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熱】國小教育隨筆

閲讀1.98W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什麼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教育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熱】國小教育隨筆

國小教育隨筆1

如今教師不光教會學生知識,隨着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要求教師的素質體現全面性,教師角色可以成為家長、朋友、知己……集各種角色與一身。要經常對學生學習狀態有所掌握的,時刻關注着每個學生的發展,深入細緻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學生的學習狀態端正了,才能更好的開展教學。教師要用智慧去經營自己從事的教育工作。

每週二下午放學是我負責的社團活動。學生畫完畫後,由於時間有點晚,都是慌着回家……留下的總是不整齊的桌椅和一地的小小紙屑。每次的課後的打掃衞生都讓我累的一身汗。學校領導付校長提醒我對學生要做到民主的引導,科學管理是工作的基礎。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教師只有認清自己是處於“指導”的位置,才能貫徹民主精神,才能有效發揮學生的主人作用,增強他們自主、自立、自強的信心,增強他們作為集體主人翁的責任感。後來,上課時我用“課件”向他們展示走後的“教室。”我採取了發揮學生個人的參與意識,開展衞生評比。這些學生雖然不是來自同一個班,但都是有自尊心的,課後也能按照我的要求保持教室的衞生和秩序。也不願意因為自己的.影響大家。慢慢的學生充當主人翁的意識由此迸發出來的能力就越強。我的問題解決了。有了民主科學的管理,學生的個性就越能得到發展。

在充分發揮民主作用的同時,教師也要耐心傾聽來自學生不同的聲音。採納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建議,同時保留那些尚不成熟的意見和建議,不能讓部分學生因為鬧情緒而影響學習效果。也就是説在發揮民主的同時,也必須兼顧集中,減少工作中的障礙。

老師的教育不僅是知識,還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以及高尚的思想品質。只有良好的習慣,才能形成優良品質。當然培養良好的習慣和品質,只靠覺悟是不夠,還必須有制度。每學期的第一節美術社團培訓課,我都是先講規則。另一方面,開展諸如“當日小組長”的活動也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我歷來重視學生考勤制度,總是一抓到底,對違反考勤制度者,總是先問明原因,嚴重時告知家長,協作管理。

榜樣的作用和力量是巨大的,潛移默化的。學生接觸最多的是老師,所以老師一定要堅持以身作則。只有真誠對待學生,學生才能真正地感受你的愛,身體力行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用自己的真心、誠心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健康的發展。並多擠出時間參與學生的活動,多渠道地溝通師生間的感情,努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求真務實,身體力行,和學生打成一片,這樣和學生接觸的多,學生會將你“融”在他們的堆裏,你就能夠聽到他們更多的心聲。不願和父母説的話也講給你聽,充當他們最好的朋友。教育無小事,貴在堅持。如在日常生活中,我總是堅持拾起了地上的一片紙,後來我發現主動撿起自己位置周圍垃圾也成了孩子們的習慣。

我們每天從事的教育事情可能很小,細細品味,快樂很大。你的成長記憶裏有我,我會幸福的。

國小教育隨筆2

今天在辦公室裏又聽到一個同事訓隔壁班級學生的聲息,想着考前最後一課,難道是學生浮躁,不好好複習。老師言之有理地批評個別學生天經地義,學生也應該懂這些道理,可為什麼好像班級裏學生似乎也都心存怨氣,暫時的安靜,瞬間噪聲四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老師用擴音器發出的聲音中也似乎傳遞這樣信息,“簡直不可理喻,為什麼總是要讓我為你們生氣?!”

這就不免引起我的揣測和好奇,一下課同事也像避難一樣進到我們辦公室裏,傾訴自己的冤屈,“馬上該考試了,上節模擬考試卷有些學生竟然找不到,評析時讓把答案記到卷子上,有些學生就是不記,還兩個人嘀咕不已,提問讓他講又講不出東西,還一句‘我不會’,都沒有羞恥之意。批評他幾句,“我學不會”,好像他很有理。真讓人生氣!”

我們一邊勸他不要和學生一般見識,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自己盡力,學會不生氣。同時我的腦海中也浮現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受傷的總是你?

經詢問原來老師認為該考試了,學生應該知道急,自己也沒有時間批,不僅沒有收,也沒有要求學生必須下一節評析前做完,評卷前也沒有講明評卷後抽查或複查更正事宜。

出現問題也就不言而喻。我們知道對於有些學習目標不明的孩子,卷子不見多少有些故意,可是我們為什麼不能事先考慮到進行規避。比如課後及時收齊,開卷考試,考試中學生批註問題相關內容頁碼,最好教師根據時間,有所側重的批改。評卷前再發到學生手裏,讓學生先自己相互釋疑,然後教師有針對性地點撥答疑,同時講清落實檢查事宜。

另外,針對部分學生的問題,可以課前或者課後處理,批評也要注意針對性問題學生自己,儘可能不要全班性涉及,致所有學生都處於被懲罰的境地,不僅耽誤全班學生的學習,也無形中降低了學生的士氣,不經意引發所有學生的怨氣,造成自己好心沒有辦成好事,反而被敵視中徒勞無益。

