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國小語文教師隨筆精選15篇

閲讀2.93W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語文教師隨筆,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語文教師隨筆精選15篇

國小語文教師隨筆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國小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而實際學生表現出的往往是不願學或是泛泛地學、完成任務地學。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在於學生是否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況且,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極為短暫而有限。如果學生對這件事情不感興趣的話,他是不可能主動參與的。即使在形式上表現出在做這件事,那也是為完成老師的任務而迫不得已。因此,教學總是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由此我認為: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上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1.注重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增強課堂活力

低年級的學生,其直觀思維佔主導,他們對教師的言行、動作尤其喜歡模仿。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設計時,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滑稽的動作,一句幽默的話語,一個誇張的手勢……都可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進而將專注的目光投向於你。同時,教師還應該對教材爛熟於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重多鼓勵,多賞識,讓學生在學中變得自信

對於一個低年級的小孩子,他們不懂得什麼叫自信。但他們都喜歡在集體中表現自己,喜歡在競爭中獲得勝利,進而獲得老師和同學賞識的目光。作為老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也應該利用學生這種心理,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在合適的場合予以鼓勵、表揚,讓他們嘗試到成功的喜悦,進而向更高的目標奮進。如果我們老師能夠發現他們的`優點,哪怕是很微小的一點成績,老師的鼓勵,説不定就會喚起他沉睡的心靈,繼而獲取更大的成功。 當然,表揚與賞識、鼓勵,要適度,要因人而異。對於“優生”不能過分地表揚,那樣會讓這類同學飄飄然,變得驕傲自大,自以為是。而對於差生,我們必須呵護他們,走進他們的心靈,用心去溝通,去鼓勵,讓他們摒棄“破罐破摔”的心理,進而取得一點點的進步。

3.注重因“趣”利導,激發學習熱情

每個人都是隻有對某件事產生了興趣就一定會表現出熱情,有了熱情就會完成得很出色。國小生都具有好動的天性、愛玩、有強烈的求知慾這些潛在的興趣傾向。在教學中,教師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因“趣”利導,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靈活的教學程序、探索性的教學活動,積極把學生潛在的興趣轉化為現實性。讓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學習,有效地激發了孩子們的信息激情並主動參與其中,還培養了他們的閲讀興趣。

4.注重課堂作業趣味性,喚起學生學習慾望

作業的設計要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讓每項活動增加目的性,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説、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他們好奇、愛動、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把語文技能的培養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對作業充滿興趣。

國小語文教師隨筆2

一、我能讀準下面生字:

1、平舌音:錯、掃、賽、早

2、翹舌音:事、張、照、曬、收、裝

3、前鼻音:碗、全、關、完、換、員、變、棉、眼、簾、認、真、看

4、後鼻音:懂、胖、張、剛、牆、幫、等、情、躺、睛、裝、病、另、興、放、亮

5、輕聲:孩子、我們、爸爸、奶奶、媽媽、聽聽、喜歡、什麼、笑着、癢癢、明白、你們、事情、暖和、棉花、地方、怎麼、月亮、點心、窗户

6、多音字:

都:dōu:都有、都是dū:首都、都市

了:liǎo:瞭解、了得le:走了、好了

好:hǎo:好人、好事hào:愛好、好奇

幹:gàn:幹活、樹幹gān:乾淨、乾杯

鋪:pū:鋪牀、鋪路pù:當鋪、牀鋪

還hái:還有、還是huán:還給、還錢

得děi:得虧dé:得到de:哭不得

和hé:和氣hè:和詩huó:和麪huò:和藥hú:和了

7、近義詞:

提議——建議到底——究竟喜歡——喜愛高興——快樂

明白——知道暖和——温暖奇怪——古怪商量——討論

紅潤潤——紅撲撲

8、反義詞:

出來——進去祕密——公開喜歡——討厭明白——糊塗

舒服——難受生病——健康愉快——悲傷離開——回來

濕——幹收——放

9、讀準並聽寫詞語:洗手、認真、掃地、父母、母親、爸爸、媽媽、奶奶、完全、開關、關門、鞋子、家長、看見、校着、畫畫、書畫、笑話、高興、開會、中午、百合花、合作、放學、放開、收拾、豐收、女子、太陽、天氣、早上、來去、月亮、完全

10、一字開花:

父:父親、父母、鄉親父老錯:錯過、認錯、改錯

事:故事、心事、好事改:改正、改動、改變

掃:掃地、打掃、清掃懂:懂事、聽懂、聽不懂

11、子女、眼睛、醫生、喜愛、照顧、擺動、精彩、奇妙、歡樂、生氣、另外、剛剛、漂亮、飄動、火車票、完成、公園、元旦、一直、植樹、值日、一篇、滿山遍野、扁擔、青色、清水、請看、晴天、蜻蜓、心情、眼睛、自言自語、聽得入了迷、樂得直叫、高興得跳起來

二、我能讀好下列句子:

1、感歎句:

A、我家看電視,可真有些奇妙!

