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心理養生

小心信息成心理健康殺手

時髦病:信息焦慮綜合症

小心信息成心理健康殺手

心理醫生在門診中經常會發現一些25歲到40歲的擁有高學歷、置身高新技術行業的白領人士,尤其是那些常與高流量信息打交道的正常成年人會突發一種奇怪的疾病:沒有任何病理變化,也沒有任何器質性改變,發病間隔、起病時間都不一定,但他們會突然出現噁心、嘔吐、焦躁、神經衰弱、精神疲憊等症狀,女性還會併發停經、閉經和痛經等婦科疾病。心理專家們認定這是一種身心障礙,可以暫時稱之為“信息焦慮綜合症”。但因其不能獨立為疾病病種,所以心理醫生對這種情況的書面描述是:信息過度吸納引致的紊亂體徵。

最早對這個紊亂體徵提出概念的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部的孫彼得教授。孫教授發現,在信息爆炸時代,人們對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數增長的,但人類的思維模式還沒有很好地調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階段,由此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強迫和緊張,非常接近精神病學中的焦慮症狀,孫教授戲稱之為信息焦慮綜合症,有的新聞媒體也寫作知識焦慮綜合症。

顧名思義,信息焦慮綜合症就是由於過量的、沒有選擇的、不經訓練地吸收完全沒有系統意義的多方信息引起的焦慮症狀。過量吸收信息,並非是一個主動意識,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被動的行為。從日常生活上看,每天連續看電視、聽廣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圖書館或上網查閲資料的人都很容易引發焦慮。從職業來講,記者、編輯、廣告員、信息員、網站管理員、情報人員、監聽人員、間諜、聲納員等都是該綜合症的高發人羣。

社會信息化和信息的幾何衝撞必定會對人心理和身體產生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由於過量吸收各種信息,造成思緒紊亂,判斷力下降,嚴重的還會導致高血壓、心律不齊、緊張性休克、失眠、逆行性興奮、厭食等軀體症狀。典型例子就是一些過度上網的青少年。

第二,一些弱勢羣體由於收集處理信息能力差,不會使用包括網絡技術在內的新信息渠道,造成無法與其他人共享信息和先進知識。這些信息落差、信息不對稱都沒有體現社會的公平性,出現了信息和知識流向的兩個極端。而信息和知識又是創造財富的源泉,知識阻斷必然導致貧富分化問題,從而危害各地區共同繁榮的前景。日益擴大的“數字鴻溝”正在加劇人類在信息時代新的貧富差距。

第三,由於信息化時代知識更新過快,人們不得不拼命學習新的知識。有些人會因擔心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最後出現惶恐不安、失眠健忘、食慾不振、心悸氣短等症狀,甚至會產生厭學厭世情緒,這説明一部分人對信息產生了恐懼。

標籤:心理健康 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