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關於讀書的隨筆15篇

閲讀2.99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你知道什麼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讚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讀書的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讀書的隨筆15篇

關於讀書的隨筆1

但我的一個堂弟,恰好與我相反,他以前不喜歡讀書,還總在學校裏與人爭強鬥狠,高中讀一半就因為打架輟學在家,待在父母身邊渾渾噩噩地過了幾年。後來聽到身邊的人説起外面的花花世界,他也心生羨慕,便跟着朋友去了南方打工。

起初他在車間做工,後來嫌工作枯燥又跑去天橋擺攤,還差點被騙進了傳銷組織。摸爬滾打了一年多,他終於認識到了世事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樣,才靜下心來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報名去技校,想學廚以一技傍身。

還記得他走得那年,與我聊了很多,他説自己好後悔當初以為讀書沒用,沒有用心學習,還天真地以為別人讀那麼多書也不過是為了賺錢,不如自己早點進入社會賺錢。最後他説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都是賺錢,但站着賺錢和跪着賺錢真是天差地別。的確,就算從功利的.角度來看讀書,它也是最實惠的,因為人所需要的付出的只有時間

關於讀書的隨筆2

我是什麼時候開始讀書的,怎麼也想不起了。如果進行理論推導的話,最晚也不會晚於國小時代。都上學了,教科書總歸是要讀的,否則老師不願意,家長不滿意,自己的屁股也不會滿意。國小五年,順利考上了國中,可見上學也不是吃素的,空有一個學生的皮囊。

但是這時的讀書是談不讓什麼興趣的,大多是在老師家長的所謂“黃金屋”“顏如玉”的引誘之下,在家長老師的鞋底教鞭的威逼之下,在自己的錯覺幻覺誘惑之下,讀書更多地是一種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其中大抵樂趣並不太多(因時過境遷,記憶模糊,只好用“大抵”的或然判斷,但傾向性也是很明顯的)。

在我看來,讀書的人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必須讀,一種是找樂子、尋開心。由之,就又派生只讀兩類書,必須讀和喜歡讀的。必須讀書的人,如那些靠書本謀生的作家、文學評論家、科研院所的;還有一些是不讀書就難以勝任工作,臨時充充電,抱抱佛腳。按照孔老夫子的説法,這些人是屬於“困而學之”的,有客觀需要的逼迫,或不學不行,沒有原料便不能生產,或相關知識不夠,勝任不了工作,便有劣汰下崗之憂。但此類讀書的人很難歸之於讀書人之列的,其實真正的讀書人只有一種,他們擺脱了一切功利的羈絆,純粹是尋開心,找樂子,甚至就是圍圍觀看個熱鬧兒。

從另一個層面上説,一個讀書的人大凡都要經過上述兩個階段,開始總歸是為用而讀的,讀書是要為謀生奠定基礎、提供手段,等到掌握的知識足以應對工作,或者業已退而休之,讀書中功利色彩漸漸褪去,這時仍然手不釋卷,一直保持着讀書的習慣,就如一日非得三餐不可,這時便可以稱得上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了。此時的讀書也最為愜意,讀什麼書,怎樣讀書全由自己掌握,讀書從自在走向了自為,成了純粹的愛好,純粹的生活方式,此時人與書的緣份才算真正的開始。

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説,讀書是會上癮的。每一個讀書人都是癮君子,好像酒喝的時間長了有了酒癮,吸毒次數多了有了毒癮,只不過比起酒癮毒癮來會有更多的益處,不傷身傷心,還有益於心智的增長成熟,甚或還會減少老年痴呆的機率罷了。

我曾經想過,讀書為什麼會上癮?西方哲學家培根在《論讀書》中説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其實,讀書也是符合人性的,人總歸想往高處走的,那所謂的明智、靈秀、深刻、莊重、善辯不都是人生的高處嗎?成癮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源頭,就是越讀書越感到自己無知,越感到自己活的慚愧。

怎麼越讀書越會感到無知呢?看似夢囈之語,於我便是十分的真切。不讀書或少讀書時,感覺我便是世界,世界便是我;及至讀書多了,原來我並不是世界,世界也不併是我,我外有人,人外有天,天外有宇宙。而我關於它們的知識是如此的闕如,越讀書越覺得自己無知的領域越多越大,面對這越多越大的無知領域,也越來越不自信,也越來越感到自己的茫然無知了。前些年在中國流傳很廣的一個段子,似乎可以為此做上很好的註腳—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錢少,不到東莞不知道自己身體不好,其實不讀書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太少,於此是如出一轍的。

