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語文教育隨筆集錦15篇

閲讀2.6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説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育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育隨筆集錦15篇

語文教育隨筆1

1、口訣識記法

國中語文教學中涉及到很多文學常識,枯燥的學習和死記硬背,往往達到不預期的成效,進而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把複雜的內容縮減,把生硬的文字進行智慧的加工,並用趣味性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在加深了理解記憶的同時,也讓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可謂一舉兩得。在七年級第二學期第一單元學到《傷仲永》一課時,介紹到王安石,就不可避免的介紹到了唐宋八大家,對那八個人有些同學總是記不住,對此我很是頭痛,於是我仔細觀察這幾個人名,尋找其中的規律,我編成了一個順口溜“寒柳三蘇歐王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寒冷的初春,柳樹經過春風的多次吹拂才甦醒過來,歐王對柳樹這種反應遲緩的狀態非常憎恨”,同學們聽了這種有趣的解釋,會心的笑了,頭腦中有了這樣一種意象,自然記得牢。“寒柳”指韓愈、柳宗元;“三蘇”指蘇洵、蘇軾、蘇轍;“歐”指歐陽修;“王”指王安石;“憎”指曾鞏。“寒柳”是唐代,其餘下剩五位是宋代的,這樣一來,學生利用聯想記憶法,很快就記住了唐宋八大家,而且連八大散文家所處的朝代也記住了。除了聯想法,口訣記憶也包括其他很多方法,如縮略法、概括法、羅列法、形象法等,教師善於抓住學生的心理,總結教學內容,根據內容的特點針對性的運用各類口訣。

2、輕言撥重法

國中教學中,我們往往有這樣的體驗,有時阻礙學習的往往不是知識本身,而是學生的畏難心理,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較難知識點的傳授時。對此,我們可以借鑑特級教師林偉彤針對學生剛開始學寫議論文時存在的畏難情緒,這樣輔導學生:“議論文其實並不神祕,我三歲小孫女也會作議論文。有一次小孫女説‘我最喜歡爺爺了。’(論點)‘爺爺喜歡我,不罵我,買冰激凌給我吃,還帶我去兒童樂園玩。’(四個論據)‘所以我喜歡爺爺。’”(結論,與開頭呼應)講完這個例子,學生都笑了,在輕鬆的氛圍中理解了議論文的基本特徵,消除了寫議論文的畏難情緒,用“四兩撥千斤”的幽默藝術可讓學生輕鬆擺脱思想包袱,走出困境。

3、順手牽羊法

在進入新的教學內容時,運用學生耳熟能詳的東西,在適當的時候點染,可營造濃郁的幽默氛圍。好的導入往往事半功倍,教師可引入歌曲、廣告語、故事等開篇,尤其是流行歌曲的引入,往往一下子就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倍感新鮮,整個課堂也呈現出輕鬆活躍的氣氛。例如在上到第四單元《竹影》這一課時,在課文導入時。我採用了猜謎語導入法,在説出謎面的時候我用《好漢歌》的音調唱出:“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同學們立刻端坐起來,注意力高度集中,由影子引出竹影也是非常的自然、輕鬆。

4、委婉誇獎法

我所帶的班上有一位學生,學習成績突出,口才流利,但語速過快,以至於回答完問題後,有些同學還沒有聽清楚,於是我打趣説“真是服了你這張嘴了,像發連珠炮一樣,讓人最終沒有搞清楚你説了些什麼?”同學們是鬨堂大笑,這樣的.説法既肯定了她的口才好,也委婉的批評她語速有點快。

5、借事誇大法

在課堂上打哈欠是常有的事,但不能讓其滋生蔓延,當看到有同學張着大嘴時,我會説“某某某同學,現在已是隆冬時節,你還想張着大嘴殺生嗎?還望你能嘴下留情?”,同學們心領神會(這是要吃蒼蠅啊),教室裏立刻爆發出同學們的大笑,此同學立刻將嘴閉住,低下頭看起書來,睡意在笑聲中衝了個一乾二淨。

6、名人效應法

《星光大道》在節目剛開始時主持人有一句套語,“讓我們倒數五個數,五、四、三、二、一”。我在剛上課時,為了鞏固前面學習過的表達方式、文學樣式、小説三要素時,我會這樣説:“哦,歡迎步入語文課堂,讓我們倒數五個數,五、四、三、二、一”,學生們跟着老師大聲的數着,説完以後,老師問:“語文中的五、四、三”分別指的是什麼呢?”老師引導學生總結出:“五”指的是五種表達方式(記敍、描寫、説明、抒情、議論),“四”指的是四大文學樣式(詩歌、小説、戲劇、散文),“三”指的是小説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也可指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那“二”和“一”是什麼呢?就是上課“一心不可二用,要一心一意的聽講啊”。幽默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引人入勝,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它是建立在教師豐富的知識基礎上,用心教學的體現。事實證明,教師的幽默是贏得學生喜愛、信賴和敬佩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教育教學功效的神奇要素。

語文教育隨筆2

新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新的課程體系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也改變了我們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生活。特別是依託着教育科研的深入,我們也一步步的走進了新課改。

一、以課題為突破口,推動學法教法革新

自實施新課改以來,許多學校都及時找準定位,樹立走科研興校之路,作為新課改弄潮兒的我們,應該抓住機遇,以課題為突破口,努力推動學法教法革新。我們更注重情境教學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精心設計情境的呈現方法,如藉助語言描述、實物陳列、電教手段、多媒體技術、局域網傳遞等途徑。當然我更多的是利用電教手段、多媒體、局域網傳遞這三種手段,來激活學生的思維,點燃創新的火花,加強學法指導,促進相互的交流與合作,真正使課堂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舞台,成為教學不斷生成的平台,竭力擺脱教師帶着教材走向學生的教學模式,採用教師帶着學生走向教材的教學模式,大膽嘗試學生帶着教材走向教師的教學模式。

本人擔任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兼班主任工作。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和新課改精神,我們的課堂教學目前主要以課件、學件為突破口,充分發揮校園網的優勢,藉助共創動畫這一軟件,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努力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目前這兩個班的學生已經能夠根據自己所編的故事製作音樂動畫,受到來校領導、專家的好評。

二、更新教育理念,奠定課改理論基礎

新課改需要理論作指導,沒有理論的課改是盲目的,只有掌握了先進的課改理論,才能避免盲目性,少走或不走彎路,才能發揮創造性。而教師是實施新課改的關鍵因素,直接決定新課改的成敗,自我充電,強基固本,顯得尤為重要。

為此新課改剛啟動後,結合本組教研計劃,我們先後認真學習了語文導報上新課改專版,到圖書館借閲新課標解讀,同時利用業餘時間向《語文週報》、《中學語文研究》、等報刊雜誌學習,向《教育在線》等教育網站討教,取別人的新課改理念、新課改精神為我所用,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對此我們笑稱為換腦行動。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努力利用自己的信息技術技能,融入課堂,大膽整合,積極撰寫經驗總結、教學感悟或課例論文,或藉助教育網站這個平台,建立自己的個人專題集,堅持寫教育隨筆。

