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唐朝李光弼簡介

閲讀2.91W

李光弼是唐朝中期名將,享有“戰功推為中興第一”的稱號。

唐朝李光弼簡介1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1]),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市)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傑出的軍事將領[113],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衞親府左郎將,襲封薊郡公。天寶十五載(756年),經郭子儀推薦而被任為河東節度副使,東出井陘,參與平定安史叛軍。他在常山、嘉山大破叛軍,又成功守衞太原,遏止其攻勢。乾元元年(758年),奉命與八節度合兵討伐安慶緒,初戰獲捷,次年兵敗安陽,全軍而歸。同年接任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指揮河陽之戰,挫敗史思明南下的企圖。

唐朝李光弼簡介
  

上元二年(761年),因宦官牽制,再攻洛陽無功,改以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出鎮臨淮,震懾諸將。寶應元年(762年),又命軍鎮壓浙東袁晁起義,以功進封臨淮郡王。安史之亂平定後,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獲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凌煙閣。晚年為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所讒,擁兵不朝,聲名受損,因此愧恨成疾,最終於廣德二年(764年)在徐州病逝,享年五十七歲。獲贈司空、太保,諡號“武穆”,世稱“李臨淮”“李武穆”。

李光弼足智多謀,治軍嚴整,善於出奇制勝,以少勝多,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被譽為“自艱難已來,唯光弼行軍治戎,沉毅有籌略,將帥中第一”,為平定安史之亂作出了巨大貢獻[113]。著有兵書《將律》《統軍靈轄祕策》及《李臨淮武記》等,今已佚。《全唐文》錄有其文。

唐朝李光弼簡介2

李光弼(708~764),唐中葉名將。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人。父楷洛,本契丹酋長,於武則天時附唐。光弼少善騎射,歷任朔方(今寧夏靈武西北)、河西(今甘肅武威)將校。天寶十四載(755),安祿山反,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次年,光弼被子儀薦為河東(今山西太原西南)節度使,又加河北採訪使,領朔方兵五千出井陘(今河北井陘西北),收常山(今河北正定),會合郭子儀軍大破祿山將史思明,河北十餘郡復歸唐。

光弼欲攻安史巢穴范陽(今北京),值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失守,長安陷落,乃返軍據守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肅宗至德二載(757),史思明、蔡希德以十餘萬眾圍攻太原。太原只有河東兵約萬人,光弼鼓勵士卒,多方備禦,思明不能得逞。後安慶緒(安祿山子)殺父自立,思明歸范陽,留蔡希德繼續攻城。光弼乘其懈怠,出兵反擊,大敗叛軍。

乾元元年(758),子儀、光弼等九節度使聯兵圍安慶緒於相州(今河南安陽)。二年,史思明自范陽來援慶緒,唐諸軍戰敗並潰,唯光弼軍不散。代宗命光弼代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兵馬副元帥,入洛陽。時史思明已殺安慶緒,稱大燕皇帝,遣軍攻河南諸州。光弼以洛陽城大難守,遂撤出官吏百姓,棄空城,率全軍扼守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東南)。

唐朝李光弼簡介 第2張
  

思明入洛陽,於河南掘溝築月城,與光弼相持。次年,光弼大敗思明於河陽,乘勝收復懷州(今河南沁陽)。上元二年(761),宦官魚朝恩、大將僕固懷恩奏稱叛軍不難掃除,肅宗乃促光弼速攻洛陽,光弼被迫進軍,戰於北邙(今河南洛陽北),唐軍大敗,河陽、懷州均陷。光弼退守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入朝,肅宗不加罪責,命其以太尉充河南副元帥,都統河南等五道行營節度使,鎮臨淮(今安徽盱眙北)。

此時,史思明已被其子史朝義所殺,朝義遣軍南侵申(今河南信陽)、光(今河南潢川)等十三州,自領精騎圍宋州(今河南商邱南)。光弼移鎮徐州(今屬江蘇),擊敗叛軍,寶應元年(762),進封臨淮郡王。當時浙東袁晁起義,光弼遣軍鎮壓。

