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生活常識

秦始皇陵墓打開了嗎

秦始皇陵墓打開了嗎,秦始皇陵墓在1974年的時候就已經被發現,並且主陵墓的位置也早已確定,在傳聞之中,秦始皇的陵墓修修建的自然是奢華無比,富麗堂皇的,以下分享秦始皇陵墓打開了嗎。

秦始皇陵墓打開了嗎1

秦始皇陵墓沒有打開。

秦始皇的陵墓在公元前247年開始籌建,於前208年竣工,總共耗時39年,可謂是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其陵墓包括很多大小、形制不同的墓葬以及陪葬,現在通過技術手段探得的就有四百多個,而且根據考古工作者的勘察,秦始皇陵大多保存完好,鮮有被盜掘痕跡,但是現在沒有任何開挖秦始皇陵的動向,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秦始皇陵墓規格龐大

始皇陵墓大致為五百乘以五百米的正方形,現代考古程序十分複雜,需要一層層小心去掉封土,再挖入地宮,這是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的,而且國際上並無這樣先例,所以斷不能輕易冒險。

二、皇陵所在地的地下水位較高

在秦嶺地區,從地表往下十六米就可以出水了,然而秦始皇陵的地宮卻在地表二十六米以下,所以若沒有完善的排水設施,挖掘過程中地宮會被水淹沒的。

三、水銀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陵墓內用了大量的水銀來做了密封層,這會給考古工作帶來巨大的麻煩。

秦始皇陵墓打開了嗎
  

四、文物保鮮

在上個世紀,考古人員對兵馬俑的挖掘已經出現了這個問題,據當事者回憶,兵馬俑出土時是色彩斑斕的,但是由於沒有保護措施,很快兵馬俑身上的染料就被氧化掉了,現在連一張彩色陶勇的照片都沒有,是文物界的.重大損失。

還有之前定陵出土的龍袍,用了當時最好的技術來保護,可結果卻不盡人意,現在那個龍袍只要輕輕一碰,就會變成粉末,所以在對文物的保護技術完善前,秦始皇陵的挖掘工作還是要慎重的。

五、風水因素

古代帝王對墓址的選擇是十分周密的,所處的地理位置的風水是上佳的,冒然挖掘必會打亂原有的平衡。當然風水不只是封建迷信,還包括對當地地貌、土質、水源等多方面的影響。所以不能輕舉妄動。

六、百年不動帝王陵墓鐵規

定陵發掘後,在【文】革期間遭受了嚴重的破壞,皇帝與兩位皇后的屍身也是遭遇了無法挽回的毀壞,考古學者們上書周恩來後,便定下了一條鐵規、在一百年之內,不發掘任何帝王陵墓。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考古工作者對秦始皇陵進行了探察。考古工作者在地宮只發現了2個盜洞,一個在陵東北,一個在陵西側,盜洞直徑約 90釐米,深達9米,但離陵中心還差250米,都沒進入地宮。

考古工作者還用先進的儀器探測到地下確有大量的水銀和金屬存在,其含量指標都超過正常值幾十上百倍。

根據封土層未被掘動、地宮宮牆無破壞痕跡以及地宮中水銀有規律分佈和數值超標等情況,可以得出地宮基本完好、未遭嚴重破壞和盜掘的結論。如此看來,班固、酈道元所説的項羽掘墓、地宮失火之説是不可靠的。

秦始皇陵墓打開了嗎2

秦始皇陵為何至今都沒有完全打開,裏邊到底隱藏着什麼祕密?

