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四季養生

春分可以祭祀嗎?祭祀在春分前還是後?

祭祀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古代的人把神佛作為寄託的對象,加上對自然災害的抵禦能力較弱。因此,寄希望於神明。祭祀的時間也是經過推理的,那麼,春分可以祭祀嗎?祭祀在春分前還是後?

春分可以祭祀嗎

春分可以祭祀嗎?祭祀在春分前還是後?

春分是可以祭祀的。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日壇坐落在北京朝陽門外東南日壇路東,又叫朝日壇,它是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餘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春分可以祭祀嗎?祭祀在春分前還是後? 第2張

祭祀的起源

祭祀是華夏禮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禮儀中主要部分,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祭祀觀則記載儒教《周禮》《禮記》與《禮記正義》《大學衍義補》等書解釋。古代中國“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祭祀有嚴格等級。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是祭祖日。

“祭祀”也意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原始時代,人們認為人的靈魂可以離開軀體而存在。祭祀便是這種靈魂觀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動比較簡單,也比較野蠻。人們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靈偶像,或在石巖上畫出日月星辰野獸等神靈形象,作為崇拜對象的附體。然後在偶像面前陳列獻給神靈的食物和其它禮物,並由主持者祈禱,祭祀者則對着神靈唱歌、跳舞。祭祀禮節祭品有一定的規範。舊俗備供品向神靈或祖先行禮,表示崇敬並求保佑。

春分可以祭祀嗎?祭祀在春分前還是後? 第3張

祭祀的對象

祭祀的對象就是神靈,神靈的產生是有其發展過程的。在人類的童年時代,人們思維簡單,富於幻想,對於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現象都感到神祕而恐懼。天上的風雲變幻、日月運行,地上的山石樹木、飛禽走獸,都被視為有神靈主宰,於是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這些神靈既哺育了人類成長,又給人類的生存帶來威脅;人類感激這些神靈,同時也對它們產生了畏懼,因而對這眾多的神靈頂禮膜拜,求其降福免災。

造化之良能曰神,造化之隱跡曰鬼。封禪,指的是祭天祭地,君主向天地回報自己的工作,在華夏文化中,只有英明有為的一代雄主,開天下太平,才有資格泰山封禪。

而平時我們提到的祭祀的對象則是,自然神和祖先神。

標籤:春分 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