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李白的詩輕舟已過萬重山什麼意思

閲讀2.4W

意思是輕快的小船已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

李白的詩輕舟已過萬重山什麼意思1

古詩詞賞析——《早發白帝城》

《早發白帝城》

李 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註釋]

“朝辭白帝彩雲間”朝:清早,早晨。辭:辭別,離開。白帝:即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節縣城東白帝山上,現尚有白帝城遺址。彩雲:指燦爛的朝霞。間:中間。

這句詩的意思是:早晨離開了彷彿在雲中間的白帝城(心情愉快)。

“千里江陵一日還”千里:是説由白帝城到江陵的路途遙遠,不是實指。江陵:就是現在湖北省江陵縣。還:返回。指的是李白從白帝城回到江陵。

這句詩的意思是: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船行很快)。

“兩岸猿聲啼不住”兩岸:指白帝城到江陵沿江兩岸。猿,猿猴。啼不住:叫個不停(不住地啼)。

這句詩的意思是:在兩岸猿猴的不停地叫聲中。

“輕舟已過萬重山”輕舟:輕快的船。萬重山:一重又一重的大山。説明山多,不是實指。

這句詩的意思是:輕快的小船,很快便已經穿過了重重的高山。

李白的詩輕舟已過萬重山什麼意思
  

[譯文]

早晨乘船離開了彩雲繚繞的白帝城,一天就可以回到千里以外的江陵,兩岸猿鳴聲接連不斷,輕快的船穿過了重重的山嶺。

[簡析]

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 759年)。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公元 755年),安祿山、史思明發動武裝叛亂戰爭,史稱“安史之亂”。

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肅宗之弟永王李璘以平亂為號召,率大軍沿長江而下。

當時李白正在江西廬山,為了平息叛亂,恢復國家統一,他毅然參加了李璘軍隊的幕府。

唐肅宗卻以為李璘要奪取自己的皇位,便派大軍鎮壓了李璘。李白也以“附逆”的罪名被判處流放夜郎(在今貴州桐梓一帶)。

當他在流放途中,行至夔州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縣境內)時,朝廷因關中大旱而頒發大赦令,因而遇釋放還(李白娶妻江陵許氏,以江陵為還,蓋家室所在。

上海古籍出版社《唐宋詩舉要》一書中摘引《升庵詩話》中一段資料)。於是他以愉快的心情,輕鬆的筆調,寫下了白帝城至江陵的旅途感受。

詩的首句緊扣題目,寫早晨從朝霞映照下的白帝城出發,用“彩雲間”來形容白帝城的高峻壯麗。次句寫輕舟流駛的神速。

由白帝城到江陵,要經過有名的三峽。這段水路,江流湍急,又是順水,所以儘管到江陵有“千里”(這裏喻其遠,並非實指)之遙,可是一天就到了。

由於詩人是遇釋東歸,故用“還”字。也表達了詩人高興的心情。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江水》中有幾句話可供我們參考:“有時朝發白帝,暮至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不如這船快)”。

詩的第三、四句回過頭來進一步寫航程中水急船快的情景和詩人的感受。三峽一帶風光優美,但船行如飛,目不暇接,到處可聽到猿的悲啼。

詩人便抓住這一與別處不同的情景來寫。在不絕的`猿啼聲中,“輕舟”不知不覺地“已過萬重山”。

這樣寫,既突出了流急舟輕,一瀉千里的特徵,也透露了詩人如釋重負,歸心似箭的愉快心情。

《水經注·江水》篇中又説:“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李白這首詩,沿用了《水經注·江水》篇的描寫,但他卻根據自己的切身感受,改變了原來悽切的調子,突出一個“快”字,將旅途的魅人的景色與詩人暢快的心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創造出嶄新的意境。

