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學習

在家裏如何正確的為孩子營造學習氛圍?

學習1.63W

提到為孩子營造學習氛圍,你想到是一種什麼畫面呢?孩子在寫作業,家長給他關好門,躡手躡腳地在其他屋走動,電視放到超級小聲,説話也儘量壓低聲音,努力給孩子營造出一個安靜無打擾的學習環境。

在家裏如何正確的為孩子營造學習氛圍?

這真的一點都不誇張,我姐姐家在讀三年級的外甥學習也算努力,每天都覺得他在埋頭寫作業,但成績就是上不去,他自己也覺得學習實在太苦了,“我很努力在做,但就是做不好”,他家就是上面描述的那種情況,全家人都特別謹慎地給孩子營造一個不受打擾的環境。

可是孩子感受到的是什麼?不是父母的用心,而是一個人孤零零的學習,父母看電視自己寫作業,父母聊天自己寫作業,他們會覺得學習是一件特別枯燥的事兒,永遠是一個人在戰鬥。

後來他們的班主任老師告訴我們,要把學習變成一件全家人都在做的事兒,讓孩子感受到學習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並且學習不是一件值得邀功和特殊對待的事兒,而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兒。

説簡單一點兒,就是你想讓孩子愛看書,那麼作為父母的你就要先做到有時間就看書,你希望孩子愛思考,就在遇到問題時帶着孩子多去問幾個為什麼。

具體到生活和學習中,家長可以從以下幾點着手。

知識互動

在生活中,要積極帶領孩子玩兒一些知識競賽型的遊戲,多探究一些事物背後的為什麼。

很多家長是這樣的:在輔導孩子作業時,講得頭頭是道,孩子問一句,他能引申出十個知識點。可只要離開書桌、離開課本,孩子問什麼問題,他都用兩句話敷衍過去。

其實有很多知識是隱藏在生活中的,即便考試不一定考到,也能鍛鍊孩子引申、思考的能力。

比如當我們準備吃煮熟的雞蛋時,會遇到一個麻煩的問題,就是剝殼很費勁。家長通常會按照常識,把雞蛋放冷水中泡一會兒,雞蛋會變得容易剝殼。

家長完全可以讓孩子體驗一下被冷水泡過的雞蛋和沒被泡過的雞蛋哪個剝殼更容易,這裏面有什麼他學過的道理。引導他去想熱脹冷縮,我們再慢慢找出答案:是因為滾燙的雞蛋殼與蛋白遇冷會收縮,但它們收縮的程度不一樣,從而使兩者脱離,剝殼時就會容易一些。

這種小知識點滲透在生活中,日積月累,你會漸漸看到孩子求知慾方面的進步。

另外在和孩子做遊戲時也可以玩兒一些能鍛鍊到孩子思維能力的,比如用撲克牌玩兒24點的遊戲,既可以緩解壓力,又能鍛鍊到思維,還能促進親子間的溝通。

或者一起看些詩詞或常識競賽類的節目,有題目出來,可以跟孩子比賽搶答,看誰能答對。日常和孩子玩兒成語接龍等等,都是很好的互動學習方式。

參與作業

參與到孩子的作業中去,不是給他關上門,讓他自己在屋子裏孤軍奮戰,更不是像監工一樣坐在旁邊盯着他學習。我們完全可以和孩子站到一條戰線上,一起完成作業。

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農民父親,兒子上了清華,女兒上了北大。他教育孩子的祕訣就是讓孩子給自己當老師。每天等孩子放學回家,他就讓孩子把學校老師講的內容跟自己講一遍;孩子做作業,他自己也跟着在旁邊讀讀孩子的課本,弄不懂的地方就問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讓孩子第二天去問老師。

很多父母聽到這裏可能會説:每天下班回來家裏還有一堆事要忙呢,我哪有時間聽孩子再講一遍啊!再説了,有那個時間,還不如讓孩子早點做作業呢。其實就是這樣的想法,才拉開了孩子之間的差距。

孩子放學回家後,抽出20分鐘,讓他給自己當老師, 孩子在當老師的過程中,會自然地把當天學到的內容重新在腦海中過一遍,既加深了印象,也能很好地梳理下知識點,為一會兒做作業打下了基礎。

重點是,孩子通過“當老師”,可以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最終產生學習的動力。

當孩子開始懂得主動學習時,他的比較對象就不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每當他進步一點點時,都會獲得足夠的成就感,然後再由成就感產生更大的動力去學習,由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使孩子能夠不斷進步,越來越好。

標籤:氛圍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