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賦得古草原送別的含義

閲讀3.28W

《賦得古原草送別》的含義是在草原上送別友人,表達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賦得古草原送別的含義1

全文: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沒古道,豔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賞析:

首句即破題面“古原草”三字。“離離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徵,從“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跡,為後文開出很好的思路。“一歲一枯榮”意思似不過如此。然而寫作“枯──榮”,與作“榮──枯”就大不一樣。如作後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發出三、四的好句來。兩個“一”字復疊,形成詠歎,又先狀出一種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三四句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枯榮”二字的發展,由概念一變而為形象的畫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它是斬不盡鋤不絕的,只要殘存一點根鬚,來年會更青更長,很快蔓延原野。強調毀滅的力量,毀滅的痛苦,是為着強調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歡樂。

賦得古草原送別的含義
  

五、六句則繼續寫“古原草”而將重點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別”題意,故是一轉。這結尾意味深長。詩到此點明“送別”,結清題意,關合全篇,“古原”“草”“送別”打成一片,意境極渾成。

最後二句“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説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遊未歸的人。這結尾意味深長。詩到此點明“送別”,結清題意,關合全篇,“古原”“草”“送別”打成一片,意境極渾成。

全詩措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雖是命題作詩,卻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語語有餘味,不但得體,而且別具一格,故能在“賦得體”中稱為絕唱。

賦得古草原送別的含義2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貞元進士,授祕書省校書郎。元和中得罪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官終刑部尚書。

其詩作通俗易懂,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與元稹並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因編輯於唐穆宗長慶年間,遂以年號為詩集名。

文學常識

1、賦得體:古人作詩如借前人固定詞句為題作詩,則詩題前一般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人學習作詩、文人聚會分題作詩以及科舉考試命題作詩的常見方式,這種詩體稱為“賦得體”。如唐·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

2、流水對:《賦得古原草送別》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對仗結構被稱為流水對。流水對是近體詩對仗要求中的一種,是指對仗的兩個句子在意義上和語法結構上不是簡單相對,而是上下相承,兩句不能互相脱離,更不能顛倒,在語言結構上有一定的`順序。典型的流水對是上下句用連詞串接,或一句話分兩半來説。如:

賦得古草原送別的含義 第2張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杜甫)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

創作背景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的成名作,作於唐德宗貞元三年(787年),當時白居易十六歲。此詩是準備科舉考試的習作,按當時考試的規定,凡是已經限定內容的詩題,題目前須加“賦得”二字,其作法與詠物詩類似。

相傳,白居易十六歲這一年來到京城長安,當時準備考試的士子都要拜謁名士為自己延譽,於是白居易也以詩作投獻給當時的大詩人顧況。顧況見他太年輕,就拿他的名字開玩笑説,“長安米貴,白居不易。”但打開詩集看到第一首《賦得古原草送別》時,不禁感歎説:“能作出這樣的詩,住在哪裏都很容易了。”白居易由此成名。

標籤:賦得 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