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七夕節的由來

閲讀2.69W

七夕節最早來源於漢代,由於人們對星體的自然崇拜,於是將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到乞巧節中,於是七夕就成了象徵愛情的節日

七夕節的由來1

七夕節最早來源於漢代,由於人們對星體的自然崇拜,於是將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到乞巧節中,後來民間的女子都信以為真,於是每當七月初七她們便會來到月下,仰望星空,希望自己變成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的人,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七夕節日來源於漢代,在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所記載,女子七月初七時夜晚,會手持五彩絲線與九孔針,藉着光線穿針,這便是古代文獻中最早關於乞巧節的記載。

七夕節的由來

牛郎與織女本是兩個星體,然而人們對星體有着自然的崇拜,於是將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到乞巧節中,後來民間的姑娘都信以為真,於是每年七月初七,姑娘們會到月下,仰望星空,期望牛郎與織女在鵲橋相遇。

七月初七時女子還會向上天禱告,希望上天可以將自己變成與織女一樣心靈手巧的人,並且找到稱心如意的郎君,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七夕節的由來2

七夕節的來歷

1、自然天象崇拜

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從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祕,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觀星文化,“牛郎織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説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域一一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説,稱作“分星”,就地面來説,稱作“分野”。

2、時間數字崇拜

“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古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闢),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按: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易傳》:“日、月、五星,起於牽牛。”《漢書·天文志》:“牽牛,日、月、五星所從起,歷數之元,三正之始。”

七夕節的演變

從歷史文獻以及結合古俗遺蹟來看,隨着人們對天文星象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對牛郎織女自然天象的崇拜以及祭祀祈福等節俗在上古時代就有了。漢代是我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主要的傳統節日在漢代開始普及。

此後七夕的風俗漸出現於文獻上記載。“七姐誕”的乞巧習俗傳入北方西安一帶始於漢代。西漢劉歆《西京雜記》(西京,今陝西西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便是七姐誕的乞巧風俗出現於北方西安一帶的文字記載。

南朝梁時期,代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玉石為針,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乞巧。有蟢子網瓜上,則以為符應”。可見南北朝時,南方七夕乞巧儀式已頗為複雜,不僅要拜祭牽牛織女二星、月下穿針,還要在庭中擺放瓜果,而根據蜘蛛所結網判定是否“得巧”的習俗也已經形成。

七夕節的由來 第2張

到了唐代,宮中甚至還要做七夕這天設專門的“乞巧樓”,嬪妃、女子在月光下,以五色線穿九孔針乞巧。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經歷史發展演變,牽牛婺女天文字星象被賦予了人格化的牛郎織女美麗傳説(唐代《歲華紀麗》卷三引漢應劭《風俗通》佚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在現存文獻中,最早出現“七夕節”一詞的在北宋;在宋之前的文獻多稱此天為“七月七”、“乞巧節”、“七夕”等。宋代將七夕節定位國家法定節假日,節日娛樂性及商業氣息突出,七夕節的節日氣氛達到頂峯。宋元之際,七姐誕的乞巧習俗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説:“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

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裏,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七年級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説明七夕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近代因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説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併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中國七夕節雖然生成時間比西方情人節早得多,而且一直在民間流傳經久不衰,但目前在年輕人中,七夕節不如西方情人節受寵。

七夕節的由來3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温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它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着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相傳織女是王母的孫女,她心靈手巧,善織,能用一雙靈巧的手織出五彩繽紛的雲朵。而牛郎是一個孤兒,他勤勞但貧窮,與老牛相依為伴。

七夕節的由來 第3張

一次,在老牛的指點下,牛郎取走了在湖中洗澡的織女的衣裳,織女也喜愛牛郎,兩人就結成了夫妻。從此,男耕女織,生下一兒一女,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然而此事被王母知道,她大發雷霆,派天兵將織女捉迴天宮。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用籮筐裝着兒女,挑着追到天上。

王母見牛郎追來,就用頭上的`金釵在織女和牛郎之間劃出一道大河,這就是銀河。銀河水無情地把牛郎和織女隔在兩岸,他們只能隔河痛哭相望。王母見他們哭得傷心,動了惻隱之心,命喜鵲傳話讓他們每隔七日相見一次。誰知喜鵲傳錯了話,説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見一次。於是王母就罰喜鵲給牛郎織女搭橋。

農曆七月七日夜晚,仰望羣星閃爍的夜空,人們能看到銀河兩岸有着兩顆遙遙相對的亮星——即牛郎星和織女星。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標籤:七夕節 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