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生活常識

屈原為什麼投河而死

屈原為什麼投河而死,屈原是中國古早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但是屈原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風華絕代的詩人,更是傾注了不少愛國理想的政治家,以下分享屈原為什麼投河而死。

屈原為什麼投河而死1

1、自己的政治報負不得以實現。屈原滿腹愛國情懷,想通過變法為國效力,但因觸及氏族貴胄利益而受到阻礙,變法以失敗告終。

2、屈原受到奸佞小人的陷害。屈原的才華與抱負遠大,但奸佞小人在楚懷王面前的誹謗和排擠,使其漸漸受到冷落,且被流放。屈原一心報國卻受到了如此待遇,滿腔抱負難以施展,眼睜睜地看着楚國的沒落,他在悲憤和絕望之中投身汨羅江。至今,人們仍在端午節這天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屈原為什麼投河而死
  

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蹟還有哪些?

第一: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太多的歷史英雄人物,他們的英雄事蹟印刻在我們的記憶之中,他們的愛國情懷值得每個人去深切感悟。除了愛國詩人屈原之外,古代歷史上還有許許多多為國捐軀的英雄人物,精忠岳飛為收復失地而領兵抗金,被後世所稱頌,以及收復失地的鄭成功、抗擊倭寇的.戚繼光等都是充滿愛國豪情的民族英雄。

第二:不僅僅是古代,近代以來,也有大量英雄人物事蹟的湧現。林則徐、為革命事業獻身的秋瑾、李大釗等革命先烈,都是擁有着滿腔熱血的愛國人士,他們的愛國情懷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人。

第三:而在當下時代,這樣的英雄式人物依然存在於我們的身邊,先人們的美好品德得以流傳,每個中華兒女都應當勇敢擔當,為了美好的祖國明天而努力奮鬥。

屈原為什麼投河而死2

一、君主無能

當時楚懷王在位,不分辨是非,聽信讒言,愛國的屈原此時得不到信任和賞識,還被逐出郡都,淪落到漢北。失落與絕望促使事態的發生。

二、新君繼位

當時的楚懷王被自己的兩個兒子陷害上位,滿朝大臣毋庸置疑都一致擁戴這兩個人。而只有一心想造福國家的屈原與大家意見不統一受到了所有人的`排擠和誹謗,被新君王逐出到漢北。

屈原為什麼投河而死 第2張
  

三、政治上

屈原是個大政治家、詩人,並且他在楚國還是皇族。因為君主的昏庸,拋棄政治遺老導致的國家落寞,從而導致屈原的政治權利被打壓,不甘受不到重用與理解,想到以身殉國,以死明志。

四、國家破亡

用宋哲元的一句寧死不當亡國奴便可以傳達此時屈原對楚國滅亡的絕望。生不逢其時,也不遇其主,可惜一代名士,萬念俱灰的他不再有任何想法,就這樣慘死於江中。

屈原為什麼投河而死3

屈原不僅是歷史上以身救國的愛國志士,還是千古流傳的偉大詩人,其作品至今膾炙人口。屈原為戰國末年楚國人,其出生於皇族貴胄,乃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裔,身份貴不可言。他忠於楚懷王,想要救國憂民,而楚王被奸臣矇蔽,他官路更加坎坷萬分,將其多次貶庶,屢次被流放邊疆,最後悲憤交加投江而亡。

屈原是中國古早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他開創了“楚辭”這種別具一格的風格,他的代表作有《離騷》《九歌》等。屈原雖然出生於楚國貴族家庭,並接受良好的貴族教育,但他的品行與貴族子弟不同,因為其自幼混跡於老百姓中長大,瞭解民間疾苦,憐憫百姓。公元321年,秦國入侵時,屈原積極率領秭歸樂平裏的青壯年起義反抗,從此名聲遠揚,踏上仕途之路。

屈原為什麼投河而死 第3張
  

從政之路

公元321年,秦國入侵時,屈原積極率領秭歸樂平裏的青壯年起義反抗,運用各種戰術重拳出擊敵人,展示了他的.超凡本領,從此名聲遠揚,踏上仕途之路。

早期為楚懷王所信任,擔任左徒、三閭大夫,併兼外交事務。崇尚“良政”、崇尚德才內揚、修行明法、以外拒秦,受到人們的讚譽。公元前319年,屈原晉升為楚懷王的左徒,楚王將與齊的外交事宜交付於他,屈原便開始出使他國的征途。

公元前318年,屈原忙於楚國外交。自春秋以來,楚國就成為強大的諸侯國。戰國時期,楚將昭陽打敗魏國後,楚國逐漸成為當時最大的贏家,但當時楚國的社會制度存在嚴重弊端。

如若不大刀闊斧地改革,很難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屈原奉楚懷王之命,重視選拔良官賢士,堅決貫徹依法治國。屈原的改革效果顯然易見,使楚國煥然一新。但因為這項改革侵犯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大家對屈原懷恨在心,伺機陷害他。

以屈原為首的變法大臣與楚國舊貴族勢力相抗衡,但又因其自身品格正直,在修律時不願聽從上官大夫的意願,與之勾結。因此,屈原勢必遭到舊貴族的瘋狂反擊。

屈原畫像

吳起和商鞅的結局也得到了證實。更加不幸的是,楚懷王不是秦孝公,可以全力支持屈原改革,楚懷王也不是秦惠文王,殺商鞅也不廢法。楚懷王雖重用屈原等人,但也偏愛被秦國使者收買的子蘭、靳尚、上官大夫等奸臣,他們不僅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而且挑撥離間懷王與屈原的關係,使懷王疏遠屈原。314年,屈原因上官大夫的誣陷而左遷為三閭大夫。

屈原為什麼投河而死 第4張
  

文學成就

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偉大愛國主義詩人,更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創始人,其開拓了楚辭文體,被譽為“辭賦之祖”。屈原的出現標誌着中國詩歌從集體演唱到個人創作的時代。、其作品實為中國歷史的的燦爛星河,流傳千古。主要作品有《離騷》《九章》等。他創作的楚辭風格在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與“詩經”並稱“風騷”,其影響獨領風騷數百年。

屈原放逐

秦張儀以割讓六百里土地為破壞楚齊同盟的誘餌。楚懷王受誘上鈎楚,對此深信不疑,立即與齊斷交。但到了兑現諾言之時,張儀卻背信棄義,矢口否認。楚懷王怒不可遏,立即兩度出兵討伐秦,可均敗於秦,導致漢中郡淪陷,史稱“丹陽會戰”。周赧王三年,楚國再次出兵秦國,但又兵敗於藍田。秦惠文王攻打楚召陵。

秦惠文王願意割讓半個漢中與楚懷王結盟,可楚懷王更想要張儀,而不是土地。張儀來到楚國後,立刻以重金賄賂靳尚和懷王寵妃,而楚懷王色令上頭,聽取寵妃的枕邊風,最終將其釋放。當屈原出使齊國回到楚國時,儀已經離開了,屈原勸懷王説:“何不殺了張儀呢?”懷王聽了屈原的一番勸諫後,恍然大悟,慌忙派人去追趕張儀,可張儀早已逃之夭夭。

周赧王五年,張怡因與武王有間隙,離開秦國投奔魏國。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再次投入秦國的懷抱,與其狼狽為奸,而極力勸阻的屈原亦被逐出郢都,流落漢北。

標籤:投河 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