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15篇

閲讀8.87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什麼樣的隨筆才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的教學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15篇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1

課文《檢閲》講述的是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節的xxx檢閲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xxx時,他們的檢閲隊伍獲得了一致喝彩。

我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了一些效果:

1、錄象揭題,一舉兩得。

本課開始,我就給學生播放了建國六十週年國慶閲兵式的錄象。放完後,請學生説説感受。錄象的播出,學生一方面理解了檢閲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通過看錄象,讓學生感受閲兵式的`莊嚴、隆重的場面,讓學生明白這是多麼重大、要求又是多麼嚴格的事。同時,為後面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做好鋪墊。事情這麼重要,怪不得孩子們會猶豫不決該不該讓博萊克去。同時,這麼重大的事也讓博萊克參加了,更可以看出孩子們做出這一決定的偉大。

2、大膽想象,移情體驗,感受人物的心理。

在讓學生體會“這個小夥子”和“這些小夥子”分別棒在哪裏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抓住重點詞語大膽想象、移情體驗、感情朗讀來體會人物心理,從而感悟到人物的高尚品質。我還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看着博萊克此時精神的樣子,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並適時地播放了一段視頻,學生的思路一下子開闊了:“博萊克好幾次都走不好,但他還是堅持練習”;“他摔倒了,但還是堅強地爬起來”;“他比其他的兒童隊員練得更刻苦,更認真”……通過這樣的理解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博萊克的堅強與自信,體會到他真的很棒。

在理解“這些小夥子”棒在哪裏時,主要通過讓學生感受討論時兒童隊員矛盾的心理。引導學生研讀兒童隊員討論的部分,想一想他們作出這個決定容易嗎?從哪裏感受到做這個決定不容易?學生在反饋時,我主要抓住了“怎麼誰都不願意第一個開口呢?”“隊員們鴉雀無聲,在想些什麼”這些重點的地方移情體驗感受隊員矛盾的心理,在這裏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隊員們矛盾的心理進行體會,學生體會的不錯。可見學生感受到兒童隊員對殘疾兒童的關心與尊重,讓學生明白“這些兒童隊員棒在孩子對同伴的關心和尊重”。

3、以讀為本,以讀促悟。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節課,我在引導學生任何一個環節的學習上,過度的方法,採用的手段,都是朗讀。第一次朗讀,目的在讀通課文,瞭解大意。聚焦博萊克的畫面,也通過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等方法感受自信的博萊克。檢閲之前孩子心理的分析更是通過朗讀來體會。讀一讀,劃劃詞句,讀一讀孩子們當時的心理。通過朗讀,學生理解了,通過朗讀,學生投入了,通過朗讀,學生感悟了。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2

在新教育的課堂中我們更新了自己的課堂教學理念,增長了知識。

特別是他們的資料讓我大開眼界。如學生的故事情節繪畫,他們有繪畫冊,仿寫詩歌會有詩歌集,仿編故事有故事書,學生日記、中高年級的讀後感,或做的手抄報,還有他們的讀書交流活動,老師的隨筆,老師的班級記錄等等。都做的特別的詳細、精緻。這説明什麼呢?如果沒有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沒有平時真正的體驗、實踐、落實,就沒有我們看到得堆積如山的成果展示。他們把新教育真正的落到的實處。他們的老師、學生、家長真正的走在了新教育的這條幸福之路上。

課間我們參觀他們學校的校園文化的時候,每到一處都有學生給我們主動介紹。他們吐字清晰、落落大方,介紹的也很有條理。讓我感覺到這羣小傢伙口才真好。這才是真正的體現了國小生在學習生活中的主人翁意識,每個學生都意識到自己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了。

其實,我覺得新教育就像是那天二年級讀寫繪課中老師所講的一鍋石頭湯,需要每一個人的付出,正因為有了每一個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新教育的精彩展示。我們的老師、學生、家長辛苦着,收穫着,成長着,幸福着。我們才真正的走在那條幸福的教育之路上。

三年級是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年級。培養三年級學生的`語文能力,應着重放在段的訓練上。三年級段的教學主要任務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結合有關內容,展開合理大膽的想象。能找到重點句,理解句與句之間的關係,知道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

1、讀段: 在段的讀、説、抄、寫過程中,讀是基礎,讀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過程,一步一步地讀下去,達到透砌理解。過程得當,能理解得順,理解得深。應抓好三個環節。