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説,愛書也是自然的事情,有時那感覺就是戀愛中的對方,婚姻中的小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輾轉反側無論如何都避免不了,那感覺老不是滋味兒了。前幾天又買了本《我書架上的神明》,序言中説,書是從《南方週末》“祕密書架”專欄系列文章精選而來,欄目取名“祕密書架”,取其“私密”之意,以示所推薦者的一己之見和思想根源。書中選取了72位讀書人,每人一篇短文,一張自己常看或對自己產生過重要影響的書單,短文的名字千篇一律,都叫《××的書單》。每個人研究的領域不同,看書的興趣點不同,但他們對於書的摯愛卻是相同的,那感覺就像蘇軾説的,居不可無竹,食不可無肉,人不可無書。對於他們來説,不可一日無書,一日無書則面目可憎。於是乎,他們將書竟然視作神明,那書架自然也就是令人敬仰的神龕。自然,這又比愛上了一個層次,是因愛而敬了!

時下一些青少常説,愛就是愛,不需要理由!其實這是憤青的語言,愛怎能不需要理由呢?中國的毛老人家就説,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沒有由頭的愛與恨都是盲目的。別的不説,起碼人們對於書的摯愛是很有一些理由的。西方人巴羅説,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至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僧侶,一個温情的`安慰者。另一個西方人莎士比亞説,書籍是全世界的營品。也是西方人的歌德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中國人古代王安石説,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現代中國人巴金説,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難道這些還不能構成愛書讀書的充足理由嗎?

我喜好買書,很是享受買書的過程。發現一本好書就如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淘金人發現了金疙瘩,多年不見的情人的一次邂逅,如不是在公共場合,非要手舞足蹈一番不可。將書請回家的感覺也是極好的,就像長久不見的摯友閨密突然駕臨,那手握得緊緊的,話密密的,情濃濃的,幾個時辰剎那而過,每到此時,才會真正理解什麼叫拿得起、放不下!

當然,我好買書也有理由,當年説服妻子時用的就是這套理論。一是將錢用於買書總歸是勝過吃喝嫖賭的;二是書籍是增廣見聞、修身養性的首選工具;三呢雖説借書也可讀,但在書上寫寫畫畫總歸不行,而眉批承載着我讀書的情感和心緒,又怎能不記錄在案呢?四是借書有時日,總歸需要還,自己的書便無此之憂,什麼時候想起了,便從書櫃裏將出,手捧對談,十分快意;第五呢,書籍也是最最上等的家產啊,人説家產萬貫,不如均瓷一片,我説,縱有家產萬貫,莫如好書一卷。有了這些理論,每月便可名正言順地領得200元份銀專事購書,或書店,或網上,或書城,很是得勁兒!

都説“好馬不吃回頭草”,這話用在其它地方也許正確,但用在讀書上是謂大謬。曾子曾説過“吾日三省吾身”的話,第一省是為人謀有沒有不忠的地方,第二省是和朋友交往是做到了否言而有信,第三省就是老師教你的東西温習了沒有。其實,一個人值得反省的地方多如牛毛,為什麼曾子專門提出這三點,顯然這三點對於一個人來説是最最重要的。不僅他説,他的老師孔老先生也説,“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悦乎?”把温習學習的內容和會面經年不見的朋友等量齊觀,都看作是一件令人心曠神怡的大事件,可見他是極力提倡“學而時習”的。在讀書方面,真正的好馬是要吃回頭草的,而且越咀嚼越有味道。

我曾經發過一篇微博,説是內人指着我放置在牀頭邊的一本書説,你不是看過了嗎?我就説,是啊,但一本好書是值得反覆看的,也應當反覆看的,當年,毛老人家不是對許大將軍説《紅樓夢》至少都要看五遍的嘛。接着我又給她來了一番反覆的理論:一是喚醒業已沉睡的記憶,好朋友也需要常會面;二是讀書如淘金,一次淘洗不可能得到全部金子;三是隨着閲歷的增加,再讀可以讀出不同的味道;四是以前讀書少時,更多的是全盤接受,及至書讀多了,會有審視的角度和目光。那人就説,你想再看就看唄,還那麼多歪理邪説。

