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七夕節文化意義

閲讀1.69W

七夕節文化意義,代表着祈願,對愛情的嚮往,以下介紹七夕節文化意義。

七夕節文化意義1

七夕節的意義是什麼

乞巧、祈願

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動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智慧、自強不息、勇於創造,不斷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

作為我國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七夕節在我國有着非常悠久的歷史。

從目前能看到的文獻記載來看,早在漢代就有了七夕節,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七夕巧果,在歷年的七夕中已經成為一種戀人宣愛的方式。送戀人巧果,也成為表達彼此最好的方式。所以,七夕巧果也逐漸成為愛情的象徵。

七夕節文化意義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隨着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

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

“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節文化意義2

七夕節的風俗

七夕節的風俗有:香橋會、接露水、拜七姐、鬥巧、乞求姻緣、遊七姐水、種生求子、儲七夕水、為牛慶生、七巧貢案、迎仙、拜神、拜牛郎、拜魁星、拜牀母、染指甲、七夕觀星、聽悄悄話、淨水視影、結紅頭繩、姑娘洗髮、曬書曬衣、結紮巧姑、玩磨喝樂等。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七夕節也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七姐(織女星)是編織雲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為七姐誕辰。

七夕節的演變

從歷史文獻以及結合古俗遺蹟來看,隨着人們對天文星象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對牛郎織女自然天象的崇拜以及祭祀祈福等節俗在上古時代就有了。漢代是我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主要的傳統節日在漢代開始普及。

此後七夕的風俗漸出現於文獻上記載。“七姐誕”的乞巧習俗傳入北方西安一帶始於漢代。西漢劉歆《西京雜記》(西京,今陝西西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便是七姐誕的乞巧風俗出現於北方西安一帶的文字記載。

南朝梁時期,代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玉石為針,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乞巧。有蟢子網瓜上,則以為符應”。

七夕節文化意義 第2張
  

可見南北朝時,南方七夕乞巧儀式已頗為複雜,不僅要拜祭牽牛織女二星、月下穿針,還要在庭中擺放瓜果,而根據蜘蛛所結網判定是否“得巧”的習俗也已經形成。

到了唐代,宮中甚至還要做七夕這天設專門的`“乞巧樓”,嬪妃、女子在月光下,以五色線穿九孔針乞巧。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經歷史發展演變,牽牛婺女天文字星象被賦予了人格化的牛郎織女美麗傳説(唐代《歲華紀麗》卷三引漢應劭《風俗通》佚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在現存文獻中,最早出現“七夕節”一詞的在北宋;在宋之前的文獻多稱此天為“七月七”、“乞巧節”、“七夕”等。宋代將七夕節定位國家法定節假日,節日娛樂性及商業氣息突出,七夕節的節日氣氛達到頂峯。

宋元之際,七姐誕的乞巧習俗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説:“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裏,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

人們從七月七年級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説明七夕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近代因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説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併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中國七夕節雖然生成時間比西方情人節早得多,而且一直在民間流傳經久不衰,但目前在年輕人中,七夕節不如西方情人節受寵。

七夕節文化意義3

七夕節的來歷

1、自然天象崇拜

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從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祕,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觀星文化,“牛郎織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説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域一一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説,稱作“分星”,就地面來説,稱作“分野”。

2、時間數字崇拜

“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古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闢),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按: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易傳》:“日、月、五星,起於牽牛。”《漢書·天文志》:“牽牛,日、月、五星所從起,歷數之元,三正之始。”

七夕節文化意義 第3張
  

七夕節的飲食習慣

巧果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有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乞巧果子”是七夕節的傳統祭品和美點。七夕晚上人們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全家人圍坐,品嚐做“巧果”人的手藝。現在這種習俗在許多地方都已經不流傳了,“乞巧果子”這種傳統食品,也演變成多種花色糕點。 巧果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酥糖

在我國一些地方的糕點鋪,這一天還要製作一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民間認為,吃了這種“酥糖”的人會變得心靈手巧。

巧巧飯

在我國山東,這一天要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裏,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説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瓜果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嚐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粧用的花粉。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

標籤:七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