唐代宗李豫即位後,信任宦官程元振、魚朝恩,兩人皆與光弼不協,力圖中傷。光弼自鎮臨淮,二三年間不敢入朝。他歷來治軍嚴肅,發佈命令時,諸將不敢仰視。至是,朝廷屢次徵召,他皆遷延不至,諸將因此不聽指揮,光弼羞愧成疾,廣德二年(764)卒于徐州。

唐朝李光弼簡介3

李光弼(公元708年—764年),契丹族,盛唐後期著名少數民族大將,他戎馬倥傯四十餘年,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李光弼祖先是契丹族部落首領,世居營州柳城(今遼寧遼陽南)。其父李楷洛任武則天時期的左羽林大將軍,封薊那公。李光弼小時候不善言辭,但是卻非常喜好讀書和騎射,尤其在騎射武藝方面很是下苦功,小小年紀就已經掌握了嫻熟的騎射本領。因此,才能出眾、文武兼備的李光弼還未成年,就被朝廷任為左親衞將軍麾下的左郎將,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李光弼性格嚴勇沉毅,頗有深謀大略,不僅深得下屬的敬佩,也得到了上司的賞識,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裏多次得到提升,後來成為當時唐朝九大節度使之一的名將王忠嗣的得力助手,被王忠嗣看作是自己未來的接替者。

天寶十四年(755年,唐玄宗李隆基末年)十一月,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勾結其部將史思明以“討楊國忠”為名

發動了歷時八年之久的`叛亂——史稱“安史之亂”。當時,海內承平日久,百姓們早已疏遠了戰爭,根本不會想到多年的太平盛世會如此輕易地就被烽火狼煙所打破,因此,到處是一片慌亂,竟無人敢於抵擋,叛軍自范陽起兵,十幾天之內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推進了一千多裏。

唐朝李光弼簡介 第3張
  

不久,軍事重鎮洛陽即告失守,通向都城長安的門户隨時都有可能被攻破。天寶十五年(756年)二月,李光弼被任為魏郡太守,在危難之機擔負起了保衞國家、平定叛亂的重擔。他首先吸取了軍備鬆弛導致洛陽失陷的經驗教訓,訓練了一支軍紀嚴整、戰鬥力強的軍備力量。之後率領步騎兵一萬餘人, 手三千人迎擊叛軍,收復了七縣失地,極大地鼓舞了軍民的士氣。李光弼因功被朝廷加封為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之後,李光弼又與郭子儀密切配合,進一步取得了勝利,叛軍的氣勢很快低落下去。

可就在這緊要關頭,由於鎮守潼關的大將哥舒翰受朝中奸臣構陷而被迫聽命引兵出關,導致了兵敗被殺、無險可守,致使叛軍長驅直入開進長安,局勢再次陷入危急中。唐玄宗也被迫逃入蜀中,李光弼辛苦征戰收復的許多失地重又落入敵手中。

不久,北上抗敵的皇太子李亨被擁立為帝(即唐肅宗,改元至德),李光弼被任為户部尚書,留守北都(太原)。至德二年(757年)一月,史思明攻入太原,李光弼以少抗多,沉着應戰,堅守城池四十多天。這時,安祿山為其子安慶緒所殺,安軍大亂,李光弼得以乘亂反擊而取勝,郭子儀、李光弼因屢建奇功而受封賞。

759年4月,史思明殺安慶緒後自立為帝,李光弼奉命前往征討。他運用高明的軍事策略和計謀,不僅輕易得到了史思明的良馬千匹,還將史思明手下的大將李日野感化而歸降。史思明眾叛親離,成為強 之末。這時候,李光弼卻引起了肅宗的猜疑,為了顧全大局,李光弼忍辱負重,一邊奮力平滅叛軍,一邊努力協調與朝廷的關係。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763年7月,逃散在各地的叛軍殘餘先後被李光弼等人消滅,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終於平息下來。而戰功卓著的李光弼卻自願回徐州鎮守江淮,不想再參與朝廷的紛爭。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七月,李光弼病逝于徐州兵營。

標籤:李光弼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