所以,當我們遇到問題時,一定要學會告訴自己,冷靜、冷靜,再冷靜,因人而異,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激化問題,個別人的問題個別人處理而已。未雨綢繆,做好細節處理,多一些正向激勵,也就少一些無謂的歇斯底里,用情緒帶動學生情緒,增強施教的親和力,喚醒自己和學生不斷努力,綻放做最好的自己。

國小教育隨筆3

人的一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侷限,學生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必須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更新知識結構,去吸收新東西。可見,學習方法比知識更為重要,教給學生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因此現代教師的主角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潛力,使學生獲得必須的終身學習的本領。而學生靈活運用傳授的方法又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反覆訓練的過程,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採取了不同的訓練方法,

一、預習是學好語文關鍵的第一步

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的開端,是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和潛力,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應對一篇新鮮生疏的課文,產生一種求知的願望,在這種內動力的趨動下,主動地去研讀課文。

預習只需粗略的閲讀,瞭解知識的梗概,以做到心中有數地去聽講,或者説帶着問題去聽講。在課堂中,教師對新知識的傳授,是在學生準備程度和此刻知識水平的基礎上進行的。問題的思考也是有較嚴格的時間限制,在這種狀況下,理解者若對新的認識對象心中沒數,往往就會緊張地“奔命”於老師設計的思維軌道中。這樣一種心理不但影響對新知識的理解和理解,而且更不易用心思維,求疑思疑,觸類旁通。這樣,就一步不備,處處被動。久而久之,就會對學習語文失去興趣,甚至產生畏懼心理,嚴重影響成績的提高和潛力的培養。

二、預習的方法

1、閲讀法。閲讀是預習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應把書本上有關資料從頭到尾,仔細閲讀一遍,容易理解的能夠“走馬觀花”。對於陌生的新知識,決不能僅看一遍,而要多看幾遍,反覆研讀,可在重點和難點部位做記號,以引起自己足夠的注意。

2、聯想法。聯想是預習不可缺少的貫穿於全過程的重要方式。由於語文知識之間有着緊密的聯繫。因此,在預習時總會引起一些聯想。聯想的過程,實際也是將知識融匯貫通、初步掌握的過程。有了聯想,就能使自己的想象力得以發展。想象力是人的潛力之一,對學好語文有着重要的促進作用。正如列寧所説:“想象是極其可貴的品質。”

3、設問法。從某種角度講,能對某物提出問題,説明對該事物是瞭解的,同樣,若對預習的資料能提出幾個為什麼,則説明預習是成功的,不怕不會學,就怕沒問題。在預習時,除了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外,還應逐步鍛鍊自己變換思維的角度,要一題多問,故設難關,以求甚解的`自學潛力。可見預習時應個性避免的是那種表面無所不知,其實一無所知,頭腦中一片混沌。勤于思考,多多設問,無疑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

4、整理法。整理是預習全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透過預習,對新知識的掌握會做到心中有數,對已學會的知識自己會感到喜

三、預習的步驟

1、總覽單元。現行中學語文課本都是以單元做為基本單位的,同一單元的幾篇課文除各具有特色外,尚有其共同的知識和規律。因此,對整個單元瀏覽一遍,預先構成一個知識系統,明確單元要點,高屋建瓴,可少走彎路,便於比較和總結。

2、分析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觀察”美景的“窗口”,充分利用這個窗口,也就佔據了“攻擊”課文的有利地勢。有的題目啟人深思,

3、熟悉作者。作者的生活經歷、文化素養和思想觀念往往影響他作品的風格。

4、瞭解背景。文章都是為時而作,有針對而寫,有感而發的。對背景的瞭解有利於把握文章的寫作目的和中心資料,課文中選入的偉大作家魯迅的文章,有些資料與背景有直接的聯繫。

5、思考練習。對課後的思考和練習,若能事先思考,就會做到心中有數,在老師講授時,就會找到這些問題的思考角度或^解答。這樣既提高了作業的質量,同時又節省了時間。

預習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它對培養我們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及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幫忙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針對學生基礎差的特點,從基礎入手到提高潛力直至學以致用,,使學生在不同資料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獲得了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潛力。

國小教育隨筆4

我校自進行小小組合作學習研究以來,從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等方面逐步探索與實踐。得益於我校英語組一直進行的“英語形成性評價”實驗,我們將形成性評價的成功做法應用到小組評價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一、課堂激勵評

1、課前比賽評

上課前三分鐘,採用兩人小組對話交流,四人或五人小組課本劇表演等形式,讓學生根據對話複述、採用遊戲等方式複習單詞與句子,提高學生的聽説能力。並及時記錄在課堂評價表《課後合作》一欄中。