目前,網上的一個個教育隨筆記下了我們與新課改同成長的經歷,到手的一張張論文獲獎證書,引領着我們一步步走進了新課改。

三、投身實踐活動,構建三結合網絡

我校身居崇左市西北角,地處農村,遠沒有良好的城市科研條件,但我們積極創造條件,投身新課改所倡導的綜合實踐活動,建立與生活實踐相溝通的教育體系,克服傳統教育脱離生活實踐的弊端,竭力讓學生自主動手實踐。努力做到四個結合:1、與學校德育工作相結合。2、與學校中心活動相結合,在我校開展爭創綠色校園的活動中,我們組織學生開展了環境污染知多少的綜合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走進生活,調查、瞭解環境污染情況,並上網查找環境污染的相關內容,通過活動,學生知道了身邊的環境污染狀況,懂得了相關的環保知識,樹立了人人爭當環保小衞士的信心,市電視台曾對我校爭當環保小衞士的活動作過報道。3、與教學工作相結合,鼓勵學生運用上網、去圖書館收集、整理相關內容,創辦黑板報、手抄報及電子小報,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閲讀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自主閲讀的熱情。4、與家庭社區教育相結合,網絡世界帶給學生和教師源源不斷的交互的優秀的教育資源,也是現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人腦本身就是一張網,是最豐富的活資源,教師自身是一種教育資源,學生自身是一種教育資源,家長同樣也是一種教育資源,社會生活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我們考慮學生髮展的實際,開辦了兩期學生家長信息技術培訓班,培訓內容有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及共創動畫軟件,努力建設學習型的網絡社區,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同時引導學生踏入社會,走進生活,邁進自然,運用所學知識,認識社會,瞭解自然,服務社會和改造自然,受到良好的活動效果。

四、一點思考

作為本次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先進的教育觀念要通過先進的教育方式體現出來,而教育觀念轉變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學轉變中進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觀念不轉變,方式轉變就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基礎;方式不轉變,觀念轉變就失去了歸宿,失去了落腳點。但教育的現實狀況並不樂觀,在學校裏年齡超過45歲的有多少人還能繼續上課?又有幾個人還能教好課?當科學技術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發生日益變化的時候,他們的教學方法除了受觀念認識的影響外還與自身學習方式密不可分,像我們學校圍繞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這些中年教師對信息技術毫無興趣,對課題研究漠不關心,即使關心有時也流露出力不從心的無奈,覺得多麼高深。其實,課題研究是個載體,是個平台,藉助他,可以進一步幫我們理清新課改的新思路、新理念,藉助他可以讓我們更順利一點走進新課改、實踐新課改。其實人人圍繞課題都可以作一點思考,那就是與自己所任教學科的整合。在我們呼籲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讓我們也呼籲面向全體教師吧。藉助科研,人人思考,人人實踐。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工程,沒有現成經驗和固定模式,我們這一路走來,就是靠緊緊依託教科研,步步走進新課改。戰鬥正未有窮期。我們相信,在濃厚的教研氛圍下,在大力推進新課改的進程中,我們不斷探索、不斷追求、不斷創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明天一定會更美!

語文教育隨筆3

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組織好課堂教學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是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那麼教師在課堂上該怎樣組織好學生,使其在教師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學習呢?以下是我對一年級組織課堂教學的幾點想法和做法:

一、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剛剛踏入校園進行正規化的學習。先把規矩給他們定下來,賞罰要分明,利用好前半節課,後半節課可以做練習或者遊戲,不要把教學內容安排的過多,以免學生疲憊不堪,不僅沒學到你意想中的知識,還使他們在下一節課中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材入手,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我們可以做一些小獎品,比如小紅旗,小紅花等鮮豔可愛的東西。在上課前,可以這樣説:“同學們看老師帶來了什麼?喜歡嗎?如果今天誰上課坐的最端正,發言最積極,不做小動作,不説悄悄話,老師就獎給他。比比看,今天誰能得到小紅花。”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課堂形式靈活多變,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課堂形式單一,很容易造成學生身心疲勞,從而轉移注意力。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要想方設法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如:課堂上的小遊戲、小表演、猜謎語、小活動等這些環節都能很好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而且可以根據每節課的內容設計一些小活動是最好的,能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當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時候可以運用事先約定好的一些口令組織教學。同時還要要求一年級教師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課堂控制能力:一年級學生年紀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緒易激動,即使是一點小事也往往讓他們興奮半天,其行為突出表現為:拍桌子、砸筆盒、大呼小叫、拍手、離開座位跳躍等,所以教師要在突發事件剛出現苗頭時,就及時給予轉化或制止。具體做法是:教師説“1、2、3”,學生馬上作出回答“請坐端”師:“1、2”生:“安靜”、“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編兒歌激發學生興趣、組織教學。如:“上課鈴聲響,安靜等待老師進課堂。”(教育學生不要大聲喧譁);“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 “耳朵耳朵看哪裏?耳朵耳朵在聽講。”課程進行一半時可以活動一下如:……“點一點,搖一搖,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對“笑一笑,哈哈哈”特別感興趣,當説“坐會好”時,都坐得很好了。教師和學生一唱一和對兒歌,既簡單,又很有節奏感。使師生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走神的機會。我們要認識到在一年級課堂裏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抓好紀律的關鍵。你要求學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須事先讓他們清楚。然後,我們需要的是足夠的耐心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讓孩子知道你要他們做什麼,怎麼做,先怎樣再怎樣,哪怕是放幾個學具,放哪兒,怎麼放,都要説清楚。一開始的細緻對以後的教學會非常有用。

三、老師講課時要使用兒童化語言。

一年級孩子不同於大學生,只要老師講清要求就行,他們自制裏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憑興趣。比如做連線題,如果老師説讓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遊戲好不好?學生一聽肯定會感興趣。如果哪個學生找錯了或還沒有找到朋友,老師説:“哪個小朋友願意幫幫他?”學生聽了覺得很親切,他們很喜歡聽這種語氣,老師用這種兒童的語氣跟學生説話,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一定得蹲下與孩子們説話。

四、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當學生回答正確完整,老師即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可以説“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你説得真好”等,為了帶動其他學生,老師這時可以抓住時機説:“還有誰能像他那樣説?”要是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聲”或“送小紅花”等方法鼓勵他們,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勵,體會成功的喜悦,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更加堅定學習的自信和勇氣。 總之,組織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能否吸引學生是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不斷實踐總結,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達到最優最佳的教學效果。

現針對如何提高一年級語文教學質量談一點體會僅供參考。

最後要強調的是,在做好以上幾點的同時,教師要吃透教材內容,瞭解教學大綱,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上好每一節課,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教學過程中,要保持學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緊湊性,要注意教師口語表達的藝術性。每上完一個單元都要對該單元進行一次檢測,及時瞭解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彌補。對學生學習上的點滴進步,要給予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從不自覺學習轉變到自覺學習上來,學生學習才能有所進步,一年級的語文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提高。

總之一句話:愛心+耐心+細心

當一名好啟蒙老師不簡單呀!

