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二十四節氣歌是什麼

閲讀3.12W

二十四節氣歌是快速記憶二十四節氣而寫成的歌。

二十四節氣歌是什麼1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

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節氣歌是什麼
  

版本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二十四節氣歌是什麼2

對於各節氣的解釋:

立春2月4日-5日,謂春季開始之節氣。

雨水每年2月18日—20日,此時冬去春來,氣温開始回升,空氣濕度不斷增大,但冷空氣活動仍十分頻繁。

驚蟄每年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蟄伏土中的.冬眠生物開始活動。驚蟄前後乍寒乍暖,氣温和風的變化都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陽光直照赤道,晝夜幾乎等長。中國廣大地區越冬作物將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清明每年4月5日(或4日),氣温回升,天氣逐漸轉暖。

穀雨4月20日前後,雨水增多,利於穀類生長。

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立夏”。萬物生長,欣欣向榮。也為夏季的開始。

小滿每年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此時顆粒開始飽滿,但未成熟。

芒種6月6日前後,此時太陽移至黃經75度。麥類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可以收藏種子。

夏至6月22日前後,日光直射北迴歸線,出現“日北至,日長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小暑7月7日前後,入暑,標誌着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

大暑7月23日前後,正值中伏前後。這一時期是中國廣大地區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熱”,雨水偏多。

二十四節氣歌是什麼 第2張
  

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開始結果,到了收穫季節。

處暑每年8月23日或24日,“處”為結束的意思,至暑氣即將結束,天氣將變得涼爽了。由於正值秋收之際,降水十分寶貴。

白露9月8日前後,由於太陽直射點明顯南移,各地氣温下降很快,天氣涼爽,晚上貼近地面的水氣在草木上結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9月22日前後,日光直射點又回到赤道,形成晝夜等長。

寒露10月8日前後。此時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北半球氣温繼續下降,天氣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為“寒露風”。

霜降10月23日前後為“霜降”,黃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與“霜降”節令相吻合,霜對生長中的農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後。

小雪11月22日前後為“小雪”節氣。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強,氣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現雪花,但此時為初雪階段,雪量小,次數不多,黃河流域多在“小雪”節氣後降雪。

大雪12月7日前後。此時太陽直射點快接近南迴歸線,北半球晝短夜長。

冬至12月22日前後,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則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至,成為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北半球白晝漸長,氣温持續下降,並進入年氣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1月5日前後,此時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1月20日前後,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

二十四節氣歌是什麼3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古代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和發展

二十四節氣源於物候歷,即根據自然現象的季節變化劃分時間,確定農時,現行的二十四節氣名稱大都與物候和氣象有關,《詩經·七月》、《夏小正》、《月令》等文獻關於物候和農時的記載保存了節氣制度的原始形態,直到漢代,才演變為統一的太陽曆。

節氣制度自始至終就是農事曆法,與農耕生活相始終,在此意義上,它無法保護,也無需保護。但節氣制度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秩序、追求天人和諧的古老智慧,這為它在現代化條件下的繼續傳承和文化創造提供了契機。

二十四節氣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整個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同時,二十四節氣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也自然被納入了學界和政府的議事日程。二十四節氣制度源遠流長,鄉間農夫世世代代按照節氣的循環安排生產和生活,並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與節氣制度相關的風俗文化。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簡單易及、朗朗上口的《二十四節氣歌》婦孺皆知。鄉下人家司空見慣的農曆曆書上依然清楚地標明着每一個節氣到來的日子,節氣制度作為中國人標識時間和歲月的獨有標識,早已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十四節氣歌是什麼 第3張
  

當前,城市化進程不斷自己的加劇,傳統的鄉土生活和自然節律離我們漸行漸遠,“鄉愁”越來越成為我們社會的一種普遍流行的集體情緒,二十四節氣進入人類非遺文化名錄,在社會各界引發的巨大熱情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熱情如同一陣風,很快就會退去,而基於全面而深入的瞭解之上的熱愛才是一種文化得以傳承的動力所在,也只有以對一種文化的'正確瞭解為基礎,對它的保護和傳承才不至於走入歧途。

二十四節氣自始至終是一種農耕曆法。華夏民族是一個古老的農耕民族,而農耕生活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二十四節氣就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根據自然季節循環的節律、以物候、氣象、天文等自然現象為標識劃分農耕週期、安排農事勞作的時間制度,二十四個節氣無非是對季節的進一步細分。

由於草木的榮華凋零、鳥獸的遷徙蟄藏、雨露霜雪的四時變化等氣象和物候最為直觀,也最直接地反映了大自然的盛衰榮枯、季節輪迴,因此,古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以物候、氣象等現象標識農事時令的做法,這就是所謂“節氣”。

實際上,現在的二十四個節氣名稱中,除了四立和四仲是依據太陽的迴歸運動而命名外,其他節氣名,都是由其相應的物候或氣象而得名:雨水錶示空氣的濕度逐漸增加,雨水開始增多了;驚蟄表示隨着氣温的進一步提高,冬眠的動物蟲子開始甦醒;清明表示春和景明、天氣晴和的陽春三月到來了……節氣原本是一種“物候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