2、課中帶動評

教學過程中,我採用聽、説、做、唱、玩、演等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聽説讀演能力,並在每一節課中通過唱英文歌、自由交談、表演對話、改編chant、日常對話、調查報告等檢測和評價學生,學生的個人表現好,小組也會得到評價獎章,讓優秀生起到榜樣作用。

3、合作激勵評

評價時注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全班十幾個小組都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積極參與語言實踐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各個小組的成員之間形成互幫互學的小團體,大家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成了小老師,責任心強的學生主動督促潛能生的學習。這樣每位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學習真正成了學生的事,教師的科學評價起了主導作用。對學生的評價是以四人小組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評價的,各小組的成績是團隊協作的結果。每堂課臨結束兩分鐘內,將小組學習紀律、合作學習情況、小組學習效果等在評價中統計記錄。

二、作業達標評

讓小組長當助手,實行達標性作業評價。由於英語老師所教的班級多、學生人數多,作業檢查、反饋很不及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後,我要求學生的作業先讓組長過關。小組成員全都完成作業,組長給每個組員蓋上“Good”月亮章,累計三次我給學生蓋上“Excellent”太陽章,一旦有一個學生沒有完成一次家庭作業,該組成員都不得章,這樣其他組員都會督促該生完成作業,為了不讓完成作業的同學“吃虧”,我一般都給學生二次補作業的機會,這樣長期實行,學生不完成作業的數量逐步減少,作業實效大大增強。

三、平時考查評

國小英語教學不僅要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良好習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除了以上考評方法外,我還通過學生自己、小組或家長的共同參與來對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品質進行考查。評價內容包括模塊單詞、語音單詞、課文朗讀、交際對話、話題説話等,評價程序是:1.簡要複習,明確學習目標;2.學習口語評價標準,抽取測試內容;3.分組評價;4.反饋評價結果、交流學習經驗。評價結果記錄在評價表《合作情況與效果》一欄中。

四、優秀獎勵評

學生經過課堂、作業、平時的合作學習,小組評價的`結果不斷變化,為了均衡小組的學習發展情況,我會每個月都對各小組進行表揚鼓勵,通常會貼最美小組照片、多加蓋圖章、作業打折優惠(通常是優秀的小組作業量偶爾少一點)、優先讀課外書等,學生非常在意老師的表揚,所以我也常將表彰活動搞得氣氛濃厚、反響熱烈。

通過實驗,我深深感到:圖章雖小,作用巨大,評價雖繁瑣,但它反映了學生的進步,記錄了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學會對自己和別人負責,在自我反思中不斷進步。每得一個圖章,學生都如獲至寶,喜悦之情溢於言表。同時小組成員之間的互評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學習的作用,激發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培養了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協作的精神。在小組學習中,學生不再是單一的個體,小組成員一榮俱榮,每個人都有責任為小組爭光,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不再自暴自棄,不甘心拖小組的後腿了。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會一帆風順,我們在小組合作學習研究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如:學生座位的編排,如何科學地使用好評價表格,減輕學生與教師的負擔,讓學生學會怎樣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等。

小組合作學習要讓學生多看到別人的優點,寬容別人的缺點,在小組評議中,讓學生體會真誠的含義,懂得寬容,讚美與欣賞別人。小組合作學習評價,不僅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是學生自身的一次次學習和實踐的機會,也是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過程。這種新型的評價方式必將隨着我們實驗教師的探索實踐而不斷完善和推廣。

國小教育隨筆5

消除師生之間的陌生感。一個良好、活潑、而又温馨的環境,會使插班生感到親切自然。當有新生來時,教師應適當的做一些準備:如向新生家長了解有關新生性格、愛好、學習的情況;將教室稍加布置;教育插班生對新朋友要友善、熱情等,還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介紹,也可以舉行一個小的歡迎儀式,以消除插班生的`恐懼感和戒備心理,讓他們感到這裏有很多的朋友,有和藹可親的老師。

剛插班的學生不熟悉新學校的生活,在進行上課和其他的一些集體活動時,會感到無所適從,不知所措,他們對自己的周圍環境還很陌生。如果這時老師為他找一個自理能力較強、膽大、活潑、熱情、樂於助人的學生做他們的朋友,會使他們在集體生活中感到不孤獨。

插班生在日常的活動中僅僅有好的朋友還是不夠的,要想盡快使他們融入到班集體中,適應學校的生活,還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關心、愛護。上課時,有意讓他們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嘗試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去表現自己;課餘活動時,讓他們親近老師,多讚揚,多微笑,讓他們感到老師在關注自己。

國小教育隨筆6

初登講台,我差一點哭出聲來,因為我看到了那麼多雙渴求的眼睛,從這些眼睛中我看到了孩子們對我的喜愛。也就是從那一顆起,我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學會愛,學會彙報愛!因為孩子們愛我,我更要愛孩子們。我不會忘記媽媽對我説的話:“孩子,你是我的孩子,我愛你,別人的孩子也是孩子,咱也要愛別人的孩子!”一個普通的媽媽能説出這樣的話,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又怎能辜負含辛茹苦的母親呢?

