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春分有哪些風俗習慣

閲讀2.68W

春分有哪些風俗習慣,春分是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有着許多傳統的習俗,説起立春人們可能有些陌生,但立春其實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節氣,立春的到來也就意味着春天的到來。一起來看看春分有哪些風俗習慣。

春分有哪些風俗習慣1

春分風俗民俗及活動

春分祭掃

我國部分地區有掃墓祭祖的習俗,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

放風箏

放風箏是踏青的保留節目。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鷂”和“鳶”都是鷹類猛禽,古時的風箏大多用絹或紙做成鷹的形狀,因此風箏又稱為“紙鷂”、“紙鳶”。後來,風箏的形狀各異,春天放的多半為燕子風箏。

舉辦花朝節

從古代習俗來看,民間花神的生日與春分十分接近。所以為了紀念花神,民間會舉辦“花朝節”,俗稱花朝。趁着這個鮮花盛開的'時候,選擇舉家出遊賞花,別有一番趣味。

春分有哪些風俗習慣
  

吃春菜,喝春湯

自古“春分”有吃春菜的風俗,“春菜”指的是一種野莧菜,又被稱為“馬齒莧”。春分那天,人們到田野中採摘春菜,回家“滾湯”,名曰“春湯”。有諺雲:“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這個習俗反映了人們最樸實的願望。

春分的歷法天文意義

春分的重要天文意義,主要表現在當天晝夜平分,古人會在這天校對度量衡器具,以取公平之意。在中國民間,意味着正式踏入春季,人們的户外活動增加。

有時,春分會和其他節日時間點發生重合,比如往年曾與“二月二”巧遇。在專家看來,這主要是由於曆法導致,閏年比較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此外,在中亞、西亞的一些國家,春分日則是新年的開始,會有一些比較重要的習俗。

春分有哪些風俗習慣2

春分節氣的由來和習俗

春分的由來

春分是從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開始至4月4日(或5日)結束。春分,每年公曆3月20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0度(春分點)時開始。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

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有哪些風俗習慣 第2張
  

春分的習俗

一、豎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遊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説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二、吃春菜(嶺南風俗)

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裏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春分有哪些風俗習慣3

春分習俗

祭日

春分祭日源於周代。《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因而這一春分習俗便流傳下來。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祭日雖然比不上祭天與祭地典禮,但其儀式也相當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時,用奠玉帛,禮三獻,樂七奏,舞八俏,行三跪九拜大禮。

祭祖

二月春分,人們要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是春分的習俗之一。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

掃墓的時候,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説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戒火草

戒火草是古時春分習俗,樑代宗懊《荊楚歲時記》中記載:南北朝時,江南人春分這天在屋頂上栽種戒火草,如此就整年不必擔心有火災發生了。從古時民俗角度可以反映出當時人們對防備火患的重視,也體現出人們對平安生活的美好向望。

逐疫氣

春分習俗,安徽南陵把春分稱為“春分節”。當天黃昏,鄉村的兒童會爭相敲打銅鐵響器,聲傳村外,東鄉叫“逐厭毛狗”,北鄉叫“逐疫氣”,南鄉叫“逐毛狗”,西鄉叫“逐野貓”。廣東陽江婦女在這天到山上採集百花葉,搗成粉末,與米粉和在一起做湯麪吃,相傳可以清熱解毒。

春分有哪些風俗習慣 第3張
  

吃春菜

春分之際,春雷始發,萬物復甦,正是吃春菜的好時節。昔日嶺南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春分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鄉人稱之為“春碧篙”的野覽菜,多是嫩綠的`,約有巴掌那麼長。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採回的春菜往往與魚片“滾湯”喝,名為“春湯”。

釀酒

在浙江、山西等地流傳着春分日釀酒的習俗。1913年浙江《於潛縣志》記載,當地“‘春分’造酒貯於甕,過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經久不壞,謂之‘春分酒’”。在山西陵川,春分這天不僅要釀酒,還要用酒、醋祭祀先農,祈求莊稼豐收。造春分酒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地流行較為廣泛的春分習俗。

拜神祈福

福建漳州春分習俗,春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農曆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又稱“陳聖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他治理漳州25年,僵武修文,施行惠政,傳播中原文化和農耕技術,實現了“北距泉興,南逾潮惠,西抵汀贛,東接諸嶼,方數千裏無烽火之驚,號稱樂土”的安定局面,人們感恩他對漳州巨大的貢獻,敬奉他為漳州的守護神。

犒勞耕牛、祭祀百鳥

江南地區則流行犒勞耕牛、祭祀百鳥的春分習俗。春分己至,耕牛即開始一年的勞作,農人以糯米糰喂耕牛表示稿賞;祭祀百鳥,一則感謝它們提醒農時,二是希望鳥類不要啄食五穀,祈禱豐年之意。

標籤:春分 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