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心理養生

自我意識,是自控力的心理“制動器”

有神經學家提出,我們只有一個大腦,但我們卻有兩個想法,或者説,我們有兩個自我,一個自我任意妄為、及時行樂,另一個自我則克服衝動、深謀遠慮。自控力的最大挑戰就來自於這兩個自我的挑戰,一方面想要這個,另一方面想要那個,當兩個自我發生分歧的時候,總有一方會佔據上風。

自我意識,是自控力的心理“制動器”

如果沒有完整的自我意識,自控系統將毫無用武之地;如果自控系統能佔上風,原始的本能衝動就會被抑制。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我們必須意識到自己具有做這件事的衝動,以及抑制這種衝動的意志力。如果想要孩子具有更強的自控力,首先就需要讓孩子具有完整的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的出現,標誌着從外部控制向內部控制的轉變人類有別於動物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擁有自我意識。當1歲多到2歲左右的時候,孩子就開始行動、研究和探索,他們的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着自我意識的不斷髮展,當我們做一件事的時候,能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也知道我們為什麼這麼做。

自我意識的獲得非常有利於孩子的情緒和社會性發展。首先,自我意識情緒發展,包括同情、嫉妒、尷尬、自豪、羞愧和內疚等,都必須依賴於自我意識的發展。其次,已經達到自我參照里程碑的孩子很快就會變得更樂於交往,並具有更好的社交技能,他們願意模仿玩伴的活動,甚至偶爾還會合作,從而達到共享的目標。

社會化是一個孩子養成習慣、發展能力、獲得價值觀和動機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幫助孩子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感的、具有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的社會成員。遵從父母的期望可以看作遵從社會標準的第一步,而社會化的過程可以把這些標準逐漸內化。成功社會化的孩子,不再僅僅遵循可以得到獎勵或者避免懲罰的規則和要求,而是形成了自己的社會標準。

2歲左右的孩子開始表現出初步的自我管理,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以符合大人的要求或期望,即使大人不在時也是如此。比如,2歲的豆豆正打算去拿放在桌子上的一把鋒利的剪刀時,突然聽到媽媽大聲喊:“寶貝,不能拿!會刺傷你的手。”這時,他就會收回自己的手。當他下次再靠近剪刀時,就可能猶豫,然後對自己説“不”,自動停止去做那些他記得不能做的事情。這就標誌着從外部控制向內部控制的逐步轉變,而這個重大的變化必須依賴於自我意識的出現。

自我管理是社會化的基礎,它幾乎和一個人的所有發展領域都相關,包括生理、認知、心理、情緒和社會性發展等。2歲的豆豆為了阻止自己去拿剪刀,就需要記住並理解媽媽的警告。但這還遠遠不夠,除了認知,自我控制還需要學會情緒控制。在孩子能夠控制行為之前,需要能夠管理或者控制注意過程,需要調節負面情緒。雖然自我管理與自我意識、自我評價性情緒(驕傲、羞愧、內疚)同步平行發展,但對於大多數孩子而言,自我管理的全面發展至少要到3歲時才開始。

自我意識的早期發展,經歷四個主要階段究竟什麼是自我意識呢?美國心理學家蘇珊哈特認為,自我意識是將自我看作獨特的、可以辨認的生命個體,它的出現建立在感知自我和他人不同的能力之上。

自我意識屬於自我概念的其中一個方面。自我概念是指我們關於自己的認識,是關於自身能力和特點的整體看法。它描述了我們知道和感受到的關於自己的信息,並且可以指導我們的行為。自我意識在早期發展過程中一般會經歷如下幾個階段:

(1)新生兒:就像“蛋殼中的小雞”。大部分發展心理學家都認為嬰兒出生時並沒有自我意識。精神分析理論家瑪格麗特馬勒等人把新生兒比作“蛋殼中的小雞”,認為他們不能把自己和周圍環境區分開。

(2)出生後4個月左右:能區分自己和他人。從4個月左右開始,嬰兒就將逐漸學會抓握、伸手取東西、讓事情發生,通過自己的一些行動來體驗到個人力量,從而意識到他們能夠控制外部世界。在這個時期,嬰兒發展了自我一致性,獲得一種客體存在感,將自己與世界上的其他部分區分開。這些發展主要發生在嬰兒與養育者互動的遊戲中,比如“躲貓貓”,在遊戲中嬰兒逐漸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能區分自己和他人是日後自我意識發展的基礎。