怎麼能叫歪理邪説呢?以前我讀《紅樓夢》的《好了歌》時就沒有現在讀有那麼多的感悟,尤其是沒有發現曹雪芹公會在悄無聲息中把世人糟蹋一番。這裏,不妨説來大家聽聽。《好了歌》是這麼説的:

世上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吸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説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關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説完《好了歌》,曹公還搞了一個自注: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好了歌》及其自注除了有些思想頹廢的色彩外,也確實參透、徹悟了“好”和“了”的玄機,裏面的辯證法也是不少的!

《好了歌》誰説的,參透人生社會的人是誰?是一個叫做“跛足道人”的人,什麼是“跛足”?就是腿或腳上有病,走路東倒西歪的,好像哪裏的路都不平,都跟他過不去。什麼是“道人”?不是路上行走的人,這裏的“道”,是《道德經》上那個“道”,是世間萬物存在的總根據,是世間萬物衍生的總道理。説他是“道人”,曹雪芹公無非是想説兩點,一是此人是得道之人,二是此人是行道之人,前者是理論上過關,後者是實踐上過硬。這麼一個高人,怎麼曹公就讓他跛了腳呢?相信曹公完全可以讓其以類似如來、觀音的形象示人,他有這個自由,但是他不,非得讓他跛足不行。聯想到曹公的人脈文路,這其中一定是有道理和彎彎繞的。讀着讀着,就豁然開朗,原來曹公給他這個名號,真正要説的就是:這人雖然身體上有殘疾,但精神上是絕對地是鋼鋼的,智商情商都非常了得,是得德之人,是行道之人。相比之下,芸芸身體健壯的主們,在智商情商上就差得大多了,精神上的毛病已不可救藥。這不是明擺着指桑以罵槐,世人卻在不知不覺中被曹公戲落了一頓,羞辱了一番。

唉,不説了,反正這輩子是和書結上了緣,善緣也好,孽緣也罷,終歸都是緣……

關於讀書的隨筆3

這本書的閲讀率是僅次於《聖經》的;對於《聖經》,我向來認為是本可望而不可及的神書,只有那些文化人或者是虔誠的教徒才會對它如飢似渴,而我等小輩極不嚴肅的閲讀

恐有褻瀆之嫌。竟然是在音樂課上,老師帶來了這本書。起先,我對它是不屑一顧的,就像水裏的魚對天上的鷹那樣不理不睬,因為他們永遠分屬於兩個不同的世界。

真得沒想到,這本號稱神聖的書會擁有一個很可愛的名字-《小王子》;遙望扉頁,我彷彿變成了童年時酷愛童話的小女孩,童話裏的王子騎着白馬,永遠是黃頭髮。帶着微笑,永遠是燦爛的,結局大同小異,王子總會攜美麗可人的公主走進富麗堂皇的宮殿,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捧讀《小王子》,才發現它不是一本單純意義上的童話,它可以讓忙碌的人們放下手中的活計去痴痴地讀它。千遍萬遍也不厭倦,繼而為自己終日的忙碌傷悲,為匆匆逝去的童年惋惜;讀着讀着,他們又會覺得自己和小王子同樣天真、幼稚,想和他成為朋友,想進入他的世界。儘管小王子的世界很小且屬於另一個星球,但那裏沒有憂傷,充滿新奇,令人神往。

細讀《小王子》,書中的一切恍然卻如在眼前。那些畫,那個虛偽的人,那個可憐而又快樂的酒鬼,那個地理學家,那個點燈人,那朵小王子最愛的花兒,還有那隻狐狸……以及所有的夢想。一切都是那麼栩栩如生,閲讀的過程也就成了與他們的對話和溝通。

掩卷遐想,我油然而生這樣的感覺:其實有些東西比較適合成為一個泡沫,留在記憶裏,不會破掉,也不用擔心它會飛走。的確,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像小王子得知他最心儀的花兒和那些普通的玫瑰並無異樣是一樣的。普通不是誰的'錯,小王子用心血栽培了她,她永遠是其記憶中的最美,這就足夠了。