十幾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懂得: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孩子最需要愛的時候,老師的愛對學生來説,是一種信任,一種尊重,一種鞭策,一種激情,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在我的牀頭掛着冰心老人的一句名言:“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我深深懂得,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祕就在於熱愛每一個學生。在工作中,我對每一個學生滿懷深厚的感情,時時把學生的喜怒哀樂記在心上。我對我的學生們説:“我比你們大不了幾歲,課堂上我是你們的老師,課間我是你們的朋友,生活中我就是你們的大姐姐!”幾句樸實的話語拉進了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儘管有的孩子臉上存有疑慮,但我不怕,我要讓事實來驗證。一段時間以來,我在課堂上用抑揚頓挫的語言感染着學生,課間與孩子們毫無顧忌的談天説地吸引着學生,生活中與孩子們的知心話征服着學生。學生們逐漸消除了戒心,打消了疑慮,漸漸地把我當成了他們的親人。

我的`班上有一位叫xx的女同學,平時學習成績優秀,但寡言少語。有一次外出活動,同學們都三五成羣地玩去了,唯有她孤獨一人坐在一旁。我便熱情地與這位女同學作伴,跟她以小妹妹相稱,談興趣愛好、談假期怎麼過。女孩玩得很開心,從而也有一種心靈的歸屬,她的話匣子打開了,説了許多心裏話。交談中,我發現這位女同學因父母離異而得不到應有的關愛,有厭世情緒。當時,我為之震顫:小小年紀,怎麼就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教師的責任感使我下決心要幫助這位同學,每天到校總是問寒問暖,送她一些文具。特別是在她生日前夕,我特意走訪家長,取得合作,為她買了一個蛋糕,並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信中告訴她生命的寶貴和生活的意義。女孩子也把回信悄悄地塞在我的備課本里。一封封沉甸甸的書信,一次次真誠的交談,終於使這位心扉從不向外人開啟的同學有了很大轉變。她不僅在同學間有了言談笑聲,並且成了班裏出色的小幹部。

陶行知説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這裏的心即愛心,奉獻之心。對啊,教師給學生以仁愛,既要一視同仁,又要有所傾斜。老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極度缺愛和不幸的學生。對於那些失去關愛的孩子,我捧出了一顆愛心,用愛的甘露滋潤着他們的心田,用愛的職責鞭策着自己,擔負起師長的重擔。孩子的冷暖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事。我愛那些品學兼優的孩子,充滿熱情的培養他們。我更愛那些基礎差的孩子,認真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記得有一個叫王正航的孩子經常打架,無論高低年級學生都怕他,“打架大王”的惡名一直掛在他的頭上。細心觀察後,發現他的組織能力強,就大膽啟用他,讓他當紀律班長,並經常暗中鼓勵和幫助他,不斷髮現他的優點,予以表揚。漸漸的,他變了,學習主動、並能熱心幫助別人,有一次他在街上幫助一位受傷的老大娘,受到了表揚。

我相信,沒有愛的教育是殘缺的教育,我用全部的愛去教育他們,即使是堅冰,也全被融化;我堅信,再亂的班,再難管的學生,只要對症下藥,濃濃的愛就是一劑良方,會蒸發所有的不愉快;我深信,點點滴滴總是情,用真情教育學生,再淘氣的孩子也會走進我的夢裏來。用真情溝通,平凡的人也會變得偉大,“教學和諧情為橋”,老師的愛是打動學生心靈的最美好的語言。

國小教育隨筆7

乍暖還寒,初春的天氣仍舊冰冰涼涼。今天是校服日,孩子們個個精神抖擻的坐在教室裏等待老師去上晨誦。推門進去後,順着教室轉了一圈,看得出孩子們對穿新衣服很開心,小臉一個個洋溢着興奮勁兒。好吧,今天有種給其他班學生上了節晨誦課的感覺,乖得有些出奇。

鈴聲響了,孩子們條件反射的衝出教室站路隊看看外面的.天氣,冷風仍舊不依不撓的嘶吼。我又重新組織孩子回教室穿外套,熊豔麗拿着外套往教室外面走,走到我面前問,老師你不冷麼?你穿的褲子都露着腳脖,你穿太薄了,你也應該拿件厚衣服放學校裏。我笑着摸摸她的腦袋説,沒事兒,老師年輕耐凍,她轉身笑着走進隊伍裏。

放學了,今天第三組值日,組長有序的安排值日生打掃衞生。我脱掉外套,踩着板凳在後面設計後黑板報。周梓萌,王智翔幾個調皮蛋,打掃完衞生站我旁邊閒聊。周梓萌:你猜老師學過畫畫沒?我猜肯定學過,你説她怎麼不教我們美術呢?王智翔:你是不是傻啊,她教我們美術了,誰教我們語文啊!周梓萌:你才傻呢,讓她既教我們語文又教我們美術不就好了。我轉身看着他們倆説,想什麼呢?你們這是要累死我麼?他們倆哈哈哈的走開了。等所有人的任務都完成後,我讓組長赫詩怡帶着他們站隊放學,這時才突然發現教室的空調被他們誰打開了,我問是誰開的空調,幾個人異口同聲的説盧張一,我問盧張一什麼時候開的,她説看我把衣服脱了畫板報,應該會覺得冷。

