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美術教學隨筆

閲讀7.68K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經典的隨筆都有哪些?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學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學隨筆

美術教學隨筆1

一、樹葉貼畫造型教學。

各樣的樹葉是貼畫教學的好材料。樹葉千姿百態,與很多物體的形狀相似,用樹葉來貼畫各種物體,既經濟實惠,又能提高孩子的繪畫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美術課前可引導學生按要求採集各種形狀、顏色的樹葉,放在舊書裏面壓平,陰乾備用。上美術課時先讓學生備好剪刀、膠水等,然後指導學生在圖畫紙上勾畫草圖,再選用合適的樹葉修剪後組合拼擺後粘貼成畫。

二、彩紙造型教學。

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商店和城市一樣,糖果、香煙的種類繁多,裝潢精美標緻,圖案新穎美觀,色彩鮮豔奪目,內容豐富多彩,深受小朋友的喜愛,他們模仿集郵的`方法,把它們夾在舊書本里。美術課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興趣愛好,引導學生把不同圖案分類貼上,也可按教學所需拼、擺、剪、貼成各種字和畫。如拼人物畫時,黑色糖紙、煙紙剪成頭髮,黃色的剪成臉形,再按年齡、性別將其他彩紙剪成不同色彩的衣服,這樣拼成的人物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另外,還可將舊畫報、舊掛曆、舊書彩圖等結成串做門簾、窗簾或在節日裝飾活動場所。

三、麥稈造型教學。

春天,金黃的小麥豐收了。學生總喜歡玩,他們把麥稈當吹管,吹出各種悠揚動聽的樂曲,模仿自然界各種動物的叫聲。其實,美術課還可進一步激發學生這種興趣。教師可預先安排學生每人帶一小把麥稈。在美術課上先讓他們修剪整齊,然後像樹葉貼畫那樣指導學生拼、擺、貼,連成各種圖案。

四、布貼造型教學。

布貼畫是一種既古老又新穎的藝術,它源於歷史悠久、應用極廣的民間刺繡的貼補工藝。而作為畫的一種獨立表現形式,它又給人一種嶄新的印象。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布的花樣日益繁多。為此,布貼藝術造型教學,也是國小美術教學的好方法。可利用不同顏色、不同花紋的布角廢料,剪貼成不同題材的布貼裝飾畫。不僅豐富了美術課程資源,而且可以讓學生用布貼畫扮亮教室、居所。

五、年畫、掛曆時裝設計。

農村家庭都喜歡在新年張貼年畫、掛曆,現在的掛曆和年畫是越來越漂亮、品種也是越來越豐富多彩。迎新晚會前,我們可以組織學生收集各種舊年畫和舊掛曆,為參加演出的同學設計製作一套漂亮的演出服,或者舉 辦一次別開生面的時裝展示會。製作掛曆時裝一不用針線,二不用縫紉機。一把剪刀一根尺,一支粉筆一台釘書機,外加幾卷雙面膠。製作時一量肩寬,二量衣長(肩到肚臍的長度),三量胸圍和腰圍,四量裙長(腰到膝蓋的長度)。以腰圍為長度剪下長方形,再按裙長剪下若干長方形,然後用訂書機把這些長方形邊打折邊釘在腰上,一條百褶裙就完成了。上衣更簡單,先以二分之一胸圍為寬,衣長為長剪好兩個長方形,再將長方形對摺剪出領口和袖口,最後把前後兩片搭在演員身上用雙面膠粘合即可。 六、刨花貼造型教學。

製作傢俱後會有很多的刨花,我們可以收集起來貼成一幅幅精美的圖畫。先選長條平整的刨花在温水中浸泡30分鐘,然後擦乾、着色並壓平,接着構圖(想好你要貼一幅什麼圖畫),最後剪刨花並粘貼。若能用精美的畫框裝裱起來,效果更佳。

此外,黃豆、蔬果、糧食、石子、玉米秸、樹皮、樹根、吹塑紙、瓷磚、易拉罐等都是絕好的美術資源,在學生靈巧的手中都可以變成一幅漂亮的畫或者是另一個有用的東西。“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每一位美術教師都應做個有心人,善於在紛繁的社會生活中去粗取精,提煉適合於學生的美術資源,潛移默化地培養鍛鍊學生敏鋭的觀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術課程資源在農村藴藏着豐富的開發潛力,只要我們師生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就會發現身邊的美術課程資源真是享之不盡、用之不竭。