B、奶奶,棉鞋裏有好多陽光呢!

C、醫生説您的病還沒好呢!

D、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

E、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阿!

2、疑問句

A、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有濕,幹嗎要曬呢?

B、棉鞋怎麼這麼暖和?

C、我有那麼多畫,您為什麼只貼這一張呢?

三、我能説,也能寫:

1、洗碗筷掃庭院彈鋼琴背書包看拍

2、紅潤潤胖乎乎靜悄悄紅彤彤綠油油白花花

3、聽聽看看寫寫癢癢笑笑

4、我替爸爸。

我給媽媽。

我幫老師。

我為老師。

我為同學。

5、因為媽媽給奶奶曬了棉被,所以奶奶蓋上棉被覺得很舒服。

因為小鋒,所以奶奶。

因為,所以。

四、猜字謎:

半個月亮()

一眼(目)看歪羊尾巴()

家(宀)中有元寶()

女兒出嫁()

媽媽把馬丟()

四、把下列詞語拍成一句通順的話。

(1)我們給常常澆水小樹

(2)小明裏教室掃地在

(3)小女孩一個媽媽生病照顧

國小語文教師隨筆3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是一年級下冊的第一篇課文,當我拿到書,我至少默讀了三遍,同時翻閲了教參資料,為着準教學目標夯實基礎。以下是我執教“我會認”生字的教學片段的思考。在第一課時上,我主要是以解決一類生字為主,認識“忘、主、席”等13個生字和書寫“吃、叫”等2個生字。

一、突破字音難點

一年級以識記生字為主。在生字字音教學環節中,本課較容易讀錯的生字是前鼻音“親、村”和翹舌音“吃、戰、士、主”。先讓孩子們自主交流需要提醒同桌易讀錯的字,接着請小老師示範朗讀,相機指導,及時糾正。

二、識記生字

通過多種識記方法,採取不同的手段激發孩子們的識記興趣。短短的課堂時間悄然而去,卻也發現了許多不足。對於巧記生字的環節,耗時過多。發現問題,及時調整。身邊的同事是最好的教學資源。因此,利用自己的課餘時間觀摩他們的課堂。經過幾次聽課學習,我也收穫不少。學會及時激發孩子們的生字方法。一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中已經滲透了新的`教學識記生字方法,如猜字謎、形聲字。在胡丹丹教師的課堂上,孩子們編字謎,其他小朋友們猜。可見,孩子們的思維都很活躍,反觀自己的課堂,孩子們仍停留在淺顯的識記方法: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後來,我就及時調整了教學方法,首先示範編字謎的方法,果然,孩子們的思維也打開了。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今後,我還需好好努力,把識記生字教學的困惑逐個擊破。

國小語文教師隨筆4

一、做作業的習慣。

培養孩子良好的做作業習慣,首先要培養做作業時的良好心態,切忌動作慌亂、思維無序。那樣肯定導致作業做得髒、亂、錯,不堪入目。我們得要求學生緊張有序地,輕輕地拿出作業本、筆、文具盒。文具盒打開後先不要合上,以備隨時取尺子和橡皮。

作業開始不要先動筆,先讀懂題目叫你解決什麼問題,在沒有弄懂題目要求之前,一定不要動筆,反覆閲讀題目,讀懂之後再動筆。寫算式,答句前一定要把格式和佈局先安排好,使作業看上去幹淨,整齊,正確。關於格式和佈局這些都在低年級輔導寫作業時就要講清。

其次,各種題型基本見到後就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不抄襲他人的作業,不一邊做作業,一邊做其他事情,培養學生認真做事,獨立思考的'學習品質。