孩子們走了,我自己在教室裏把板報畫完了,空調吹着暖暖的風打在身上,卻一直暖在心裏。

國小教育隨筆8

昨天下午第二節,我們正在班裏上勞技課,練習縫四眼釦子,不一會兒,外面烏雲密佈,陰的屋裏面也是混暗混暗的,開着燈也不覺的明亮。學生們也注意到了屋裏光線的變化,放下手中的針線活,抬起頭看向窗户外面,就向我嚷嚷着:老師,要下雨啦,要下雨啦!我想着,不管是哪一年,几几後的孩子,只要是小孩兒,我們都不例外,遇到雨天總是很興奮,很快樂的,真是搞不明白是什麼原因。不過,這生活中的事情誰懶得去研究,琢磨呢?只要大家開心就好。

涼風從窗紗裏傳進來,很舒服,很愜意。不過,看着馬上要下雨了,肯定是大雨,只好讓學生們把窗户關上,練了一節課了,讓他們也活動活動。説着説着,忙着忙着,就下起來了。很大的雨!同學們都在歡聲雀語,小池坐不住了,也不知什麼時候就走到了教室門口,我問他,你準備要幹什麼啊?小池説要看雨。我還沒來得及回他呢,我們班的小谷同學回答道:“老師,他不是要去看雨,他是去要淋雨呢!”我當時沒明白,以為小池真的`是要去淋雨呢,就反問他:“下這麼大的雨,你要去淋雨嗎?為什麼要去淋雨啊?”小池口齒不清地説:“不是,我看雨,要看雨”這打聽清楚了我才明白,這是一個幽默劇啊。然後我就笑了。同學們也跟着我一起笑。小池被大家這麼一笑弄得不好意思了,回座位上了。我對他説,你座位旁邊都是窗户,想看雨可以透過窗户看。嘿,這學生竟然會説冷笑話,調侃人了,這麼幽默了。呵呵,開心。

我剛才給辦公室好友講這一段,她居然沒有笑,哎,看來我也得學一學我們班的小谷了。

國小教育隨筆9

“鈴……”9月3日中午,吃過午飯,剛回到辦公室坐下整理集體備課,我的手機響了,拿起來一看,是我們班的一位家長,只好無奈的接通電話:“喂,你好,xx他媽媽?”

“哦,xx老師呀,也不好意思打擾你”

“沒事,有事你説。”

“我跟你説啊,xx今天中午回來成不高興,叫吃飯也不愛吃。”

聽到這,我心裏咯噔一下,是不是又發生什麼事啦?我心裏想,連忙問道:“怎回事啦?”

“我這和他姨一起再三追問,最後才説出來:‘我給俺班語文老師兩個月餅,老師不但沒要,還把另一個作為獎品獎給俺班一個女生了。我自己都沒捨得吃,俺班老師是不是嫌呼不好吃呀?我很傷心。’”天呀,聽了這句話,我好難過,因為我以為是他外公給他的,這是他外公對他的愛。再説,我從來不要孩子的東西,每次逢年過節,都會有孩子帶雞蛋、粽子、月餅之類的`,我都會以“好孩子,謝謝你,但老師不捨得吃,留給你吃”還給小孩,從來就沒考慮孩子的感受。

“老師,我跟你説,這月餅是他哥哥從昆明快遞回來的,一共兩盒,他給他外公兩個,給我一個,他爸一個,給你兩個。他説:‘我最喜歡語文老師了,老師經常給俺們好吃的,我也要給老師吃,不知老師愛不愛吃?’你不知道,他高興的跟個什麼似的,昨天晚上他就包好放書包了,一大早起就打開書包看呆沒呆那,你沒要吧,他很難受了,他叫我打電話跟你説説,這是他最喜歡吃的月餅,你沒要他心裏很難受了。”

“對不起,對不起,真的不好意思,實在抱歉,我不知道,我一定向他道歉!”聽了他媽媽的解釋,我脱口而出,連連道歉!我真的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舉動,對孩子來説卻是這麼大的傷害,真的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拒收禮物的動作會傷害到孩子的幼小的心靈!

我經常會把家裏吃不了的零食帶到班級分給孩子吃。這學期剛分班,來自4各班的孩子很難管理,因此為了調動課堂氣氛,今天早上,我又把家裏吃不了的月餅帶到教室,我告訴孩子“今天這節課,誰表現好,我就獎他月餅吃。”這一招剛開始還不太靈,過了一會氣氛果然好多了,回答問題小手如林,最後帶的十幾個月餅分完了,我就把講台上張挪亞給我的月餅將給一個剛分到我班的xx了。下課後又把剩下的那個還給xx了,並告訴他:謝謝你,是不是你外公沒捨得吃給你吃的?老師也不捨得吃,留給你吃。説完我就走了。哪裏想到我的一番舉動會傷到孩子呀!

