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生活常識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沒人盜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沒人盜,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47年。歷時39年,動用了72萬勞工,才終於建造完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分享秦始皇陵墓為什麼沒人盜。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沒人盜1

眾所周知,秦始皇陵由地宮和180多座陪葬坑組成。依據現代考古可知,秦始皇陵的大封土堆上只發現了兩個直徑遠離地宮、不足1米,深不到9米的小盜洞,而秦始皇陵的封土堆現存50多米的高度,盜墓賊們顯然沒有挖到地宮。

但是,包括兵馬俑在內的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卻損壞相對嚴重,不少陪葬坑還遭受過焚燒。

據此推測,項羽應該是隻挖到了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搬走了墓中的寶貝之後,還放了一把火。如此,問題就來了,項羽為啥沒挖開秦陵地宮?

那麼大的封土堆就立在那,項羽沒有理由不知道那就是秦始皇陵。但是很可能是由於挖開了眾多的陪葬坑後,誤以為已經挖開了秦始皇陵。

還有一個可能,因為秦陵地宮內的水銀毒性太強。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沒人盜
  

水銀是有毒的,秦始皇陵內“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 。地宮內的水銀密度可能是非常高的。

考古學家探測到地宮長約140米,寬110米,高度在30米,其中墓室長約為50米,寬80米,高15米。地宮內還有其它的陪葬之類的,也會佔據一些空間。我們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大致推測一下水銀的體積。

假使水銀的'深度達到1米,那就有155040×103kg了,也就是155040噸!這是當時的生產力遠遠達不到的。

倘若按10釐米的厚度估算,地宮內的水銀可能在100噸左右。100噸的水銀擴散到封土堆有多大的毒性?這我就不知了。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沒人盜 第2張
  

在項羽之後,還有多少人打過秦始皇陵的主意?史書上還真寥寥無幾。漢末盜墓嚴重,但在在那個時似乎並沒人打秦始皇陵的主意。終其原因,我想還是因為秦始皇陵的封土堆太大了,想要不惹人注意,悄無聲息的挖到地宮是很難的。

自1976年發現秦始皇陵時起就有不少聲音呼籲應當發掘秦始皇陵:一來,可以將地宮文物挖出來更好的保存。二來,也是防止盜墓。

但從後來試挖的皇陵來看,目前的技術水平還不夠,發掘只會帶來無法挽救的損失。因此,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已成為中國考古界的潛規則。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沒人盜2

有一種説法便是秦陵有守陵人。

相傳秦始皇建造陵墓之初,便考慮到如何能讓陵墓長久保存下去,以防有人盜墓。他與大將蒙恬商量,決定任命蒙氏的一支宗族世世代代作為守陵人守護着秦始皇陵。

這支守陵的軍隊由蒙氏統領,世世代代守護着秦陵。當年項羽擊敗秦軍進入咸陽,一把大火燒了阿房宮。項羽覺得這麼做難以消除心中對於秦始皇的仇恨,便決心帶領軍隊去挖秦始皇的陵墓。

項羽帶領十萬之眾來到秦陵,突然秦陵前面出現一支軍隊,他們武器精良,訓練有素。就在這時,狂風大作,漫天黃沙,驚得項羽的馬匹一陣陣嘶吼。

項羽身旁的術士對項羽説此非吉兆,建議項羽立刻退軍,於是項羽大軍便無功而返。不止項羽的軍隊如此,據説後世的綠林好漢,土匪賊寇都想挖秦陵盜取寶藏,但卻都無功而返。

傳言當時第一代守陵人叫蒙常山,這一支蒙氏家族世世代代都在做着這件事。他們每隔二十年換一位守陵人,守完這二十年方可去做其他事,但關於秦陵的事他們一個字都不能泄露。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沒人盜 第3張
  

除了守陵人之外,秦陵最讓人吃驚的地方是它地下佈滿水銀。

從《史記》和《漢書》中我們可以看出,秦始皇想要把自己的陵墓建的跟自己統治的天下一般。在陵墓中有宮殿樓閣,更有大江大河。據記載這大江大河竟是一條水銀河。

這一點基本上不用懷疑了,因為考古學家對秦陵周圍的土地進行了檢測,發現秦陵土地存在汞異常的現象。

汞的分佈大體上呈東南西南強,東北西北弱,而巧合的是,這正好與中國黃海和渤海的位置分佈十分相符。

想到這不禁對秦陵的神祕感又增添了幾分,如果古人真的能用水銀構造中國江河的分佈,那真是不可思議的.壯舉。

對這事,有些小夥伴會產生懷疑。因為按照過去那種提煉,加上水銀揮發速度,然後再把這東西擱到墓裏頭,能攢一百噸這都有點不可思議。

所以有些小夥伴就要問了:“有這麼多嗎?這都打哪來的?”