我不是個極勤奮的人,但卻認真地看完了這本書和其中的每一幅畫。於是,我將它確定為我的第一本書。作出這樣的選擇,決非否定我以往的閲讀,而是基於它帶給我的思想昇華。

它不僅領我進入了快樂的世界,而且讓我明白了平凡的偉大。上蒼安排我們如此平凡,自然有它的道理。不要為金錢而哭泣,也不要為平凡而氣餒,更不要為昨天而苦惱。累了,煩了,讀讀《小王子》,你會悟出許多看似簡單但你又無法弄懂的道理,至少你會堅信明天總是美好的。

一堂音樂課,一本《小王子》,一個夢就這樣成為一個泡沫,讓忙碌的我停下手中的事去欣賞它,去走進它為我們呈現的世界。

關於讀書的隨筆4

今天,我讀完了《格林童話》這一本書。它是由18世紀初,德國的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蒐集民間整理民間的傳説、童話故事編輯而成的格林童話。出版至今,格林童話仍在全球各地流傳。

讀完了這本《格林童話》,讓我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就是《海兔》了。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一位驕傲的公主她有十二面萬能的窗户,只要一看,天下事就瞭如指掌了。這一天她貼出告示公佈:如果誰能躲過公主的眼睛,她就和誰結婚。有三個小夥子前來應徵,前面兩個都被公主的'萬能窗户發現了。到第三個小夥子時,他第一次藏在了蛋殼裏,被公主用第十一面窗户看見了。第二次他躲在鯉魚肚子裏,被公主第十二面窗户發現了,第三次,聰明的小夥子變成了一隻活波可愛的小海兔藏在了公主的辮子裏。公主從每一扇窗户裏都沒能找到小夥子,公主被小夥子的機智所感動,便嫁給了他。

這一篇童話故事教育我們的兩個道理。第一個是;做人不能像公主那樣驕傲,看不起別人。第二個是;應該學習小夥子做事都應該善於思考,善於發現。每一篇童話故事都向我們講了一個做人的道理,而且有些會讓我受益無窮,我喜歡《格林童話》。

關於讀書的隨筆5

還記得幾年前,我認識了一位筆友,她曾經向我解釋,自己為什麼喜歡讀書。她説:自己只想成為一個普通人,在每個夕陽午後,能夠有丈夫與兒子伴在左右。但人生總會有一個午後,他們都不在自己身旁,而她希望,到那時自己仍然可以安然的讀書看報喝咖啡,不會因為一個人而慌張寂寞。

讀書,很多時候只是為了讓人聽到自己內心的迴響,在五味雜陳中,習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讀書,是門檻最低的投資,因為只要有書和有心,你便可以最大化的吸收你自己想要習得的知識,而你無意間的習得,卻為將來的.一生奠基起了精神上的高貴。

關於讀書的隨筆6

摘 要:就閲讀一些教育經典書籍,淺談了一些體會。

關鍵詞:教師;教育;力量

“讀書”,一個多麼温馨的詞語。讀一本好書,心情放鬆,雜念盡消。“眾裏尋他千百變,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徜徉書海中求知的人常會有如此動心美妙的體驗吧。

作為教師,沒有一天能離開書籍——教材、教參……日復一日,習以為常。於是有人感歎:做了教師,就註定要將一生機械無味地耗在教材、教參上,枯燥之極……

其實,閲讀《教育的力量》,就能夠給出明晰的解惑之路。教育應該作為一種力量而存在,我們應該竭盡所能,讓每一個世界變得生動、快樂、不單調、不沉悶、更不黑暗;在充滿陽光的白天幫助孩子呼吸到花朵的芬芳,在漆黑的夜晚也能注意到星空的美麗;即使身處人生的十字路口,也能很快走出茫然,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在幫助自己的人,這就是教師。

人類幾千年的歷史,創造和積累了許多寶貴的教育思想財富。閲讀經典,學習不同時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與人格力量,會讓我們變得善於思考,遠離浮躁,更加有教育的智慧。

閲讀《教育的力量》,我們確切知道教師不僅在於教,更在於學,只有這樣,教育才會不斷進步。肖川老師的字裏行間流露、揮灑着作者教育人生的真性情,是“做”教育中練就的教育學問。

閲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我們深深地感動於“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激勵着我們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揮灑在教書育人這塊神聖的土地上。沒有權力金錢,有的只是年復一年的耕耘,有的只是小草對春天的迴應和禮讚。