二、書寫作業的習慣。

我們要培養孩子掌握常規的作業格式要求。作業書寫時要求字跡工整、格式規範、卷面整潔、獨立完成、及時訂正。低年級孩子由於年齡小,書寫時好隨心所欲,對於我行我素的學生,堅決要求他按要求做,屢教不改適當處罰。這樣堅持下來孩子自然會養成我們期望的好習慣。

國小語文教師隨筆5

一場小雨剛過,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桂花香,踏着下課鈴聲,我信步走出教室,突然發現教室門口地上躺着一片枯黃的落葉。隨手撿起,正準備丟進垃圾桶,又將手縮了回來:“枯黃的樹葉在悄無聲息地告訴我們秋天來了,可孩子們意識到了嗎?”,細細思量之後,我把它留了下來,心裏有了主意。

第三節上課了,我把同學們帶到了多媒體教室。當我出示這片枯黃的葉子時,一位女同學問:“李老師,你是撿的還是摘的?”“撿的!”我把剛才的一幕向大家重述了一遍。同學們好奇地觀察着實物投影儀展示在大展幕上的這片葉子。我分明看到,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此時正叩擊着同學們的心房,一種“生命自然”的情感和孩子的心一起跳動着。我適時地提示:“可以從顏色、形狀及葉子的成長變化過程去感受,寫一句話也行,想想你最想對葉子説什麼?”儘管有兩三位同學覺得不知從何説起,可大多數孩子已認真地寫起來。

8分鐘很快過去了,我在巡視中也發現了幾多精彩,隨即,我指名、展示。令人欣喜的是,精美的、富有詩意的語言可謂異彩紛呈。請看耿蓉的“感謝死神吧!你的綠已被刻在春風裏,帶進了心的海洋。你的黃也將成為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劉曉婷的“黃,也許不是你意願/綠,才是你的本質”,林傑同學的“你飄到哪裏,/哪裏就奼紫嫣紅;/你走到哪裏,/哪裏就絢麗多彩。/不要為短暫感到婉惜,/只要你勇於展示個性/展示風采,/你永遠都是最美的`。”陳晨同學的“黃葉,你好!/您黃了身體,卻不會灰了那快樂的時光。/希望你來世再綠,更加豐富昔日的輝煌。”(學生把形容詞“豐富”作動詞用了),孩子們那些“枯黃是美的另一種表現。”“枯黃也意味着生命的永恆。”“別傷心,露水依偎過你的身軀,彩蝶曾迷戀你的臉龐。”丁慧慧同學的“因為這份燦爛,你的寂寞旅行才變得温馨、浪漫。”都是詩才橫溢……

孩子們把一片再普通不過的落葉寫成了如此多情、精彩的詩句,讓我不禁對後面的寫作充滿了期待。於是,我趁熱打鐵,讓孩子們利用雙休日去大自然中去發現、去讚美、去抒情。

是的,生活化的作文教學不是老師精心“備”出來,而是進行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它絕不是一板一眼“正兒八經”的作文指導,而是一場與秋天的美麗約會。

國小語文教師隨筆6

一、實。

首先是紮實,不流於形式。課堂教學需要效率,不管課改如何走,如何發展,注重的必是效率。如果沒有效果,在精彩的課也是白忙活。其次是真實,不玩花架子。課堂是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舞台,主人是學生,主角永遠是教師,是教師貫穿課堂學習的全過程,不表演、不虛假,教師實事求是把課教好,學生實實在在的學到知識才是王道。

二、活。

孩子是活生生的`人。課堂教學要關注的是孩子,高明的教師善於把知識點活了再交給孩子,並且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靈活地變化,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課堂是靈動的,氛圍是熱烈地,孩子是興奮的,效果自然是優質的。活的課堂,孩子才喜歡,才愛上,老師也會教的輕鬆自如。

三、新。

課堂教學要有創意,主要體現在教法的選擇、教學具的使用上。好的課總會讓人感到出其不意,驚奇連連,連聽課老師注意力都吸引了,何況是孩子呢?