一是初讀,讀出“順”字,要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

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學生學語文的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統一起來,讓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容,經歷“具體--抽象--具體”的心理歷程。教師精心設計問題,以啟發學生的思路。對於重點段落,要讓學生在讀熟的基礎上,通過講讀,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三要熟讀。要指導反覆誦讀,直至熟讀成誦。使學生能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説段:説段在讀段之後進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段的思想內容的理解,這樣把課文語言轉化為個性語言,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剛開始説段訓練時,學生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複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學生一句一句地説,然後,把整段話連起來説。在指導説段時,還應把概括地説和具體地説結合起來進行。課文中人物的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等,可以聯繫課文,讓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能寫就不説,能説就不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寫段:在三年級段的教學中,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佔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學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須引導學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繫,認識段的組合規律,真正讀懂一段話。然後及時指導學生仿照課文中段的組合形式,進行寫的訓練,使讀和寫有機的結合起來,把讀寫訓練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樣吸收在前、表達在後,既培養了學生讀的能力,對段的理解與認識;又培養了學生寫的能力,學會寫好片斷,讀寫相互促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告訴學生寫段時。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敍;末句要總結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複。用自己的話寫課文某段話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來寫。

仿段。規定選材範圍,要求用總分段式寫。本冊教材後有很多寫段的練習題,應儘量讓學生多動筆進行寫段訓練,使學生語文能力有所提高。許多作品,特別是一些文學作品,藴含着非常豐富的情感。這是因為,作者在現實生活中對他所接觸的事物有了某種情感,才會產生表現這一事物的慾望和動機,要麼直抒胸懷;要麼將情感滲透、隱含在事理的記敍和論述之中。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精選在國小語文教科書中的課文,多是感情色彩濃重的文章,既體現了作者健康向上、美好高尚的情感,同時又體現了作者對醜惡、虛假、病態、庸俗情感的批判。人的美好的情感是後天習得的。閲讀教學要使學生在一次又一次體驗課文中對各種美好的情感的讚揚和對醜惡情感的批判中,形成對美醜、善惡的分辨能力,形成愛美揚善、忌醜憎惡的比較穩定的、持久的態度體驗,即在心中逐步形成美好的情感世界。因此,閲讀教學在培育學生美好情感方面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和得天獨厚的條件。

請看教材《翠鳥》這篇課文的最後一段話:“我們真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老漁翁跟我們説:‘孩子們,你們知道翠鳥的家在哪裏?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裏面很深,逮它很不容易啊!’我們只好打消了這個想法,在翠鳥飛來的時候,我們遠遠地看着它那美麗的羽毛,希望他在葦杆上多停一會兒”。這本是一段充滿情感的語言。但是教學中,有的教師卻很容易將理解的重點放在翠鳥住處的特點上,大講什麼翠鳥的生活習性。這和作者的初衷就相去甚遠了。其實這段文字處處都洋溢着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由想逮到打消念頭到遠觀希望多停留一會兒,無一不體現着對翠鳥的喜愛。“打消想法”是對“真想”的無奈與失望,“遠觀”和“希望”又是對失望與無奈的補償,一個“情”字貫穿個這段文字的始終。如果忽視了這段文字所藴含的情感因素,就可能在理解上出現偏頗。語言是表情達意的工具,因此,感情內容是語言意義組成部分之一。

理解語言,不僅要理解語言所表達的具體內容,還要體會藴含在語言中的感情,特別是那些作者不直接表達的、比較含蓄的情感。所以體會語言所表達的感情,又是理解語言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在閲讀時,對語言所表達的感情內容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能否把握住文章的情感內容;二是能否對把握住的情感內容迅即做出自己的情感反應。這種“把握”與“反應”是閲讀能力的重要體現。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閲讀時,必須要讓學生理解語言所表達的感情內容,同時對語言所表達的感情產生共鳴,感情的參與,將會使人們對語言的理解變得更加豐富和敏鋭。總之,指導學生閲讀,不僅要指導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內容,還要重視引導學生體會感情,如若拋開對語言的情感內容的理解和體驗,,就不可能對語言做出準確、完整的理解。

4、在閲讀教學中要重視語感的培養:值得一提的是,在閲讀教學中,應該十分重視語感的培養。所謂語感,就是對語言的一種豐富的、敏鋭的感受能力。語感雖然和心理學、語言學、文學乃至於哲學有着密切的關係,但是首先提出語感概念的卻是語文教育家夏沔尊先生。這説明語感這個概念從它誕生那天起,就和語文教學有着不解之緣。半個多世紀以來,人們對語感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直至寫入目前的語文課程標準。

語文閲讀教學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現象,所涉及的問題極為廣泛,對它的研究與認識永遠不會完結終止。舊的問題尚無定論,新的問題又接踵而來。否定之否定,反思與發現,回顧與展望,這些都是在研究國小語文教學中出現的正常現象。應該承認,對閲讀教學的規律,我們的認識還是很有限的,本文也只能就其中的某些問題談談個人的看法,不妥之處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評指正。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3

今天,很累,也很有成就感。

早上,抽籤決定了301班的成員,一共有44名新生,男生26名,女生18名,每個班男女比例基本如此,男女性別失調可見一斑。

一數,外地生26名,本地生18名,呵呵,兩個“26”,兩個“18”,這數字還真巧,蠻好記的。想想我們班的外地生比例還算比較少,心裏暗自歡喜。倒不是瞧不起外地生,實在是那些民工子女缺乏家長的管教,無論是成績還是行為習慣,都較之本地生要差。