首先咱可以很肯定的説,一百噸肯定是有的,這是經過現代專家們計算得來的。

那麼這水銀打哪裏來的呢?這裏頭貢獻最大的是一個叫巴清的寡婦,當時巴蜀一帶首屈一指的富裕人家,家裏有的是礦,其中最大宗就是這水銀。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沒人盜 第4張
  

萬年長明燈

無論地下陵墓建設的多麼輝煌,説到底還是見不到光線的,加上當時的科學技術不夠發達,一旦陵墓被土完全封住,地底下必然是一片暗黑的景象,這種結果是秦皇不情願接受的。

於是他派出大量“專家”去山海各地尋找人魚油脂,這種魚最早見於山海經的記載,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奇異生物,把他們的脂肪熬製成可供點燃的燈油,這些油燈就可以在地底下長明不滅,有些傳聞甚至説這款油燈可以燃燒一萬多年,不過這個傳聞的可信度就比較低了。

按照如今的物理學能量定律,長明燈基本上不可能存在的,況且墓室中的氧氣總會有被消耗完畢的一天,缺少了氧氣油燈照樣會熄滅。所以就有學者推斷説,所謂的長明燈很有可能就是鯨魚的油脂,這種油脂雖然可以長時間燃燒,但“長明”是不可能的。

秦陵的神祕感最主要的還是人們對它的未知性,那麼人們為何還不挖掘秦陵呢?一是技術不足,二是傳説秦陵地宮裏有大量的機關。這其中最為神祕的就要數金飛燕和鎮河石碑了。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沒人盜 第5張
  

歷經兩千多年卻一直沒有被盜

最先對秦始皇陵下手的是項羽。項羽祖上被秦人所殺,他連阿房宮都燒了,自然不會放過始皇陵,項羽佔領了咸陽後,動用了30萬大軍來挖秦始皇陵,但挖了很多天卻始終未能找到墓道(即入口)。

最終項羽只在對陵區進行大肆破壞和掠奪之後,放火燒燬了地面建築了事。

一種説法項羽派英布率幾十萬士兵前去掘陵。挖了老半天,終於挖開了墓道。要打開墓門時,裏面的防盜機弩萬箭齊發,好多士兵因為沒有防備,遭亂箭射殺。

隨之墓道內飛出了無數怪鳥,見人就啄,不少士兵被啄傷啄瞎。接着又跑出好多怪獸,追吃士兵。英布本人根本不敢進入墓道,只好向項羽作了報告。

項羽不信邪,親率士兵進入,但到了墓內他也驚呆了,原來墓內出現了關中軍事要塞圖——“函谷關”。項羽繼續往內走,裏面冷不丁又射出一通亂箭,嚇得項羽也不敢再輕舉妄動,便退出了墓道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沒人盜3

地宮不能挖的首要原因

一、科學驗證,探尋皇陵

本世紀80年代,我國開展了一項科學考察活動,這次科考是在不挖掘地宮的情況下,確定秦始皇陵的地宮所在地,同時確認其是否有被挖掘的痕跡。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沒人盜 第6張
  

眾所周知,秦始皇陵周圍有陪葬坑及400座墓葬,舉世矚目的秦始皇兵馬俑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圍繞着陪葬坑,考古專家以暫時確定的封土堆為中心,按照每50米遠就畫一條線,在每一條剖面上各下一個測量儀,而後通電測量電阻形成了測量圖,最終確定了一處電阻率最高之處,判定其為秦陵地宮。

有經驗的盜墓者是可以根據土質判斷地下是否有墓葬的,考古專家們為了驗證以上猜測,找來了著名的盜墓工具——洛陽鏟。洛陽鏟在挖到30米深的時候碰到了堅硬之物,最後鏟子帶出了許多碎石,經過檢驗這些碎石不屬於驪山,而是來自渭水之北,恰恰符合歷史的記載。

至此,經科考專家確認,秦始皇陵保存兩千年未曾被盜。

二、水銀封印,開陵有險

司馬遷在《秦始皇本紀》中指出,在將秦始皇遺體安置在地宮後,所有的工匠也都被困在了其中,全部做了殉葬品。而這個始作俑者就是秦二世胡亥,他的目的就是防止地宮的機密被泄露。

因此,時至今日,這座地宮究竟有哪些機關,他們佈置在哪裏,內裏究竟有何危險,無人知曉。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沒人盜 第7張
  

兩千年來,歷史上關於秦陵被盜的記載共有三次。然而結合史實我們基本可以推斷這些記載只是傳説,因為哪怕真的有人盜陵成功,市面上始終未見秦陵中的文物流通,這是完全説不過去的。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古人不曾挖掘的原因之一就是無法預知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