美術教學隨筆2

對於剛上大班的孩子,繪畫的能力還不是很強,我決定先來一次塗色鞏固的練習,為了迎合孩子們的興趣,我印了很多白雪公主、奧特曼、公雞、花貓、螃蟹、長頸鹿等圖案,供孩子們練習塗色,中班美術教育隨筆。在塗色前,認識了一遍蠟筆的顏色,並給孩子們説,我們要用紅色的,綠色的、藍色的的這些漂亮的顏色去塗,黑色只能用在頭髮上,白色塗了看不出來所以不要用。

塗色練習開始了,我巡迴整個教室,瞭解並指導孩子塗色的技巧,大半的時間過去了,我走到清清面前,一看,怎麼什麼也沒圖,仔細一看,他正在用白色的蠟筆使勁往貓咪身上圖,我説“老師不是説了,不要用白色的蠟筆塗顏色嗎?”他是一個不太善於言表的孩子,想説些什麼,一旁的孩子都説“貓咪是白色的啊~”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心中也暗暗想:恩,貓咪的.確是白色的,而且我印的是一隻,pettycat,動畫片裏也是白色的。我拿起他的紙,看了好久,貓咪雖然是用白色的蠟筆塗的,但是塗得非常認真細膩,連黑色的輪廓線上也沒有蘸到白蠟筆。

其實,畫畫只是表意的,白色的貓咪真是孩子想心中想要表達的,我的目的只是讓孩子練習塗顏色,不必拘泥於什麼顏色,黑色白色或者是紅色,都是一些漂亮的顏色,可是引導孩子不要使用某種顏色而讓畫面絢麗,卻對孩子的審美產生了誤區。孩子的作品應該隨性一些,可以不要去追求型,追求色彩的豔麗。

讓我想到,今後在班級開展塗鴉活動時,在活動中應該多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孩子自由發展。

由此,我明白了,繪畫是一種表現創作活動,有着很多的想象創作空間。幼兒園的繪畫作品雖然沒有什麼特殊的藝術價值,但繪畫本身卻對兒童的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促進作用。孩子的好奇心,使他們對繪畫感興趣,老師要為他們提供輕鬆快樂的繪畫氛圍,充分考慮到孩子的自主性,給予幼兒充分表現的空間,允許幼兒的個別差異,以及個性化的出現,成人應以幼兒的眼光去欣賞孩子的畫,每個孩子的畫都是與眾不同,想象都是很豐富的,畫中都有着天真活潑、生動稚拙的美。

美術教學隨筆3

古語説:“水至清則無魚,文至直則無味”。我認為課至平則無趣。那麼,什麼樣的課才能吸引學生呢?才是一節好的美術課呢?俗話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本好書,一部電影,要吸引住讀者、觀眾,精彩的開頭是必不可少的,上課也同樣如此,沒有精彩的開場白如何吸引學生呢?所以,一堂好課的導語設計是至關重要的。導語設計得好,先聲奪人,就能激發情趣,創設意境,激起學生強烈的“樂知樂學”的慾望,就會對教學產生積極作用。我們常説的“寓教於樂”,這“教”就是審美教育。美育是一種運用藝術美和現實美來影響、感染、教育學生,使他們具有感受美、欣賞美、評價美和創造美的知識和能力的教育活動。美術是一種高雅的藝術,是一門充滿美的魅力的藝術。而審美過程是人們用感覺器官耳、眼感受客體的過程。所以,我們在設計教學導語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去感受美的造型、美的線條、美的色彩、美的構圖、美的聲音,從而喚起一種審美的快感。我認為,可以通過三個方面達到目的。

(一)、圖片欣賞法

“百聞不如一見”。運用直觀形象的插圖、掛圖、畫像、範畫等圖片材料導入新課,可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是我在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方法。通過直觀的圖片投影,豐富多彩的圖片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學。

(二)、興趣激發法

心理學研究證明:“最大最持久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學科內容的內在興趣”,只有這種“內在興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很多,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1、運用實物導入

實物是最直觀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學工具之一。有時,千言萬語的,不如一覽實物,它可以使任何繁瑣複雜的事物變得簡單明瞭,把實物運用到課堂上,不僅可以使內容變得通俗易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他們的印象。我在上《標誌設計》這一課時,我取出學生常見的標誌給學生看,發現他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變得非常興,課堂氣氛立即活躍起來。