語文教育隨筆4

我們都知道,古人學習語文,就是以背為主,一背,二寫,三講,四用。在這四個環節中,背是關鍵,是基礎。通過背、寫,把文章的字詞解決了,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問老師,老師再講解,沒有不明白的大家就朗讀。這個朗讀其實也就是在培養語感。我覺得古人能寫出那麼多優美的詩詞文章,也不能説和這種教育方式沒有一點關係。我們常常批評古人死記硬背,現在看來,這種教學方法也不是一無是處,學生在反覆地念、背的過程中,語感能力就漸漸形成了,為以後的解題、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底子。我們的語文教學曾經嘗試過很多方法,但效果並不是那麼理想。現在看來,還是要借鑑古人的方法,迴歸語文的本真——多讀多聽多積累,形成語感。

儘管現代漢語取代文言文已有近百年的時間了,但是由於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和我們偉大祖先所創造出的燦爛文化需要後人的傳承與發揚。因此,文言文仍然佔據着中學語文教學不容忽視的比重。然而,傳承這些不朽的文化遺產卻成為師生們的心腹大患。甚至還有人編成順口溜説:一怕寫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樹人!據調查顯示:當今中學生中有高達86%的孩子討厭文言文。原因何在呢?其一是因為沒有了文言文的語言環境。今天人們的交流和寫作都充斥在現代漢語的語境之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文言文幾乎消失殆盡。加上文言文與現代漢語在詞、句以及表達方式上存在着明顯的差異。因而,讀不懂就成為欣賞文言文最大的障礙,正如大多數人不喜歡讀外文和科學著作一樣。理解這關過不去,其他感情就無從談起。其二是由於在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存在着嚴重的問題。現在的文言文教學往往只側重於對文章重點字、詞、句的記憶性積累。彷彿只要背過了這些,解讀、欣賞古文便會不成問題。其實則不然。對文言字詞的積累與理解古文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真正理解了文本,才能有效地記住字詞,進而擴展閲讀範圍,達到更好地鑑賞古文的目標。那麼,在現實的'教學中該如何教好文言文呢?許多專家給出的建議便是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語感。

何為文言文的語感?其實就是對文言文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人們常説:形成語感是學好一門外語的關鍵。對於文言文來説也是如此。對文言文語感的形成程度,王寧先生做出了三個階段的劃分:片段語感——斷續語感——全面語感。其中,全面語感是指可以“暢通無阻”地閲讀古代任何典籍,這隻有當今的古漢語專家們才做的到。而大多的學生往往只能達到第一階段的水平。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才能逐漸向第二個階段過渡。由此觀之,幫助學生實現這兩個階段的跨越,引導他們喜歡上文言文是現代語文教學不可迴避也是至關重要的責任。

語文教育隨筆5

教書育人用心去做

作為一名入職近一年的語文教師,雖然時間不長,但感觸良多,化為最樸實的一句就是:教書育人、用心去做。入職初期的新鮮感是會很快過去的,隨之而來的是重重壓力,如何處理好工作、學習和生活一起它們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要,其決定了人生這個階段的質量,我找到的解決問題的鑰匙就是“用心”。

用心對待教書育人這份事業。教育是一份愛的事業。教育不同於一般的職業,這是一份需要投入愛的事業,因其教育對象是孩子、是成長中的人,所以需要為人師者對教育事業、對學生的一片愛心。這不是在唱高調,而是我的深切感受,這份愛心體現在教學的各個方面:在課堂傳授知識的時候,教師充滿感情與平鋪直敍的不同講述會帶來截然不同的接受效果;在備課的時候,教師的愛心體現在對學生學情的用心分析上,以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在課後,教師的愛心不僅體現在對學生作業的認真批改,更體現在對學習習慣的關心,等等。也許正是基於這樣的教育理念,那些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會無私地傳授給徒弟自己寶貴的教學經驗,如我的師傅廖豔瓊老師,面對學校安排的這份“結對子”工作,她欣然接受,並無私教導,小到課文字句分析,大到教學理念,我都從中受益匪淺,而這種無形中傳達給我的這種充滿愛心的教育理念最為寶貴,因為,教育之路漫漫,要使工作的激情之樹常青,就要內心飽含深愛,才能克服職業倦怠、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精彩。

用心對待教學工作很多細節。教學工作需要有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各個教學

環節:備課、教學、課後反思、作業批改等等,單是備課一環就有很多細節要琢磨,作為新教師,我在文本研讀方面注重細節,如分析學生情況以更好地以生為本進行教學。另外,落實基礎不放鬆,我們強調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但這決不能以削弱學生的基本語文訓練為代價。應在兼顧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同時,紮紮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只有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把提升人文素養滲透於紮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語文課堂不能減少聽説讀寫基礎知識的落實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否則其他的一切活動都將成會空中樓閣。在具體教學中可以採取的具體措施如:聽默寫、課前預習、課前背誦、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性記憶、個別提醒、反覆強調等方法。針對不同班級的學生特點,教師也應該對基礎薄弱的學生特別關注、持續關注、不斷鞏固落實。對他們的輔導,僅僅顧及個別還不夠,還要擴大輔導面。僅僅掌握國中生的普遍心理特點、學習態度還不夠,還要針對七年級階段學生的學習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輔導。

用心對待師生關係這條紐帶。學生的發展是教學的最終目的,自認為再優質的課堂仍需要學生的接受情況去檢驗。所以,對學生的瞭解應該由淺入深,瞭解他們的性格、習慣、優缺點、長短處,以配合教學工作,使得課堂教學、作業佈置、知識落實、問題分析、習慣養成等方面都具有針對性和層次性。而瞭解學生並不能簡單理解為問卷調查,而應該致力於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這個是促進學生髮展的感情基石。錢理羣教授在《語文教育門外談》中強調:我們應該在語文教學中貫穿人文精神,能夠給予學生思想的指引、人生的啟迪、情感的薰陶和美的感染,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真誠表達的習慣。

用心對待自身成長關鍵階段。作為一名新教師,回首不到一年的成長之路,收穫之多令自己不勝感慨,那些關於教學理念、教學思路與方法的認識,除了自己的思考,還離不開學校的`關懷,同事的幫助,家人的支持,比如學校安排多次外出學習機會、有師傅的指導、有領導和同事的關心,有學生家長期待的目光,有家人默默的支持,這些都是我前進的動力,在此,再次表示衷心感謝!我會繼續努力,用心對待自身成長關鍵階段!

踏實用心便可以平心靜氣,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內心修煉。因為教育教學不是一朝一夕見成效的事,在教育方法的摸索過程中、在教育理念的逐漸形成中,在教育智慧的慢慢積累中,平心靜氣的心態有助於教育教學的持續進步和教師的持續發展。教育教學並不侷限於課本,能夠善於發現和運用教育資源需要一顆審美的心,因為教育離不開真善美的薰陶,需要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用心交流。平心靜氣,教育才會到達更高的境界。總之,還是那句樸實的話:教書育人、用心去做!

語文教育隨筆6

讓我們一起讀着書,快跑!