(3)1歲半到2歲左右:表現出真正的自我意識。心理學上有一個經典的胭脂測試實驗,研究者在6到24個月大的嬰兒鼻子上塗了紅胭脂,並把他們放到鏡子前。大多數18個月大的孩子和全部24個月大的孩子都會觸摸自己鼻子上的紅色部分,明顯地意識到自己的臉上多了一個紅點,並清楚地知道鏡子裏的那個孩子是誰。但不到15個月大的孩子卻從不會這樣做。而且,很多1歲半到2歲左右的孩子甚至能從最近的照片中認出自己,並使用第一人稱“我”或者自己的名字來稱呼照片中的自己。這是自我意識發展的另一個明顯的信號。

(4)4到5歲左右:形成持久的自我。4歲前的孩子雖然已經表現出一定的自我意識,但他們的自我概念僅僅侷限於當前的自我,還不能領會過去發生的事情對他們現在的意義。4到5歲左右的孩子開始形成持久的自我,他們認識到隨時間的發展自我是穩定的,最近發生過的事情對現在是有意義的。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培養孩子完整的自我意識呢?

第一,增強社會互動,幫助孩子獲得客體存在感。

社會學家查爾斯庫利和喬治赫伯特米德提出,自我概念在社會互動中得到發展,並在一生中經歷許多變化。庫利使用“鏡像自我”這個術語來強調個體對自己的瞭解是他人對其態度的反映:一個人的自我概念是從社會這面鏡子裏看到的自己的影像。當嬰兒能區分自我與他人時,他們就會逐漸與大人建立互動規則,同時也認識到他們的行為會引起預期中他人的某種反應。米德認為:“自我有一種根本不同於生理器官的特性。自我並非與生俱來的,而是在社會性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也就是説,自我是特定個體的自我,是個體與整體的社會性發展過程的關係,以及這一過程中個體與其他個體關係的共同結果。”([美]戴維謝弗著,陳會昌等譯:《社會性與人格發展》,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年版,第176頁。)

其實,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大人就需要經常與他們進行互動,真正把他們當作社會人對待,而不是僅僅關注吃喝拉撒睡這些護理方面的事情。在嬰幼兒時期,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方式來增強與孩子的社會互動:

(1)對孩子微笑和説話。雖然剛出生的嬰兒無法讀懂大人臉上的表情,更不能理解我們所説的話,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多對孩子微笑,多對着孩子説話。一方面,可以通過這樣的親子交流,讓孩子逐漸形成安全型依戀關係;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這樣的社會互動,讓孩子慢慢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所引發的其他人的反應。

(2)讓孩子照鏡子。如果4到5個月大的嬰兒經常從鏡子裏看見自己,並跟大人一起玩社會性的遊戲,那麼就會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把自己由運動產生的本體性感受信息與鏡子中人物的行動相匹配,從而學會區分自我與他人。

(3)讓孩子看自己的照片和錄像。有心理學研究發現,4到5個月大的嬰兒就會把自己的臉作為熟悉的社會刺激。通過觀看自己的照片和錄像,可以讓孩子接觸關於自我的某些視覺特徵,逐漸建立自我形象,形成關於自己身體和麪部特徵的清晰影像。同時,經常觀看有自己和其他人一起活動的錄像,5個月大的嬰兒也能比較準確地區分自己和他人的影像。

(4)跟孩子玩“躲貓貓”遊戲。8到9個月大的嬰兒,就已經喜歡跟大人玩“躲貓貓”了。小雨9個月左右的時候,伊伊和我們就經常跟他一起玩這個遊戲,要麼是我們躲在他的身後讓他找,要麼是拿一塊大一點的布或毛巾之類的東西遮住他的頭,不管哪種玩法,他每一次都會被逗得咯咯大笑,並且樂此不疲。通過這樣的社會互動遊戲,有助於孩子逐漸獲得客體存在感,把自己和他人區分開。而這些方面就是自我意識發展的基礎。

第二,使用描述性語言,幫助孩子形成持久的自我感。

學齡前的孩子的自我概念是具體的、物理性的,他們根據自己的身體特點、個人愛好、擁有的東西以及能完成的動作等來解釋自我,比如“我很胖”、“我喜歡畫畫”、“我跑得很快”等。他們很少用到心理方面的描述來評價自我,比如“我很善良”、“我比較開朗”等。

對於2到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具備一定的自我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這個階段,我們就需要通過一些描述性信息和評價,來幫助孩子擴展他的自我概念,逐漸形成一種持久的自我感。

(1)使用描述性語言增強孩子的自我認同。自我認同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性格認同、種族認同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常對孩子提供一些描述性信息,比如“你是一個大男(女)孩”,“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你是很可愛的寶貝”,等等。