2、運用謎語導入

生活中沒幽默是乏味的,同樣美術課上沒有幽默則是枯燥的。美國保羅韋地博士曾對9萬名學生進行過調查,從中得出結論:學生最喜歡具有幽默感的老師。在美術課教學中,如能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教學過程會更輕鬆、更有效。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使師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學情境之中。

3、運用故事導入

兒童喜歡聽故事,他們一聽故事,會興致勃勃,注意力高度集中,引述與上課內容有關的故事導入新課,將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美術教學隨筆4

《天然的斑紋》這一課比起人美版教材的系列課程《自然界的圖形》來説,缺少了系統性,缺少了明確性。雖説兩課教學內容完全相同,但它沒有對天然形成的斑紋進行細化,而是作為一個整體提供給學生關於“肌理”的知識,引導學生從中體會自然界的`神奇和美。

肌理這個名詞是很難理解的,對學生而言,它主要是指紋理、色彩,例如:指紋、樹紋、葉紋等等,從這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入手,讓學生從中發現規則或無序的種種變化,並嘗試表現。

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按教師的要求收集了很多有天然斑紋的物體或圖片資料。是教學內容更豐富、更直觀。學生用心、用手、用眼請去感知這些平時不太被關注的細節之美,種種發現,讓他們不時地發出驚歎,這時是對學生進行知識提升的一個好的契機,但我沒有把握住這個機會,只是草草的作出總結。如果引導學生進一步的用美術的眼光去分析理解這些斑紋,體會它們紋理的雜亂無序和細膩整齊,觸感的光滑柔軟和粗糙堅實。便可輕鬆得解決本課重難點,加深學生的理解。

美術教學隨筆5

興趣是學習的摯友,是學習的原動力。在國中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會收到良好的效果。那麼如何培養國中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呢?

一、瞭解學生,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就得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方向,承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承認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識的能力有強有弱,學生的基礎有高有低,因此,給學生以充分的尊重,因材施教,讓學生在自己的起跑線上前進,體會成功的喜悦。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意願,在許可的範圍內向學生“妥協”一下,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二、創設愉悦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學生學習時僅有老師一個人説教,學生聽,這樣的課堂最不受學生歡迎。美術課一直深受學生歡迎是因為美術課“輕鬆”、有趣。作為一線美術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輕鬆、和諧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更喜歡上美術課,樂於學習美術知識,接受美的薰陶。如:在上製作裝飾畫一課時,我要求學生利用生活中平常的東西製作裝飾畫,我沒有講述裝飾畫的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將閒暇時從網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裝飾畫展示給學生,那生動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給學生強烈的視覺衝擊,那獨具匠心的創意更是讓他們不由自主地發出讚歎。受此感染,學生也躍躍欲試,我因勢利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構思、討論製作的內容,需要的材料,然後分頭行動。一次手工製作熱潮在校園裏掀起……通過這節課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一個良好的範例,對學生不僅具有啟發、展示的作用,更是一種學習動力的催化劑。

三、利用美術作品展覽,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由於身處窮鄉僻壤,沒有大型的美術館、博物館可以參觀,也沒有專業的美術院校可供學習,更沒有畫家的畫室和工作坊可訪問,只有通過學生自己的美術作品展覽來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如,開辦卡通畫展覽,特色手工剪紙展覽,水粉畫展覽,裝飾畫展覽,看到同學的作品,自己的作品都在展覽之列,每個學生都美滋滋的。在學生展出作品的同時,也將教師的作品一併展出。通過此舉,不僅極大地推動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更讓校園增添了一些藝術的氛圍。

四、利用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多媒體作為信息的載體,在教育目標與教育內容實踐的操作中搭起過渡的橋樑。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它不僅刺激人的視覺和聽覺,而且能有效喚起人的興趣、情緒和思維,最大限度地作用與人。學校新建了多功能教室,我就利用網絡直接向學生呈現各種美術教育信息,如:中國刺繡歷史,唐三彩、中華陶俑、中國畫筆墨情趣等,以更直觀、更形象的畫面出現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使他們進入情境,便於他們認識、理解、接受、領悟,使美術教學更為生動活潑,這種有別於平時課堂教學的學習方式更受學生歡迎