抽籤完畢,從後三樓到前一樓,往返搬運課桌,累得夠嗆。好在拖牢了副班主任,兩人一起“鍛鍊”,倒也幹得挺歡。

看着烏漆抹黑的教室,心裏幹勁挺足。幸虧本班教師子女多,“近水樓台先幹活”,也就只能先拿他們來幫幫忙了。

一個下午,姜玥、孫舒凡,再加上打電話找來的兩個小不點──蔣雨琪和紹依敏,湊上我和“副班”,一共六個人,把教室徹底清洗了一遍。

四個小不點,還真的很聽話,估計家裏也從沒這麼幹過,今天卻在我的指揮下,汗流浹背,跑進跑出,抹上抹下。累得腰痠背痛的她們,一根棒冰,就讓他們眉開眼笑,歡喜異常了。這些孩子,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她們。

方校走過教室,笑着誇我們,心裏挺開心的。呵呵,其實我也和孩子一樣,喜歡校長的“棒棒糖”獎勵呢!

看着整潔的教室,撫摸着桌子上擺放整齊的嶄新的課本,儘管累得兩腿灌了鉛似的',心裏還是止不住的興奮,後天,我將迎來我的又一屆孩子──四十四個花一般的孩子……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4

導學案”如何導入新課怎樣有效地導入課題,精彩開始每一課,引發學生的興趣,快速進入角色,是教師要不斷地探索和研究的課題。精彩的課題引入能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活他原有的知識,能讓學生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用恰當的方法導入新課,將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導學案的教學中,我們導課的第一環節是温顧互查,簡單的説就是回憶舊知識,同桌互查舊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複習導入。這樣的導入方法能夠讓學生在聯繫舊知識的同時,降低新知識的難度,能幫助學生順利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狀態中,能夠比較容易地將新舊知識聯繫起來,對於學生知識的掌握有好處,但是是否每一課時,每一種課型是否都適合用這種導入方法呢?

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覺得並不是每種課型都能用這種導入方法,在每個獨立單元的新內容,第一次學生新接觸的新知識點,就沒辦法用。有些課聯繫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反而效果更好,對於計算類的課,就用複習的方法就比較合適。所以,我覺得“導學案”的導課方法,應根據課的類型靈活地選擇適合的導課方法,不應固定一種統一的導課方法,只要導課的方法,對於學生的學習是積極的,對於教師的教學是有利的就可以了。當然,在導學案的運用上,我們還在摸索,相信在不斷地研究之後,我們一定會找到一種最適合導學案的導課方式。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5

很慶幸能夠來到xx二小工作,在這裏有和藹的領導們,可親的同事們,更重要的是,我在這裏能不斷學習,無論是做人還是教育工作上,要做一個不斷進取的教育人。告別學生時代,自己已經走到了生命的另一個起點,如今,我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學生,成為一名青澀的`老師。入職一個多月以來,在學校組織的青年教師成長活動中,我們青年教師聽課、評課,反思、進步。英語組的各位優秀老師鼓勵我多去聽課,給我提供了熱情的指導,我從她們身上看到了學術與實踐有效結合的可能性。邵校長、高校長以及我的師傅楊曉梅老師在聽過我的課之後,在英語教學方面給了我很中肯的建議,我受益匪淺。在此期間,我逐漸進步,然而教育教學中還存在着很大不足。

國小三年級英語學習的單詞一般都比較直觀,貼近學生生活,因此在單詞引入時我採用直觀教學方式,用圖片、動作、表情、實物、簡筆畫等給學生活靈活現的展示,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加深了他們的記憶。

為了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英語課堂中往往會運用遊戲、活動等方式,使學生在快樂中習得知識,但是課堂秩序的維持就成了我最大的苦惱。比如在Lesson5Let’sact環節中,許多學生在做動作時特別興奮,有的還大聲高喊。究其原因,在於自己的教學環節設置不合理,不夠吸引學生;在遊戲之前,應該講清規則,紀律要求,防患未然。

在上課時間方面,我的節奏把握的不太好,往往會前緊後鬆,有的時候甚至會講不完新知識。為此,楊老師建議我多聽其他教師的課,學習她們的課堂組織流程,課堂遊戲應該為課堂教學服務,不應占用過多時間,喧賓奪主。

另外,在課堂管理方面我還需要多多探索,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培養他們良好的日常學習行為習慣至關重要,比如課前準備、端正坐姿、做活動時的規矩等方面都需要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多加訓練。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多向老教師請教,學習她們如何組織教學、如何進行課堂管理、如何對學生行為進行評價,努力成為一名學習好、工作好的英語教師。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6

三年級是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年級。培養三年級學生的語文能力,應着重放在段的訓練上。三年級段的教學主要任務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結合有關內容,展開合理大膽的想象。能找到重點句,理解句與句之間的關係,知道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

1、讀段

在段的讀、説、抄、寫過程中,讀是基礎,讀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過程,一步一步地讀下去,達到透砌理解。過程得當,能理解得順,理解得深。應抓好三個環節。