閲讀《愛的`教育》,故事中所洋溢的單純、美好、永恆的愛的情感,將我深深地包圍,滌盪着我的心靈。它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崇高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教育又能使愛不斷地昇華,它也教給我怎樣去創造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閲讀這些經典名著,我總是不斷地被吸引、被感動,有些東西便不留痕跡地沉澱下來,沉澱到我的內心深處,越來越深刻,也越來越清晰。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教師在一生中要不斷提高自我,需要讀書好學。讀書,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關於讀書的隨筆7

以前讀過不少詩文,總覺得那些人就是無病呻吟。有牢騷的發牢騷,有高興的抒懷一下,詩歌一首,奇文一篇,就這一首首的流傳下來。

但是,自從教書以來,閒暇時間仔細品讀,詩句中的一些妙處還是能慢慢品出來的。比如易安居士的《聲聲慢》就是詩詞中的功夫茶,大口飲是沒有味道的,只有放到小茶杯中細細品,其中的味道才能依着舌頭,直入心頭。

人人都説開頭的十四個疊字用的特別好,人人都説好,那大家也就都説好,它肯定也差不到哪裏去,但是,好在何處呢?以前還真沒沒有好好品味過。

閒來無事,偶把書卷,翻到了李清照的《聲聲慢》。看着密密麻麻的批註,又認真讀了一遍。讀着,讀着,我內心深處的淒涼頓然升起,原來,開頭疊字的妙在它的情境的渲染,在於它傳遞的欲言又止,欲罷不能,無可奈何的心境。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動作由大到小,心境卻由小及大,再融為個人悲劇。‘尋尋’’是一個比較大的動作,找的範圍也廣。

晚年的李清照,再也找尋不到當年“驚起一灘鷗鷺”天真,當年“依門頷首,卻把青梅嗅”的羞澀。如今的她,如一葉孤舟,飄然無定。站在當年和趙明誠生活過的宅院中,她在尋找。

推開花園的門,厚厚青苔摩擦着門軸,吱吱扭扭作響,明城是你嗎?你是不是要在門後給我一個驚喜?可是,空空的門後只有秋蟲的哀鳴。

她繼續尋找,到了當年把酒吟詩的花亭。她捨不得打開那簾屝,似乎明城正在依着它小憩。她慢慢拂過青帘,依稀看到明誠在對她微笑,明城是你嗎?你是不是要把金石上的'銘文與我一起參悟?沒有回答,只有秋風打珠簾的噠噠聲。掀開,只見菊花殘,滿地傷!

淚在眼角肆虐,明誠你為什麼要躲着我?看,這是咱們的《金石錄》,即要殺青,這不是你畢生的心願嗎?空蕩蕩的院落沒有迴應,只有秋風颯颯。

一路秋風蕭索,她踉踉蹌蹌來到了書房。書房似乎傳來研磨聲,翻書聲。她猛地推開房門,卻只有空空的案桌對着自己,卷殘塵微。明誠,我知道是你,為什麼躲着我?當年你託付我的幾十箱的古董散失殆盡,所剩無幾。一路漂泊,伶仃孤苦,你可知我對你的思念?書房沒有聲音,只有淡淡的墨香。

她走近書架,一格格地“覓”,似乎明誠,以及他們所以美好的回憶就藏在這書格之間。一本本的珍藏的古書被攤開,一張張當年的字畫被展開,物是人非,明誠,你怎能捨我獨去呢?

這荒誕的人世間,除了你,還有誰,能懂我?“花面不如奴面好,倒教郎比比看”。秋葉散盡,明誠你是否聽到我內心掙扎無力的吶喊。

坐在這寂寥的案前,聽着窗外颯颯的秋風,看着那當年的印跡,嗅着刊印書中的墨香,她知道,明誠再也回不來了。

尋尋覓覓之後,看到的卻是滿目蒼涼,聽到卻是勁勁秋風,空空蕩蕩之下,感受到的卻是冷冷清清。

國破家亡,風雨飄搖,後繼無人,想我一身才學,也只能落得一句“才藻非女子所事也”,悽清無形,悲涼無限。

最後,所有的一切揉碎在她的心間,只化作“悽悽慘慘慼戚”的六粒血滴,摔碎在她的心澗。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用她細緻入微的觀察,為我們開闢了一片文字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之下,我們洞悉到文字之奧,語言之妙。