當然,要是每節課都這樣,是不可能的,但是穩紮穩打是必須的,所以的總結了三句話:課堂是老師要真誠的笑起來,凸顯教師觀念的變化;孩子要有序的動起來,這是教法的變化;課堂要有效活起來,這是顯性變化。

國小語文教師隨筆7

怎樣的課才算是一堂好課?教師恰到好處點撥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體性,時間分配拿捏到位,課堂教學有效且高效等等。當我們的課堂用條條槓槓去維繫,用分分秒秒去評價時,“生命”價值的實現是否就顯得無從説起了呢?當然,我並不否認這些標準,但總覺得對於語文課堂來講,“有效”如何來定位?如何來表述?應當有關乎於心靈深處的東西。因為“課堂教學,不僅僅應當是有效率的,也應當是有靈魂的。”

今日在階梯教室聆聽肖川教授的講座時,“真誠”、“深刻”、“豐富”如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閃爍着光亮躍入了眼簾。沒有深奧的專業術語,沒有高屋建瓴的闡述,一改犀利的筆鋒,肖川教授用平和的言語,細膩地點評着閆學教師的一堂語文課。跟隨着這篇文章字字句句的鋪陳,我享受着一堂好課的魅力。

“真誠”,一個富有温度的詞語。我想,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對話,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都是肺腑之言,而不是虛假的“真話”。學生不會為了迎合教師的意願,説誰都會説的套話,説違背心意的話,説所謂的標準答案,説不會節外生枝的話,而是以一個擁有知識與經驗,擁有自身信念、價值觀、興趣與需要的生命主體站在文本面前,建構自我獨有的知識結構,情感體驗,精神樂園。教師不是課堂“外在的專制者”,命令、提醒、暗示學生根據教學的需要,圍繞教參的解讀,進行着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扼殺學生主體生命感悟的教學,而是作為“內在於情境的領導者”,設計具有張力的問題,在開放的情境中與學生交流閲讀文本的“十分細膩的個性化的真誠的理解”。這些對話“都像是從你內心世界裏流溢出來的”,如花開花落,似雲捲雲舒,一切都因心靈正在舒展。

“深刻”,一個關照心靈的詞語。我想,“深刻”的東西往往會令學生記憶猶新。它不必須是一個啟示,一段深情,一則真理。“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上”,它有可能是“思維的警覺”,“理智的挑戰”,“認知的衝突”,情感的矛盾,甚至是價值觀的顛覆,肖川教授認為只要能喚起學生“驚異感與想象力”的.,就體現了教學的“深刻”。反思自我的課堂,有多少是“深刻”的?的確,思維價值不高的問題,欠缺智慧的點撥,深度不夠的結語,無關痛癢的拓展,“深刻”少了根植的土壤。由於積累得不多,研讀得不深,思考得不透,四十分鐘變單薄了,膚淺了,偏頗了。在埋怨學生髮言不夠精彩,課堂氛圍缺少靈動的時候,我們是否也要反問一下自我:我的教學主題貼近學生嗎?我的教學設計觸動學生了嗎?我的教學語言感染學生了嗎?

“豐富”,一個感覺充實的詞語。我想,至於課堂上的“豐富”,不僅僅在於數量上的多,更在於形式上的多彩,精神上的博大,“讓學生的心靈盪漾其中”。

讓我們一齊來做幸福教師吧!

國小語文教師隨筆8

當上班主任才一年的時間,所以當上輔導員的時間也不是很長。不過説起我們班的那幫孩子還是很可愛的,他們會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在你的講台上放上幾顆糖,要不就你下課的時候幫你把講台理乾淨;可是他們也有不聽話的時候,在上課時有一些小朋友不專心,玩一些不是上課時能玩的遊戲,有時講過好幾次的作業題目還是錯的……這一切都讓作為班主任的我很生氣,不過想想他們的年齡,還有他們那一些可愛的地方,真是讓我又想氣,又想笑,所以就想讓他們也擔心一下,和他們約法三章,只要他們一個星期乖乖的,不出現什麼大的問題,我就讓他們好好的玩一節課。當然這裏的玩不是去室外玩,而是在教室裏玩有意義的事。沒想到他們都同意的。

這個星期他們還是很聽話的,沒有出現什麼很大的問題,所以他們來要求是不是可以上班隊課。我同意了,可是想不出什麼可以上的東西。讓他們自己去準備,真得不放心,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弄好,可是讓我來定吧,他們也不一定會喜歡,所以班幹部要開個小會,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他們想進行一次背詩比賽。想想也不錯,和我們現在進行的`活動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主題就這樣確定下來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讓他們去準備去了。我們接觸到的詩,李白和杜甫的比較多,所以讓全班分為兩大組,一組是背李白的詩,一組當然是背杜甫的詩咯,讓他們自己去看書吧。

