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有關國小語文的教學隨筆

閲讀2.15W

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説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國小語文的教學隨筆,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國小語文的教學隨筆

有關國小語文的教學隨筆1

常聽有人説,教師有什麼,不就是那麼幾節課,每年有兩個大假期,多麼清閒阿!其實,這恰恰是他們對教師工作的不理解,他們不懂得幾節課的背後需要超出幾節課幾倍的備課,需要超出幾節課幾倍的時間來看作業,需要超出幾節課幾倍的時間研究學生,教師手上的工作能夠停止,教師心上的工作是沒有時間限制的。還有一些教育人士説,人家外國教師的工作量要比中國教師大多了,但他們卻忘了,人家外國實施的`是素質教育,而我們實行的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無論對教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沉重的包袱。

教師工作的繁重體此刻三個方面,一是繁重的作業,中國小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大多數都在搞超多的機械作業,領導逼着留作業,家長逼着看作業,教師兩頭受氣地在批改作業裏十分疲勞。二是名目繁多的^考.試,因為此刻的^考.試是體現教師工作價值的唯一辦法,所以,加強管理在某種程度上説就是加強^考.試,於是各種花樣繁多的^考.試粉墨登場,^考.試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師繁重工作的過程,出題,監場,看卷,着實忙。三是複雜的學生問題,此刻,社會對教師的要求高,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高,而孩子的思想十分複雜,這就給教師的工作帶來了太多的艱難,應對社會眾多因素造成的問題學生,要求教師一個解決,教師搜腸刮肚,心裏勞累,不言而喻。教師工作的繁重更多地是體此刻下課後,心理的沉重負擔上,這種工作的無形延續讓教師全天候工作,這是其他任何一個職業所不具備的。這種工作看不見,摸不着,但自我又説不得。因為,你一説累,就會有許多人反駁,農民會説,你能比我們挖土揮汗辛苦工人會説,你能比我們機器隆隆辛苦商人會説,你能比我們風險奔波辛苦有苦不能説,只能埋在心中。

有關國小語文的教學隨筆2

本課的教學,也使我有了有趣的發現,突然發現班裏的孩子的思維其實是很活躍的,尤其是在得到了大力的表揚和鼓勵之後。

學習本文的第一自然段,依然讓學生來讀讀課文,看看自己能讀懂什麼。很多學生依照過去慣性的思維,第一自然段有幾句話,根據句子自己提問自己回答,在大家回答幾乎差不多的時候,一生依然躍躍欲試,為什麼呢?請他回答時,使我驚喜不已,他説:“大家的問題我也讀懂了,不過,我在想,達爾文到底是怎樣才成為著名的科學家的呢?”是啊,更多的孩子的思維只能就事論事,不會超脱文字的表面來理解和感悟,而這孩子的思維則不然,他能在讀懂中挖掘問題,我忍不住大力表揚了一番,並獎勵了一顆閃亮的.智慧星。因這樣一個問題的提出,下面的課上得更加生動了,當學到第三自然段“達爾文捉來許多昆蟲,反覆觀察比較,終於找到了答案。”時,另一位學生有來了一次點睛之筆:“達爾文找到了怎樣的答案呢?”這正是下文的內容。於是,我改變的原來教案的設計,讓學生趕緊往下讀,看看答案是什麼。然後又請學生分句讀讀達爾文找到的答案,並找出每一句中所寫的昆蟲類型,然後逐句使用多媒體出示,讀讀想想,把課文中“死”的句子在腦筋中變成“活”的動畫片,再用自己的語言介紹出來,第一句似乎有一些困難,舉手的只有兩三個,但到第二句話的時候,許多學生學會了思考和表達的方法,爭先恐後的舉手描述自己腦中的動畫片,收效甚好。最後連下課鈴響了都沒有理會,教室裏依然交流熱烈。

這樣的一篇課文,在其他班級上課的情況看來,學生學習起來比較累,但我在這節課上卻有了意外(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的發現,學生一旦真正成立學習的主人,那麼,即使有些看起來索然無味的課文,也能因為學生的主動參與而變得精彩紛呈。

下面簡單地記錄下這一節課的過程:

一、讀第一自然段,看看自己讀懂了什麼?

