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心理養生

家長和學校應關注心理健康

不堪學習重負、學校管理太嚴、父母期望過高、很想出去遊玩……諸如此類的理由讓許多學生選擇離家出走。

家長和學校應關注心理健康

從公安局獲悉,目前離家出走的案例很普遍。他們還經常碰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少年,因為一點小事離家出走後在城市間流浪。

這些流浪兒大都居無定所,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有的則以撿破爛為生。據他們瞭解,由於成績不好,或者和父母的關係問題,很多孩子都會選擇離家出走來逃避,其中女生偏多,因為女生成熟得比男生早,更容易受外界的誘惑影響。

家長懂得如何“愛”孩子嗎?

專家分析説,承受挫折能力差是許多孩子離家出走的主要原因,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得他們無法面對和接受挫折,當壓力襲來時,他們便以不計後果的出走來逃避現實。

在一份家長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狀況調查報告中發現,只有8.3%的家長了解心理健康教育,49%的家長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學校的事,與家長沒有任何關係,有95.1%的家長經常在陌生人面前批評孩子,12.3%的家長從不主動找孩子談心。

對此專家指出,其實家庭、社會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經常離家出走的孩子對家庭缺乏歸屬感,對父母缺少親情和依賴感。家庭內部關係緊張,如父母以經常吵架、經濟困難或父母教育方法過於嚴厲苛刻等都會使家庭成員之間感情淡薄,使得孩子沒有安全感,覺得自已是多餘的人,走掉最好。

此外獨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結構則形成了他們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許多家長過份精心地呵護這顆幼苗,孩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可隨着孩子眼界的拓寬,他的慾望會越來越膨脹,一旦家庭不能使他得到滿足,便會以出走相要挾。

老師和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影響也很大。許多老師和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一味地對孩子進行高標準、嚴要求,孩子的神經每時每刻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這種情緒積蓄過度就可能產生出走的動機。一旦發生了對孩子觸動較深的事情,就會付諸行動。有些家長和老師教育方法簡單粗暴,不講究教育的方法與藝術,孩子出現問題之後,便不分青紅皂白施以粗暴的打罵、斥責,使孩子產生“與其這樣,不如離開”的想法。

誰為他們築一道遮風擋雨的“牆”

有老師認為,學生離家出走與學生性格、素質有關,而這些都離不開他的家庭環境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

無論是學校的還是家庭的原因所造成的孩子離家出走,都可能給他們帶來極為嚴重的後果,都會給學校和家長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所以,家長和老師應當增強教育孩子的藝術性,做到防患於未然。

建議:

首先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人生觀教育。孩子小,空洞的説教不容易收到好的效果,所以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抓住每一個契機對孩子進行正確的人生觀教育。孩子一旦具備了健康、樂觀的心態,就能大大減少處理問題的盲目性與片面性。

其次要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或大或小的問題,當孩子向家長傾訴的時候,千萬別以為孩子的事小而不屑一顧,要認真地和他一起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適當的條件下給予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次,家長要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和理解。許多家長認為自已給了孩子足夠的物質上的關懷就夠了,卻忽視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孩子雖小,卻有屬於他們的天地,有他們的喜怒哀樂。父母和老師要從孩子的視角來看待孩子的問題,多給他們一份關愛和理解。讓他們從正反兩個方面瞭解社會、瞭解人生,知道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他們現在還沒有能力獨立面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