一是初讀,讀出"順"字,要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學生學語文的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統一起來,讓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容,經歷"具體——抽象——具體"的心理歷程。教師精心設計問題,以啟發學生的思路。對於重點段落,要讓學生在讀熟的基礎上,通過講讀,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三要熟讀。要指導反覆誦讀,直至熟讀成誦。使學生能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説段

説段在讀段之後進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段的思

想內容的理解,這樣把課文語言轉化為個性語言,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剛開始説段訓練時,學生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複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學生一句一句地説,然後,把整段話連起來説。在指導説段時,還應把概括地説和具體地説結合起來進行。課文中人物的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等,可以聯繫課文,讓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能寫就不説,能説就不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寫段

在三年級段的教學中,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佔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學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須引導學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繫,認識段的組合規律,真正讀懂一段話。然後及時指導學生仿照課文中段的組合形式,進行寫的訓練,使讀和寫有機的結合起來,把讀寫訓練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樣吸收在前、表達在後,既培養了學生讀的能力,對段的理解與認識;又培養了學生寫的能力,學會寫好片斷,讀寫相互促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告訴學生寫段時,。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2。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敍;3。末句要總結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複。用自己的話寫課文某段話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來寫。3。仿段。規定選材範圍,要求用總分段式寫。本冊教材後有很多寫段的練習題,應儘量讓學生多動筆進行寫段訓練,使學生語文能力有所提高。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7

三年級教學計劃中的是《我的小天地》,這是一節造型·表現課,要求學生在課前準備好水彩筆或油畫棒,勾線筆等美術用具。課前我已通知小朋友帶好相關的工具,課還是有大部分孩子沒帶,這讓本課無法正常地進行。課中,我比較生氣,批評了很多小朋友。

課後,我進行了反思: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他(她)們不喜歡我?難道他(她)們不想上美術課?找到原因之後,我才釋懷。原來他們在一、二年級時沒有這個習慣,很多小朋友會忘記帶。鑑於此,我在課上再三要求:“以後每一節美術課請大家帶好一支木頭鉛筆、一塊好擦的`橡皮、一盒水彩筆或油畫棒,除非張老師有其他的要求。而且,畫畫時不可以用尺子,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到的對不?”

經過多次的強調,小朋友終於能主動帶好上課的用具了。我在課上表揚道:“我為小朋友高興,因為你們有進步了。”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8

教了幾年的國小三年級數學,從中我體會到了以下幾點:

1、國小三年級,正是過渡時期,必須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學習氛圍。但是,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0分鐘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教了幾年的國小三年級數學,從中我體會到了以下幾點:

2、對於優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還得不要讓他處在勝利之中。

3、對於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有時你把他叫起來。他根本不知道你講到哪裏啦,對他們來説心不在焉。要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

4、而對於後進生,首先給他們訂的目標就不要太高。這樣不止他們自己覺得有希望,嚐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要適時的表揚。讓他們覺得老師並沒有放棄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的。有時間要多幫助他們,給他們講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讓他們一點一點的進步。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他喜歡你才會願意學這門學科。

但是,教學中,我明顯存在許多不足。比如,合作交流較少等。在今後教學中,我一定要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學習習慣。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9

本週天藍地綠,陽光甚好,所有的東西都有新的開始,學生們也正式迎來新的體育課,可是我卻有點膽怯了,今年六月份在三年級體育課上發生了一個很不好的教學事故,學生在進行200米跑的過程中摔倒了,鎖骨骨折,開刀手術。一系列的事故處理,真的讓我當時心力憔悴,我無法面對受傷的那個學生,可是教育是一輩子的,此生都要與教育有關了,這些是我逃不掉的,也是我必須面對,迎接的挑戰,我根本不能退縮,因為它是我的職業道德決定的,我退縮意味着我將不配這份工作,對不起這個職業。

體育課真的是一個很開放自由,啟發的課堂,但是它又是一個很容易發生事故的課堂,任何一個很小的`疏忽都能造成沉痛的代價,通過這次事我總結了很多,給大家共勉,希望引以為戒,也希望所有的小朋友快樂成長,無憂無慮。

1、課前要加強場地器材的安全性檢查

設定好安全的活動區,除應考慮本班學生上課的需要外,還應考慮其它班級的上課情況,要事先和其他教師打好招呼,場地大小要留有餘地,要有明顯的界線,最好能安排小助手或見習生在場地周圍做好警戒工作。器材的檢查同樣重要,對一些破舊的器材要及時淘汰。

2、要了解學生健康狀況

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安排具體的教學活動,對體質特殊或有疾病的學生,要在課前有所瞭解,在課中給予適當的照顧。

3、要重視專項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的安排要靈活、充分,除一般性準備活動外,適量增加上肢、肩部、腰腹部位的活動。