時間過得還是很快的,一下子就到了上班隊課的時候了。看到黑板上那些不是很好看的字,就知道他們很重視這次活動。當我正式宣佈活動開始的時候,兩組小朋友已經沉不住氣了,想要把對方壓倒,你一句,我一句,根本就聽不到,現場可以用一個亂字來形容。

“這樣是不行的,你們這樣讓評委怎麼評呢?”我的一聲大喝讓他們安靜下來了,於是我只好讓他們派出代表,讓代表説出題目,組員進行集體背誦。這個法子果然有效,活動就這樣下去了。

兩邊都不服輸,一邊的聲音響了一點,那邊的聲音就更高。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熱鬧,我都不知道原來我們班的小朋友的聲音還是那麼響的哦,真是人不可貌相哦!平時上課回答問題的聲音就沒有這麼響了,哎,還真是要靠興趣的。

時間在他們熱鬧的背誦聲中逃走了,很快時間就到了,要評比結果,因為比賽不能沒有結果啊,可是發現兩邊背的一樣多,所以兩邊都是冠軍。小朋友們還是意猶未盡,我們約定下次在玩這個遊戲。

我想他們應該知道要上這樣的課需要他們什麼樣的表現,果然在以後的幾個星期,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聽話,讓我以為他們都一下子轉性了呢,不過想想也對,對於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一定會做得很好的,對於他們還不是很感興趣的事,想得到他們的青睞,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哦。

這個就好像我們的學習一樣,只要讓讓學生對讀書有興趣了,那再多的事情他也會做,如果他們還沒有興趣,那麼不管你説什麼、做什麼,他們也不會來理你的。所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他們的天性還是很可貴的。

從那次班隊課以後,我就在找什麼是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每找到一種,就讓他們去試,現在我和他們是走得越來越近了。慢慢的,我想總有一天他們會對學習感興趣的,到那時就不用我操心了,希望這一天快快來臨!

國小語文教師隨筆9

從學生學情來看,《晏子使楚》是一篇歷史故事,雖然離我們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遙遠,但是學生對歷史故事還是比較有興趣的。文章中的思辯之美,仍給我們留下了親切自然的感覺。

但本課的學習光是興趣是不夠的,學生感興趣的僅是精彩的故事情節,卻忽略了對句子、詞語的深刻解讀。對10歲的孩子來説,故事深遠的歷史背景、人物性格的特徵卻不好把握和理解。

因此,我在課前精心設計了資料交流的環節,讓學生對晏子所處的歷史背景,關於晏子其人的各種情況作一些瞭解。學生的交流也是一個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提高的過程。從課堂上學生交流的情況看,學生收集的資料還是比較全面的,這為後面深入學習課文打下了基礎。

我認為,整個教學環節還是不錯的,放開讓學生自讀自悟,給了學生比較多的學習討論時間。第斯多惠説過:“知識是不應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本課教學能放開讓學生自讀自悟,最大限度地還給學生較多交流討論,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時間。“朗讀表演”等形式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通過讀書,感受到晏子的智慧。 經過引導及發興趣,多數學生讀得較好,而且讀得入情入境,特別是“楚王侮辱晏子”的話讀得比較傳神。

在本課堂中對學生的評價及時、有針對性,也較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探究語言文字的興趣,比較成功。這其實是我在語文課上一直追求的狀態: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儘可能地激勵學生,引導學生,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我會堅持做下去。

在這節課中,我還設計了一個片斷想象的環節,請學生想象齊王給晏子設下慶功宴的情景。使學生受到啟發。思維得到發展。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陣地,他們才是課堂的.主人,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就需要教師能創設富有情趣教學活動,枯燥的讀背,學生肯定要喪失興趣,他們喜歡新奇事物,喜歡展示自我。所以我讓他們都參與到課文裏,擔任齊國小記者的身份。表演是孩子喜歡的節目,為了演好角色,學生就必須主動去讀課文,揣摩人物的心理。這是一個需要多種才能的綜合活動,需要學生髮揮創造能力。師生的關係完全是平等的,我只是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

在此基礎上,通過表演又加深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對其中藴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體會,在動態的思維與活動中,提高對語言的感悟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國小語文教師隨筆10

國小生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是掌握語言的關鍵階段。老師要把握好這個時期,對學生進行説話訓練,這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當今社會的需要。根據國小生心理髮展的特點,我認為通過以下幾點可以培養國小生的説話能力。

