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

閲讀3.28W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秦始皇陵墓坐落於現在的西安臨潼區城東5公里的驪山北麓處,其實秦兵馬俑已經是挖掘的一部分的秦始皇陵的部分,那麼以下看看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1

第一:秦始皇陵佔地面積太大,人力不足。

其實秦始皇陵開發的難度還是很大的,它的佔地面積實在太大了,如果現在要開發的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然的話可能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沒有辦法徹底的挖掘完成。但是現在中國的考古行業並不吃香,所以説現在人手有限,在很多地方發現的古墓都還沒有人手去挖掘清理。如果盲目的開發很顯然會由於人力不足而導致進度很慢。

第二:秦始皇陵使用了大量的水銀封存,挖掘非常的危險。

根據史料的記載秦始皇陵在封存的時候使用了幾百噸的水銀,除了防盜以外,其實還可以保持屍體的不腐爛。而後來科研人員在探測時候確實發現了秦始皇陵附近的土地存在汞異常。因此科研人員相信秦始皇陵確實使用了大量的水銀,如果這個時候打開的話,挖掘人員很容易在開發的時候水銀中毒,為了保持科研人員的`安全,就不能盲目的打開陵墓。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
  

第三:擔心目前的水平有限,不能好好的保存文物。

其實秦兵馬俑已經是挖掘的一部分的秦始皇陵的部分,但是當時由於科研人員的盲目,使得兵馬俑被挖掘出來並不能好好的保存。本來剛挖掘出來的秦兵馬俑是有顏色的,但是當存在空氣中一段時間以後,兵馬俑身上的顏色就褪掉了,變成了現在人們看到的土灰色,這是文物巨大的損失,而現在科研人員也沒有找到保存兵馬俑的方法,所以如果繼續挖掘只會讓更多的文物損害。

秦始皇陵墓機關重重,挖掘風險較大: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陵墓機關重重,首先是有三重泉,陵墓雖有鑄銅封住,但如果挖掘不慎,將會造成泉水淹沒陵墓,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 第2張
  

其次,秦始皇陵墓設有機關弓箭,如果有人靠近,就自動射殺,而秦朝的強弓硬弩是世界知名的,所以沒有搞清楚之前,最好不要輕易挖掘。

第三,秦始皇陵墓充斥着大量的水銀,而水銀形成的汞蒸汽,是劇毒,人體一旦吸入,就會喪命。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挖掘的風險較大,除非必要,輕易不會挖掘。

挖三重泉,然後鑄銅把它塞住,放置外棺,又在坑冢內仿製宮觀、百官以及奇器、珍寶異物搬來藏滿。命令工匠製作機關弓箭,有人穿入靠近就自動射殺。用水銀作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機器互相灌注、輸送,上有天文圖象、下有地理模型。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2

第一個原因:可能會造成生態災難。司馬遷曾在《史記》中這樣描述秦始皇地宮的模樣: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從這段文字的字裏行間我們可以得知,在建造秦始皇陵地宮的時候工匠們使用了大量的水銀,並用水銀在地宮中構築了江河大海。

那麼,秦始皇陵裏有多少水銀?史料《史記·貨殖列傳》記載,為了建造秦始皇陵秦國耗盡了自己所有的水銀,然後又找到從事丹砂經營的巴寡婦清購買了數不盡的水銀。可以斷定,秦始皇帝陵地宮裏充斥着無數水銀。

對於秦始皇陵地宮裏到底有沒有水銀這件事,專家們測量了秦始皇陵地表土壤中水銀的含量,發現土壤中汞離子的含量是普通土壤含量的7~8倍。秦始皇陵的封土上種有許多石榴樹,這些石榴樹長勢緩慢,從這些石榴樹的生長情況推斷,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是真實的,秦始皇陵裏的地宮裏的確有大量的水銀,水銀的數量在100噸以上。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 第3張
  

眾所周知,水銀也就是汞,它是一種劇毒的物質,如果皮膚上沾上一點,就會導致皮膚潰爛,而水銀蒸發後形成的蒸汽也含有劇毒。經過2000多年的歲月沉澱,大部分水銀都已蒸發,蒸發後的蒸汽環繞在地宮裏,如果貿然發掘秦始皇陵,地宮裏的水銀蒸汽勢必會擴散,而擴散的規模是人們無法控制的,甚至有可能像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事件一樣,造成極其嚴重的生態災難。

