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食療養生

科學膳食更能保持食物的營養

淘米、洗菜,喝牛奶、吃雞蛋……許多人並不知道,烹飪和飲食的小細節中還有大學問。重慶市營養學會的專家指出,採用適當的烹飪方法和飲食習慣更能保持食物營養,否則甚至可能損害身體健康。

科學膳食更能保持食物的營養

烹飪方法不但包括煮、蒸、燜、燉、烙、炒、炸、煎等,還包括保藏和前處理等。在食物的前處理過程中,人們一些認識誤區導致的不當操作方式,極易造成營養物質破壞或流失。

淘米並非次數越多越好。大米表面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物質,如果淘洗兩三次以上,可使其損失三分之一至七成。蔬菜也不能長時間浸泡或先切後洗,尤其是青菜,否則水溶性維生素會大量損失。蔬菜的烹飪方法,一般主張“先洗後切”“切後即炒”“急火快炒”“現做現吃”。據測定,大火快炒的蔬菜,維生素C損失僅17%,若炒後再燜的損失將達59%。

專家指出,一般來説,煎、炸對等食物營養素破壞很大,高温還可使食物中一些成分發生顯著變化,甚至產生有害物,如含澱粉高的馬鈴薯,高温油炸後產生的大量丙烯酰胺,就是有害物質。

此外,喝牛奶、豆漿和吃雞蛋,也有一些“注意事項”。剛擠出來的牛奶含有很多細菌,包括致病菌,不可直接飲用,家庭中飲用牛奶最好加熱煮沸兩三分鐘。此外,我國居民乳糖不耐受者比例較高,可選用低乳糖奶或奶製品,並切忌空腹飲奶。豆漿一定要煮沸後才能飲用,因為大豆含有一些抗營養因子,喝生豆漿或未煮沸的豆漿,幾分鐘後就可能引起中毒。一些人喜歡吃半生不熟的荷包蛋或水煮蛋,甚至直接吃生雞蛋。事實上,生雞蛋的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阻礙人體對生物素的吸收利用,而且可能有病原體侵入,而煮熟後食用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

標籤:膳食 營養 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