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職場

抓住孩子社交障礙的元兇

職場1.49W

這是一個2歲多孩子的詳細案例,説明了孩子幾個時間段的行為表現特徵,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抓住孩子社交障礙的元兇

18個月孩子由於想象力開始豐富,本來很小的事情被他們一想像就變得特別誇張、可怕,如果是敏感的孩子,這種體驗就會更豐富;隨着自我意識發展,到了2歲左右孩子會出現害羞的情緒,別説陌生人,就是見到熟人都會把頭扭一邊。這是孩子發展的正常現象,但家長因為不瞭解,不理解,不接納,把自己“你要懂禮貌”的理念強加在孩子頭上,長期的説教竟然把孩子逼成了社交封閉……

寶寶社交障礙,“元兇”竟是家長

在中心諮詢,工作人員給我預約了這樣一個孩子:2歲1個月的女孩樂樂(化名),年前一直都很好,過年後怎麼都不進中心。最近幾個月好點了,能來上課了,可是隻要有人靠近,她就抱父母大腿,和她打招呼,樂樂會把臉扭到一邊不看人,連上課的老師想靠近她都不行。

看來情況很嚴重啊!

在中心見到了樂樂,果真如見面所説的,我和她打招呼她直接縮回姥姥身邊,我在她身邊玩各種大球來吸引她的注意力,她也不過來,反而只要我看她一眼,她就馬上停止手上的任何遊戲回到姥姥身邊。

大人不行,那就上小孩!我讓小七在她身邊玩,她居然不但沒有模仿行為,還緊張地躲開小七,死死拽住姥姥的衣角。而全程姥姥都在不停地説“快去,Kelly老師和你打招呼呢…你去和老師玩…你看,老師那個球很好玩吧…別躲在姥姥身邊,這樣不禮貌,老師一直在和你打招呼呢…”“快去,小妹妹玩得多好啊,你也吊高高一個…你都是姐姐了,妹妹做得那麼好,你會不會啊…”

我覺得再觀察下去沒有更多進展,於是請姥爺過來看孩子,領着姥姥進屋裏談。就在這時,樂樂被一旁小姐姐的玩具吸引,拉着姥爺的手站在半米遠處觀看。雖然能感覺到她真的很想玩,但她就這麼靜靜地拉着姥爺的手站着,像有什麼東西無形地攔住了她。

我感覺機會來了!於是請姥姥過去做了一個小小的動作,樂樂竟然馬上坐了下來!我順勢又請奶奶做了一個動作,樂樂居然開始和姐姐一起玩起玩具了!!(想知道嗎,妙招最後會揭曉)

我心裏有了答案,請姥姥進屋詳聊。

在後來的交流中,很多細節浮出水面,樂樂出現現在的情況一點都不意外:

據姥姥講樂樂之前性格挺好,年後突然就怕人,一算年齡,當時她大概18個月左右。這個階段的孩子由於想象力開始豐富,於是本來很小的事情被他們一想像就變得特別誇張、可怕,如果是敏感的孩子,這種體驗就會更豐富,會比一般的孩子表現得更明顯。

小七就屬於這樣敏感的孩子。在她18個月的時候就出現過這樣的情形:路邊車子一響,她就能嚇得發抖;買菜的爺爺離着有10米遠,她就緊張地要“抱抱”;如果哪裏有裝修的聲音,那是絕對把我摟得很緊很緊。

我瞭解到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經歷的一個階段,所以沒有給小七太大壓力,她感到害怕的時候我就帶她離開,然後告訴她“那個只是汽車要開的聲音,不用害怕,你要是覺得緊張,可以靠在媽媽肩膀上,媽媽會保護你。”就這樣過了一個半月左右,小七的“害怕”階段終於順利度過。

樂樂在這個階段就沒有那麼幸運。聽姥姥描述,當樂樂見人不打招呼,還把臉扭一邊時,她會覺得孩子很不懂禮貌,於是就會教育她:“寶寶,你這樣不行啊,不對啊,見到人怎麼可以不打招呼呢!”

原來孩子還只會抱大腿或要抱抱,最近幾個月,孩子竟然一出門就繞遠道,直接避開可能會見到大人小孩的地方。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隨着孩子2歲自我意識發展,孩子會生髮出害羞的情緒,原來見到別人(哪怕是熟人,和7、8個月的認生不一樣)都會打招呼,現在卻恨不得各種躲,恨不得馬上和對方説“bye bye”。孩子心裏想的是:你別看我了,再看人家都害羞了!

