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生活常識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掃墓、踏青、植樹、盪鞦韆、放風箏等。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1

1、掃墓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四大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在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人們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帶上水果食品、紙錢等物品來到墓地,將供品擺放在墓地前面,將紙錢焚化,為墳墓添一些新土,然後再在墓前磕頭祭拜。

2、踏青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所以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3、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4、盪鞦韆

鞦韆是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傳入中原地區,漢代以後,鞦韆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習俗活動並流傳至今。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5、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

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總結:清明節風俗有掃墓、踏青、植樹、盪鞦韆、放風箏。

清明節的來歷傳説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之後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的時候,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點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説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片衣襟,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2

清明節的美食有哪些

清明節的美食首當其衝的就是青團,但是青團不是全國各地都會吃,一般是在我國南方地區吃的比較多。青團它是一種糯米制品,是將艾草汁或者是鼠麴草汁,混合在糯米粉當中製作出來的。青團的顏色呈青綠色,有着濃郁的青草香氣,而且口味繁多,比如大家愛吃甜味的花生餡,豆沙餡,芝麻餡,以及南方特有的'鹹味的鹹蛋黃餡以及菜肉餡,深受大家的喜歡。

香椿芽也是在清明時節可以吃的一種美食。香椿芽其實是長在香椿樹上的嫩芽,每年的3月份開始慢慢長,等到4月份清明節前夕,這時候的香椿芽最嫩,而且香味最濃郁,採摘下來可以直接炒着吃,或者和雞蛋放在一起做成香椿芽餅,也非常的好吃。但是香椿芽它的生存時間是非常短的,過了這個清明時節,香椿芽就會變老,一般是不食用的。所以在清明節的時候,大家可以抓緊時間來品嚐香椿芽。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第2張
  

烏米飯也是江蘇地區的一種傳統的美食,一般在清明節的時候會吃烏米飯。其實烏米飯就是用烏米加上烏米汁來製作而成的,所以做出來的米飯是呈現出黑的顏色,而且有特殊的烏米的香氣。一般吃米飯的時候,需要在裏面加入白糖和豬油拌着吃,香甜軟糯和油潤。

很多地區會把撒子當做零食來吃,但是在我國撒子其實是清明節的傳統美食。因為清明節有吃寒食的習俗,在古代清明節是不能來動火的,所以必須吃這種可以放很久的食物。因此將麪粉製作成細條,然後放到油鍋裏炸,既香又好吃,而且可以放好長時間。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3

清明節的由來是什麼

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因此,清明節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第3張
  

寒食節禁火食冷的`習俗,源自於一個“割肉啖君”傳説。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晉文公重耳在一次流亡中餓暈,始終跟隨他的忠臣介子推將自己腿上的肉割下烤熟給他吃,令重耳很受感動。後來,重耳當上君主封賞羣臣卻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向他提起,他才派人去請介子推。但介子推看到重耳身旁盡是小人,便揹着老母躲進深山。為讓介子推下山,重耳下令燒山,然而直到最後介子推也沒下來。等火滅了,人們上山看到介子推母子倆抱着被燒死在一棵柳樹旁,柳樹樹洞裏還有一封寫給重耳的信,希望重耳親政清廉,體恤百姓。重耳十分悲痛,下令以後每到介子推忌日,全國禁煙火、吃寒食,以示紀念。

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