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中醫養生

中醫發展史是怎麼樣的

中醫發展史是怎麼樣的,華夏文明當中,有着一項默默保護人們身體健康的傳統文化——中醫。中醫藥起源於人類的勞動實踐,早在原始社會就有了醫藥活動,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中醫發展史是怎麼樣的。

中醫發展史是怎麼樣的1

最早的中醫其實並沒有明確的定論,部落族羣中的祭司多數擔任醫師的職責,就是我們統稱的巫醫。最早的醫藥衞生活動起源於商朝。

由於當時戰亂嚴重,著名政治家伊尹通過對藥物的煎熬去害,將單味藥演變為現在的複方。而到了周王朝,《周禮》中便清楚的記載了四類醫學:食醫、疾醫、瘍醫、獸醫。通過這些令當時的人在面對四時之疾和五毒之病不再畏懼。

春秋戰國時期,醫學家醫和也提出了:六氣以陰陽為綱,而淫生六疾,統於陰陽的理論。之後,扁鵲在《難經》中確立中醫診斷學,即“望、聞、問、切”,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陰陽五行才正式進入中醫理論。

秦漢時期,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便是現存最早的中醫學參考文獻,病方內容顯示當時已有中藥複方配伍理論。而其中記載的痔瘡的治療方法運作至今。

之後《神農本草經》的問世,也標誌着當時本草學已達到了很高的境界,相傳《神農本草經》是由神農氏嘗百草所著,其實,《神農本草經》是由秦漢時期多位醫學家經驗的合輯,最早的中藥學文獻其中提出的“四氣五味”學説一直沿用至今。

《黃帝內經》提出的:整體觀念,陰陽五行學説,重視臟腑經絡三大特點,正式確立了中醫這一龐大學科體系的基礎,也標誌着中醫進入了系統理論總結的新階段。

書中講到: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信巫不信醫者不治。更是將幾百年來的“巫醫”稱謂徹底分開。

東漢末年,醫學家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奠定了中醫辯證基礎,通過外在表現來辨別身體內部疾病,再加以治療,兩部著作記錄藥方兩百餘篇,為之後的.中醫學發展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也正是如此,大量按地域劃分的醫派就此形成。

明清時期,在當時國外還在面臨鼠疫、天花、黑死病等“不治之症”時,中醫就已經有了最初的種痘技術,成功緩減了温病若帶來的災難,百姓健康也帶動國家生產與發展,才有了萬國朝拜的盛世景象。各醫派更是百花齊放。清代初期,聚集了以費伯雄、馬培之、丁甘仁、巢崇山為代表的一批名醫人物,為中醫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中醫發展史是怎麼樣的

到了近現代,隨着列強對中國的武裝侵略及文化入侵,中醫受到了來自西方醫藥的衝擊,當時以胡適先生和魯迅先生為首的先進人士,更是提出廢除中醫的理論。中醫學科面臨巨大的生存危機,只能在夾縫中自求生存。

直到1936年《中醫條例》的出台,中醫才又一次擁有一席之地。1956年中央認命政府發佈公函,設立北京中醫學院,上海中醫學院,廣州中醫學院,南京中醫學院和成都中醫學院,將中醫設為扶持發展對象,中醫也真正迎來了自己發展的春天。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中醫藥的支持更是邁上一個新台階,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09〕6號)提出,要堅持中西醫並重的方針,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中指出:

①.充分認識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②.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③.發展中醫醫療和預防保健服務。

④.推進中醫藥繼承與創新。

⑤.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

⑥.提升中藥產業發展水平。

⑦.加快民族醫藥發展。

⑧.繁榮發展中醫藥文化。

⑨.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⑩.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保障措施。

十條詳細説明可國家對中醫藥的定位及具體規劃。

中醫迎來了歷史以來最大的發展機遇。

中醫發展史是怎麼樣的2

三皇時期(--公元前3000年)

神農嘗百草,黃帝論醫藥,伏羲制九針的傳説,藴含着幾千年中醫藥文化的精髓。

神農嘗百草,將草藥分為上品藥(養命)、中品藥(養性)、下品藥(治病),經後世不斷完善,最終將《神農本草經》大成於東漢時期。

黃帝論醫藥,與岐伯的經典對話被後世不斷完善,並被著成《黃帝內經》,該書大成於西漢時期。

《黃帝內經》乃至整個中醫史上的重點都在於預防而不是治療,中醫的評級也是根據醫生是否能讓人們保持健康而定。在疾病發生後才能採取行動的醫生(此時即使不是專業人員,也能看出來病症),在古代被視為劣等的醫生。

《黃帝內經》中説道:如果等到疾病發生後再去治療,就如同國家發生動盪了再去治理,如同口渴了才想起鑽井,那一切不是太晚了麼?

