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心理養生

別把短暫異常心理當成心理疾病

專家建議,適度發泄情緒有利身心健康

別把短暫異常心理當成心理疾病

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固然是好事,但如果過分關注,不僅對健康不利,還會生出許多新的問題。現在人們對心理衞生比以前要重視了,對心理疾病的名稱和表現也有了些許瞭解,特別是一些人平時喜歡做心理測試,然後就把這個病那個病往自己身上安,總覺得自己心理不正常。

專家説,在現實生活中,絕對的、十全十美的心理狀態是不可能存在的,有些短暫的異常心理也會發生在正常人身上,不能視為病態,更不要過分憂慮。

現象一:焦慮反應

焦慮就是對即將發生的事過分擔心,是人們為適應某種特定環境而作出的一種反應方式,比如,即將出遠門的時候,擔心會出意外;考試的時候,擔心成績不理想,有人甚至因此出現心慌、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經常想上廁所等現象。

點評:鄭教授表示,人在應急的情況下出現焦慮反應是正常的,只要有慾望存在,就會出現焦慮反應,這種反應往往隨着特定環境和狀況的消失而消失。但焦慮也要有限度,持續時間越長或是逐漸加重,就需要引起警覺,以防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我們要認識到,有目標固然很好,但也要考慮到客觀實現的問題,凡事要順其自然。

現象二:情緒失控

有時候,人在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或和配偶及其他人吵架時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出現一些失常的表現。但一般人都會在事情過去後,恢復正常狀態,這種情況多見於婦女和兒童

點評:有些人會在和自己的配偶吵架後,放聲大哭、摔東西,盡情發泄。由於社會和生活壓力,現代人多處於緊張、壓抑的狀態,神經繃得很緊,也很脆弱,於是在某些誘因出現後,就會有一些一反常態的表現,這是在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只要能及時調整過來,對健康是沒有影響的。

但如果過度發泄,經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就很可能是癔症了。這樣的人精神的穩定性往往很差,具有雙重人格,發起病來,就會哭喊、捶胸頓足,對某事不情願、不認同,情感爆發後,處在意識分離階段,會出現轉換障礙。有些人會在某段時間出現失明的症狀,是在用軀體的障礙反映內心的衝突。因此,大家在生活中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情或是心情不好時,適當發泄一下,對身體也是有好處的。

現象三:強迫心理

有的人經常會反覆思考一些問題,懷疑自己沒把事情做好,於是還要重新檢查一遍甚至多次,這種現象多出現在做事認真的人身上。

點評:多數人都會有這方面的傾向,做事特別認真,需要反覆檢查後才能放心。正常的人一般檢查一次後就會放心,而有強迫心理的人,會明明知道沒問題還是要不斷進行檢查,有時經過多次檢查後仍然不放心。更讓強迫症患者感到痛苦的是,自己明明知道強迫還擺脱不了,越是抵禦強迫就越是強迫,自己也越痛苦。但只要僅是偶爾出現這種狀況,一般不需要太擔心。

現象四:疑病症

患有疑病症的人,常常因為身體不適,便根據以往的經驗來判斷自己患有哪種病。特別是在自己所熟識的人出現某種疾病或是死亡後,雖已進行詳細的檢查,經過治療後症狀緩解,但還是懷疑自己患病。

點評:現代人越來越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了,因為軀體不舒服而懷疑自己有病是正常的發應,不足為奇。正常的人是在醫生説沒問題後,就不再想了。但往往有一部分人,不相信醫生的診斷,會到所有他能到的醫院去查,成天往醫院跑,就想讓哪個醫生認同他的觀點,説他有病。要不然就是這個問題解決了,身體的其他部位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現象五:出現幻覺

幻覺是人體產生的一個特殊的圖像,當人的狀態緩解後幻覺是可以消除的,也是可以通過辨別檢驗的。

點評: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緊張,偶爾會出現幻覺的現象。正常人在意識清晰的情況下是不應該出現幻覺的,但當處在緊張的環境中,會產生心因性幻覺,包括聽幻覺、視幻覺、味幻覺。如果睡前對某些東西過度期盼,就可能出現幻覺,因此,不要往疾病上界定,不要出現這樣的情況就認為自己有病。幻覺出現後,大家要改善自己的生存狀態,不要過度緊張。

標籤:心理疾病 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