以上是美術教學中一點淺薄的認識,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需要我們美術教師繼續為之努力。我們期待我們的教學環境越來越好,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讓農村的孩子們接受更多的美術知識,受到更多美的薰陶。

美術教學隨筆6

1. 興趣是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

在我看來,教師應該根據季節的變化,因地制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於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和體驗生活中各種美好的事物,從而開闊幼兒的視野,提高幼兒對繪畫的興趣,提高幼兒對美的認識和表達能力。

教師還應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引導幼兒多看,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不僅能觀察到單個物體,還能引導幼兒觀察到物體的各個部分及其相互關係。

例如,在繪製《兒童在行動》時,兒童以某一兒童的遊戲情境為主要創作對象,但在豐富畫面的同時,也要畫一些其他兒童的活動,使畫面的佈局更加合理有序,內容更加豐富。

2. 營造輕鬆愉快的心理環境

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些想法在孩子的頭腦中並不是最初的。如果成年人不干預,我認為他們會創造自己,自動調節自己的行為,從而得到最大的發展。

所以我們教師要正確地面對孩子們在畫面中的“出格”“錯位”現象。小孩子經常畫一些有趣的現象:小孩子的耳朵畫成小動物的耳朵,鴨子畫成尖嘴巴;兔子的尾巴又長又細。

在白天畫月亮?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成年人往往無法理解別人,有人甚至急於糾正。

我認為我們的老師也不應該打斷孩子們的繪畫活動,急於糾正他們的繪畫內容,應該引導他在事件發生後進行觀察,瞭解相關事物的特點,使他們能夠在生活中通過觀察和學習積累豐富的科學知識。

因此,面對孩子們的繪畫“出格”,我認為老師應該更加鼓勵。

3.在兒童繪畫中説是很重要

在藝術活動中,掌握幼兒的“説”,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提高幼兒的繪畫水平,發展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幼兒的思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師在使用各種手段、媒介的基礎上給幼兒大量感性認識,讓幼兒自由想象,説出自己的'想法。在這個時候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去説,老師一定不要説“不可能”、“這是不對的”等否定孩子的想法,要有創造性、奇異的想法,給予肯定、鼓勵和欣賞。

讓孩子覺得這樣異想天開是對的,讓孩子養成發散思維的習慣。為了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説,我認為你可以用自己的話説,然後在孩子旁邊説,分組説,以大家説的形式説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同時也吸收別人的想象力。

美術教學隨筆7

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教師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呈現形勢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同時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繫在一起,強調了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這學期,無論是三年級或是四年級,技能訓練比較多,如布貼畫、紙塑動物、剪紙、橡皮泥等,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使學生形成基本素養

在美術教學中,我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髮展為本,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我選擇了基礎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如《紙塑動物》,小動物是小朋友最喜歡,廢紙又是同學們最多的,再加上舊棉絮,用這些東西紮成所塑造的基本型,然後用廢紙片一條一條地粘貼出小動物,最後進行彩繪美化。既輕又美觀。同時,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適應不同素質的學生,使他們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徵,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學畫圓形,可以畫出“我坐熱氣球環遊世界”的創作畫;認識方形,可以畫出“火車跑得快”、“熱鬧繁華的大街”;畫梯形,不僅畫出美麗的養牛場,成羣的`牛,還有養牛場新房舍和放牛喂牛的小朋友。

學生在作業中畫了主體,又加畫了背景(如畫神奇的手,可以畫出抗洪後重建起的新家園),添內容補顏色,作業完成得五花八門,真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一節課的容量一下子加大了許多,密度加強了,不僅學會了基礎知識,還將加大的難度滲透在創作完成的過程中,甚至幾節課的內容都可以在一次作業中完成,創造力與創新的意識充分地形成和發揮,孩子們學到的知識技能遠遠超過普通的四十分鐘。這種被稱為“濃縮法”的創造教學,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兒童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加大單位教學時間和知識量,學生反映仍然是“美術課一點都不難”、“我真喜歡美術課”。

美術教學隨筆8

美國孩子畫蘋果,教師拎來一筐,由學生拿一個作畫;日本孩子作畫,教師高舉鮮果一個,讓孩子們瞻仰一番,便作畫去;中國孩子畫蘋果,是由老師先畫一個,交待先畫左後畫右,這裏塗紅,那裏塗綠,結果呢,中國孩子筆下的蘋果最像蘋果,日本孩子筆下的蘋果像鴨梨,而美國孩子筆下的蘋果或如南瓜或如葫蘆。

西方發達國家注重的是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凡事讓孩子參加,讓他們自己去觀察、體驗、分析和得出結論,再付諸實踐。儘管第一次畫得像鴨梨,第二次、第三次就可接近真的了。我們中國教育孩子是唯恐交代不細,畫面裏較多飽含了教師的觀察分析和結論,卻少有孩子的'參與,琢磨和思考,缺乏了想象和創造,沒有了繪畫的激情,儘管能看黑板上的蘋果畫蘋果,離開了黑板什麼也不會了!