關於讀書的隨筆8

文字的排列與組合是個神奇的東西,可以不重複,可以時時有新意。我是貪新忘舊的人,所以,我只適合與文字戀愛。

喜歡文字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那麼些寂寞吧!青燈一盞,茶一杯,幾頁詩詞,幾頁散文,再來幾頁小説做點心,沒有花哨的形式,這種一個人的寂寞,卻是最真實,最充實的,一個有文字帶給你的無窮世界在面前依次展開。

也許你愛他,他那娓娓道來的文字,讓你觸摸到靈魂的温度;也許你愛她,她文字裏那淡淡的憂傷,讓你跟着落淚;也許你愛你自己筆下的點點滴滴,那些心情是生活的印記。每當我讀到淚光閃閃的時候,我只想説,文字像自由一樣美麗,讓我遠離這個禁錮心靈的現實世界。

我以為,我去到了查令十字街84號與漢芙一起在藏書票上鋪陳一條比整個世界還大的小街;我可以同加繆一起置身於苦難與陽光之間,讓靈魂不死;我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尋覓安靜的位置,聽周國平追問人生的意義;我將自己帶入徐志摩那詩樣的'人生裏,去感受愛的真誠與炙熱;我到跟着渡邊淳一去看去櫻花樹下,看花瓣漫天,情絲不斷;我還可以聽蔡康永為寶寶解説這無法解説的人生……

在文字裏,可以做的太多太多,根本沒有辦法一字排開,接受檢閲。這些戀愛的節目,是那麼豐富精彩。當我感到落寞時,捧起一本書,那跳躍出來的文字會將我緊緊包裹,一股暖流流過心田,滋潤着那乾涸的泥土。

常常借文字佈置一個容心之所,讓邪惡的病毒無法擾亂澄清的心。生活若沒有文字的陪伴,我無法想象會將是何等的寥落。多年前,第一次愛上文字,是因為米蘭·昆德拉那深邃又機智的人生智慧,謝謝那位叫做許鈞譯者,他如詩般的譯文,讓我迷戀上昆德拉,進而迷戀上文字。 現在,枕邊的書可以一換再換,今天是雜文,明天是隨筆,後天變成讀不懂的哲學,無論是什麼,只要能讓我在某一刻接觸到自己的內心,都好!最珍貴的,往往是花費最少的,一本書、一疊紙僅此而已,這樣的戀愛成本,恐怕已經低到了不可再低的程度。

與文字戀愛,若是音樂再來助興的話,那就更美了。當音樂和文字融為一體的時候,其實,看不見,也聽不見,世界好像被重塑了,而我卻全然已不覺,心靈的悸動,讓我感覺到自己真實的存在。

只要這個世界還有文字,那麼我就是幸福的!做個快樂的書呆子,多好!

關於讀書的隨筆9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説。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的史料為主要依據,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的形象,如:宋江、李逵、花容、魯智深等。

施耐庵(1296—1371),江蘇興華人,原名施彥端,字肇端,號字安,別號耐庵。施耐庵祖籍江蘇泰州海陵縣,出生於江蘇興華。他是一位著名的元末明初的作家,施耐庵自幼聰明好學,元延祐天年(1314)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中舉人,至順二年(1331)登進士。

《水滸傳》裏面有許多性格不同,卻一樣是為民除害的英雄,比如性格莽撞的李逵,有受人敬仰的宋江,還有力大無比的魯智深。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那機智冷靜的林沖,因為他在《水滸傳》這本書中,表現出了機智聰明的頭腦,也不失大男子漢的氣概啊!

《水滸傳》裏面有許多好看的文章,精彩的`片段,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那林沖棒打洪教頭,這一故事的大概內容是林沖遭受高太尉陷害,被開封府發配滄州,後來,來到柴進府上,柴進便厚禮款待,然後,洪教頭不相信林沖是真教頭,便要合他比武,後來,洪教頭輸了,便離開了。這段故事充分體現了三個不同性格的人,通過對洪教頭無禮的描寫,反襯出林沖有禮的態度,讓這位英雄更加的有傳奇色彩,也讓林沖的温文爾雅更深一層。

我希望大家也來讀讀《水滸傳》,一起感受一下吧!