國小教育隨筆10

對於調皮搗蛋不守紀律的學生,想愛他們確實很難。擾得課堂雞犬不寧不説,最可氣的是他們自己卻還意識不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娛自樂。一個班有一兩個這樣的學生就夠老師們受得了,要耗費大量的力氣與他們“周旋”。

記得曾在書上看過一篇文章《表揚的力量》,講得是巧利“表揚”使學生有了脱胎換骨的變化,神奇到令人難以置信。既然好話賴話説盡、温柔嚴厲並舉都不見效果,那就試試用“表揚”吧!

張棟算是全班最使我頭疼的學生了。要説起表揚,他除了聰明就找不到值得表揚的`地方了,但聰明還不是用在學習上。努力消除他給我帶來困惱和麻煩的偏見、用心去關注他、儘量放大他的優點,終於被我找出來一點:他很愛乾淨。衣服換得很勤,本身他膚色白,什麼時候見都是乾乾淨淨的一個小男生;他從來不願意在離洗手間很近的地方玩;一次見值日生拿着垃圾桶去倒垃圾,剛好走到他位子旁邊把垃圾桶放下去後面撿掉的垃圾,他受不了了,馬上把垃圾桶從他位子旁邊挪開很遠。當意識到這點很吃驚,真想不到一個愛吵愛鬧、不愛學習的他竟愛乾淨。回憶他的作業,雖然字不工整、不規範,但作業本是乾淨的。

就以此為表揚的點吧,拿着他的作業本在班裏表揚了他:“大家看張棟的作業,多幹淨,非常難得!一些學生雖然字比張棟寫得漂亮,但上面塗塗畫畫,滴上菜湯水的都有。如果張棟的字能在工整一點就更棒啦!”如果第一次表揚算是不情願的,那他後來對他的改變就是發自內心的讚揚了:他主動來找我説要練字、上課還積極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在此之前從來沒有)、還沒學到的課文下課來找我背、下課能聽老師話不大吵大鬧了.......總之,他現在願意聽老師的勸,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就是這樣,不斷強化表揚,一丁點的表揚換來了一個全新的張棟。真實的神奇!如果各種好辦法對一個學生都沒有效果,那“表揚”一定是可以的,相信了表揚的力量。在我們平日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多表揚吧!

國小教育隨筆11

記得,我和學生在學習一篇古文《兩小兒辯日》時,文中出現了“辯鬥”一次,為了讓學生感受什麼叫“辯鬥”。我先請同學分角色辯鬥,接着請一組同桌到前台辯鬥,由於沒有放開,他們只做到了“辯”而沒有“鬥”起來。於是,我留下一個學生,準備和他辯鬥一番。在這個過程中,我加入了“非也”、“此言差矣”、“胡説”等詞,並且反覆重複我的理由,語速一句比一句快,該學生也比較聰明,馬上給我以回擊,課堂氣氛一下被調動起來。同學們在哈哈大笑中感受到了什麼是“辯鬥”:既有理有據地去爭辯,而不是進行人身攻擊,我相信這個環節的.設計會給學生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

國小教育隨筆12

語文課,我走進教室,發現垃圾簍旁邊有許多很小的碎紙片。

“是哪個同學撕的廢紙?”我邊往講台前走,邊隨口問一句。頓時,孩子們的目光全部集中在賈濤維身上。

“李老師,廢紙是賈濤維撕的。”

“不是我。”

“老師,我下課時親眼看見他撕的”

“我也看見了。”

“我沒有撕,他們瞎説。”……

教室裏一下子熱鬧起來,你一句我一句吵了起來,亂哄哄的一片。我又氣又急,正要發作把賈濤維叫出來,當着全班的`面狠狠地批評一頓,説他不能自覺保持衞生,為班級丟分。但理智卻提醒了我:不能這樣,當着大家的面批評他,肯定傷了他的自尊心,再説,真能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嗎?我用緩慢地語氣説道:“同學們,我們都是班上的一員,都很愛我們這個班。今天個別同學沒有嚴格要求自己,撕了紙亂扔,損害了集體的榮譽!我想,現在這位做錯了事的同學心裏一定很難受。有了錯誤不要緊,改了就是好孩子。”停了一下,我接着説:“誰願意做一個愛護環境衞生的小衞士,把紙片撿乾淨呢?”我的話剛説完,班上同學幾乎全舉起了手。我又説:“大家都愛我們的班集體,老師很感動,但這麼多同學舉手,讓誰來揀呢?”這時,賈濤維連忙站起來説:“老師,我撿吧!”我笑着對他點點頭。他連忙跑到垃圾簍旁邊,把地上的廢紙揀的乾乾淨淨。我用表揚的目光看着他,然後對大家説:“賈濤維不怕髒,把教室的廢紙揀的很乾淨,為班上做了好事。以後,我們每個同學都要養成講衞生的好習慣。”