再比如,剛從幼兒園出來的孩子,都畫着故事裏面相同的一個畫面,比如“龜兔賽跑”等,畫着一個造型的花、草、動物等,圖解看概念化、簡單化的圖形,模仿簡筆畫之類書籍裏面的畫面,這種經過訓練的“繪畫”手法,無疑過早地使孩子失去想象、失去自我,有了依賴性,給孩了們天性的發揮帶來很大麻煩。

美術教學隨筆9

今天讀到了一篇有關於兒童美術教學中關於臨摹教學的文章,很受啟發。在低年級和興趣班的教學中,我常常會讓孩子臨摹作品,雖深知臨摹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孩子的想象力,但又礙於還在繪畫時在臨摹中的所得,比如,多臨摹能提高視野品味,感受經過藝術加工和現實生活中事物的造型和色彩差異,低年級學生認識線條美感等。在本篇文章中,強調了臨摹教學的必要性,但也要注意教學中的方式與方法。其中有幾個方面是值得我學習和借鑑的。

首先,臨摹與寫生相結合,筆者建議在臨摹後,要帶領孩子觀察與之相似的題材,通過回憶採用這樣的表現手法來體現現有的物體,將所學的知識真正為孩子所有,從這一點來看,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適時選擇內容臨摹也不個不錯的辦法;另外,不似臨摹,這也是我值得改正的地方,在上一期美術興趣班的教學中,學生的線條不夠流暢、大膽,我就多設置了些線描畫的臨摹,並要求學生儘量和臨摹作品畫的一樣來提高孩子的造型能力,現在想起來,我這樣的做法是欠斟酌的,應讓學生注重學習其中的繪畫方法,而不是畫的“似”。現在的學習只是給孩子一個途徑去接觸成熟的繪畫形式。看來,這臨摹教學的學問還真不少。我們自身也要加強學習。

美術教學隨筆10

聽了一節美術課,我感觸很大,不由得想起了台灣的一位女畫家、詩人關於美術教育的真知卓見。

席慕容的散文不僅用細膩的筆法描寫愛情、友情、親情;用清新淡雅的語言品味生活,而且還在她的教學領域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見解。她在許多文章中,都以自己多年從事美學教育的實踐為題材,闡述了"全面發展"和"個性化學習"的教學理念。在幾十年後的今天,仍然有很強的'説服力和影響力。

比如,在《幾何驚夢》中,她寫自己總是因為害怕理科類考試,幾度從夢中驚醒。在夢中,老師叫她回答問題時,她緊張地張口結舌,無法出聲,所有的同學都轉過頭來,用一種冷漠、不屑的眼光看着她,使她在夢裏直髮抖。哪個時候,理科成績好,才能成為同學羨慕的好學生,而文科再好,在班上也抬不起頭來。記得一次她得了全九年級國文閲讀檢測第一名,老師用一種很惋惜的口吻説:"可惜呀!國文那麼通,怎麼物理就那麼不通呢?"

席慕榮中學時代的美術繪畫就達到了令同學們歎為觀止的地步,二十年後還有人能因為她的畫而記得她的名字,記得她畫滿畫兒的數學課本,她這些親身經歷和深刻的體驗使我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長,教育工作者不應該用一種尺度來衡量學生,不能用一個模子來塑造學生,應該允許學生們有自己的個性發展空間,為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提供寬鬆地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廣泛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頑強的學習品質。

應該説,在那個年代,"應試教育"已害人至深。像席慕榮這樣有文采和藝術天分的學生,差一點被老師的同一標準、同一尺度而扼殺了發展的空間,那麼如今全面綜合評價一個學生是多麼的開明和公正,具有人文性啊!回首往事,歷史的巨輪轉瞬之間,已輾過了幾十年,教育理論的落後,還要引發多少的無奈呢!難道不值得我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深思嗎?