在學生讀懂的基礎上自己提出問題:達爾文究竟是怎樣才成為了科學家的呢?

教師:讓我們趕緊往下學習,看看達爾文是怎樣成為科學家的?

二、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交流自己讀懂了什麼的基礎上教室引導根據第二自然段質疑。

三、出示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交流你讀懂了什麼?學生在讀懂的基礎上自主質疑:達爾文究竟找到了什麼答案呢?

學生自讀,找到答案後交流並數數有幾句話,然後看看三句話中介紹了哪些昆蟲,用“~~”標出來,最後分別出示三句話,引導學生在自己的腦中根據句子內容播放動畫片,並介紹給大家,比一比誰的動畫片最精彩。

四、讀懂第四自然段,然後使用課件連接到有關達爾文的研究的網頁,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課後自己在網頁上尋找自己疑問的答案,並利用集會等時間結合科學家故事的介紹進行交流。

有關國小語文的教學隨筆3

閲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過去的閲讀教學中,由於過分地強調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概括中心思想方面,而忽視了閲讀教學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一味地抄、背詞語解釋、段意和中心思想,以應付考試,使閲讀教學缺乏情趣、缺乏活力。針對當前語文教學的弊端,國家制定了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刻領會新《課標》的精神,能幫助我們更新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目的。

一、朗讀是閲讀教學的主線。

新《課標》在各階段目標的閲讀要求中均有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閲讀教學應抓住“閲”和“讀”。“閲”即看,實際上是用心讀的過程。“讀”一般指看着文字讀出聲音來。無論是“閲”,還是“讀”,都是學生的學習活動。

反思我們過去的閲讀教學,實際是教師設計好問題,學生回答的過程。課堂上教師圍着學生轉,不需要自己的思維。如此被動地學習,不能培養學生的能力。閲讀教學過程實質上是感知—領悟—習得的過程。過去的閲讀教學只停留在感知的層面上。領悟即領會,領略事物而有所體會。感悟不是教師講出來的、教出來的,而是靠朗讀體驗的。通過閲讀,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同時還可以發展學生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習得是學生學到了某種知識,方法、技能。通過課堂上的朗讀和領悟,學生受到了情感的薰陶,學到了閲讀的方法,並用之於課外學習。

二、自主、合作、探究是閲讀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

自主,即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是自己思維的主宰,而不是跟着教師的思維走。合作,即課堂上學生的多項交流,它是自主學習的更高層次。探究是最深層次的自主學習,是某個學生在某個問題上探索追究,是一種發現學習。它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好實踐能力。教師在課堂上該串講為精講,改教師講書為引導學生讀書、看書,並且還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做到以學定教。課堂重視學生的質疑,鼓勵學生提問,這無疑為學生的自主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氛圍,提供了機會,使課堂氣氛非常活躍。但仍有許多需要我們思考和探究的問題,如學生是否主動參與了學習,學生回答問題和朗讀課文不是因為學習活動才產生了內在和積極性,而大多是因為得到老師德好評和表揚。又如,在學生合作方面,只有小組討論一種形式,而且討論時間倉促,討論無結果;師生間的合作在某些課堂上只是教師和某幾個學生的對話,而未面向全體學生。學生的質疑,也未能通過教師的指點,由學生自己查閲資料而探究下去,而是由教師和盤托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閲讀教學中的真正落實,需要教師不僅要從教學觀念尚改變,同時還需努力改進教學方法。

