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長恨歌與清平調的區別

閲讀2.44W

作者不同、長度不同、內容不同等。

長恨歌與清平調的區別1

《長恨歌》和《清平調》的區別:

1、作者不同。《長恨歌》的作者是白居易;《清平調》的作者是李白。

2、長度不同。《長恨歌》是一首長篇敍事詩;《清平調》是三首七言樂府詩。

3、內容不同。《長恨歌》全詩生動地描述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主題為長恨歌;《清平調》以花喻人,注重貴妃的美。

《長恨歌》:整篇文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從開頭到打破霓虹羽衣曲。詩人用32句話來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生活,講述了荒政亂國的情況和安史之亂的爆發;

長恨歌與清平調的區別
  

第二部分,從九重城煙塵生到靈魂從未入夢,共有42句,寫着楊貴妃在馬尾驛兵變中被殺。此後唐玄宗對她的思念;臨瓊道士鴻都客到最後,是整首詩的最後一部分,講道士幫唐玄宗到仙山找楊貴妃。詩人通過歷史人物和傳説,創造了一個動人的故事,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現實,感染了幾千年的讀者。這首詩對後世的許多文學作品都有着深遠的影響。

《清平調》:第一首是從空間的角度寫的,牡丹比楊貴妃更漂亮;第二首是從時間的角度寫的,表現了楊貴妃的寵愛;第三首總結了一兩首,將牡丹和楊貴妃與君王融為一體。

整首詩構思精巧,詞藻豔麗,花與人融為一體,描繪了人花交映、迷離恍惚的場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技巧。這三首詩,把木芍藥(牡丹)和楊妃交互在一起寫,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渾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澤。

從章節結構來看,第一首歌是從空間來寫的,把讀者引入蟾宮閬園;第二首歌是從時間上寫的,把讀者引入楚王的陽台和漢成帝的宮廷;第三首歌屬於現實,指出了唐代宮殿中的蘆薈亭。詩筆不僅自由揮灑,而且相互鈎帶。一中的春風與三中的春風相呼應。

長恨歌與清平調的區別2

白居易為什麼寫長恨歌

元806年,34歲的白居易任今西安周至縣縣尉。官不大,但尚年輕的詩魔心情想來是不錯的,因為在這段時間他寫下了不少詩作。

一日,他與兩位好友同遊仙遊寺,寺廟正好在馬嵬驛附近,於是才子們便談起了唐玄宗和楊玉環的舊事。

聊得盡興,兩位好友便讓白居易賦詩一首,把這段傳奇之戀寫進詩裏。感謝這二位的建議,詩壇的千古絕唱《長恨歌》問世。

《長恨歌》凡840個字,洋洋灑灑,讓我們見識了白居易的筆力,也感受到了唐詩的魅力。其詩金句頗多,大家看以下這些千古名句,哪一句都非一般文人所能敵: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這麼牛的詩作,按我們普通人的想法,應該接受文人墨客的一致膜拜。但事實上,至此詩問世1200多年來,關於它的質疑就幾乎沒有停止過。

後世的這些文人們,到底在質疑什麼?是否都有道理?今天我們就來説一説這件事。

一:南宋文人張戒批《長恨歌》淺陋得很

張戒是南宋文人,自己寫的詩詞水平一般,幾乎沒什麼名作,但其寫所著的《歲寒堂詩話》卻很牛。

此書不僅是南宋詩評中最有影響力的一部,哪怕放在詩史上也很重要,後來它被收錄進《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中。

在這本書裏,張戒這樣評價《長恨歌》: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此等語,乃樂天自以為得意處,然而亦淺陋甚。

張戒説的“不重生男重生女”這一句,正是《長恨歌》中的名句,“樂天”説的就是白居易。白居易是否因此得意咱們不得而知,但説寫得直白就是淺陋則實在沒什麼道理。

瞭解白居易詩風的朋友應該知道,詩魔的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夠直白。

唐宣宗李忱曾親自給白居易寫過悼詩,詩中提到:“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這14個字説明正是因為通俗易懂,所以白居易的詩作在當時很風靡,童子都能理解《長恨歌》。

據説為了達到這種效果,白居易寫完詩後,經常念給沒什麼文化的老婦聽,對方若是聽不懂,他便改到她能聽懂為止。

人家刻意追的簡潔易懂,到了張戒眼裏,卻成了淺陋, 個人認為沒有任何道理。

長恨歌與清平調的區別 第2張
  

二:南宋文人周紫芝批《長恨歌》寫得俗

周紫芝,號竹坡居士,南宋知名文學家,其所作的《竹坡詩話》頗有名氣,他在此文中這樣説《長恨歌》:

白樂天《長恨歌》雲:‘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人皆喜其工,而不知其氣韻之近俗也。

周紫芝指出的這兩句詩,是《長恨歌》中描寫楊玉環外貌的名句,他認為寫得俗氣。

其實我們仔細看這兩句詩,用梨花帶雨比作佳人落淚,這麼美的詩句,怎麼也跟俗氣不沾邊。

周紫芝這樣説,很顯然是受了宋詩重理輕文采之風的影響。宋人寫詩,跟唐人完全不同,他們一向注重寫理趣,很少有像白居易這樣詩意化的寫作方式。

周紫芝以宋詩的標準,評價唐詩,一樣並不高明。

三:清代大詩人袁枚認為《長恨歌》有一句不對,應該改3個字

袁枚是清代著名的詩人,與紀曉嵐並稱為“南袁北紀”,其經典詩作《所見》還入選了語文課本。

袁枚平生有一本著名的詩歌理論專著《隨園詩話》,在這本書中袁枚指出了《長恨歌》有一句寫得不對。

《長恨歌》中有一句是這樣寫的: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但事實上唐玄宗在奔蜀途中,是根本不用經過峨嵋山,所以這一句寫得確實不準確

因此袁枚認為,這裏應該改兩個字,把“峨眉”改成“劍門”,沒經過峨眉山但經過了劍門山,他認為這樣才合理。

袁枚指出的這個問題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前人的詩作顯然不是説改就改的。而且我們完全可以把“峨眉山”當成一個指代,泛指蜀山,目前多數教科書都是這樣註明的。

繼袁枚質疑峨眉山之誤後,後世很多文人便陸續指出了《長恨歌》中多處與歷史不相符的地方。

比如詩中説楊玉環是“養在深閨人未識”,但事實上在與唐玄宗相戀之前,她曾嫁給壽王李瑁為妃。

就算刻意忽略這段上不了枱面的'事,楊玉環未出閣之前也很有名氣,不存在“人未識”的情況。

再比如有人指出詩中“孤燈挑盡未成眠”一句也寫得有問題,唐玄宗身邊怎麼可能沒有侍從,怎麼可能需要自己挑燈芯。

如果袁枚指出的“峨眉山”還算説得過去,那這“挑燈”的問題,則讓人不知説什麼好了。

這一類質疑,其實説的無非就是《長恨歌》寫得和歷史不相符。但這些大文人似乎忘記了,這是一首唐詩,是一種文學藝術,並非是史書。

以咱們現代人的説法就是:藝術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硬要在一首詩裏,找歷史真相,顯然是雞蛋裏挑骨頭了。

小結:

以上3點,只是《長恨歌》問世1200多年來,受到的諸多質疑中的一小部分。個人覺得,前兩點完全沒有道理,最後袁枚的意見則頗有點雞蛋裏挑骨頭的意味。

當然,品詩詞本就是1000個人心裏有1000個哈姆雷特,本期筆者只是把這些質疑列出來,讓大家自己去評判。

品詩詞就像品一杯美酒,不贊同可以,但咱們不能不允許他人表達別人的看法。對以上這3位文人的看法,筆者不贊同,但卻佩服他們敢表達觀點。

長恨歌與清平調的區別3

長恨歌講的是什麼故事

這首《長恨歌》創作於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當時的白居易是盩厔縣(今陝西周至)任縣尉。他和友人陳鴻、王質夫同遊仙遊寺,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而創作的。

這是一首長篇敍事詩,故事情節曲折生動,人物形象鮮明動人;但又處處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詩中情景結合,給讀者展現了唐玄宗與楊貴妃可歌可泣的愛情。

全詩描述了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語言精煉,形象優美,敍事和抒情相結合,虛實相結合,既講述了一個迴旋曲折、宛轉動人的故事,又歌頌了二人纏綿悱惻的愛情。

由於詩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是現實中人的複雜真實的再現,所以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

虛實相生的藝術處理手法

長恨歌與清平調的區別 第3張
  

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

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藉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

2、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景象,但是現時卻不在眼前。

3、設想的或者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生的,它表現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

詩歌中的“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

1、眼前之景為實,想象虛構之景為虛

2、景物為實,情感為虛

3、形象為實,抽象為虛

4、有限為實,無限為虛

5、側面為實,正面為虛

標籤:清平調 長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