下課鈴響後,賈濤維來到辦公室,不好意思地説:“老師,教室的紙片是我扔的,我以後再也不亂扔東西了。”看着他誠懇的承認錯誤,我高興地笑了。

這件事後,賈濤維不但變成了一個講衞生的好孩子,還成了班上一片衞生區域的負責員。

如果一株幼嫩的小苗上偶爾爬上一條小蟲,而你卻因小蟲的可惡連同樹皮一起剝開扔掉,那小苗肯定會夭折。

值得慶幸的是,我沒有那樣做。

國小教育隨筆13

心得陶行知先生四顆糖果多麼感人!學生打人,校長沒有訓斥,沒有疾言厲色,更沒有體罰學生,而是用四塊糖的方式肯定了學生守時、尊重人、正義和勇於認錯的四個優點,從而使學生一步步認識了錯誤。不愧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僅用“四塊糖”就達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這“四塊糖”上不僅凝聚着教育家的愛心、信任、平等、尊重、理解和寬容,而且呈現了教育家高超的批評藝術和教育方法,這種循循善誘的方法值得當今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的深思。

批評是一種教育手段,也是一門藝術!面對有錯誤的學生,對他們多一份尊重和寬容,少一點批評與苛求;多一份支持和幫助,少一點埋怨與指責;多一份理解和信任,少一點挑剔與猜忌;多一份坦誠和關心,少一點掩飾與冷漠。

陶行知的“四塊糖”故事告誡我們,教學方法要充滿愛心和信任。愛心,是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鑰匙。只有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愛心,體會到你的善意,學生才會向你敞開心扉,教師的一切工作才會是有效勞動。否則,縱有千言萬語,也只是徒勞。信任學生,是對自己思想工作的一種肯定。如果教師對學生缺乏信心,不信任他,則全部教育設想和教育、教學方式的準備安排全都是白搭,不會有任何效用。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從法制的角度講,青少年也是獨立的社會個體,他們不僅享受一般公民的絕大多數權利,而且受到社會的特別保護。青少年也有受尊重的權利。青少年時期,如果他們的獨立人格和獨立地位被忽視,甚至被歧視,很容易引起他們的逆反情緒,在他們已存在逆反心理的情況下再去做他們的思想工作,效果恐怕會適得其反。而陶行知,作為一校之長,既沒有領導的架子,也沒有教育家的權威,他既擺平了自己的心態,也擺正了自己的位置,他把犯了錯誤的學生也真誠地當作人對待,尊重其人格,這自然就為進一步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開了“綠燈”。這樣一場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這樣一種建立在平等和尊重基礎之上的思想工作,焉有不成功之理。

理解萬歲,是學生的共同呼聲。只有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和學生溝通;只有理解學生,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才會找到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正確方法。缺乏理解,學生的思想工作就會失去保障。如何理解學生呢?首先要經常進行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其次,要經常傾聽學生的心聲,瞭解學生的喜怒哀樂,做到與學生同喜同悲。理解了學生,就會做到寬容。為師者寬容,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學生在寬容的環境裏,才會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但寬容不等於縱容,無關大是大非,無關道德品質的小缺點、小毛病,會使學生更顯出自己的個性,切不可斤斤計較。對這些小缺點,為師者要有寬廣的`胸懷,要努力去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而不是總去抓學生的“辮子”和“尾巴”;做到寬容,遇事要分情析理,忌把學生“一棍子打死”;做到寬容,要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可簡單粗暴。

陶行知的“四塊糖”故事告誡我們,熱愛和信任學生是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不斷學習、提升素質、塑造師德,靜下心來教書,捧出愛心育人,就是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使命。我不但要善待自己的生命,也要善待陪伴我們的學生,呵護比我們弱小的生命,這是教育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在教育改革深入推進的今天,我們學習陶行知的教學方法,對於老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具有很好的現實指導意義。

國小教育隨筆14

昨天早上上課的時候,講着講着,發現第五排的王一航一直低着頭,似乎在偷看桌鬥裏的書。於是,我不動聲色的繼續講,趁着大家討論的空兒,悄悄走至他的座位旁,逮他一個正着。見此,他直接紅了臉,把書推進桌鬥深處,甚至還伸出胖胖的手,主動接受懲罰:敲手心一次。講課繼續。上午我一走出教室,就把這事忘了。中午送路隊的時候,見到他手中拿着一本書,才又想起。於是問起什麼書把他迷的`不分時間/不分地點的看?他不好意思地把書皮給我看,原來是前段我拿到班裏給學生看的郭敬明的《臨界爵跡》。我笑着警告他:再這樣就取消你看這本書的資格哦,我可是主人!旁邊的學生都在偷笑,他也不例外。

中午的時候,學生吃過飯,集合時間到了,大家又都或拿自己喜歡的書,或拿作業,集中在我們班,今天輪到我值日。12:30,大家很快就安靜下來。我也拿着《目送》,開始讀第三遍。很享受這樣的午後讀書,第一排一個男生不知看得什麼,看到會心處,甚至還忍不住“噗哧”笑出聲來。我也笑了,繼續看。獨讀而無友,於是就挑了個故事,給學生讀。聲明:喜歡了你就聽,若是不喜歡,只管做你手頭的事。很快的,有一部分同學也不知不覺被吸引,趴在桌子上,靜靜地聽着。內心很快就有一種幸福感充盈:讀書之樂,這算不算其中温馨的一面?