一、培養學生説話的興趣,激勵學生大膽説話,獨立説話。

談話成功與否,很大程度決定會不會聽他人發言,善不善於在聽中發現對方的情緒意圖,善不善於捕捉對方談話傳遞的信息。人們的語言交際活動,有一半時間是聽。在現代社會中通過聲音傳播,保留信息的渠道發展很快,這就要求我們有很強的“聽”的能力。作為一名老師,怎樣來培養學生的聽説能力呢?對於剛剛入學的學生都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同時也有渴望表現自己的心理願望。但由於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接觸到的是那麼多不認識的老師和學生。就容易變得怯生生的,想説又不敢説,這就要設法在説話訓練中選擇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富有童心、童趣的內容作為訓練學生説話的材料。

興趣是對人腦思維的一種激發,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老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聽一些感興趣的故事,聽完這些故事以後,讓學生重複講這些故事,看學生中哪一個説得最好,記得最快。老師要適當地表揚説得好的學生,説不好的學生要多多鼓勵,不要打擊他們,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敢説、愛説了。聽的注意力也更集中了。對聽説產生了興趣,才能在大量説話實踐中學會説話。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説話習慣,是形成説話能力的重要條件。

國小生語言是在豐富的生活中自然發展起來的未經系統訓練,而且普遍存在着“不該説話時隨便插嘴,該説話時又不説”的現象。這就需要老師注意培養學生養成以下幾點説話習慣。

1、 他人説話時不妨礙,能靜聽他人説話。

2、 他人説話時注意聽,瞭解他人説話的意思。

3、 對他人講的話,若有疑問,會提出質問。

4、 能聽懂他人説話的內容,而且能記住。

5、 説話簡潔,不拖泥帶水。

6、 始終一貫,不前後矛盾。

7、 圍繞主題,不離開中心話題。

8、 説話得體,詞語適當。

9、 音調清晰、流暢、不口吃等。

以上幾點學生若能做到,就説明學生也具備良好的説話習慣。

三、結合教材,結合教學進行説話訓練。

教材是説話訓練的依據;教學是説話訓練的主要形式。對於國小來説,首先是以教材教學為本來進行,具體做法有:

1、利用聽話訓練,進行説話訓練。利用聽話進行説話訓練是教學中一個應該重視並加以利用的必要做法。只有聽得清楚、細緻、準確,才能説得全面、周到、深刻。學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聽話習慣,説話教學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結合課本上的插圖,進行説話訓練。在國小低段,有許多插圖。教學這些圖畫時,老師要引導學生説出這些圖畫的內容,通過直觀的、形象的畫面,不知不覺地訓練了説話。

3、在識字、學詞、學句中訓練説話

在識字、學詞、學句的訓練中抓住説的訓練。如教“紅”字時,先讓學生説音節中的聲母是什麼,韻母是什麼,其次説結構。左邊是什麼,右邊是什麼,部首是什麼。第三把這個“紅”字組成詞,並用這個詞説一句話。這樣由字到詞,由詞到句不斷訓練,日積月累,學生的認字能力,造句能力,説話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4、結合課文訓練説話。

課文是訓練説話的依據和主要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識字,識詞,通過朗讀課文內容,知道要認識的字出現在那裏,是什麼意思,然後説一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這樣從字、詞、句、段、篇的訓練過程中,使學生知道不同的字、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懂得一句完整和一段完整的話,以及怎樣才能把話説完整、説準確。

四、有意識地組織和開展多樣的課外活動訓練説話。

組織講故事、續編故事説話,通過遊戲訓練説話。結合學校、班級的活動訓練説話,進行隨機的説話訓練等。都可以培養學生的聽説能力。

五、重視老師的語言示範作用

老師的語言示範作用在説話訓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學習語言,模仿性很強,老師的語言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老師必須不斷加強自己的語言修養,提高自己的説話能力。在堅持説普通話時,表情動作自然大方,表達意思完整清楚,口齒清楚,語速適中,語言抑揚頓挫等方面都應起示範作用。

總之,聽説能力的培養,是國小低段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條件。以上幾點是我在訓練國小低段學生聽説能力方面的一些粗淺認識,説出來與大家共勉。