作為中國封建時代的奠基人,始皇帝嬴政的陵墓一直都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裏邊藴含的無限財富歷來引發無數盜墓者的垂涎以及史學界的青睞。

但自從1974年,秦始皇陵墓正式進入人們的視野之後,直到現在我們看到的還是隻存在皇陵外圍的兵馬俑。

秦始皇的陵墓一直都沒有真正的開鑿,到底是什麼神祕力量影響了這座墳墓,又是什麼阻礙了它重見天日的步伐。

1、目前開鑿技術並沒有成熟到能夠將裏邊的文物完好的保存下來。

開發歷史文物是考古,不是盜墓,裏邊涉及的問題很多。

許多外行人認為挖掘“秦始皇陵墓”就是使用器械不斷地開鑿就行了,其實這是很大的錯誤。

我們對秦始皇陵墓的挖掘其實很簡單,只需要一台挖掘機就可以了。

但問題是、挖掘出來之後,秦始皇陵墓內的文物究竟應該如何保存。

秦始皇陵墓打開了嗎 第2張
  

帝王陵墓裏一般都是機關重重的,這些複雜的機關是為了保護墓葬不被盜墓者偷取。

作為目前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建造人數最多、修建年限最長的秦始皇陵墓,內部機關的複雜程度超越了人們的想象。

如果武力開挖,破壞機關還是小事,如果對裏邊的文物造成什麼不可修復的後果,那可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據《史記》明確記載“(皇陵)以水銀為江河百川大海,機相灌輸。下有地理,上聚天文”

根據太史公他老人家的描述,秦始皇陵裏簡直可以稱得上是“自成天地”。

後來專家用專門儀器也確實探測到了,秦始皇陵墓內有非常明顯的汞反應(即水銀)。

水銀毒性很高,而且秦始皇陵墓內的`水銀非常多,一旦發生泄露,周圍的生態以及生物的多樣性都會遭到嚴重的破壞。

而且秦始皇陵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裏邊的文物極其脆弱,一旦開鑿會迅速氧化,文物保存極其困難。

大家參照現已挖掘的秦始皇陵外圍兵馬俑就可得知,外圍的兵馬俑本身是具有很豔麗的顏色的。

但開鑿之後,他們身上的顏色會在極短時間內脱落,給考古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秦始皇陵墓打開了嗎 第3張
  

2、秦始皇陵墓規模過於巨大,而且主體位於山內,開發難度巨大。

由於秦始皇陵墓獨特的地形地勢條件,導致它的開挖難度很高,需要投入的資金和時間成本也極其巨大。

秦始皇陵佔地面積到底有多大?

關於這個問題可能大家都沒有什麼太大的概念,現在筆者為大家詳細描述一下。

如今的秦始皇陵墓水平高度為76米,佔地面積57、26平公里,最底下的周長大於2000餘米。

如果這樣大家還不太直觀的話,那就是它大約相當於78個故宮。

如果想要完全破開秦始皇陵墓的“防禦”,保守估計,在不破壞周圍環境的前提下,大約需要568億元人民幣。

秦始皇陵墓打開了嗎 第4張
  

除了“開發經費”以外,秦始皇陵墓還需要對應的保護政策、周圍居民疏散加上相關的考古政策。

這是一筆大家連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

而且秦始皇陵墓不僅只有主體陵墓,據《史記》記載,它的周圍還沉睡着數量眾多的陪葬墓。

目前已經被我們發現的已有413個,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號稱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如果按照如今我們開發兵馬俑的速度為例,那麼開發整個秦始皇陵墓大概需要1600餘年。

PS、秦始皇陵兵馬俑佔地面積4500平方米,發掘他們大概用了三十三年。

3、文物數量過於龐大,存儲困難,配套設施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完備。

秦始皇陵墓打開了嗎 第5張
  

作為中國封建時代的奠基人,秦始皇傾注全國人力、物力、財力建造的陵墓裏,珍奇異寶數之不盡。

這些出土的文物都是需要找地方存儲的,而且是需要特殊的容器的。

因為這些文物經過兩千多年的時間長河,重見天日後它們的完整性一定會受到很大的損害。

這麼大一堆文物,它的修復工作會令所有的考古學家崩潰。

秦始皇陵墓打開了嗎3

首先説為什麼會有人支持打開秦始皇陵?

