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冬至節氣風俗

閲讀1.73W

冬至節氣風俗,一年中有二十四個節氣,每一個節氣代表的氣候都是不相同的,而每個節日都會有它特定的習俗。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一起看看冬至節氣風俗。

冬至節氣風俗1

冬至節氣有什麼傳統習俗

1、水餃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景仲冬至舍藥留下的。

2、羊肉湯

現山東滕州一帶,冬至這天被稱作伏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3、糯米飯

在江南和廣東一帶,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和糯米飯的習俗,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4、祭祀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5、擂圓

擂圓又叫“冬至圓”是浙江台州人們冬至的重頭戲,老傳統。“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圓圓潤潤”,與平日裏吃的湯圓相比,“冬至圓”不但內容豐富、形式各異,而且意味深長。

冬至節氣風俗
  

冬至飲食有規則

01、適量增加高蛋白物的攝入

凍手凍腳的季節,建議給孩子多吃點紅肉!紅肉中富含蛋白質和血紅素鐵,在飲食中適量的`攝入,抗寒能力就會增強。但要控制每天吃的肉量在2兩以下。

02、吃飯前喝熱湯或粥暖胃

較低的氣温下,飯前喝上一碗熱乎乎的湯或者粥,不但能暖腸胃,還能喚醒消化系統,促進食慾。同時,也為身體補充了水分。

03、多吃果蔬強體抗病

秋冬季節多吃火鍋等高熱量、重口味的食物,很容易出現大便乾燥,腸胃不適等問題。果蔬中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對血管和腸胃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四、冬至推薦食譜

01、蘿蔔燒肉

洗淨的白蘿蔔去皮切塊,五花肉切成小丁;

起油鍋,先放入五花肉炒成焦黃,倒入蘿蔔塊翻炒,然後加入醬油,適量白糖,炒勻;

接着倒入適量開水,蓋上鍋蓋燜燉15分鐘;

大火收汁,出鍋前撒上葱花即可完成。

02、土豆燜鴨

熱鍋倒油,加入鴨肉塊翻炒,等到鴨肉變色,再加入適量的料酒,然後加入葱、姜、八角、桂皮,炒勻;

接着加入老抽、生抽,讓鴨肉充分上色入味;

鍋中倒入沒過鴨肉的清水,大火煮開後再轉中小火燜10分鐘;

時間到了就倒入土豆,加適量的鹽和醋,繼續燜煮。直到湯汁收幹,就可以出鍋了。

03、桂花山藥

把山藥去皮,切成條狀,放到加了白醋的清水中浸泡;

鍋中水燒開後,放入山藥,中小火煮5分鐘。熟透後撈起過一遍涼水,裝入盤中;

最後淋上桂花醬就大功告成了!也可以是蜂蜜或者藍莓醬,任何孩子喜歡的醬汁都可以。

冬至節氣風俗2

冬至的來歷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説。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

《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

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冬至傳説之一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説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冬至傳説之二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節氣風俗 第2張
  

冬至傳説之三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説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户户吃餛飩。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緣何有這種食俗呢?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

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麪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

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麪餃”,人們還紛紛傳説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冬至節氣風俗3

冬至習俗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史記·孝武本紀》:“其後二歲,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歷者以本統。天子親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禪。”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

唐宋時,以冬至和歲首並重。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冬至節氣風俗 第3張
  

冬至前後不能做的事

1、冬至前後不宜出遠門,這裏主要説的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説冬至期間不能回孃家,據説冬至回孃家對公公大不利。不同地方對這個習俗都不一樣,如果當地沒有這個説法,我們大可不必在意。不過有家人特別在乎這個習俗的,作為晚輩的我們還是要遵守一下。

2、冬至期間也不宜搬家,一方面是因為冬至的來臨標誌着最寒冷的冬季來到。從搬家風水學的角度看,寒冷的氣氛會破壞家中的興旺之氣。另一方面和前面冬至不宜婚嫁的原因一樣,冬至前一天處於離日,古人總結認為不吉,並不適合進行像搬家、結婚這樣的大事。

3、冬至前後三天不宜進行婚嫁活動,尤其是冬至的.前一天和後一天。根據民間的説法,結婚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這個時候一定要選擇好的結婚吉日,避開結婚的不利日子。

4、不宜同房。根據傳統的觀念,冬至前後10天不宜同房。古時候人們把男女分歸為陽、陰,男歸陽,女歸陰。男女交合方可繁衍後代,但是男女交合講究陰陽平衡,否則陰陽不調不利於後代的繁衍,還會生出許多禍端來。

標籤:冬至節 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