關於讀書的隨筆10

總感覺工作比較繁忙,對一些教育類的書籍置若罔聞,根本沒有列入自己的閲讀計劃之內,時間也就這麼浪費了。

近日,認真閲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深有感觸。

作為一名教師,我想能從這本書學習點經驗,所以比較關心書中對於理想教師的描述。朱教授在書中描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讀完之後,我不由的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問自己:我是不是一個理想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顯然,我離理想的教師還有一大截,我還不是一個用心去教學的老師。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以前説教師要有一桶水,現在隨着各種新的課程標準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應該是一條河流,而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因為現在的孩子讀的書甚至比我們有些老師都多。否則,拿什麼來教給孩子呢?

其次,用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所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日三問,自省吾身。雖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自問,堅持不懈,我們便不斷地向“理想的教師”這一境界靠近。

第三、我一定要做一名認真負責任的教師。學生、家長、老師眼裏的好教師的標準是什麼?第一條:首先他要對學生負責任。是的,在上每一節課前。我總是鼓勵自己:自己一定可以上成功的。學生一定可以接受的;我總是警告自己:走進教室的那一瞬間,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緒,帶着高興和愉悦的心情走進課堂;我總是提醒自己:上課時,儘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熱情的一面勇敢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極力的渲染一種教學氛圍,使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從內心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老師既要學會傾聽自己的課堂,又要學會傾聽別人的課堂。在課堂上,真正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從孩子們真正的學習需要出發,組織教學。學習別人課堂教學環節設置的有效性,教學程序的落實性,老師的評價語對於學生的`啟發等等。

我感覺自己離理想的教師還相差甚遠,在今後的工作中,必須從最基礎的做起,勤於學習,紮紮實實地多讀一些書,不斷向書本學習,積累豐富的文化底藴,向身邊老師學習,尤其要多向名師們學習,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課堂教育的機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去思索,不斷去總結自己教育的的與失。並要勤於動筆、善於反思,記錄教育過程中的體會和感悟,使自己不斷向理想的教師靠近。

什麼是理想的教師?我又有了新一層的理解,理想的教師是學會寬容、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的教師,是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以從容的心態對待工作的教師。

總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學,並注意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摸索與總結,一定會離理想教師的形象越來越近。

關於讀書的隨筆11

莎士比亞説過:“生活裏沒有了書籍,就像沒有了陽光;智慧裏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折斷了翅膀。”列寧也曾説過:“書籍是巨大的力量。”“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的一句名言。不管怎麼説,這些名人名言都充分表現了書對人類的重要性。的確,書對人類真是太重要了。沉淪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熱愛生活,心裏充滿仇恨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無比關心他人,心胸狹窄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心胸無比寬廣。作為我們國小生,更應多讀些有益的書籍,這樣不但可以讓我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高寫作能力,而且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

高爾基説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對,書籍是知識的源頭,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書籍,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改造靈魂的工具,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讀書,能使人愉快,使人聰明,鼓舞人的思想感情去愛人類,愛和平。

為了歷史的前進,社會的發展,人們渴求知識。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生產力。只有知識才能構成巨大的財富源泉,既使土地獲得豐收,又使文化繁榮昌盛。

努力讀書吧,它是知識的源泉。好讀書的人們,讓我們一起讀好書吧!

關於讀書的隨筆12

在語文課上,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頂碗少年》。這篇是趙麗宏所寫的,他説這篇使他難以忘懷。

在20多年前“我”在上海大世界露天劇場看了一場雜技表演。一位英俊的少年表演頂碗。起初10個碗就想少年的士兵一樣乖乖地躺在少年的頭上。可是,到了最後一個極高難度的時候,10個碗想故意似的,跳起了舞蹈從他頭上掉了下來,重重地摔到了地上。第2次也一樣。當台下的觀眾起鬨説着:“行了,不要再來了,演下一個節目吧!”頂碗少年進行了第3次表演。這一次他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終於成功了。他在兩次失敗後博得了成功,獲得了雷鳴般的掌聲。“我”被這種不怕失敗,敢於拼搏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

我可以知道這個少年是個絕對不會放棄的`人,只要有點希望就可以成功!可是我卻學不到他怎麼又勇氣,是我在就待在了觀眾的下面。有時我不會做幾道數學題,我都是拿別人抄的,都不是靠自己的實力去做。真是尷尬啊!