席慕榮還在《美術教育》一文中,明確地指出"其實美並不是一幅單純的畫畫兒,上美術課也不是隻是畫畫兒這麼一種單調的方法,美術教育的真正目標是讓孩子擁有一顆柔軟而敏感的心,透過這顆心她才能充滿自信地走進這個世界,領略和欣賞生活中種種奇妙有趣和美麗的現象,美術課的真正內容,其實應該是如何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孩子通過創作或欣賞的過程在內心產生歡愉和自由的感受,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全班孩子中沒有一個是犧牲者。因為,讓身體健康的活着,和心理健康是每個孩子應有的權利。

席慕榮在這篇散文中反覆強調,教師要端正教育的出發點,方向和運用正確的方法,使教育能夠真正面向全體,她在美術教育方面的理念,在今天的其他任何課程教育中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美術教學隨筆11

《京劇臉譜》這一課題的內容很多,在設計時我將其分成了建築、風土人情、京劇三大部分,並將京劇這一國粹放在最後,在這一課時中學生在欣賞中領略了我們的國粹——京劇的神韻,並製作臉譜進行亮相表演中,表達了學生對京劇的喜愛之情。

欣賞是藝術教學中的形式之一,但欣賞也是目前藝術教學中的難點。由於學生以往的藝術知識較欠缺,欣賞起來,不知從何入手。本課我通過兩段精彩的視頻,讓學生了解了京劇的`一些基本知識。在嘖嘖稱奇的欣賞中,拆除了門檻,降低了難度,學生很容易就領略到了京劇的獨特魅力。

力求在對話中瞭解京劇。對話式就是教師以平等的心態和學生就某一話題、某一作品共同交流討論。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傾聽,讓學生在自由寬鬆的氛圍中充分發表自已的想法,本課中我注意向學生拋出能引發進一步思考的話題,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對話式教學持續深入展開。

教師應該當從學生自我意識、學習風格、個性發展、智力和能力、興趣和愛好等個性因素分析入手,採取多種策略指導學生學習,使學生的主體人格,各種潛能得以開發。

美術教學隨筆12

開學第一天的美術課,一4班學生給我的大體感覺是:全班課堂紀律很好,但總體上表現不夠積極。整節課上只有5位學生先後主動舉手發言(一4 班有47名同學,主動舉手的同學才佔到全班的9.2%),更多的問題都是我點名回答的。我覺得學生不夠主動的原因有三:

一、因為第一天上課,學生還沒有適應國中的學習方式。

開學前的一個星期,學校專門組織學生觀看錄像和開設講座,對學生的生活行為和學習習慣進行培訓,但我們知道,習慣是要經過一定時間才能形成的。雖然班級裏分成8個學習小組,但當我提出問題要求小組討論時,班級時並沒有出現我想要看到的熱烈討論的場面。〔這裏要做點説明:我校參照新課改的理念並學習杜郞口的教學模式,結合自身的辦學特點,在七年級年級進行教學改革實驗。在學習形式上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每個班級都分成6到8組,每組6人(由於人數關係,個別組是5人或者7人,不超過8人)。〕

二、美術課是在下午,學生已經比較疲勞了。

學校的作息時間是:早上6點40到校早讀,上課時間是從7:30到11點20,上午有四節課,第節課45分鐘,中間有兩次10分鐘的課間活動、一次25分鐘的課間操和一次5分鐘的眼保健操。11點20到下午1點30第一節課之前,學生除去吃午飯和午睡的'1個小時,其餘時間還要進行學習。對於正在發育的七年級學生來説,這樣的學習強度肯定是不小的,所以比起上午的課,下午的課在教學效果上肯定會打折扣(我想許多老師都有這樣的感覺)。

三、課前準備工作不夠完善,沒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節欣賞課,雖然我在去年已經上過了,並且有相關的教案和課件。但我還是進行認真的準備:查看了新課標關於“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的學習目標,並看了“如何更好的進行美術欣賞”之類的文章,結合去年的教案和課件,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着手點,重新設計了教案和課件。中午我把課件拷到了美術教室的電腦中,但在我下午上課之前,學校的另外一位美術老師(是我的老婆)打電話過來,説她本要上課的九年級教室裏的電腦突然出了問題,要到美術教室上課,(沒辦法)所以我只好在教室上課了。其實,學校是有兩間美術教室的,但只有一間有多媒體設備。考慮到這學期學生要循環使用美術課本,所以我在開學前向學校提出申請,要求把另外一間美術教室裝上多媒體,但是昨天才裝好。還有教室長時間沒有打掃,所以只能等打掃過才能進去上課。