伏羲制九針

相傳伏羲不僅發明了陰陽、五行、八卦(另有説法是先秦時期提出),而且開創了鍼灸的先河

鍼灸包括針刺和灸法,兩者都是通過疏通經絡、調節氣血陰陽,達到防治疾病的效果。針刺主要是用針刺入人體穴位,刺激經絡並搭配各種行鍼手法。

灸法則主要是用艾葉製成艾絨、艾柱、艾條等,點燃之後直接或簡介燻蒸穴位,“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前221年)

夏商時期人們就開始運用湯藥和酒水治療疾病。《詩經》和《周易》的完善很大程度上推進了中醫藥的發展。“醫祖”扁鵲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望聞問切”四診療法,即觀氣色、聽聲息、詢症狀、摸脈象。

扁鵲是中醫的鼻祖,也是中醫理論的奠基人。著有《難經》、《內經》和《外經》三大著作,但僅有《難經》被流傳下來,其他兩本著作都失傳了。

“難”字有“問難”或“疑難”之義,採用問答方式,探討和論述了中醫的一些理論問題,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機、營衞、腧穴、針刺、病證等方面。後來《難經》的一些診斷方法被納入《黃帝內經》。

秦漢時期(公元前220-265年)

秦漢時期是中醫藥發展最為迅速和重要的時期。

這一時期,我國第一部綜合性醫學著作《黃帝內經》被不斷完善,大成於西漢時期。該書分為《靈樞》和《素問》兩部分。《靈樞》側重於經絡和鍼灸等具體手法,而《素問》則偏向於講述陰陽五行、病理機制等理論。

《黃帝內經》提出了“治未病”的預防醫學觀念,確立了中醫學的思維模式,標誌着中醫從單純的經驗主義發展為理論主義,形成中醫藥理論體系的框架。

《神農本草經》成書於東漢時期,記載365種藥物,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

東漢末年,“亂世造英雄,時疫出名醫”。誕生了對中醫藥發展極為重要的三人,即醫聖張仲景、醫仙董奉和神醫華佗,史稱建安三神醫(建安三聖)。

張仲景被西方稱為“中國的希波克拉底”(西方醫學之父),其曠世奇作《傷寒雜病論》系統的論述了內傷雜病的病因、病證、診法、治療、預防等辨證規律和原則,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和方法體系。提出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八綱辨證”和“六經辯證”。《傷寒雜病論》被西晉王樹和分為《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同時也是日本漢方醫學的主要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張仲景時代便提出的通過冷敷治療某些疾病的方式,西方直到18世紀才加以推廣。

華佗是全能的外科醫生,是“外科鼻祖”。自制“麻沸散”在手術時減輕病患的痛苦。而在此後的1600多年裏,西醫在進行手術時都不給患者使用麻醉劑,那個時代西醫為了減輕患者的痛苦,通常是以最快速度進行手術,但仍然會導致大量患者的休克、昏厥和死亡。

華佗崇尚簡單,一般採用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治療疾病。但甚為可惜的是,華佗最重要的著作《青囊書》同樣失傳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華佗時代便已經開創了外科手術,但由於古代多以儒家思想為統治思想,認為人是一個整體,不能輕易打開。因此外科手術的思想被極大的禁錮,進行外科手術被錯誤的認為是醫學不精,通常是一些地位較為低下的人作為操刀手。

“建安三聖”的最後一位是“杏林妙手”董奉。董奉醫治病人從不收錢,只讓病人種杏樹作為報答。日積月累,其園子裏的杏樹長成一片杏林。而杏子成熟的時候,他就讓想買杏子的人用穀子來換,再用換下來的穀子救濟百姓。這就是“醫者仁心”的由來,他的杏林也演化成一個成語叫“杏林春暖”,從此之後,“杏林”就成了中醫的代名詞。

兩晉時期(公元266-420年)

兩晉時期雖然統治階級較為混亂,但中醫發展卻沒有停滯,其中比較著名的是西晉的王樹和及東晉的葛洪。

王樹和是張仲景弟子衞汛的好友(也有説法認為王樹和本人也是張仲景的弟子),是張仲景的小迷弟,他選錄漢代以前各大名醫的脈學之論説,集脈學大成,並結合臨牀實際,系統歸納24種脈象,彙編成《脈經》。

他的另一大貢獻是對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進行整理,該書因三國時期連年戰亂及瘟疫而散佚零亂,幾至失傳。王樹和對其重新加以編排,並一分為二,成為《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使得該書得以完整流傳。

東晉葛洪流傳下來的醫學著作主要為《肘後備急方》,他主張用簡便易得之方,反對用貴重難求之藥,是中國第一部臨牀急救手冊,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天花等病的記載。尤其倡用狂犬腦組織治療狂犬病,被認為是中國免疫思想的.萌芽,而西方則是在16世紀才提出來。