大課間的時候,學生在教室做眼保,照例我會拿一本書在教室外邊,趴在欄杆處,自讀自樂,聽到教室裏吵鬧,值周生管理不到位了,我就手拿書本站在教室門口。也許,這種潛移默化傳染了學生吧,等到做第二遍的時候,很多學生就把自己的書也拿了出來,堂而皇之的看起來。走過窗口,不忍心就此剝奪他們的樂趣,於是更多的人也仿效,好似這課間,不看兩頁書是不行的。

等到社團時間,我帶着班裏剩下的學生看班級博客,聊讀書。想起近段班上不少同學拿着《三國演義》/《水滸傳》在看,於是隨口就問:在座的有誰正在看這些書?這僅有的20多個人還是舉起了五六隻手,更為難得的是後門邊的“沉默大王”也舉着手,一問得知正在看《三國演義》。想起進行第五單元教學時,我給大家推薦了一些歷史名著,並建議大家讀讀原著。我説,他們就記在心裏,就有人去讀。心裏又頓感欣慰。接着又告訴他們:5到6月,噹噹童書1.9折到4.9折,趕快挑選你喜歡的收為己有吧!不一會兒,幾個女生過來,問我能不能幫他們買幾本書。我欣然接受。

愛上讀書不是你們的錯,怪我太任性。因此才一次次容忍你們拿讀書做擋箭牌,寬容你們因讀書所犯的錯。唉!誰叫老師我自己是個書迷呢?時光那麼不經用,姑且邊讀邊樂,一起為自己的童年留下些許印記吧!

國小教育隨筆15

推薦今天上午我上三一班科學課,我沒有打算講新課。因為這週一放假一天,有幾個班的課沒上,而且是實驗課,這學期的教學內容不多。為了把課上齊,我昨天讓學生帶課外書,等一等。

上課時,我走進教室,孩子們已經打開書在看了,這時我發現有一個男孩不時地用衣服擦眼淚,顯然是剛才課間可能與學生髮生了矛盾。我靜靜地觀察一會,他還在哭,我忍不住走到他面前,還沒等我問話,旁邊的女生用手指着後面的男孩説:“他讓他還錢。”我聽了問流淚的男孩:“你借他錢了,多少?”他更加委屈了,説:“我沒借他錢,他讓我還300元。”我一聽,更糊塗了,300元,對於一個三年級的小孩來説,可是不小的一個數目。為了弄清事情的原委,也為了不耽誤其他學生學習,我讓兩位來到教室門口的走廊。我問道:“你沒借他錢,他為什麼讓你還錢?”他淚流滿面地説:“他讓我給他當保鏢,聽他吩咐,每週給我5元錢,説好的不用還。他認為我表現不好就自己打自己。從三年級開始的,沒有那麼多錢,每次他給我錢,我都用一個本子記着,不到100元,本子今天沒拿。”我一聽,驚詫極了。他們還是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才國小三年級,就把生活中、電影中的鏡頭搬到了學校這片淨土。家長不知道,老師不知道,他們天天在做一種交易,每個人的靈魂都已扭曲,這是我心目中的國小生形象嗎!

我試探着問道:“他讓你給他寫作業嗎?”“沒有”。我又問“僱主”:“你家是哪裏的?”他回答了我,不是我認為的都市村莊的。“你爸爸幹啥的'?”“警察。”“他打自己都不疼。”他理直氣壯地説。這位同學不認同他的看法,還用手比劃着自己如何打自己的,這分明就是自虐嗎。

其實這拿錢僱人的孩子,看上去是一位蠻誠實、穩重的學生。我抓住了這一特點,開始對他進行開導:“這錢當初説好是不要的,他也不能掙錢,向家長要又張不開口,你逼急了會出事的。他是農村務工子弟的孩子,就算你獻愛心,幫幫他,好嗎?”孩子聽後,點點頭。

我把臉轉向了這位流淚的孩子:“以後不管自己多窮,你和他都是平等的,請挺起你的脊樑,好好學習,不要再接受別人的這種要求。”他欣慰地點點頭。我覺得自己並不輕鬆,記得陶行知老人曾説過:“學校無小事,事事有教育。”

我們生活在這個信息萬變的時代,孩子也是社會中的一員,社會、家庭、學校都是孩子生活的場所,在這裏,他們用眼睛耳朵來觀察聆聽周圍的一切。他們還沒有很強的辨別是非能力,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我覺得自己的責任任重而道遠,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孩子的成長撐起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