關於讀書的隨筆13

讀了《格林童話》這本書,我彷彿沉浸在白雪皚皚的童話世界裏。

可憐的白雪公主被小矮人一次又一次的喚醒過來。那個讓人討厭的皇后算盡機關謀害白雪公主,最終也不是最美麗的人。而美麗的白雪公主此時正和王子在舉行盛大的婚禮呢!白雪公主用善良的品德打動了七個小矮人,得到了它們的幫助,最終獲得了幸福。

金碧輝煌的皇宮裏七位仙女正在為小公主祈福。祝福她能歌善舞,品行優良。但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一位惡毒的巫婆詛咒小公主在十五歲時被紡錘刺破手指,因此而死―――啊,多麼惡毒啊。可憐的小公主在七位仙女的保護下沉睡了一百年,最後被一位英勇的王子喚醒了!睡美人最後奇蹟般的復活了。小朋友,如果要像睡美人一樣復活那是需要做無數的好事並得到上帝的垂憐才有可能的呦!

可愛的小紅帽被大灰狼欺騙,大灰狼還兇狠的'把小紅帽的外婆吃掉了,獵人發現後趕緊用剪刀剪開大灰狼的肚子,就出了小紅帽和外婆。

看了那麼多的故事,我始終在想,要做一個善良,誠實,正直的人,張開智慧的眼睛,耐心細緻的幫助身邊一切需要幫助的人,這樣才是一個真正幸福快樂的人!

關於讀書的隨筆14

一、書籍介紹:

書名:天方夜譚

出版者:大千出版事業公司

出版年月:中華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

二、故事大意:

從前一對兄弟,哥哥卡西姆娶了個有錢人家的女兒,過着富裕的生活,弟弟阿里巴巴娶了個貧窮人家的女兒,過着貧困的生活。有一天弟弟到山上砍柴,發現有一羣人從巖石內拿着許多寶物走出來,他也進去了,但這件事被哥哥知道後,哥哥也去了,不過在他要出來時,那羣人回來了。幸虧他家有個聰明的女侍,才能使他們脱困,最後過着幸福快樂的日子。

三、啟發或佳句補充:

他進入洞窟一看,裏頭堆積如山的,盡是令人目眩的寶物阿!

四、讀後心得:

看完了這一本書之後,我學到了一個啟示,就是我們做人,要懂得知足與惜福,知道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就已經很好了,不要一直羨慕別人,因為一直羨慕別人,自己也不會開心。我們不要為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也不要為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丟了性命,那樣子都太不值得了,所以我們要好好的過着自己的生活,學會知足與惜福。

關於讀書的隨筆15

曾經聽過一則新聞,説一個小姑娘生病了,整天咳嗽,吃了很多藥終不見好,但姑娘的爸媽在外地打工,只有姥姥照顧自己。結果姥姥卻是個很迷信的人,聽了鄉鄰的話,以為是孫女着了魔,才會久病不愈。她便帶着孫女找到了當地一個風水先生求解。那個風水先生聽了事情經過後,説孩子的確是着了魔,但只有與自己同房才可以辟邪祛病。在普通人眼裏再荒謬不過的言論,卻被姥姥相信了。

小姑娘一再反抗,她的姥姥還是以治病為由,將她送上了道貌岸然者的牀榻。正值花季的孫女在受到侵害後,心如死灰,第二天就選擇了跳樓自殺。事情一被媒體曝光,輿論就將鋒芒對準了騙子與孩子的姥姥,説他們是害死孩子的元兇。但事實上,真正地兇手,不是他們,是無知。因為無知,所以無法解惑,心中迷茫卻又接觸不到科學的'論據,才會有人利用牛鬼蛇神的幌子行騙,才會有人輕信空穴來風的謠言。

讀書,更重要的就是讓一切不解,都有據可依,讓一切困惑,都有法可循,讓愚昧走向聰慧,讓落後的大腦接觸到開明的思想。有些東西,物質無法給予,唯有精神可以補給精神。讀書的幸運,更在於你從書中汲取到別人的經驗,便減少了靠自己撞破南牆來獲得教訓的可能。

標籤:隨筆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