(2)使用描述性語言客觀評價孩子的行為。當孩子做出了一些好的或者不好的行為舉止時,我們就需要通過描述性語言對他的行為進行客觀評價。比如“你主動把玩具收拾好啦,真是個懂事的孩子”,“你今天把陽陽推倒在地,這是錯誤的,下次不能這樣啦”,“你都可以自己洗臉啦,真棒啊”,等等。

(3)經常跟孩子談論有意義的事情。父母需要經常與孩子談論那些一起經歷過的事情,比如到野生動物園或者迪士尼樂園遊玩後,可以問問孩子“還記得上個週末我們去哪兒玩了?”,“你最喜歡野生動物園裏面的什麼動物?”,“你覺得迪士尼樂園裏最好玩的是什麼?”,等等。通過這樣的交流,可以幫助孩子把他們的經歷融入到描述的情節中去,讓他們回憶起對自己有重要意義的事情。這些記憶和體會,可以讓孩子明白自我隨時間發展是穩定的,有助於孩子逐漸形成一種持久的自我感。

第三,通過“假裝遊戲”,幫助孩子獲得心理理論。

心理學上對於自我有很多分類,其中一個分類把自我分為別人看得見的公開自我和別人不知道的、內在的、具有反思特徵的私人自我。當年幼兒童能區分公開自我和私人自我,就意味着獲得了心理理論,即理解人們有願望、想法和意圖之類的心理狀態。這些心理狀態並不總是能與別人分享或者被理解,但常常會指導他們的行為。

獲得心理理論的第一步,就是意識到自己和他人是有生命的個體,其行為反映了一定的目標和意圖。6個月大的嬰兒就能知覺到人的行為是有目的的,並知道人們在對待人和無生命物體時的行為是不同的。9個月大的嬰兒可以表現出大量的共同注意,經常指向某個物體或事件,甚至把大人的注意引向某個物體或事件。12到14個月大的孩子能跟隨成人的眼睛,找到成人正在看的東西,甚至還會朝這些東西發出聲音或用手指向這些東西。18個月大的孩子已經明白,人們的願望能影響行為,並能推斷出別人的願望。2到3歲的孩子會經常談論感情和願望這樣的心理狀態,甚至會對不同心理狀態之間的聯繫表現出一定的理解。3到4歲的孩子形成了信念—願望心理理論,能認識到信念和願望是不同的心理狀態,二者分別或者共同影響一個人的行為。

“假裝遊戲”是可以促進孩子思考心理狀態的一種活動。假裝遊戲也可以稱為象徵性遊戲,即模仿遊戲,主要出現在幼兒園時期或者説學齡前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常常模仿成人的活動,如“過家家”、“醫生與護士”、“商店購物”等,把自己裝扮成想象中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逐漸意識到人類心理的創造性潛能,知道了信念僅僅是影響正在進行的活動的心理結構,即使它們並不代表現實,正如在玩這些假裝遊戲中一樣。

曾有一段時間,在小區和伊伊散步的時候,她發明了一種老虎抓小朋友的遊戲。我扮演老虎,有自己的固定活動範圍,而伊伊扮演小朋友,一般情況下她都在這個圈外活動,偶爾誤闖老虎的地盤,就要跟老虎鬥智鬥勇,最後才能不被老虎吃掉。

我們在遊戲中笑着、跑着、打鬧着。就在那個時候,我彷彿也感覺回到了童年的時光,我們甚至會玩得忘記了時間,平時半小時的散步時間,我們往往會玩到一個小時。我所扮演的老虎,張牙舞爪、凶神惡煞的樣子,常常引得路人圍觀。妻子在一旁也笑得前仰後合,而我卻一點也不覺得有什麼不雅,更不會感到難堪。

其實,我們一起在玩這個快樂的遊戲時,也會讓她對心理生活形成更豐富的理解,得出關於自己和他人行為的有意義的心理推論,逐漸理解人類表現出的複雜社會互動和合作活動。

一旦兒童獲得了心理理論,並能正確區分公開自我和私人自我,他們的自我描述就會從各種身體、行為和其他外部特徵,逐漸過渡到穩定的內在特徵、價值觀、信念和思維方式等。從兒童中期到青少年前期,孩子的自我描述更抽象或心理化。相應地,他們的自我概念也變得更心理化、更抽象。

延遲滿足指的是一種能力,是人對自己想要獲得的東西能夠作出等待的能力。認知發展,特別是在注意力和心理表徵方面的提高,使得兒童為了抵抗誘惑而使用一系列有效的自我指導策略,最終使自己的延遲滿足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