4、組織管理要嚴密

安排教學步驟時,注意引導學生,讓學生做到先易後難,組織練習時,選擇安全的練習隊形,課中教師思想必須高度集中,做到全神貫注,熟知在什麼時候易發生事故,清楚學生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有針對地對不安全因素進行防範,從而安全、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5、要注重自我保護

教會學生自我保護的方法,練習時思想要集中,教育學生要有安全意識。

6、表揚與鼓勵要及時

及時到位的鼓勵有利於減輕學生心理負擔,減少意外傷害事故,適時得當的表揚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助於挖掘學生潛力;提高練習興趣,增強安全責任感。在一定程度抑制和消除了不安全因素,也是保障教學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7、課後要及時總結

課後教師要及時對已完成的一次教學任務作一個實事求是的總結,積累豐富的防範事故的實踐經驗,為下一次課提供教學指導。

總之,作為體育教師不僅要能在出現運動傷害事故後及時採取必要的現場處理,還要了解這項運動易發生傷害事故的原因,從而在教學中強化組織管理,做到最大可能地預防傷害事故的發生,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

我們體育教師首先要為學生創造健康的課堂環境,應以學生身體健康為本,樹立安全意識,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在課前要認真備課、備教材、備教法、備場地、備學生,缺一不可。做到對環境、場地、器材進行細緻地檢查,排除安全隱患,杜絕事故發生,讓學生安全、愉快地學習。設想一下,如果教師在課前、課中細心一些,那麼以上幾個課例中的失誤都是可以避免的。

由於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大膽創新固然必要,但千萬不可忽略了安全因素。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10

在國小階段,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學會了估算,有了估算意識,運用估算知識,能夠解決很多不用算出準確結果的問題。

估算教學在國小三四年級數學教學中很常見,由於學生年齡小的原因,很多不會採用合適的方法來估算。很多老師在教學時也很頭疼,不知道到底該如何進行估算教學。因為估算是要與實際情境結合的,你不可能把每一種的實際情境都給學生呈現出來。

在人教版的老教材中普遍採用四捨五入的方法來教學估算。但在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中,略做了改動。在教學加法估算時,加入了大估和小估,即在估算時,為了便於判斷估算所得的和與原來兩個數的和的大小關係,兩個加數要麼都同時看大,要麼都同時看小,具體是同時看大,還是同時看小還得看具體的情境中提供的數。

學生在二年級時已經初步有了近似數的概念,都是採用四捨五入的方法。在教學教材的例題時,我先複習了近似數的有關知識,然後出示例題的情境:兩個年級各有223個和239個人,同時去看電影,讓學生估一估,441個座位夠不夠。在這個環節中給學生教學兩個加數同時估小(即223看成220,239看成230),便於判斷最後的結果比223加239的`和要小,如果一個看大,一個看小,最後不好比較結果的大小。上完新課之後,緊接着是課後的做一做,把兩個加數(169和196)同時看大,這和學生採用四捨五入方法的結果一致。

等到晚上做家庭作業時,就有好幾個家長打電話詢問估算的方法。等到第二天作業收回來一看,學生已經分不清什麼時候大估小估,什麼時候採用四捨五入的方法來估算,全部要麼同時大估,要麼同時小估,252可以看成250,259也可以看成250,等於與之前所學的四捨五入求近似數完全脱離關係。我只得又強調什麼時候四捨五入估算,什麼時候大估或小估。

其實我認為沒有必要讓老師這樣頭疼,如果教材把其中的239改為234、233、231等數,學生採用四捨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數,也能看出是把原來的兩個加數看小了,也能比較出估算結果與原來兩數之和的大小關係。畢竟學生學習四捨五入求近似數的方法,在以後四五年級中還要運用。這裏的大估與五年級數學小數中的“進一法”,小估與小數的“去尾法”,都屬同一方法求近似數。在五年級教學“進一法”和“去尾法”,學生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而在三年級教學大估和小估,學生卻分不清了。究其原因還是國小生年齡小,理解力達不到。

估算教學,想説愛你不容易。

估算教學,沒有最頭疼,只有更頭疼。讓我如何去教學?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11

“倍”的概念是一個起始概念。這一概念知識的生長點是乘法的意義,有關倍數的三類應用題、分數、百分數的應用題,都與“倍”的概念有很密切的聯繫,但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很難會遇上有關於“倍”的問題。所以“倍”概念的建立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很抽象的。

因此,教師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制定了切合實際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重點、難點把握準確。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體現了層次性和坡度性,由例題開始,要學生畫圖,學生邊畫邊想邊説,初步感知“倍”的含義。通過把2只貓當作1份,狗的只數有這樣的4份,我們就説狗的只數是貓的4倍,從而引出4個2就是2的4倍。然後再增加2只狗,讓學生完整地説誰是誰的幾倍,再增加2只依然讓學生説。最後增加1只貓,問現在的倍數關係,學生自然地就去圈一圈,畫一畫,然後找出倍數關係,但是由於教師課件沒弄好,原來2只1份的影響了學生,很多學生畫出來的還是2只一份。然後通過擺圖,看圖説一説,畫一畫,填空等練習來加深對“倍”的理解,體現了循序漸進的要求。接着讓學生充分畫圖,講數理,做第一層次的練習,再做遊戲,第二層次擺圖(1、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2、△△△、□的'個數是△的幾倍)加深對“倍”的含義理解,除了鞏固知識外,還加強數理的表述,最後,看圖找倍數關係,起到鞏固知識,反饋檢查,靈活運用的作用。整個教學過程,老師始終抓住把什麼當作1份,有幾個這樣的1份,就是這樣的幾倍這個數理來幫助學生建立“1倍數”的概念。

