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閲讀2.62W

賽龍舟、包粽子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1

‘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已流傳兩千多年。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

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2.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説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

3.懸艾: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4.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

5.栓五色絲線:

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端午節’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説話。

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説,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6.點雄黃酒

雄黃也是一種藥材,據説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時,古人們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説,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7.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

為什麼‘端午節’要‘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解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打算競渡。並且買一對紙製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而湖南汨羅縣,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佈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注:“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鹹呼雲:‘何在’,斯沼屈之義。”可見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密切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後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説她下江查找父屍。浙江地區多祭祀之,[點石齋畫報?虔祀曹娥]即描繪會稽地區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於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

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説,“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端午節’龍舟節的發展歷程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打算競渡。並且買一對紙製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而湖南汨羅縣,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佈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桌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注: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鹹呼雲:‘何在’,斯沼屈之義。可見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密切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後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説她下江查找父屍。浙江地區多祭祀之,[點石齋畫報?虔祀曹娥]即描繪會稽地區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於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

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説,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在正式競渡開始時,氣氛十分熱烈。唐代詩人張建封[競渡歌]:……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桌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這些詩句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龍舟競渡的壯景。婦女們平時是不出門的,如今也爭着來看龍船,銀釵耀日;鼓聲紅旗指揮下的龍舟飛馳而來,掉如飛劍,鼓聲如雷;終點插着錦綺彩竿,作為標誌。

龍舟向着標飛快地馳近……近代的龍舟比賽也大抵相同,不過規程稍嚴格一些。近年來,國內外都呈現了國際龍舟比賽,吸引了各國健兒。

除了比賽速度外,划龍舟還有其他一些活動。比如龍舟遊鄉,是在龍舟競渡時划着龍舟到就近熟悉的村莊遊玩集會。有時龍舟還有各種花樣的劃法,具有表演的含義。如廣州的龍舟,挽手用槳葉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飛濺;船頭船尾的人則有節奏地頓足壓船,使龍舟起伏如游龍戲水一般。浙江餘杭縣龍舟,有的是讓人把龍尾踩低,使龍頭高翹,船頭的急浪便從龍嘴中噴吐出來,如龍吞雲吐雨一般。

也有的是遊船式競渡。如[淮南子?本經訓]龍舟?首,浮吹以娛,是划着龍船搖船在水上奏樂遊玩。在[夢粱錄]中記載南宋杭州龍舟六隻,戲於湖中。湖上有龍舟,只是畫舫遊船的一部分。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2

中山端午節習俗一:龍舟競渡

石岐的龍舟,以緊鄰河涌的張溪、南下、基邊、員峯、西廠、上基、大墩、岐頭、厚興最為盛行。每年的四月下旬,各鄉選好吉日,在宗祠、廟宇拜祭龍舟頭、龍舟尾後,由村內最年長的老人率眾將上年埋藏在龍舟塢裏起出龍舟,洗淨修補上油。然後由村中德高望重者用碌柚葉等為龍舟淨身,在龍舟插上龍頭龍尾,並在龍頭龍尾上簪花戴紅進行龍舟下水儀式。

村中年輕力壯的近80名男子就會將龍舟扒到河涌上演練,謂之“出龍”。到了五月初五,石岐各鄉的龍舟就會在岐江河上進行賽龍奪錦,勝出者獎勵大埕燒酒和大隻燒豬。當晚,在鄉中大擺“龍舟飯”。參加龍舟競渡和為龍舟賽出力的人士都可以吃龍舟飯,吃完龍舟飯後,一番拜祭儀式後,將龍舟重新埋到河涌的'龍舟塢裏,謂之“收龍”。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第2張
  

中山端午節習俗二:特色粽子

中山的粽另有自己的特色,蘆兜粽的特點是圓棒形、粗如手臂。因為中山人比較喜歡改良、研究,特別擅長製作適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時,村民覺得郊野多蘆兜,認為這種百合科野生植物別無用途,不妨用以試作裹粽。果然,蘆兜葉味融入於粽,別有風味。故此,日久成為家鄉特色的蘆兜粽。歷數百年而至今天,賓館酒樓的茶市,每到農曆四五月,仍有保留着切件蘆兜棕供應給茶客,甚至在酒樓門前裝飾宣傳,色紙飄飄,大量銷售蘆兜粽。

蘆兜粽,配料也分甜鹹兩種。甜的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有鹹肉、燒雞、蛋黃、甘貝、冬菇、綠豆、叉燒等。其典型做法是糯米洗淨,用微量精鹽、生油、拌勻,夾以燒腩肉、鹹蛋黃,用圓水草綁紮;粽呈圓筒狀,兩頭交錯一字平口,一般直徑12釐米,長30釐米。先燒滾水,放入粽,文火煮4小時,中間添些開水,收火浸於湯內4小時,食之味香膩韌滑。

據説,蘆兜粽所用的燒腩肉,還加上微量五香粉,粽的香味更濃郁。有些家庭主婦,在煲蘆兜粽的水中,放些菖蒲以增加香味。茶樓、餅店、小商販紛紛做蘆兜粽出售,供應給消費者及送禮者。蘆兜粽一向外銷港澳,但港澳稱它為中山蘆兜粽。港澳人認為中山人利用蘆兜,即是屬於物盡其用,又能創造了別有風味的食品。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3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傳説是楚國著名愛國詩人,當聽説自己的國家滅亡時,難忍亡國之痛,悲痛欲絕,於是,在公元前二七八年農曆五月五日投江而死。

每到端午節的時候,主要的活動是包粽子,賽龍舟。我先説包粽子吧,包粽子先要把蘆葦葉煮一下,糯米泡兩至三個小時,然後把米包在葉子裏,再煮上一小時。賽龍舟就更有意思了,每條船上都配有漿手和舵手船頭有鼔船尾有鑼,用鑼鼓指揮槳手們行動一致。因此,划龍舟比賽時,河面上鑼鼓喧天,加上兩岸觀眾的吶喊聲,真是熱鬧非凡啊。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第3張
  

如今,每到端午節,人們仍要在江河裏划龍舟,包粽子……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可見詩人作品和愛國情懷是永存的。

標籤:端午節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