基於上面的原因,我只能臨時改變計劃在一4班教室裏上課,但已經沒有了上課的節奏了,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評論:當然,我對七年級4班的這種感覺只是一節課的感性判斷,這一感覺是否準確還需要長時間的觀察才能進行判斷。還有,我還需要訪談調查一4班的班主任和其他任課老師,聽聽他們對一4 班的感覺,這樣才能作出一定的評價。

美術教學隨筆13

片段一:美術課下,我照例去教室裏轉轉。還沒進門,就有孩子向我飛奔過來。

“老師,你看,這是我畫的畫……”

“老師,你看我畫的漂亮嗎?”

“老師……”……

那一刻,我被這些畫紙包圍了。“慢慢來……恩,真漂亮!”“我進教室看好嗎?”……

進了教室,發現黑板上也早已貼滿了孩子的作品。又是一批人衝過來。

“老師,你看,我的畫在這裏。”

“老師,這是我畫的小池塘”……

我示意他們不要擁擠,這才仔細“欣賞”起這些作品來。眼前的這幅畫挺“抽象”的,説句實話,一下子沒反應過來畫的是什麼,便讓孩子給我解釋。他饒有興致地開始介紹:“這是一個小池塘,池塘裏有許多小魚,還有鴨子在游泳……天上是彩虹,有七種顏色……”簡簡單單的一幅畫,他卻介紹了好半天,厲害!

“你這個池塘為什麼是粉紅色?生活中有這樣的池塘嗎?”我納悶極了。

“老師,你不知道,這是被施了仙法的池塘,裏面的水是甜的,所以它是粉紅色的……”

哦,原來如此!

片段二:思品課上,我在講到如何進行課間活動時,便讓他們説説自己課間最喜歡幹什麼,也可以説説同桌喜歡幹什麼。最後,我讓孩子將自己的或者同桌的課間活動用書寫或者畫畫的方式記錄下來,只見他們紛紛埋頭開始動筆。可是,才一會兒功夫,可愛的小胖墩就舉手了。

“怎麼了?”

“老師,她畫我。”他一邊説一邊指着同桌,“她畫我課間出去奔跑、追逐打鬧,那是我以前課間做的事情,我現在已經不跑了。”

同桌女生反駁道:“才不是,我剛才就看到你跑的。”(因為我跟孩子們強調,為了安全,課間是堅決不允許追逐打鬧的,估計小胖墩是害怕挨批評)

“我沒有跑,我以前喜歡奔跑,現在不了。”他一臉無辜地望着我。

我示意他先別出聲,向他的座位走去。我暗自在想:這個女孩畫畫本領真是了不得,居然還能把同桌奔跑的事情畫出來,得好好看看。

“老師,給你看,這就是他。”

“哦?”我硬是將快要脱口而出的笑聲忍了回去,指着畫,故作平靜狀:“這就是你畫的同桌啊?”

“是的.,這是他,他在跑。”

小胖墩也附和着:“老師,看,這就是我在跑,可是我今天真的沒有跑……”……

從圖畫來看,女孩的繪畫本領真的不高,因為我壓根兒就沒看出個所以然來,畫上是有個人,但我看不出那人是不是在跑,也真的看不出那是誰,跟小胖墩相比,差別還是挺大的,可這兩個孩子就認定畫的就是小胖墩了。嗨,他們説是就是吧!