──寫給我和孩子們的話孩子們,九月份我們就讀二年級了,我們又要一起走進語文的殿堂,一起去領略那綺麗的風光,這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啊!每每想到又有一本嶄新且帶着墨香的語文書要發到我們手裏,我們將一起睜大眼睛去發現感受書中那奧妙無窮的知識的時候,我的心就雀躍不止。它讓我們耳聰目明,學會做人。這是一本奇妙的會説話的書。它引領我們走進書的海洋,生活的世界,愚者因之而智,昧者因之而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打開這本奇妙的書,去探索知識的寶藏吧。

仙境般的封面

孩子們,把書捧在手裏,我們先來看看這俏皮的封面吧。你們瞧,封面上的字體就有好幾種,有黑體字、行楷、宋體等,它們有的豪放,有的嚴謹,好像在説:“我就是神祕的漢字。”近處,可愛的小松鼠手拿紙船大聲地對山上的風箏説着話,猜猜看,它會説些什麼呢?遠處,小白兔正好奇地瞅着周圍的世界,調皮的蒼耳跟着它也渾然不覺。這是一個個怎樣温馨的小故事呀!所有的曼妙都在這本書裏,我們此時正站在起跑線上,不用猶豫,只待槍響,即刻出發。

會説話的插圖

本冊教科書裏除了第9課《歡慶》沒有插圖外,其餘的都配有插圖,有的還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不看它,不觀察它,你會坐失珍寶。畫家的畫筆能引起我們無盡的遐思,沒有任何人能阻止得了你,那就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飛起來吧!先別看文,我們一起來猜猜看!現在,我們走進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你能知道這是什麼季節的圖畫嗎?對,這是秋天的圖畫,因為樹上有黃黃的梨紅紅的蘋果。“不對,不對,”蘋果和梨自豪地抗議,“我們這樣説的──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比一比,看誰説得好?”現在,我們走進了《識字2》,一個簡單的三字詞組,畫家就能配上一幅生動的畫,真是魔力無比呀!所以,我們每預習一篇課文時,一定要先看看課文中的插圖,心裏想想這幅圖説的是什麼意思,然後再看看課文,也許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像《小柳樹和小棗樹》一文中,院子里長着一棵柳樹和一棵棗樹,它們經歷了春夏秋冬,模樣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柳樹春天吐新芽,長得婀娜多姿,秋天則容顏枯萎,形容蕭瑟;棗樹春天光禿禿的,到了秋天則碩果累累。柳樹和棗樹之間會説些什麼呢?會發生什麼故事呢?透過畫家、作家的創意,即使毫不起眼的小事,也可以變得新鮮有趣。思維始於驚異。我相信,對你們而言,越是不起眼的小事,越可能為你們帶來驚異的喜悦,就好像哪天偶爾在路邊發現了一朵盛開的小花一般……你們的理解和想象可能完全跟作者不一樣,這有什麼,創造就藴藏其中。再聯繫現實,看看作者是怎麼寫的,比較之中必有情的較量,想的搏擊,寫的分明。書與畫,畫與書,密不可分,水乳交融。

“踏花歸去馬蹄香”成就了千古佳畫,孩子們,我們也能行!

試着畫句子:

猴子大口大口地吃着葡萄。

湖水像一面鏡子。

試着畫段落:

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

藍天飛着潔白的鴿子,

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試着畫連環畫:

《小鳥和牽牛花》還沒有插圖呢!請你給每個自然段配上一幅插圖吧。

繽紛的識字果

孩子們,當我們推開二年級語文的窗户,撲面而來的是漢字那神祕的味道。我們只要信手翻閲幾頁書,你就能發現這冊書的課文注音都消失了,生字寶寶都在課後安家了,蘋果、桃以及各種各樣的樹葉就是它們的家。果子成熟了,才從樹上墜落下來。葉子成熟了,才從樹上飄落下來。這不是普通的果實,這是沉甸甸的識字果,笑盈盈的認字葉。孩子們,你們能俯拾起它們嗎?在秋天的山林裏,在秀麗的黃山上,在清澈的湖水邊,在廣袤的田野裏……一步一個腳印,一文一串果實。那一個個果子,那一片片葉子,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那是字寶寶的家呀!不信,你就仔細觀察,細心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字典爺爺來幫忙。我們在一年級下學期已經學會了音序查字法,二年級我們就要好好利用這種方法來學習生字,而且不久部首查字法也要來幫助我們呢!這學期我們在預習課文的時候,一定要先請出字典爺爺,爺爺的肚子裏裝着數不清的故事,遇到不認識的字找爺爺準沒錯。當爺爺告訴我們字寶寶的讀音意思後,再玩“詞語對對碰”遊戲吧,“刺”可以組成“刺蝟、魚刺、刺刀”等,這樣會弄清字的用法,以後遇到同音字就不會慌張了。

多種方法記字形。通過一年的學習,大家已經掌握了很多的記字方法。像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猜謎語等,很多同學都能自覺去運用。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大家始終要牢記:認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要利用熟字記新字,利用學過的部件學生字,做到新老朋友一齊走。比如《稱讚》這篇課文後面有“板、但、椅”這幾個生字,看到它們,你想到了哪些舊朋友呢?“板飯反,排排坐。但和旦,手牽手。椅和奇,肩並肩……”當你的耳畔響起這象徵豐收的'喜悦的聲音,當你的眼前看到這團結的畫面,你是不是感到快樂無比呢?

語境當中再鞏固。我們讀這本書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認字,但不是一個一個地認,不能硬生生地把這些字剝離開來。每個漢字背後都有一個故事,而當它們找到自己的朋友組成詞串,詞串排隊變成句,它們如小天鵝般排着整齊的隊伍邁着輕盈的步伐向我們款款走來,你會發現小小課本天地寬了,它是顯微鏡,它是萬花筒。第21課《從現在開始》第一自然段中有一句話:從現在開始,你們輪流當“萬獸之王”,每個動物當一個星期。我們可別小瞧這句話,裏面包含了“始、獸、之、輪、期”這五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把這句話多讀幾遍,我們不僅是和生字朋友多見了幾次面,再次熟悉這些陌生的臉龐,更重要的,我們還明白了意思。單獨看“輪流”這個詞,我們也許會不懂,但把這個詞放在句子裏讀一讀,你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了,“每個動物當一個星期。”就是在補充説明“輪流”的意思是一個接一個。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這個好方法一定要記牢。再如第27課《清澈的湖水》第二自然段:看,那邊的山石像一隻正要跳起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兔、石龜,好像正在賽跑呢。讀着讀着,你是否發覺山石真的變成了欲跳的青蛙翱翔的雄鷹?而古老的龜兔賽跑又浮現在眼前?一幅美麗的畫卷清晰地展現在你面前,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舞者,觀者,渾然一體。這是世間最絕妙的舞蹈。徜徉山水間,“清澈、兩側、波紋、欣賞、石龜”向你翩翩走來,它們一會進了畫裏,一會又進了文中,最後走進你的心裏。

遷移當中學運用。真正的思想總是飽含激情的;孩子一旦領略了語言的芳香,他的心就會激動。那麼就讓那個絕妙的世界在鮮明的色彩中,在嘹亮顫動的音響中,在童話和遊戲中,在自己的創作中,在激動他的美景中,在為人們做好事的意願中展現吧。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諄諄教誨。

我們來編故事吧!