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數學知識是一條明線,得到數學教師的重視,數學思想方法是一條暗線,容易被教師所忽視。但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比交待知識更重要,因為這是數學的精髓和靈魂。教給學生思考方法、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為學生未來發展服務,讓學生在腦海裏留下數學意識,長期下去,學生將終身受用。

數學思想方法包括:集合思想,符號化思想,轉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對應思想、化歸思想、統計思想、極限思想、分類思想等。在這節課裏,體現了教師在教學的同時,注意進行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從圖形入手,使抽出的概念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從擺圖到看圖再到擺脱直觀,用數字説出倍數關係的過程和第7頁第1題第3小題線段圖的練習都反映出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數學思想的薰陶。

數學思想方法在整個國小階段很多教學內容都可以滲透,如在分數、百分數應用題進行對應思想的滲透;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等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進行轉化思想的滲透等,我們很多數學教師都是這樣做的。其實數學思想方法都呈隱蔽式的,教師有意無意都在滲透,提高意識後,選擇適當時機進行滲透,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供機會,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二、重視操作活動,發揮主體作用

教師能創造機會,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讓學生獲得豐富感性認識,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由新課開始,學生和電腦一齊畫圖,帶着把2只貓看作1份,狗有這樣的幾份,應怎樣分的問題去操作,接着再畫這樣的1份,畫完後説狗的個數是貓的幾倍,再通過幾個層次的擺和説,讓學生感知和理解“倍”的含義。整個操作過程層次分明,通過擺一擺,説一説,畫一畫等,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從參與學習過程,不是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數理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看自己擺的圖來説數理,降低了數理表述的難度,落實減負的要求。通過操作,讓學生既學得高興又充分理解知識,形象直觀地建立1“倍數”概念,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教師從學生喜愛小動物入手,創設帶小朋友遊動物王國的故事情節,通過色彩鮮豔,生動有趣的動物造型吸引學生,調動了學習興趣,體現了數學的趣味性。

教師設計了拍手,扮動物叫,找出圖上小動物的倍數關係,佈置作業。用倍的知識説話等環節,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實際中感受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感到生活離不開數數學就在我身邊,從而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作用。從拍手怎樣才能聽得清楚是教師拍的2倍,看圖找倍數關係等,都不難看出老師着力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反映數學實用性的機會很多,只要教師把握機會,就能讓學生充分體現數學的實用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12

大數的寫法,一直以來都是大數教學的難點問題,不少學生無論教師怎麼講,就是不能領會寫數的要領,寫出來的數總是錯誤百出。比較典型的錯誤主要有:1. 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寫零,寫幾個零,出現這種錯誤的原因是學生沒有掌握數位順序;2. 錯誤的認為寫數就是簡單的把每級的數全寫下來,拼成一個數,如:二十五萬三千,寫成:2500003000。學生一旦出現這方面的錯誤會給二次教學帶來很大的'難度。如何解決寫數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呢,今天課堂上學生髮現的方法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案例]:

學生先自主探索大數的寫法。

師:同學們已經會寫大數了,你們能將寫數方法交流一下嗎?

生:先分級。

師:數都沒有寫出來怎麼分級呀?

生:不能把漢字分級吧!

生:我是先寫億級的數,再寫萬級。

生:在讀法裏先找“億”字,它前面就是億級,寫下億前面的數,再找“萬”字,寫下萬級的數,最後寫個級的數。

師:找一個數試試看。

生:三百零五億四千萬,先找到“億”字,億級就是三百零五,寫下305,“萬”前面是萬級,再寫下4000,最後寫個級的4個0。合起來就是30540000000。

師:如果是二十五億零九萬零三百,按照這種寫法,先寫的億級的25,再寫萬級09,最後寫個級的0300,合起來就是20090300。

生:不能,這個數是二千零九萬零三百。

生:老師萬級寫錯了,萬級應該是四個數位,你只寫了兩個數位,還有千萬位和百萬位的零沒有寫。

生;每級都有四個數位,沒有的要用零來佔位。

……

緊接着,我和學生嘗試着用這樣的方法寫了不少的數,學生髮現這個方法真管用:在寫數時只要找到每級的數,再把各級的數從高位依次排列,就組成了要寫的大數,只是在寫的時候一定要記住每級都有四個數位,哪一位沒有就用“0”來佔位。