唐宋時期(公元618-1279年)

從唐朝開始,統治階級開始重視中醫的教育和發展,設立各種中醫機構和醫師。,唐代醫學教育主要包括家傳、師授、自學和上官方醫學校等方式。由官方機構組織編排的《新修本草》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藥典。

其中最有名的當屬藥王孫思邈。他集畢生之精力,著成《千金方》和《千金翼方》,兩冊典籍對臨牀各科、鍼灸、食療、預防、養生等均有論述,可謂集唐以前方書之大成,他提出“大醫精誠”的理念,認為醫生不僅要有精湛的醫術,也要有高尚的醫德。

宋朝時中醫藥的發展達到巔峯。甚至連開國皇帝趙匡胤都可以為士兵治病療傷。官修的最完善的醫藥圖書《本草圖經》是一部承前啟後的藥物學鉅著,由全能人才蘇頌主編。

另外由北宋醫學家王懷隱主編的《太平聖惠方》總結了隋朝及以前的醫學知識,堪稱當時的中醫藥巔峯之作。

金元時期(公元1115-1368年)

金元時期產生四大醫學流派,即劉完素的火熱説、張從正的攻邪説、李杲的脾胃説和朱震亨的養陰説。合稱為金元四大家。

劉完素認為疾病多因火熱而起,在治療上多運用寒涼藥物,因此稱之為寒涼派。張從正認為治病應着重驅邪,“邪去而正安。”在治療方面豐富和發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稱“攻邪派。”李杲認為“人以胃氣為本”,在治療上長於温補脾胃,因而稱之為“補土派”。朱震亨認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善用“滋陰降火”的治則,世稱“養陰派”。

中醫發展史是怎麼樣的 第2張

明清時期(公元1368-1912年)

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耗時27年,遍歷大江南北,嘔心瀝血著《本草綱目》,全書共有五十二卷,190多萬字,記載了1892種藥物,分為60類

在明朝以前,臨牀治療主要參考《傷寒論》為主,有的人認為,《傷寒論》只是為治傷寒而設,這個傷寒,是狹義的,並不包括温病。張仲景可能還有《温病論》,但是已經散佚了。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傷寒論》的傷寒,是廣義的,是包括温病在內的,能治傷寒就能治温病。

以感冒為例,如果是渾身發冷,全身難受,這種多半是傷寒,如果是先嗓子幹、疼、鼻腔難受,後面才會擴展到全身症狀,這種多半是温病。

明朝時誕生了新的關鍵性醫學流派温病學。明末吳有性於其著作《瘟疫論》中,認為疫病起源於戾氣,從口、鼻而入。他主張沿用劉完素的治療方法來治療温熱病與瘟疫,認為不應該採用傳統傷寒學派主張的熱性藥物。而應使用正治法“寒者熱之,熱者寒之”。

清朝時,温病學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當時葉桂、薛雪、吳瑭、王世雄被稱為温病四大家。

葉桂是温病學的奠基人之一,最擅長治療時疫,首創温病“衞、氣、營、血”辨證大綱,為温病的辨證論治開闢了新途徑,被尊為温病學派的代表。主要著作有《温熱論》《臨證指南醫案》《未刻本葉氏醫案》。

薛雪與葉桂同時而齊名,但他於濕熱證治特稱高手,所著《濕熱病篇》為傳世之作,於温病學貢獻非常大。

吳瑭19歲時,父親患病,四處求醫但其父最終去世,這件事情極大的刺痛了吳瑭,他認為自己“父病不知醫,尚復何顏立天地間”,於是產生了強烈學醫的願望。

吳瑭在《温病條辨》一書中,提出辨陰陽,別水火之理論,以三焦進行温病辨證,上焦心包絡與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腎,係指病之階段。三焦辨證與葉桂的衞氣營血辯證法,構成温病學説的核心。

王士雄生活在西學東漸的時代,著有温病學通論類著作《温熱經緯》,此書為温病學之集大成者,同時也是學習温病學的入門之作。

面臨“內憂外患”,幾度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甚至新中國成立初期,部分官員也存有滅亡中醫藥之心。

中醫發展史是怎麼樣的3

一、中醫藥的歷史發展

1.中醫藥歷史發展脈絡

在遠古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發現了一些動植物可以解除病痛,積累了一些用藥知識。隨着人類的進化,開始有目的地尋找防治疾病的藥物和方法,所謂“神農嘗百草”、“藥食同源”,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夏代(約前2070-前1600)酒和商代(前1600-前1046)湯液的發明,為提高用藥效果提供了幫助。

進入西周時期(前1046-前771),開始有了食醫、疾醫、瘍醫、獸醫的分工。春秋戰國(前770-前221)時期,扁鵲總結前人經驗,提出“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奠定了中醫臨牀診斷和治療的基礎。

