他加入了蜀漢的軍隊,隨後得到了劉備的賞識。一個人的成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常山無疑是趙雲的福地。

長達幾十年的征戰,讓趙雲幾乎沒有機會重新回到家鄉,追憶兒時的一點一滴。對於過去的種種,他的腦海裏留下最後的印象便是在常山的這段時光。離家越久,思鄉之情越深。

每每提到自己是常山趙子龍時,趙雲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複雜的情緒,那是對過去時光的追憶。

總而言之,常山與趙雲之間的緊密聯繫,絕非三言兩語所能概括的。

在趙雲還沒有足夠的名氣之時,是常山給了他充分的自信,讓他可以在眾人面前自豪地説出自己的故鄉。在趙雲有着極高的名望之後,他又成了常山重要的一部分。即便換了名字,人們還是會記得二者之間的聯繫。

趙雲廟成為常山一景

“雲之英明可謂婦孺皆知,子龍故里人士引以為榮。”公元229年,趙雲壽終正寢。常山百姓為了紀念這位英勇的武將,修建了這座趙雲廟。每到重要的節日,當地的百姓都要來此參拜一番,以求得全家人的平安健康。

而有了“常勝將軍”趙雲的保佑,當地人遇到再多的困難也不會輕易退縮。在歲月無情的侵襲下,趙雲廟也不負往日的輝煌。

到了1996年,正定縣斥巨資將趙雲廟修繕,並對外開放。至此,趙雲廟成了正定縣值得一看的風景。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都會到這裏參觀遊覽一番,感受趙雲將軍當年的'威猛氣勢,祈求美好的祝願。

如今的趙雲廟不僅起着紀念趙雲將軍的作用,更承載着重要的文化價值。在這裏,人們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三國故事中的深刻內涵。讓那段遙遠的歷史,變得更為真切。

對於年青一代來説,趙雲將軍的故事更是他們成長道路上難以忘卻的記憶,讓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好地奮鬥。而對於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裏的當地人來説,趙雲廟更承載着他們的精神寄託。

與其他城市相比,正定縣並沒有太多高科技的產業。但是趙雲身上的這種堅韌不拔,永不退縮的英勇精神,卻在這裏發揚了下來。如今的正定縣承載着極為重要的責任,它的未來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今的正定人如何介紹自己

歷史就是不斷重演的過程,如今的正定人介紹自己的時候,都會加上一句自己是趙雲的同鄉。那種自豪的樣子,與當初趙雲説自己是常山人的神情如出一轍。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人們總是會因為某一個人喜歡上某一個地方。而在這些人當中,總有人會創造非同一般的功績,成為當地的驕傲。

現如今,説起石家莊正定縣,人們總會提起這裏是趙雲的故里。但總有一天,這個名字會被一個更響亮的名號所取代。因為這裏還有着無限的可能,像趙雲這樣的傑出人物,也不可能只有他一人。

千年以前,趙雲以自己是常山人所驕傲。千年以後,常山以趙雲的存在而自豪。無論走了多遠,無論成就高低,故鄉永遠是一個人無法忘卻的地方。這裏不僅有自己深愛的家人,也有着兒時最為美好的記憶。而這裏,也是一切夢開始的地方。

不管你是有所成就衣錦還鄉,還是碌碌無為回家休養,它都能不計前嫌地包容着你,給人以無限的安全感。或許這,就是趙雲對常山情有獨鍾的原因所在。

三國演義常山在哪裏3

三國演義常山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正定縣地處冀中平原,古稱常山、真定,千餘年來,正定縣一直是當時的第一大都市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上曾與北京、保定並稱為北方三雄鎮。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説,是歷史演義小説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説。

《三國演義》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被列為中國古典的四大名著。

正定縣的著名景點有趙雲廟、隆興寺、開元寺、臨濟寺、天寧寺凌霄塔、長樂門等。

三國演義常山在哪裏 第3張
  

史有云: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三國演義書中的常山應該是在現今河北石家莊市北郊東古城西古城地界,具可考究的記載大概是位於石家莊市下轄的正定縣區域。

如今的`常山

正定縣在華夏大地過去經歷的幾千年興衰間,都是河北當地首屈一指的行政、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帶。

正定縣如今只是一個普通的縣區,因為改革開放後交通樞紐京廣鐵路選擇建在正定西側的石家莊市,於是區域中心轉移,正定縣也就輝煌不再了。

標籤:常山 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