在樂樂18個月出現害怕情緒的時候,家長沒有及時疏導,那會兒在社交上出現了個檻,加上到2歲左右開始害羞了,樂樂姥姥沒有理解孩子的心理,逼着孩子打招呼,不打招呼就訓斥,説個沒完。樂樂當然不會覺得自己做錯了,但姥姥的説教讓她很難受,為了避免這種難受,叛逆期的她乾脆選擇“我走別的路,這樣我就不用和別人打招呼了,我就不會挨姥姥訓了。”久而久之,因為打招呼就會引起不愉快,那我乾脆把自己封閉起來。這是一種對抗家長的自我保護。

玩耍本是孩子的天性,看到姐姐玩的玩具,樂樂心中有千萬種想玩,這種想法在心裏奔騰,跳躍,但因為姥姥的説教, 樂樂已經被這種自我封閉綁住,和家長的對抗竟然戰勝了玩的天性!玩的天性都可以因為對抗而壓制,如果家長的教育方式不改變,樂樂在意識層面慢慢就不能感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她會憤怒、會無助,這種情緒會藏在潛意識裏,久而久之就會引發各種心理問題。

在此,我也解開了姥姥的幾個心結:

1、孩子不和別人打招呼,特別是很熟的人,別人會説家長沒教好。

“您也是姥姥,您的朋友也會帶着孫子孫女下樓玩耍,如果幾次沒有和您打招呼,您會記恨嗎?”

“那倒不會。”

“所以不打招呼別人是不會在意的,您的心態調整好了,就沒事啦~~幫助她度過這個時期,樂樂會是個懂禮貌的孩子。”

2、想把孩子下個月送幼兒園,讓她提前適應適應。

“據我觀察,樂樂其他方面發育都挺不錯的,唯獨社交。幼兒園是個集體環境,需要孩子具備基本社交技能,現在樂樂在社交上已經有個檻了,如果不給她疏通,去了幼兒園説不定會給她加很多檻,到時候反而得不償失。”

“這樣啊,那我要考慮考慮。”

我該怎麼做能幫孩子消滅這個檻呢?

“方法很簡單。”

1、調整您和家人的心態,不把樂樂不和人打招呼的事情看得太重,讓樂樂自己解壓,走出自我封閉。這時為了讓對方不難堪,可以説“樂樂,不着急,我們準備好了再和奶奶打招呼”,如果樂樂就是不説話,那就和對方説“不好意思,孩子今天還沒準備好”,相信能得到對方的理解。

2、少説教,多給樂樂做示範。

在觀察時,我讓您拉着樂樂手坐在小姐姐的玩具旁邊,她是不是馬上就坐下了?説明她需要您告訴她這個可以做,緊接下來我又讓您給她示範怎麼玩這個玩具,她就知道怎麼做了,您示範幾次之後她不是就拿起了小筆在那畫?”(噹噹噹,答案揭曉)

打個結:18個月左右孩子想象力開始豐富,於是敏感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各種無緣由的“害怕”,這個時候就要接納他們的害怕,幫助他們找到原因,打破太過豐富的想象:寶寶,你看,老奶奶不會特別在意你的,她只是買菜路過,沒有你想的那麼可怕;到了2歲左右隨着孩子自我意識發展,會出現害羞的情緒,不和別人(哪怕是曾經的熟人)打招呼是非常正常的,不要強迫,“寶寶,你準備好了和叔叔打招呼嗎?”

“今天還沒準備好啊,那下次再打招呼吧,和叔叔説bye bye好吧?”

樂樂就是卡在了這兩個檻上,才會出現這樣的社交封閉,希望看完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管住自己訓斥孩子的嘴,給他們理解,幫助他們度過這個時期。

文中涉及到幾個孩子的成長規律,7、8個月後開始認生;1歲半後想象力開始豐富,變得敏感、害怕;2歲左右進入自我意識期後,開始變的害羞

這都是孩子成長的表現、認知能力的提升,只要家長不將其視為問題、強化問題、製造問題。能做到接納孩子,適時的給予恰當引導,就不會成為問題,最怕的就是家長制造出來的問題

如給孩子貼標籤:這孩子害羞、膽小、越大越酸了……

孩子小時候對自己的認知主要是來自於成人對自己的評價。給孩子貼了什麼標籤,孩子基本就認為自己是什麼樣子,最後就真的成了這個樣子

即便家長不瞭解、記不住,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哪些規律、特點、表現。但只要能做到從心裏真正的尊重孩子、接納孩子,相信孩子是天生向善的,別總盯着孩子的表現,多關注孩子行為表現背後的訴求,也能避免總是自己製造出更多問題

標籤: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