詩的語言通俗流暢,音韻和諧,長期以來膾炙人口。這首詩在寫作中運用對比手法,其顯著特點是虛實對比,而且是用這種對比來突出虛的一方。

比如“朝辭白帝彩雲間”是寫實,“千里江陵一日還”則是誇張。

“兩岸聲啼不住”寫實,“輕舟已過萬重山”又是誇張,這誇張由於作者“誇而有節,飾而不誣”,因而使這首詩具有動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李白的詩輕舟已過萬重山什麼意思2

“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句詩的意思是: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出自唐代李白《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簡介:

此詩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當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趕赴被貶謫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驚喜交加,隨即乘舟東下江陵。此詩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所以詩題一作“白帝下江陵”。

原詩:

《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釋義:

清晨,朝霞滿天,我就要踏上歸程。從江上往高處看,可以看見白帝城彩雲繚繞,如在雲間,景色絢麗!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之間就已經到達。

兩岸猿猴的啼聲不斷,迴盪不絕。猿猴的啼聲還回蕩在耳邊時,輕快的小船已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

李白的詩輕舟已過萬重山什麼意思 第2張
  

擴展資料:

至德二載(757年),,李白五十七歲。正月,在永王軍營,作組詩《永王東巡歌》抒發了建功報國情懷。永王擅自引兵東巡,導致征剿,兵敗。李白在潯陽入獄。被宋若思、崔渙營救。成為宋若思的幕僚後,為宋寫過一些文表,並跟隨他到了武昌。

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視,並以宋的名義再次向朝廷推薦,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終以參加永王東巡而被判罪長流夜郎(今貴州桐梓)。是年杜甫四十六歲,四月,從賊營逃出,謁肅宗於風翔,授右拾遺。

乾元元年(758年),四月,史思明反。五月,肅宗罷張鎬宰相,出為荊州大都督長史。十二月,史思明陷魏州(今河北省南部)。李白五十八歲。

李白自潯陽出發,開始長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經西塞驛(今武昌縣東),至江夏,訪李邕故居,登黃鶴樓,眺望鸚鵡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峽。

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宣佈大赦,規定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經過長期的`輾轉流離,終於獲得了自由。他隨即順着長江疾駛而下,這首著名的《早發白帝城》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情。

李白的詩輕舟已過萬重山什麼意思3

這首詩作於乾元二年(公元759)春季。是時李白被流放夜郎,剛行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縣東白帝山上),便遇赦得釋,懷着極度欣喜的心情,五十九歲的詩人揮筆寫下了這首自白帝城放舟東下江陵(今屬湖北)的抒懷佳作。

首聯點明時間、地點和事件。“彩雲間”,力狀白帝城之高,造成江水由西而東、由高到低的巨大落差,為下文舟行之速積蓄氣勢。“千里”,見出距離之遠;“一日”,表明時間之短。如此遙遠的距離用這樣短的時間即可到達,則舟行之速不言自明。

“兩岸猿聲啼不住”,這是詩人的聽覺感受。不寫兩岸景色,獨取啼鳴不絕的猿聲,蓋因舟行太快,沿江景物一閃而過,來不及細看,只有連成一片、不絕於耳的猿聲迴盪在空間,詩人只能憑聽覺來感知船行的速度。

李白的詩輕舟已過萬重山什麼意思 第3張
  

前人有云:“無此句則直而無味,有此句走處仍留,急語仍緩,可悟用筆之妙”(施補華《峴傭説詩》)。這段評語,正確指出了此句採用頓挫手法,借猿聲反襯舟行之速的特點,可謂知言。

兩岸猿聲尚未停歇,“輕舟已過萬重山”,這速度該是何等的迅捷!一個“輕”字,用得極好,它不僅給人一種輕盈飛動之感,宛如凌空飛越了萬重山巒,而且細膩傳神地展示了輕鬆愉快的詩人心境。由此回觀全篇,則無論“朝辭”,還是“還”,抑或是萬重山中的`猿啼之聲,都充溢着詩人那難以抑制的欣喜之情。

這樣看來,人物心境的快感和客觀極快的船行有機地揉合在了一起,從而構成這首以描寫速度美而著稱的小詩的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