過去教學寫數都是藉助數位順序表,但學生仍舊不能一一對號入座,時常出錯,可今天用學生髮現的這種“找級”的方法,效果真的很明顯。通過作業的反饋發現:全對的佔了近一半,大部分學生的有些細小的失誤,但不影響他們正確的寫數,58人中,只有三、四個學生需要進行二次輔導。

與教材上介紹的方法相比,可能這種方法還不夠完美,還有許多需要補充、完善的地方,但這畢竟是學生自創的,代表了他們自己的智慧,同時這也是最適合他們、最易被他們接受的方法。“適合學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三年級數學教學隨筆【四】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13

《燕子》是一篇文字優美的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優美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湖面上飛行、在電線杆上歇息的情景。

這篇課文要讀懂它,必須要與生活聯繫起來學,才能學得靈活,覺得透徹。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感悟燕子優美的外形、優美的飛行姿態、歇息時美妙的意境,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力和鑑賞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活動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助學提示:讀課文用“————”畫出燕子的外形特點,並帶着自己的.感情讀一讀,試着背一背。

填一填:

一身( )的羽毛,一對( )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湊成了( )的小燕子。

在理解“趕集”一詞時,我讓學生先説説自己去趕集時的感受,再想想課文中是説誰趕集?為什麼這樣説呢?學生通過與生活聯繫,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開之多,給人以熱鬧的感覺。在學生觀賞了春天美景之後,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談談你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讚美春天;在讓學生感受春風、春雨的柔美和燕子的活潑可愛時,讓學生聯繫已學到的一些古詩詞來説説。學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

活動二:感受燕子飛行時和休息時的美助學提示:

1、燕子飛行時都有哪些特點?

2、燕子休息時都有哪些特點?

先自主學習再小組內交流討論課文第四自然段描寫了燕子歇息時與春天景色互相映襯的美麗畫面。文中把燕子落在電線杆上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線譜,學生較難理解。我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説説燕子飛倦了怎樣休息?啟發學生想象:對照一下插圖,再閉上眼想象,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杆上的燕子變成了什麼?那幾根電線呢?書上哪個詞表示出了看不清楚?誰能把它畫出來?一位學生在黑板上先畫了幾根若有若無的細線,又在細線上畫了幾個小黑點。我隨手在畫上添了幾根線,把學生畫的小黑點連成了一組五線譜。問:“這像什麼?幾隻燕子變成什麼了?”仔細讀讀句子,品味一下,聯繫剛才想到的,又能體會到什麼?再閉上眼睛,把爛漫無比的春天和燕子歇息時的情景聯繫起來,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通過想象,學生不僅感悟到了燕子歇息時的靜態美,而且領悟到了活潑可愛的燕子與春天景色互相映襯的美麗意境,培養了學生對美的欣賞與鑑別的能力,而這也正是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活動三:拓展閲讀燕子總是跟春天聯繫在一起,詩人喜歡描寫燕子,老師也帶來了幾首與燕子有關的詩詞,讓我們讀一讀,勾出描寫燕子的詩句。

絕句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烏衣巷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通過拓展閲讀不斷豐富學生想象,鏈接生活實際,促學生的語言積累。

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本來以為學生很容易進入角色,可是學生在課堂上發言積極性不高。有可能是開學初,學生還沒有進入學習的氛圍中。就如體會小燕子飛行這一段內容時,我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學生能抓住“斜着身子”、“掠過”、“一轉眼”橫掠“……等體會到燕子飛行的輕快。有的也能從中體會到燕子喜歡春天,高興了,還會變着花樣飛行。這些固然令人滿意。然而大多數學生當的陪客卻讓人揪心。這也應該是我課堂教學中需要突破的。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14

今天和一個老師交流,《七色花》一課,談到哪一瓣花用得最有意義。當時她的學生思維非常活躍,説了很多種,有的説第一片花瓣最有意義,沒有這一片,她根本回不來,後面的事也就不存在了。有的説倒數第二片有意義,玩具太多了,交通堵塞了,這片花瓣幫助了全城的人。……老師逐個引導分析,最後讓孩子們得出統一的結論,最後一片花瓣最有意義,確實這也是編者的意圖。

我説,看出不少孩子並不服氣,雖然在老師的引導下,他不得不認為最後一片花瓣最有意義,但是在內心,他們不一定接受。這位老師説,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是一方面,不等於不引導,他隨便瞎説也不管。我説,是的,尊重是一方面,價值引導又是一方面,不能為了盲目尊重失去我們應有的價值引導。但是這一課從孩子們的角度看,孩子們對其他幾瓣花用法的看法也不無道理,就説到北極去吧,這一難忘的經歷對她來説就能説沒有意義嗎?關心他人確實是美德,是應該引導學生去感受,但是我們不能過於強調語文的教化作用,把我們的體驗強加給孩子。這樣做導致的後果是什麼呢?