秦始皇是中國的第1位皇帝,而秦始皇陵自然也是中國第1位皇帝的陵墓,作為前無古人的秦始皇帝,他的死後的林木工程也是非常浩大的,據説他的陵墓是從繼位之初就開始修建,一直休了將近40年的時間。

秦始皇陵墓打開了嗎 第6張
  

其陵墓浩大無比,秦始皇兵馬俑,就是皇陵外圍的陪葬,從秦始皇陵周邊開挖的發掘文物中看到其周邊物品全部來自於戰國七國,集結了浩大的人力物力,也只有天下一統的秦始皇才能做到。

秦始皇的陵墓面積大概有10個籃球場大小,深度度約有5層樓那麼高,陵墓周邊有一道巨大的防水工程,據探測,至今這一工程仍在起到防水效果,可以使後方土地,包含地宮都會保持乾燥。

秦始皇陵墓打開了嗎 第7張
  

史記中記載,當時修築秦始皇陵,動用的人力約70餘萬,鑿穿了三層地下水,灌入桶水來填補縫隙,修建宮殿,設置百官,位置放置奇珍異寶,用水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機械來模擬江河的流動,頂壁裝有天文圖像,下面只有地理圖形,用娃娃魚的油脂做成長明燈,陵墓中機關無數。

所以自古以來,秦始皇陵都被人認為裏面含有非常豐富的寶藏,古往今來有無數人想要盜墓而入,但是漫長歲月中天下皆知的秦始皇陵卻從未被盜成功。

秦始皇陵墓打開了嗎 第8張
  

更是因此,秦始皇陵變得更加受到考古學界的矚目,世人都想了解這座第1位皇帝的長眠之地,誰會不好奇地宮裏到底有什麼?

所以從1976年開始,就不斷有學者提出發掘秦陵地宮。原因很簡單,第一可以極大的開發旅遊資源,一旦秦始皇陵墓被開掘,不僅國內,遊客會紛至沓來,世界遊客也將會想要一睹秦始皇的遺蹟,而擠破頭顱,那將會極大的帶動這裏的經濟發展。

甚至可以從秦始皇的陵墓中獲得更多的文物可以去了解先秦時期的中國歷史,對研究古代歷史,尤其是秦始皇時期的歷史,必然具有極大的幫助,出土文物對中國古代史也會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但是為什麼一直都沒打開呢?

最關鍵的原因在於,當前的技術水平仍舊不能應對像開掘秦始皇陵墓這樣浩大的考古工程,最關鍵的原因是誰也不知道秦始皇陵墓到底內部是怎樣的`,一招不慎可能會毀掉整個皇陵。

秦始皇陵墓打開了嗎 第9張
  

所以當前的政策一般都是所有的皇帝陵寢,除非到了非挖不可的地步,一般都是因為盜墓原因,而需要搶救性發掘 ,其他時候絕不輕易發掘皇陵,最關鍵的原因就是當前的技術水平無法應對,可能存在的各種問題。

比如在我們開挖兵馬俑之後,由於不能很好的保護帶顏色的兵馬俑,導致兵馬俑身上的彩繪快速脱落,這是已經是對文物的極大損壞。

畢竟這些2000多年前的文物,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一旦被損壞,那就再也不會有了帶來的損失,是不可逆的,甚至是子孫後代都無法再見證前人的技術水平和前人的智慧的。

所以有些專家就認為,在我們沒有能力保護文物之前,應該讓他繼續保存在地下,保存在無氧的環境下,起碼能夠保存更長的時間。

好東西不應該在我們這一代被毀壞殆盡,而應該讓子孫後代在有能力有需要的時候再去開挖,不至於讓子孫後代,只是聽説過,或者是在書上,或者在視頻上看到過那些傳聞中的先人的智慧結晶……

標籤:秦始皇 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