寫到這裏,我又一次情不自禁地笑了。人一生中什麼時候才是最快樂無憂的?大多數人都會回答——孩童時代。是啊,想一想我們在孩童時代的記憶,就像一個百寶箱,裏面最多的就是無憂無慮的快樂。此刻,我面前的那幫孩子,他們正在享受着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他們的心中帶着一點本能,一份好奇,幾許純潔幼稚,他們擁有一顆天真無邪的心,對世界充滿信心,充滿希望,他們覺得什麼都新鮮有趣。在他們的世界裏,太陽可以是綠色的,小樹可以長到天上,人們可以插上翅膀去飛翔……

眾所周知,兒童期作為一個特殊時期,發散性思維異常活躍,往往出現不懂就問的現象,提出的問題和想象天真單純、富於幻想、超乎邏輯,在成年人看來顯得幼稚可笑。但就是他們生命中的那份透明的天真感染了我,使得我也在努力去向他們靠近,我覺得自己都越發年輕了。記得杜威曾強調成年人和成年社會應該重視孩子的“未成熟狀態”,我認為一點不假,孩子的世界較成人的世界,要清澈得多、單純得多,作為教育者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他們的天真,讓他們美好的天性自由飛揚,也許,那才是教育的意義吧。

美術教學隨筆14

對於剛上中班的孩子,繪畫的能力還不是很強,我決定先來一次塗色鞏固的練習,為了迎合孩子們的興趣,我印了很多白雪公主、奧特曼、公雞、花貓、螃蟹、長頸鹿等圖案,供孩子們練習塗色,中班美術教育隨筆。在塗色前,認識了一遍蠟筆的顏色,並給孩子們説,我們要用紅色的,綠色的、藍色的、黃色的這些漂亮的顏色去塗,黑色只能用在頭髮上,白色塗了看不出來所以不要用。

塗色練習開始了,我巡迴整個教室,瞭解並指導孩子塗色的技巧,大半的時間過去了,我走到清清面前,一看,怎麼什麼也沒圖,仔細一看,他正在用白色的蠟筆使勁往貓咪身上圖,我説“老師不是説了,不要用白色的蠟筆塗顏色嗎?”他是一個不太善於言表的孩子,想説些什麼,一旁的孩子都説“貓咪是白色的啊~”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心中也暗暗想:恩,貓咪的確是白色的,而且我印的是一隻,pettycat,動畫片裏也是白色的。我拿起他的紙,看了好久,貓咪雖然是用白色的蠟筆塗的,但是塗得非常認真細膩,連黑色的輪廓線上也沒有蘸到白蠟筆。

其實,畫畫只是表意的,白色的貓咪真是孩子想心中想要表達的,我的目的只是讓孩子練習塗顏色,不必拘泥於什麼顏色,黑色白色或者是紅色黃色,都是一些漂亮的顏色,可是引導孩子不要使用某種顏色而讓畫面絢麗,卻對孩子的審美產生了誤區。孩子的.作品應該隨性一些,可以不要去追求型,追求色彩的豔麗。

讓我想到,今後在班級開展塗鴉活動時,在活動中應該多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孩子自由發展。

由此,我明白了,繪畫是一種表現創作活動,有着很多的想象創作空間。幼兒園的繪畫作品雖然沒有什麼特殊的藝術價值,但繪畫本身卻對兒童的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促進作用。孩子的好奇心,使他們對繪畫感興趣,老師要為他們提供輕鬆快樂的繪畫氛圍,充分考慮到孩子的自主性,給予幼兒充分表現的空間,允許幼兒的個別差異,以及個性化的出現,成人應以幼兒的眼光去欣賞孩子的畫,每個孩子的畫都是與眾不同,想象都是很豐富的,畫中都有着天真活潑、生動稚拙的美。

美術教學隨筆15

國小美術欣賞對於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審美能力和鑑賞能力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美術欣賞教學僅僅停留在直觀感受的感性層面,方法和形式也不夠豐富,教學欣賞課中我嘗試讓學生帶着問題欣賞,以此來拓展欣賞的空間進行教學。問題意識可以驅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並積極解決問題,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促使良好的個性發展,因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美術欣賞教學中重要的教學任務。

欣賞前,教師應該先圍繞作品的`特點擬好思考題,要求學生帶着問題欣賞,在欣賞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如,你看見了什麼,作品是怎樣組織起來的,作品有什麼意義,如果你有這幅畫你會把它放在家裏的什麼地方等等。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在欣賞中多動腦筋,提出一些老師沒提出的問題。以《海底世界》一課為例,筆者先讓學生看一段關於海底世界的錄像,通過欣賞激發他們對海底生物的興趣,接着筆者和學生親切交談:"小朋友,你看到了什麼}這是什麼地方呢?"大海是學生們最熱愛、最熟悉的事物,因此他們會爭先恐後地回答這一問題,由此很自然地引出了主題。最後,一堂美術欣賞課就在餘味和懸念中結束了。

標籤:隨筆 美術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