請看這位老師跟我説的她做的這樣一個小實驗。她説,昨天給學生髮了一個通知:“告家長書家長同志:您好!為迎接十六大的勝利召開,教育局黨委定於十月三十一日下午組織全系統聽黨課,我校為大會主會場。因此,我校根據上級要求,週四中午12:10分放學,下午不上學,在家裏完成作業,請家長監督孩子完成作業並教育孩子注意安全。*****國小* 月*日”讓學生找認為最重要的話,學生找了好多條,諸如十六大勝利召開;組織聽黨課;家長監督完成作業等等,就是找不到最主要的信息——下午不上課。

為什麼會這樣?對孩子來説,下午不上課是非常振奮人心的消息,值得為這個消息振臂高呼。想想我們大人如果有半天意外的休息那種感覺吧。為什麼孩子們都找不到這一句,老師覺得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獲取信息能力太差了。

我説,不完全是這個原因。主要是孩子們沒有從自己的角度來找,他們是在揣摩老師希望我們找什麼。老師希望我們找的肯定是最有意義的,至於我自己最喜歡的怎麼能找出來,那不是意味着我不愛上學嗎?那位老師頻頻點頭。

長期的、模式化的思想教育,讓孩子們從小養成了説假話,空話的習慣,童真、童趣在慢慢消失。很難聽到孩子們真實的聲音,你們要聽什麼,愛聽什麼,我就説什麼。這是多麼悲哀的現象。語文教學應該儘量避免這種悲哀,讓課堂呈現她特有的生機和活力,讓語文教學真正煥發生命的色彩。

三年級的教學隨筆15

《小露珠》一課語言優美,用詞用句準確、生動,是學生學習積累語言的很好憑藉。在教學中,我重點訓練了學生的語感。

我認為,語感就是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包括感悟語言文字的含義、感情色彩、構成方式等。對於三年級的國小生,我們首先要培養學生讀了一段文字後知其大意的能力。教學第一自然段的時候,在學生讀通句子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説説讀了這一段知道了什麼。學生説知道了小露珠出現的時間。有的説,知道了小露珠出現的地方。有的説,知道了小露珠是在不斷地變大、變亮。這些信息就是學生感悟其中的詞句後得出的結論。把這些信息彙總起來,就是對這一自然段大意的概括。教學2、3、4自然段時,我一一出示了這三個自然段,在學生流利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説説這三句話講的是什麼。這是學生對這三個自然段大意的把握。

知其大意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引導學生在品評句子中培養語感。2、3、4自然段句式相同,但用詞不同。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找這三句話的共同點。通過交流,學生體會到了這三句話寫的是小青蛙、蟋蟀、小蝴蝶讚美小露珠的話。它們説話都很有禮貌,都表達了喜歡小露珠的感情。之後,我讓學生找這三句話的不同點。學生體會到了小青蛙、蟋蟀、小蝴蝶讚美的語言不同、動作不同、待的地方不同。在這基礎上,讓學生表演小青蛙、蟋蟀、小蝴蝶誇小露珠。學生掌握了句子的表達方式,語言表達流暢,動作表演也到位。而此時全體學生則是小露珠,我讓他們學學小青蛙、蟋蟀、小蝴蝶有禮貌的樣子,謝謝小青蛙、蟋蟀、小蝴蝶,並也誇一誇它們。學生説:“謝謝你,蹦到大荷葉上的小青蛙。你可真勤勞,一早就在捉蟲子了。” “謝謝你,爬到草稈上的小蟋蟀。你的歌聲真好聽呀。”“謝謝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你像花兒一樣美麗。”

曾看到一篇有關語感方面的文章。當時摘錄了這麼兩段:

語感是人對語言的直覺的整體的感受,或是由語言文字而引起的複雜的心理活動和認識活動的過程,是把握語言文字的一種能力。語感是一種個體的語文修養,是個體在長期的規範的語言實踐中逐步培養成的一種具有濃厚經驗色彩的,能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從語感生成的`角度看,語感教學策略主要包括:反覆誦讀、比較品評、潛心涵泳、切已體察、展開想象等。反覆誦讀是培養語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強調對語言文字的直接的整體的領悟,這與語感的直覺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較品評,是課堂語感教學的有效策略,俗話説,有比較才有鑑別。學生只有在不同語詞、不同句式、不同語序的比較當中,才能發現文中語言運用的妙處,品評語言的意藴和情味從而培養語感。潛心涵泳,是一種在熟讀基礎上潛心專注的研讀策略,面對語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鑑賞玩味,掂量比較,獲得審美感、情味感、意藴感等。切已體察,就是把眼前所讀的語言文字與自己的生活經驗、閲讀積澱相溝通,通過文字的橋樑,觸摸作者的心靈。語言方字符號本身沒有直接可感性,必須藉助聯想和想象,化乾癟枯燥的符號為形象鮮活的畫面;還可通過重組表象,創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這樣獲得的語感才是豐富深切的。

看來我所做的只是淺層次的,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感,還必須在潛心涵泳、切已體察、展開想象等方面進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