秦漢時期(前221-公元220)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系統論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以及“治未病”和疾病治療的原則及方法,確立了中醫學的思維模式,標誌着從單純的臨牀經驗積累發展到了系統理論總結階段,形成了中醫藥理論體系框架。

東漢時期,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提出了外感熱病(包括瘟疫等傳染病)的診治原則和方法,論述了內傷雜病的病因、病證、診法、治療、預防等辨證規律和原則,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和方法體系。同時期的《神農本草經》,概括論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四氣五味等藥物配伍和藥性理論,對於合理處方、安全用藥、提高療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為中藥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東漢末年,華佗創制了麻醉劑“麻沸散”,開創了麻醉藥用於外科手術的先河。西晉時期(265-317),皇甫謐的《鍼灸甲乙經》,系統論述了有關臟腑、經絡等理論,初步形成了經絡、鍼灸理論。

唐代(618-907),孫思邈提出的“大醫精誠”,體現了中醫對醫道精微、心懷至誠、言行誠謹的追求,是中華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醫藥中的集中體現,是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

明代(1368-1644),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在世界上首次對藥用植物進行了科學分類,創新發展了中藥學的理論和實踐,是一部藥物學和博物學鉅著。清代(1644-1911),葉天士的`《温熱論》,提出了温病和時疫的防治原則及方法,形成了中醫藥防治瘟疫(傳染病)的理論和實踐體系。清代中期以來,特別是民國時期,隨着西方醫學的傳入,一些學者開始探索中西醫藥學匯通、融合。

2.中醫藥特點

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中醫藥不斷吸收和融合各個時期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文思想,不斷創新發展,理論體系日趨完善,技術方法更加豐富,形成了鮮明的特點。

第一,重視整體。中醫認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是一個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統一體,人體內部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重視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對健康與疾病的影響,認為精神與形體密不可分,強調生理和心理的協同關係,重視生理與心理在健康與疾病中的相互影響。

第二,注重“平”與“和”。中醫強調和諧對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認為人的健康在於各臟腑功能和諧協調,情志表達適度中和,並能順應不同環境的變化,其根本在於陰陽的動態平衡。疾病的發生,其根本是在內、外因素作用下,人的整體功能失去動態平衡。維護健康就是維護人的整體功能動態平衡,治療疾病就是使失去動態平衡的整體功能恢復到協調與和諧狀態。

第三,強調個體化。中醫診療強調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體現為“辨證論治”。“辨證”,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採集的症狀、體徵等個體信息,通過分析、綜合,判斷為某種證候。“論治”,就是根據辨證結果確定相應治療方法。中醫診療着眼於“病的人”而不僅是“人的病”,着眼於調整致病因子作用於人體後整體功能失調的狀態。

第四,突出“治未病”。中醫“治未病”核心體現在“預防為主”,重在“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後防復”。中醫強調生活方式和健康有着密切關係,主張以養生為要務,認為可通過情志調攝、勞逸適度、膳食合理、起居有常等,也可根據不同體質或狀態給予適當干預,以養神健體,培育正氣,提高抗邪能力,從而達到保健和防病作用。

第五,使用簡便。中醫診斷主要由醫生自主通過望、聞、問、切等方法收集患者資料,不依賴於各種複雜的儀器設備。中醫干預既有藥物,也有鍼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非藥物療法。許多非藥物療法不需要複雜器具,其所需器具(如小夾板、刮痧板、火罐等)往往可以就地取材,易於推廣使用。

中醫發展史是怎麼樣的 第3張

3.中醫藥的歷史貢獻

中醫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強調“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陰陽平衡、調和致中”,“以人為本、懸壺濟世”,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內核。中醫藥還提倡“三因制宜、辨證論治”,“固本培元、壯筋續骨”,“大醫精誠、仁心仁術”,更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為中華民族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啟迪。

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原創的醫學科學,從宏觀、系統、整體角度揭示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認知方式,深深地融入民眾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健康文化和實踐,成為人們治病祛疾、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重要手段,維護着民眾健康。從歷史上看,中華民族屢經天災、戰亂和瘟疫,卻能一次次轉危為安,人口不斷增加、文明得以傳承,中醫藥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醫藥發祥於中華大地,在不斷汲取世界文明成果、豐富發展自己的同時,也逐步傳播到世界各地。早在秦漢時期,中醫藥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這些國家的傳統醫藥產生重大影響。預防天花的種痘技術,在明清時代就傳遍世界。《本草綱目》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達爾文稱之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鍼灸的神奇療效引發全球持續的“鍼灸熱”。抗瘧藥物“青蒿素”的發明,拯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同時,乳香、沒藥等南藥的廣泛引進,豐富了中醫藥的治療手段。

標籤:發展史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