一個個漢字宛如一顆顆晶瑩的珍珠,攏在一起才能綻放奪目的光芒,大珠小珠落玉盤,那聲音清脆,可愛。每學完一篇課文後,我們就嘗試着把學過的生字編進故事裏。以第一單元為例,本單元主題是秋天的景色,可以《小刺蝟旅行記》貫穿始終,在學習了《植物媽媽有辦法》後,可以這樣編:小刺蝟穿上帶刺的鎧甲離開了媽媽,又開始了旅行。她乘坐蒲公英媽媽準備的降落傘出發了,田野裏,蒼耳娃娃和她賽跑;山窪裏,豆莢姑娘“啪”地炸開,蹦着跳着歡快舞蹈。每到一處,小刺蝟都把自己觀察到的知識寫在信上,請風娃娃把信送給媽媽。如此一課一編,一單元一累計,做到短文天天念,文章越來越長,有時還可請孩子自己創作,學生會很有成就感。

我們來讀一讀吧!

教科書其實是通向課外閲讀的橋樑,單讀教科書是遠遠不夠的,它是老師,教會了我們閲讀方法,要想為我所用,知道要讀什麼,怎麼讀,還得藉助大量的課外閲讀。我們通過和好書交友,便能籍文字談古頌今,環遊世界。閲讀,無處不在。閲讀,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明亮。沒有閲讀,就不可能有我們的茁壯成長。每學完一個單元主題後,我們的系列故事也編成了,再從頭到尾完整地讀一遍,一定令人感到快慰無比。讀完《植物媽媽有辦法》,我們來讀讀《蜜蜂樹》吧,書中的瑪莉愛倫通過追尋蜜蜂最終找到蜜蜂的家,她發現知識、智慧都得來不易,必須透過書本一頁頁的內容去追求,才能獲得。聽書中爺爺的話:“快跑!”我們也跟着瑪莉愛倫在書頁當中奔跑吧。學完《藍色的樹葉》後,我們一起來讀讀《石頭湯》吧,喝喝石頭湯,會讓我們明白,當每個人打開心胸付出時,其他人會付出得更多。懂得了分享,就有了永遠的富足。

“閲讀,永遠不打烊!”這是我在購書中心看到的一句宣傳標語,貼於大廳中央的柱子上,靜靜地,卻很有力量。孩子們,讓我們一起讀着書,快跑!

語文教育隨筆7

任何人導演的‘高潮’‘亮點’都不及學生感情激情思想噴湧時所自然而然綻放的心靈花朵更為燦爛奪目!

——李鎮西

以學生的心靈為起點

我沒有聽過李老師講課,只是在“讀”他的課堂。讀他的課堂實錄,感覺就像坐在他的教室裏一樣!所有的理論在李老師的眼裏都顯得不那麼重要,李老師的課堂是從來都是老師跟着學生的思路走,最關鍵的問題是學生提出來的,師生共同解決的,所有的疑問就在行雲流水般的對話中輕鬆解決!在李老師的課堂教學中,每個問題都恰到好處,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説,似乎都有一些理論依據,可這些理論又不能完全詮釋李老師的課堂教學。李鎮西的課堂和他的文字一樣有一種魔力,能把學生深深吸引住。《提醒幸福》一課讓人如痴如醉。這節課沒有運用多媒體,沒有精彩的對白,“讀出自己”是這節課的一個主題,李老師讓學生從自己已有生活體驗和認知能力出發,形成對文本的第一印象,給了學生一個自由思考的空間。後邊學生獨到的`發現和見解則是師生共同學習的結果。尊重學生是課堂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可我們有時候卻為了體現某種理論,而忘記了根本,忘記了學生才是我們的課堂學習的主人。只有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認知水平,備課時把自己當學生去研究思考課文,設想在閲讀這篇文章時學生會有哪些興奮點或疑難點,我們課堂教學才可以説是以學生的心靈為起點。

把自己當作學生

語文課上我們常常會問學生,“你聽明白了沒有?”“這篇課文你讀懂了什麼?”在學生的意識裏,老師的提問,我知道在哪能找到答案,這就是讀懂了。可怕的是我們的老師也這樣認為,學生能回答出我的提問,這節課也就沒問題了!可是學生真正讀懂了嗎?反思我們的語文課堂,我們也常常胸懷“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走進我們的語文課堂,可是一旦我們進入到教學中,就情不自禁地開始把我們自己放在課堂的主要位置上去了,學生成了我們表演的道具,那些所謂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孩子學會提問”“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等等也都成了葉公好龍的宣言!李老師認為“讀懂了”不光指的是學生,更多的是我們的老師是不是真正讀懂了?有沒有在文章中讀出自己,在閲讀中有沒有聯想,有沒有共鳴,有沒有審美,有了這些我們的老師也才算是真正讀懂了!我們的教學大多數時間也只是讓學生根據我們的教學設計,按部就班地讓學生學語文,老師站在文本的外邊,想帶着自己的學生走進文本。而且是想走進標準答案!而我們大多數的時間把備課的重點放在自己如何上好這節課上,在我們問學生是否讀懂了有時候,我們這些做老師的是否應該先問問自己:我這篇課文讀懂了嗎?

有利於學生的才是最好的

“怎樣有利於學生的思考,怎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感情,怎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智慧,怎樣有利於學生走進作品,走進作者,走進魯鎮,進而聯想到今天的時代,甚至聯想到自己,我就怎樣上”。李鎮西老師的這幾句話讓我想到我們的語文課。有一段時間我們學“洋思”,要求所有的老師上課,講課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説是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真正的主人,領導聽課時,只你上課老師講得過多,就一票否決。在後來,新課程改革要求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品味祖國的語言文字,我們又提出讓學生多讀,認為一節語文課就應該是書聲琅琅,只有這樣的課才可以説是好課,理由是體現的新課改的精神。究竟讀得有效與否,我們不管,你先讀了再説!時間一長,一線的語文老師都不知道這語文課到底應該怎樣上?不知道怎樣上課才能更符合領導評課的標準,沒有人考慮我們的學生在這樣的模式,那樣的指點下有多大的收益,沒有人為我們的學生想一想,他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語文課堂?你知道李鎮西老師是怎樣教《祝福》的嗎?原定三課時結束,可是快到下課時,他還沒有找到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是按照課時計劃及時“剎車”,還是維護學生的話語權?李鎮西選擇了後者。他改變了原有的授課計劃,原定的三課時改為四課時。第四課時他更是出人意料,除了少量的師生問答,基本上是李老師的“一言堂”,這節課沒有我們語文課上應該有的書聲琅琅,沒有學生某種能力的體現,沒有……這樣的課在諸多專家的眼中肯定是“敗筆”。可是我們在這節課上看到的是學生的思維火花在李老師發言中的熊熊燃燒!李老師的每一篇課堂實錄都在向我們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忠於語文而又面對學生實際的課,就是好課!

我所讀到的李鎮西是一個心裏裝着學生的語文老師,是一個有着執着信念的語文教育改革者。願所有熱愛語文教育事業的人都能像李老師那樣執着一念!

