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

閲讀3.19W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端午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其中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以下詳細介紹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1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是古人向龍族祭祀的,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説法。後來這一天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江邊自盡,於是人們就把端午節也看做是紀念屈原的日子。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

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在我國曆史上,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説法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

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懸艾、懸鐘馗像、掛荷包和五彩絲線、點雄黃酒、吃五毒餅,畫五毒圖。

1、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人們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2、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統稱糯米粽。

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祝願考生考上好的學校。

3、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説有避邪驅瘟之意(古時人們以為自己發病是因為妖魔鬼怪上身),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2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

端午節源於戰國時期的時候,愛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的時候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主要的風俗習慣有賽龍舟、吃粽子、採草藥、掛艾草與葛蒲、飲蒲酒、雄黃酒等。

賽龍舟: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重要習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賽龍舟的起源有多種説法,包括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等。

吃粽子:粽子,古稱角粟,又稱粽籺,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傳説粽子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粽子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廣東鹹肉粽、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採草藥:端午節前後,老百姓紛紛上山挖藥、採藥。端午“踏百草”、“鬥百草”的娛樂活動即來源於採藥習俗。

掛艾草與葛蒲:艾草葉意味着百福,是菊科多年生長 木本植物,是一種能夠醫治疾患的草藥,傳説故事插在大門口能夠保身心健康,菖蒲的葉片為劍形,代表祛除不祥之兆的寶刀,插在大門口取辟邪之效。

飲蒲酒: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邊,地下有淡紅色根莖,葉子形狀像劍,肉穗花序。根莖可做香料,也可入藥)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

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的飲品。雄黃酒需在太陽下曬,有的從五月初-曬到初五。作為-種中藥藥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藥劑、殺劑。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 第2張
  

端午雨

端午下雨南方稱之為龍舟水、端陽水,洗龍舟水能去晦氣、帶來吉祥。北方認為端陽無雨是豐年,端午日雨,鬼旺人災;五月五日哨,人曝藥,歲無災;雨則鬼曝藥,人多病;

此種俗信在很久以前即已存在;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提要錄》雲:“五月五日哨,人曝藥,歲無災。雨則鬼曝藥,人多病。”又許月卿《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雲:“臨川人謂端午日雨,鬼旺人災;清趙懷玉詩自注亦引有“端陽無雨是豐年”的諺語。

跳鍾馗

跳鍾馗、鬧鐘馗:自晉代以來跳鍾馗、鬧鐘馗,賜福鎮宅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懸掛鍾馗畫:最早的鐘馗畫,據説出自畫聖吳道子之手。

據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記載:“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夢二鬼。小鬼竊得皇上玉笛及楊貴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後擘而啖之。……唐明皇醒後,即病癒,便召畫工吳道子,囑其按夢中情景畫鍾馗捉鬼圖,道子揮筆即成。”

後來,鍾馗畫漸漸走入民間,繪製鍾馗畫大都作於五月端午節這一天,或者端午節的前後幾天。到了清代,江南蘇、浙一帶的居民大都在農曆五月於大門或堂中掛鐘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兇引福。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3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於正南中央,處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經·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端午是“飛龍在天”吉祥日,龍及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歷史中。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傳説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後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説法。

端午節的風俗傳統

風俗1:吃粽子

古時為祭祀投江的屈原,荊楚之人農曆五月五日會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為恐魚吃掉,人們想出用粽葉包米,外纏彩絲。後來,吃粽子就成了端午節的風俗。在老北京,粽子用江米、黃米、小棗做成,俗稱“二米粽子”。系粽子則用馬蓮草,也是北京特產。

風俗2:掛艾草

端午節當天,人們會在院門前和房檐下掛艾草或菖蒲,因為二者皆為中草藥,蚊蟲害怕這種味道,能起到驅蚊的效果。

因為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古人稱之為“水劍”,説它可“斬千邪”。人們便會把菖蒲刻成“小人兒”、“小葫蘆”等形狀,掛在兒童脖子上,以求吉利。也會掛在門楣,起到驅魔祛鬼的效果。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 第3張
  

風俗3:賽龍舟

傳説楚國人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王作楫説,古人賽龍舟時在終點設了魚標、鴨標、鐵標,誰拿到這3個標就獲得了冠亞季軍。為了讓參賽者從遠處看到終點,古人還會在3個標上用錦緞打上蝴蝶結。

風俗4:吃五毒餅

端午節臨近夏至,天氣越來越炎熱,細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於是食用五毒餅消病強身。五毒指蠍子、蛤蟆、壁虎、蜈蚣、蛇,古人將它們的形象蓋在餅上,餡兒也是“五餡”:櫻桃、荸薺、桑葚、黃杏和江米藕。據説,吃了五毒餅可以增強抵抗力,滅蟲免災。

風俗5:鬥百草

古時人們到端午節,會結伴去郊外採藥,採藥途中會鬥草玩,逐漸形成習俗。王作楫介紹,參與遊戲的兩人會持草相對站立,雙手各持一草或花莖的兩端。遊戲開始後,二草相勾,雙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誰的`草或花莖被對方拉斷誰為輸。

風俗6:收五毒

端午節時,女孩要在胸前別上“繒子”,據説這種用彩色絲線縫製、樣子跟粽子類似的布藝可以驅邪避惡。男孩則在頸上掛一個葫蘆,裏面收進“五毒”圖案,意思是“收”了五毒。

風俗7:貼葫蘆花

老北京人喜歡葫蘆,因為葫蘆是“福祿”的.諧音。古時人們會用紅色毛邊紙剪成葫蘆,裏面包括“五毒”圖案,稱為“葫蘆花”,五月一日貼出,五月五日午時摘下扔掉,稱為“扔災”。

風俗8:點雄黃酒

老北京人在端午節還有點雄黃酒的習俗,會把酒在男孩的額頭上寫“王”字,在女孩的頭上點五個點,人們認為,這樣蚊蟲蒼蠅會被雄黃酒解除,驅邪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