第二個原因:考古科技不成熟。

《史記》中記載:

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

秦始皇陵裏有數不盡的`珍寶,雖然已經過去了2000多年,但在地下無氧的環境下,大部分文物會保留其原始樣貌。例如在秦始皇兵馬俑的發掘過程中,科考人員就發現許多兵馬俑出土的時候是有顏色的,然而他們一旦接觸到空氣,顏料就會瞬間揮發。以現在的考古科技,想要完好地保存住這些文物的原始特性,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 第4張
  

如果不能完好地保存住秦始皇地宮裏的文物,那麼發掘出來又有何意義呢?從科學考古的角度來衡量發掘秦始皇陵這件事,目前時機並不成熟,因此許多考古學家和科學家都不主張發掘秦始皇陵。從文物保護的角度去衡量發掘秦始皇陵這件事,泥土對文物的保護要遠遠大於人類對文物的保護。

第三個原因:國家不允許主動發掘皇陵。1956年,我國對明十三陵中的定陵進行了考古發掘,這次發掘是我國考古史上第一次由官方主辦,並主動去挖掘一座皇陵。考古工作者和歷史學家原本認為萬曆皇帝在位48年,他的陵寢裏會有許多有關於明史的文物,這些文物對專家們解讀明史會有極大的幫助。

然而,由於考古技術不足,造成了許多文物的損毀,同時由於特殊的歷史年代原因,這些文物又遭到了二次損毀,最終定陵發掘出來的文物能夠完整保存下來的少之又少。鑑於定陵考古發掘的慘痛教訓,國家文物部門規定:此後不再主動發掘任何一座皇陵。

盜墓在任何年代都是一件被人們憎惡的行為,即便是打着官方的名義考古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因此,許多專家都形成一個共識,那就是:不應該去主動發掘任何一座陵墓。正因為有這個規定,秦始皇陵的發掘計劃才會被無限期地推遲。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3

其實秦始皇陵並非國家不想挖,而是國家不能挖。

秦始皇陵所用的時間,動用的民力以及面積

秦始皇開創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大一統集權帝國,他本人相當的自負,認為自己天下第一。

古人認為自己死後能否繼續過得舒服,取決於自己的陵墓,所以秦始皇陵墓的建造工程肯定是當時的天字號第一大工程。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陵墓從他即位之初就已經開始修建,一直修建到他死亡,總共37年,如果再加上完善工作的話,那就是39年。

“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始皇未兼併六國之前動用的民工人數不知,但是他兼併六國之後,《史記》明確記載他動用了70萬人修建他的陵墓。這70萬人整整工作了12年,直到秦二世元年,工作才宣告結束,總面積高達56.25平方公里。

這麼説秦始皇陵的面積,估計有的人會比較模糊,但是引用現在的故宮來説,估計有的人就不那麼模糊了。秦始皇陵約等於78個故宮那麼大,現在大概知道有多大了吧。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 第5張
  

不敢挖的原因之一

歷史上關於秦始皇陵墓被盜的記載,多到數不勝數。盜墓者主要是四個人,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項羽,第二位是關東盜賊,第三位是無名氏,第四位是放羊娃。雖然證據確鑿,但是根據現在的科學勘察,秦始皇陵墓幾乎不可能被盜過。

眾所周知,秦始皇陵墓當中有大量的水銀。之所以有水銀,第一是因為秦始皇想利用水銀在陵墓當中製作成川河大海的樣子,方便自己在地底下的統治。

二是因為盜墓者一旦進入墓中接觸到水銀揮發的空氣,輕則頭暈目眩,重則當場死亡;第三是因為水銀可以使屍體以及墓中的其他物品長久不會腐爛。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 第6張
  

根據現有的科學勘測,可以得知秦始皇陵封土土堆上的汞含量是平常土堆的10倍左右,最高的甚至達到20倍30倍。因此可以得知秦始皇陵裏面的水銀含量絲毫未減少。

從秦始皇陵裏面的水銀含量絲毫未減少可以看出,秦始皇陵從未被盜過。如果被盜過,那麼水銀肯定會隨着時間的推移一點一點的被蒸發掉或者被地下水衝入一點一點的稀釋掉。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時間,水銀肯定會不復存在,而不會依舊存在這麼多。

標籤:秦始皇 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