語文教育隨筆8

今天的學習,我一改以前我教孩子們學的做法。讓孩子們自己教自己,學生的.興趣比較高。

上課前,我們先一起復習了六個單韻母,接着又複習了四個翹舌音聲母。引導:

“小朋友們,這幾個翹舌音聲母特別喜歡和aeu交朋友,我們現在來看看他們好嗎?”

出示zh和aeu。孩子們立刻試着讀起來。我問:“剛才老師聽到幾個小朋友讀得很好,誰來試試?”立刻不少小朋友舉手,嘿,孩子們拼得不錯,於是就讓全班的孩子跟讀,讀了幾遍,讓一組的孩子開火車讀,全班的孩子聽,覺得讀得對,就跟着讀,如果他不會,大家就一起讀一遍給他當老師。孩子們興趣盎然,我也輕鬆。很快我們就讀完了四個聲母與aeu相拼,最後讀r時告訴孩子它不太喜歡a,所以只和ue相拼。

然後,再讓孩子們打開課本,讀書上提供的詞,先讓孩子們自己試讀,仍然用同樣的方法學習那幾個詞語,因為有了前面的鋪墊,孩子們在這裏讀得很順利。也很有興趣。我只在區別翹舌音節與平舌音節時,作了提醒。重點區分第一組zhuzu,孩子們區分還不錯。

反思:看來我們不能小看一年級孩子的能力,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多給他們展示的機會,那樣不僅教者會輕鬆些,而且會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語文教育隨筆9

從準備鈴到上課鈴,中間有三分鐘的時間,在很多教師的眼裏,這是微不足道可有可無的三分鐘。但小數怕長計,每週30節課,充分利用起來就是可觀的90分鐘。也許你會問,短短的三分鐘做得了什麼呢?且看我的引導和安排。

多年來每接一個新班,第一節課我有一個“規定動作”:就是拿出三樣東西展示給孩子們看,一是按周次裝訂的演講稿;二是按周次抄寫的名言本;三是按周次記錄的古詩文本。他們覺得非常的新奇,也有些孩子充滿疑惑,老師拿這些東西究竟蘆葫裏賣什麼藥呢?我有意吊一吊孩子的胃口,你們好好猜一猜吧。一陣胡亂猜測之後,我把每本最後一頁翻出來通過電教平台出示給孩子看,本學期一共背誦名言共95句,本學期背誦古詩文共19首,本學期演講稿共544份。

我説這些都是上屆哥哥姐姐一個學期在學校背誦的名言和古詩文,以及他們演講留下的稿件。有些孩子一下子來了興趣,有些孩子不禁稱讚起來,有些孩子説我們也來背一背。這正是我要引導出來的效果,首先得讓學生建立起想做的`衝動來。我接着説你們猜一猜,要完成這麼多事情,估計要多多少時間。答案五花八門,但沒有一個學生答對。孩子們更興奮了,七嘴八舌地追問着我答案。我説清清了嗓子説,時間少得讓你都不敢想象。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説,“不可能”。“課前的三分鐘,就是課前三分鐘。”我很堅定地告訴孩子們,這時很學生都瞪大眼睛,滿臉的不相信。

“不相信,我們可以試一試。”就這樣打開了一個學期的課前三分鐘古詩文、名言背誦和演講的序幕。

下面按先後順序介紹:

首先背誦古詩文,利用校本教材古詩文讀本,每節課前讀背一遍,每週一首(篇)。精選的詩詞古文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加上孩子的記憶好,幾遍之後就熟讀成誦了。另外還有機地安排複習背過的。

接着背誦名言。我在黑板的右邊劃出一塊寬30釐米,長60釐米的區域,頂頭中間寫上“我的名言”。每天按登分冊的號數為序輪流抄寫,要求不能寫書本出現過的。為了方便提醒下一位,還規定在名言的後面寫上抄寫者的號數。讀背名言兩遍,並且複習昨天前天的各一遍,如此循環。

週五最後一節課進行古詩文和名言背誦檢查,必須流利背誦出來,否則要留下來完成。不過絕大部分的學生早就滾瓜爛熟了,幾乎沒有出現過要留下來補背的現象。

第三演講。背誦完名言,接着進行一分鐘演講,也是按學生號數進行輪流,為了與抄寫名言錯開,可從後向前輪,也可從中間挑一個來開始輪,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演講有規定的格式:我叫某某某,號數是多少,我演講的題目是什麼什麼,然後是演講的內容,結束時説我演講完畢,謝謝大家。演講的內容可由學生自己選擇,但要內容健康,字數控制在一百字以內。演講完後要把演講稿交上夾好在專門的文件夾裏。為了方便裝訂,演講稿的用紙用統一的課文本的紙來做。如果中間不出什麼意外,演講一結束上課鈴聲就響起。

不要看現在的學生平時説話呱呱叫,但真上台演講,剛開始就是對着演講稿也語無倫次或者口中唸唸有詞,但聲小如蟻。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後,學生的膽子才大起來,演講起來眉飛色舞,真正進入了境界,到了後來,很多孩子可以做到脱口演講。

另外還要選舉一個責任心強的孩子,來管理和引領孩子們讀背和演講。只要走上正軌之後,我一般不參與,但每次的檢查我嚴格要求。還要與科任教師協商好,爭取科任教師的支持,共同努力才能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

我覺得利用好課前三分鐘,開展背誦和演講,至少有幾個好處。第一有利於孩子做好課前準備。如果沒有背誦或者演講,就算上課鈴響了,教室還是亂哄哄的;第二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膽量;第三有利於孩子積累知識,學好語文就需要大量的積累。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我們每個班主任都可以嘗試,開發出更多更好的學習形式,讓孩子享受學習的過程,享受做學習的主人。

語文教育隨筆10

班主任工作確實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研究每個學生以促使其全面健康發展的藝術,班主任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時間去研究每一個學生,以便因材施教。學生的差異決定了班主任需要採取不一樣的方法,不一樣的形式,在不一樣的場合去教育和引導學生,以便產生最佳的教育效果。下頭就我個人的體會和想法談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一,要關愛學生;

低年級學生需要愛。他們在逐步適應學生生活的過程中比較脆弱,遇到困難容易退卻,這就需要教師的關愛,使他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教師常去關心他,照顧他,那怕是一句話,在他心裏都會產生很大的作用。班主任應會學會利用這一點,及時發現那些需要關愛的同學,及時獻上一片真誠,那將是對學生的最好獎勵,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信任感,更好地聽從你的教導。

二,要研究心理;

國小階段,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從生理上都處於幼稚的時期,有些問題處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必須心理上的'障礙。所以作為班主任教師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要多思考學生的心理狀態,從實際出發去解決實際問題。個性是對那些在心理上有些不健全的學生,應格外注意,要分別對待,注意交心。教師要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當發現某些學生有心理障礙時,要注意學習解決它的辦法,絕不能等待。