國小語文教師隨筆11

有時候覺得讓學生理解那麼深有些拔高了,不過如果按高老師所説的那樣,我們有責任幫助學生在跳一跳的基礎上理解兒歌、童話,小短文,那麼兒童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來有感情地朗讀就存在着可能性。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

不過這裏我想也存在一個最低的“道德底線”問題,即閲讀底線,我想課標所規定的正是這個底線,我們在確保每個孩子能正確流利地朗讀的基礎上,可以讓有能力的`孩子達到較高的水平。可是這種水平其實是一種聽讀的能力,並不是我們中高年級所要求的看讀能力。

由此又想到一個事實存在的問題,那就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們記性是極好的,他們往往在聽了老師或同學兩三遍的基礎上就能背出來,可是對於書本上的字,卻還是不通。常會有這種情況,孩子能背出這篇短文,但如果把這短文放在孩子面前,那他一字一句地讀,卻讀不出來。

其實這就是中高年級老師所説的低年級讀書不過關的問題,實際上是因為低年級孩子們的聽讀能力很強,可看讀能力卻很弱,而到了中高年級着重的是看讀能力,於是乎就有了低年級讀書不過關的問題,試問讀正確都不過關,又怎能談有感情呢。其實中高年級老師又怎能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呢。

因此我就在想,在低年級的時候,注意引導他們自己讀書,這樣一兩年下來,也許可以提高孩子們的看讀能力,讓聽讀與看讀同步提高。

國小語文教師隨筆12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對語文教師的主角定位和教學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

首先,教師主角由傳授型向研究型轉變。以往由於實行單一的課程政策,即僅有國家課程,所以在學科領域長期以來實行的是一綱一本。教師習慣於按統一的教材、統一的進度、用有限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強調齊步走、一刀切。這種教學對教師的主角定位很明確,只需要傳授型,教師的基本職能是照本宣科。而事實上,學生的個性是有差異的。這樣的教學,不利於因材施教,至少對一部分學生是削足適履,更談不上發展學生的多種興趣、愛好和特長,以及旨在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此刻,實行了一綱多本和多綱多本,教師能夠根據本地區本學校本班級學生的實際,參與開發校本課程,編寫學校教材,所以教師光傳授就不行了,必須進行研究,教師要從原先的只是教材使用者的主角,轉變為不僅僅是教材使用者,還是教材評價者和教材開發者與編寫者的主角。

其次,新課標的提出,也促進了教學方式的轉變由講授型向師生互動型轉變。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我講你聽,口耳相傳,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已難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這種課堂上缺乏創設生動活潑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參與言語實踐,缺少讓學生承擔有意義的言語交際任務,缺少供給在具體的言語環境中開展言語實踐的機會,也所以造成了語文教學質量的低下。新課標讓我們明確了一個觀點,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的真正主體,學習是學生這一主體的活動過程。我們的`教學必須圍繞學生而開展,課堂上必須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進取性,讓學生既動口又動手,既動腦又動情,身體力行,親歷體驗。本案例中,教師在讓學生讀了凡卡的信後,先説説自我的感受,從自身的感受出發再進一步理解文中凡卡的感受;之後又問如果你是凡卡,你最想做什麼等等,每一環節的學習,都先引導學生搜索自我的生活體驗、情感體驗,再帶着這種體驗走入文本。整個過程,教師旨在進取的引導,擔任的是合作者引導者的新主角,而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體,他們説感受,談體驗,參與了學習的每一個過程,這樣的學習,效率必會提高。

國小語文教師隨筆13

剛跟《山中訪友》過完招,接着便是更難上的《山雨》,這是散文家趙麗紅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

仔細閲讀了課文,我發現這篇課文的特色之一便是大量的使用破折號和省略號,大約有六處之多。破折號和省略號的用法雖然常講,但沒有整理過,而且給我的感覺是邊講邊忘,學生並沒有掌握。

上這一課,我索性將破折號和省略號的用法打在屏幕上,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揣摩用法。用法出自《國小語文教師實用辭典》

省略號:1、引文省略;2、列舉省略;3、話沒有説完或語意未盡;4、語意含蓄讓讀者想象;5、表示聲音的斷續或延長。

破折號:表示語意的註釋、轉換、躍進、或語言的中斷聲音的延長。

大多數學生能夠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給標點符號選擇正確的義項,但這一處略有爭議:先是聽見它的聲音,從很遠的山林裏傳來,從很高的山坡上傳來——