三、語言訓練和語言積累是閲讀教學的重點。

“積累”,就是多讀多實踐。“積累”不僅彙集了傳統教學的精華,又注意了新世紀對人才的要求。

在閲讀教學中,教師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採用多種教學方法,聯繫語言環境及生活實際理解詞語和句子。低年級的閲讀教學,以詞句為重點,可以藉助圖畫、實物、動作、聯繫上下文來理解詞句意思。對於優美的詞句,要鼓勵學生背下來。中高年級的閲讀教學,要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鼓勵學生在交流和探討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這樣,有利於學生用課堂中學到的閲讀方法進行課外閲讀,培養閲讀能力,積累語言材料。

四、學會讀書是閲讀教學的目的。

學生獲得的知識是重要的,但培養能力更重要。在教學中,要學會用多種閲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化作品,受到高尚情感與情趣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師要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並能自主、有效地學習人類無限的知識。如果我們的學生不會讀書、不會學習,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將是我們教學的重大失誤,也是我們教師的失職。因此,從新世紀人才培養的目標出發,教學生學會讀書的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閲讀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學會讀書,學會獨立思考。

總之,閲讀教學是學生讀書的過程,也是學生閲讀能力(學生讀書)形成的過程,是思維過程,也是情感培養的過程。我們要以全新的理念,展現閲讀教學的目標、重點、基本策略。這樣有利於我們深入理解並研究當前的閲讀教學,有利於提高閲讀教學效率,從而有利於學生學習能力及各方面素質的培養。

有關國小語文的教學隨筆4

略讀課文具有較明顯的獨立閲讀的性質。教材中安排的略讀課文,主要是引導學生把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語文基本功,用於閲讀實踐,逐步培養獨立閲讀能力。因此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從內容上説,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理解詞句不作為訓練的重點。二是從方法上説,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且在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閲讀能力。

略讀課文的教學要真正落實這兩點,我認為必須做到一個確立,兩個結合:

一、確立目標

每篇略讀課文的特點、內容、重難點、表達方式等都不同,目標的確立就沒有唯一性,教師可參照“閲讀提示”設計一兩個重點問題,也可從瞭解學情中產生,可以根據單元重難點確立,還可以從課文內容上歸納出,也可以是表達方法上的,不管從那一個角度確立目標,目的是讓學生真正體驗語文的豐富多彩,激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我在教學《我的“長生果”》這篇略讀課文時,我是這樣設想的:這篇略讀課文是著名作家葉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憶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闡明讀書的特有感受以及讀書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全篇情感真摯,層次分明。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相關,課文語言不但精煉而且比喻貼切。因此在教學目標設計中,我根據閲讀提示和課文內容確立了這樣的問題:自讀課文,想想作者寫了童年時代讀書、寫作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在讓學生結合寫作實際,談談寫作的體會嗎?學生帶着問題自讀自悟,不僅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激發了學生閲讀寫作的興趣。

二、導學結合,也就是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自學相結合

《語文課堂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應面向全體注重引導,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自學積極性,參與主動性,加強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大膽放手讓學生按確立的目標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其次,重視朗讀和讀後感受,因為語文教學不是教師對知識的解析過程,而是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過程。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在學生疑惑處、激烈的爭論處加以點撥、解疑。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感受深刻而豐富。

三、讀寫結合

每篇課文既是語文教學的例子,也是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的憑藉。略讀課文有的故事性強,可讀性佳;有的離學生生活很近,學生容易產生共鳴;有的`思想性很強,對學生有一定的指導教育意義。學生對這類課文閲讀興趣很濃厚,教師應該藉助學生的學習熱情,趁機進行讀寫能力的訓練。如學習《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後,要求學生課外採訪周圍愛讀書的人,列一個採訪提綱,學習課文的寫法,做一份放談記錄。學習《我的“長生果”》後,説説你的讀書體會或讀書故事,然後把你的讀書的感受結合具體的事例寫出自己的切身體會。這樣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加強略讀課文的教學與讀寫結合,讓學生把在略讀課文中學到知識、技能付諸實踐,使之有效地鞏固,使學生的綜合技能得以全面發展,使學生語文素養得以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