三,要培養習慣;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就應有一個比較習慣的方法,即規矩。不能朝令夕改,自我破壞自我的規矩,那麼班級管理就很難自動運行。班主任要多設計班級,透過什麼樣的管理,到達什麼樣的結果,管理中立下的規矩絕不輕易修改。到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什麼事情由什麼人來做,從方法到要求都要明確下來,個性要重視那些別人看來很小的事,

逐步實現班級管理的自動化。當有時要違背一些規矩時,就應向學生講清楚,以持續班級管理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要教育和培養學生自身構成良好的習慣。

四,要嚴於律己;

班主任教師堪稱學生之楷模,方方面面都有學生學習和效仿的地方。就是説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帶來很大影響。教師言不雅,行不正,學生就不佩服,教師就容易失去威信,給班級管理帶來不利。教師每一天早來晚走,認真備課和教學,儀表端正,説到做到,這種嚴於律己的態度往往會給自我的班主任工作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班主任也要寬以待人,處理好與家長的關係,尤其是在學生面前更要表現出這一點。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琢磨不完,研究不透的學問。每一名班主任都有其特長,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作為學生,能遇上一個好班主任,肯定地説對他的學習生涯乃至整個人生都是有益的讓我們努力,做一名學生認可的,確實值得信賴的好班主任,為學生的成才做出我們的貢獻。

語文教育隨筆11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屬於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主要培養學生增強語言文字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在實踐學習中培養學生蒐集並處理語言文字信息的能力,在教學設計中每個版塊我都會想到讓學生在課下需要蒐集什麼素材,課堂上素材的展示以何種方式呈現,我感動的是全班55個學生他們的課外學習積極性全被調動起來了,每當看到孩子們在預習本上所完成的各類蒐集作業,作老師的我心裏很欣慰,因為祖國語言文字的美感烙印在了學生的心田。

今天上午第二節課,又到了語文課時間,孩子們特別興奮,他們都盼望着能夠在課堂上展示他們蒐集到的諧音字歇後語及笑話,期盼給全班同學帶來樂趣與快樂。隨着我在課堂上宣佈:“同學們,下面讓我們走近大家蒐集的材料,一條條歇後語,一個個諧音字的笑話,付老師提個要求,起來回答的同學只説出歇後語的前半部分,後半部分留給同學們搶答,回答不出的再由出題者進行回答。”真是一語激起千層浪,班級變得更加活躍生動了。

張同學第一個出題:從河南到湖南。同學們都在迷惑,小機靈鬼xx起身作答:“南(難)上加南(難)!”張xx同學一臉的沮喪,可把xx高興的要命。我在心裏慨歎這兩個小傢伙,真是聰明過人吶。xx同學第二個出題:“窮木匠開張。”壞了,我也不知道這歇後語的答案,班裏一下子變得寂靜了,接連有三四個同學都説錯了,我只能將答案交給恩超同學了,他大聲地説出了答案:“只有一鋸(句)!”我連忙回答説:“這個歇後語實在是太妙了,誰能説句話呢?”同學們回答後,我也造了個句子,令全班同學捧腹大笑:“老師給我們上課,總是窮木匠開張,只有一句!”調皮可愛的孩子們望着我傻傻地笑,我也開心地笑了。

本節課的第二個任務是交流諧音字的笑話,我想到了為鍛鍊同學們的膽量,培養他們講笑話的能力,勇敢地在講台上表現自己,我提議:“請準備好講笑話的同學到台前展示,不過有一個要求,如果你的笑話不能讓大家發笑,就不能回到位子上坐下,笑的.人不包括本人和付老師,因為付老師天生愛笑,是個樂天派。”

劉同學到講台上講了一個全新的“枇杷與琵琶”的故事,裏邊還有一句打油詩,全班同學聽後笑得前仰後合;特別是xx同學的“竹竿與豬肝”的笑話,真是笑死我了,同學們都笑得不成樣子了!説有個縣令説話是方言,派出他的手下去買竹竿,因為吐字不清,手下聽成了買“豬肝”,順便在集市上敲詐了賣豬肝的人,多要了兩隻耳朵,高興地回去了!誰知縣令看後卻大罵起來,“我讓你買竹竿,誰讓你買豬肝的,你的耳朵呢,哪去了?”他的手下慌里慌張地從口袋裏掏出了敲詐的豬耳朵,説:“耳朵在這兒呢!”這個諧音字的笑話令每個同學,當然也包括我,笑得簡直肚子疼,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講笑話的還有王同學,平時見她聲音唯唯諾諾的,沒想到今天的她也勇敢地站在了講台上;張xx同學竟然在台上學起了地主的樣子,雙手一直掐着個腰,語氣十分相像。

看到如此開心的課堂,我總結了幾句話:“同學們,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真是樂趣無窮,奧祕無窮呀!希望大家能夠在課外繼續蒐集關於語言文字的有趣素材,從小做起尊重我們的漢字,弘揚我們的漢字文化。”最後我以一個“小心地滑”的笑話結束了本節課。

語文教育隨筆12

“年鳳樂,請你到講台上讀讀。”全班同學的目光“刷”地投向了坐在最角落的年鳳樂身上。接着傳來了一陣“哧哧……”的笑聲。年鳳樂極不情願地站起來。“年鳳樂,快點,到前面來,把你續寫的故事讀給大家聽聽。”在我的催促下,年鳳樂極不情願的離開了座位,一步一蹭地走上了講台。只見他小臉通紅,兩隻手不停地搓着褲邊,頭低着,一句話也不説。底下的同學笑得更厲害了。我大聲地制止了同學們的不禮貌行為,拉住年鳳樂的手對他説:“剛才老師看見你在下面寫得挺長的,內容也很好,怎麼不敢讀呢?來,大聲讀給同學們聽聽,那麼好的文章你不讀別人怎麼會知道你寫得好呢?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讀得很好!開始吧。”在我柔聲地勸慰下,年鳳樂終於拿起稿子開始讀了:“我……我……我續寫的是……《聰明的`小裁縫》的故事……”結結巴巴的聲音一出,同學們個個捂着嘴偷笑,年鳳樂更加緊張了,我走到他的身邊,把手放在他的肩上,輕聲地説:“讀得很好,接着讀。”年鳳樂慢慢平靜下來,又開始讀了“……後來小裁縫結婚了,從這件事中我知道了人笨也能做到聰明人做不到的事,我們不能低估笨人。”

“哪位同學願意評一評年鳳樂的文章?”我掃視了一下全班。陳士樂站了起來説:“他讀得不夠通順,寫的故事也不完整。”耿輝接着説:“我覺得年鳳樂雖然讀得不夠通順,內容寫得也不那麼完整,但他體會到了童話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而且他能寫那麼長,對於他來説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耿輝的話音剛落,教室裏便響起了一片掌聲。此時的年鳳樂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邁着輕快的步伐回了自己的座位。

這次閲讀展示最大的收穫便是上面的這一幕了。年鳳樂是我們班上的一個雙差生,語文考試從來沒有超過二十分,上課從不發言,在同學們的心目中他是一個“劣跡斑斑”的孩子。自從我們班開展新課標指定閲讀書目走進語文課堂的活動之後,我發現他變了。他開始能專注地讀故事,能針對故事説出一點自己的想法,敢高舉自己的小手發言了。眼見着他一天比一天愛讀書,我的喜悦好似春天的草根不斷滋生、蔓延。上課時,只要見到他有一點閃光點,我就立刻表揚,平時教學中也有意無意的教給他一些方法,不斷地鼓勵他。他的小手越舉越高,人,也越來越自信了。

星期三,我們的閲讀日。第二節的閲讀展示課上,年鳳樂高高地舉起了他的小手,我請他到講台上展示這次的閲讀作業

語文教育隨筆13

小樑老師給穎穎傳授了“給書中角色寫信”“變身書中角色”兩種有創意的讀後感,這星期,穎穎毫無遺漏地傳授給班上的同學,樑老師自然讚不絕口,無形中就在班級裏掀起了一股尋找“創意讀後感”的風暴。

“那我們就乾脆組織一次‘讀後感創意沙龍’,大夥暢所欲言吧。”樑老師説着一伸手,“源於此,結於此,穎穎,你當主持人吧。”

週末,“讀後感創意沙龍”開始啦!瑩瑩這個主持人可不是蓋的,大主持説了:“不光要講方法,最好要有實例!”

“我先説!”好不容易收集了一個好注意的李俊霖蹦起來,“我找到一個好創意就是評價分析式讀後感”,這個怎麼寫的呢?就是我們也能對作家的書或書中給的人物進行評價式分析,雖然我們是學生,但是隻要有理有據,也算一家之言哦,也就有模有樣了。寫這樣的讀後感,就得跳出讀物來看它,從居高臨下的視覺整體剖析作品的特點,成功與瑕疵,我們年齡小,寫出來的東西不一定是優秀的,但多思考多寫,能幫助我們學習和借鑑。

“舉個例子啊”主持人提醒。

“比如我看過《聊齋故事》,王鵬展早有準備,這位同學分析了聊齋故事的模式,一種是”書生+美女“,比如《蓮香》《封三娘》《林四娘》都是這樣的;另一種是”道士+法術“,比如《種梨》《嶗山道士》《戲術》等等。如果模仿這種寫法,我們也可以分析一下‘《西遊記》中妖怪的幾種結局’或者‘《紅樓夢》中林妹妹流淚分析,’但是那需要我們看完一本書,還要細分析,要學老牛,不停反芻,才有收穫。”

大家一陣熱烈的掌聲,要説這種創意還真夠“高大上”呢!

“我也來介紹一種方法吧!”雙雙聲音不大,但是甜美清亮,“我介紹的辦法是我爸爸給我講的,叫做‘故事嫁接法’。”生活中我們都見過‘植物嫁接’,把一種植物嫁接到另一種植物上,讓花開得更豔,果實結的更好。這種寫讀後感的方法也是這樣,我們可以把一本書和另一本書嫁接起來,讓故事裏的角色串個門,一個故事裏的角色串個門,一個故事裏的角色跑到另一個故事裏,相同的角色,全新的場景,一定會發生有趣的故事。我們就像個擺積木的孩子,當我們把這本書的‘角色’放入那本書的.‘故事’中時,創新的靈感瞬間出現了。《跑豬嚕嚕》裏的豬來到了《夏洛的網》中,與威伯爾一起面對被‘宰殺’的危險,會如何呢?

這是個有趣的注意!

“還有一種嫁接是屬於現實的嫁接”。雙雙繼續説,“比如,讓《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到現實來開個跨國偵探社;再比如讓自己擁有《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中的鵝;凡卡來到我們中間等等,雖然帶有一定的幻想成分,但它也是看書之後內心有種的希望,也是有創意的讀後感之一。”

班級裏“轟”的一聲,像馬蜂炸了鍋,大家激烈的討論着。

“穎穎,看來我們的沙龍很成功啊。”樑老師走到穎穎身邊,“沙龍就是要讓大家都參與討論,參與思考,就是眼前的景象啊。看來你們都喜歡有新意的東西,以後這樣的沙龍,我們要經常搞哦。”

“當然好啦。”穎穎興奮地説,“這樣的收穫真的很大!”

語文教育隨筆14

在長達一個月的“我的夢想課堂”教學大比武中,為了實施課堂均衡,不讓一個孩子在課堂上落下,我專門就孩子參與學習的面進行了長期觀察,並做了詳細記錄分析。

現象:

從學生的參與感官看:

凡是讓學生動手做的教學環節學生參與面明顯高於讓學生動耳聽的。

舉例:六年級數學《抽屜原理》,在學生自己擺放“4支筆放到3個文具盒”的教學環節時,學生參與面100%,而當全班交流彙報時,學生的參與面就下降到70%左右,30%左右的學生就不能進入認真傾聽的學習狀態。

凡是讓學生動口讀的教學環節學生參與面明顯高於讓學生動腦想的。

舉例:五年級語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凡是讓學生自己反覆朗讀的地方學生都能大聲朗讀,參與面100%,而讓學生思考“為什麼説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什麼意思”等問題時,學生的參與面就明顯下降。

從教師的專業情感看:

凡是教師投入情感多的環節學生參與面明顯高於教師情感投入低的.。

舉例:兩個老師,同樣上一年級語文《四個太陽》,一個老師上課激情奔放,始終以自己的情感場吸引同學們,學生的參與面始終在90%以上。而另外一個老師,上課冷漠無熱情,講述得只是乾巴的知識點,學生無情趣,學生參與面只在50%左右。

凡是教師創設情景妙的環節學生參與面明顯高於教師不創設情景的。

語文教育隨筆15

傑傑是我們班一個典型的“學困生”,他上課睡覺,睡醒了就發呆,作業不做,不喜歡背古詩文,寫作文,對學習產生極大的厭煩情緒。面對這樣的“學困生”,你該怎麼做呢?批評、訓斥還是逼着他背書學習寫作業呢?

我是這樣做的:我沒有急切地要他背誦古詩文,也沒有強制他寫他認為無聊的作業,而是專門給他編了一本特別的習題集。習題集里約有100個小故事,(主要是從網上下載下來),這些故事都是名人小時候的成長故事,他們小時候都和他們有着共同的經歷。起初,孩子只是簡單地讀讀這些小故事,就像讀關於武俠、神魔等有趣的故事一樣。而不久,傑傑就從這本妙趣橫生的故事集中找到了興趣、啟發和自信。傑傑開始整天地抱住那本習題集不放了,每理解解一個故事,他都感到是一個巨大的勝利。我還專門為他蒐集大量的資料,有針對性地蒐集關於我所教課文內容相關的實踐訓練題,到了八年級,傑傑的學習成績終於趕上了一般學生。在八年級,傑傑對語文產生了極大興趣,由一個沉默寡言好睡覺的“學困生”,很快成了班級的活躍人物。

從傑傑的變化可以看出,在面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時,給他閲讀的.興趣,讓他們從閲讀中逐漸提高,遠比急功近利地“對症施藥”、“讓學生學會在課上沒有掌握的教材”要奇效得多。所以,教師的作用在於:在閲讀的同時能夠教會他們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教會他們閲讀。面對後進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閲讀範圍,提高他們的閲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