沙啦啦……沙啦啦……

這裏的破折號的.用法眾説紛紜,我以為是躍進,但未敢貿然定論。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覺得在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的基礎上,重點處理以下三個句子就可以了:

1、象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的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2、雨聲裏,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着幻想的色彩。

3、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三句話,勾勒出雨來的神奇,雨中的音韻美和色彩美,雨後清新的綠色,以及我對山雨的喜愛,大自然的讚美。且這三句話集中體現了課文的表達情感的手法:比喻,擬人,想象。抓住重點,問題便迎刃而解。

國小語文教師隨筆14

在自己的教學中,我非常注重通過語境幫助孩子理解詞語。

在教學《給予是快樂的》一文時。裏面有這樣幾個詞語:羨慕、饒有興趣、不由自主,我是通過下面的設計進行教學的。

在指名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生讀的好,我藉機給她一個精緻的小禮物,這時所有同學都用自己好奇的目光望着這個禮物,我隨機告訴大家:“這個時候,大家的表情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饒有興趣”,而且大家此時的心情可以用本文中的另一個詞語來表示,那就是“羨慕”,而且大家的這種表情和心情都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的,這就是“不由自主”,就是在這樣的情景當中,我讓孩子們理解了這三個詞語,然後帶着自己的理解走進文中細細體會。這樣的學習是非常有效的。

在對《你一定會聽見的》一文進行教學時,對於這樣幾個成語:充耳不聞、無動於衷、視而不見、不折不扣,我是這樣處理的——

在課堂上我讓學生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放開玩,我站在教室門口不管不問,這樣過了一兩分鐘之後,我問學生老師的表情可以用文中哪幾個成語來表示,他們很容易就説出“充耳不聞、無動於衷、視而不見”,接着,我又問學生:對於這樣的老師你們怎麼看?用上“不折不扣”這個詞,對於剛才老師的表現做一下評價,他們很容易就説出了這樣的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沒有責任心的'老師。

這些都是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課堂實例,對於低年級的教學,也非常適合採用這樣的方法,不過,教學的要求要再降低一些,比如:一年級上冊課文中有“格外”一詞,這個詞對於學生來説是比較遙遠的,當時,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我連用“格外”説了幾句話——今天的天氣格外好!媽媽做的飯格外香!奶奶對我格外親!接着讓孩子們説一説,這樣就讓孩子在對語言的不斷感知中,對“格外”一詞有了一些親近和觸摸,對詞的意思產生一種感覺,一種意會。這才是真正的理解,也就真正培養了孩子的語文素養。

在字詞教學中,當詞意在學生面前真正成為一種立體的感知時,才是真正的有效學習。真正走進詞語教學,真的感到研究空間無限大。其實,任何一門學問都需要我們潛心去研究,教學更是如此。只有帶着一顆思考的心教學,教育靈魂才會逐漸豐滿。

國小語文教師隨筆15

因為這一段時間來,不少小朋友的抽屜裏跳出螞蚱來,今天中午上學了,看到他們一個個説個不停,就叫他們出去捉螞蚱了。他們開始不信,幾個小傢伙看看我,似乎想看看我説的是不是真的。看我點頭,立刻蜂踴而出,喧鬧的教室一下子就安靜下來了。

一會兒,鈴聲響起,他們陸續走進教室,幾個首先進來的大聲説:“老師,我一個也沒捉到。”

“我沒有看到螞蚱”還有幾個一進來就向我炫耀他們的戰果。“我捉了一個大的”“我捉了好幾個”……

上課了,我讓他們自由説説。竹兒説:“螞蚱在草叢裏跳來跳去,我捉不到。”淼説:“螞蚱跳來跳去,讓我們很難捉,我捉了很多蝸牛。”怡説:“大螞蚱捉不到,小螞蚱跳到牆上去了。”鵬説:“我看見一個大孩子捉到一個大螞蚱,我也想靠自己的努力捉。”明説:“我看見的一隻螞蚱被別人捉走了。傑大聲説:“我在外面捉到一隻老螞蚱!”

我把那隻大螞蚱放在實物展示台上,讓大家看那隻大螞蚱。小朋友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老師,這隻螞蚱死了。”“嗯,看看它是什麼顏色?”“它身上有很多顏色”“有黃的”“有綠的”“有褐色的”……“咦,它身上怎麼會有這麼多的顏色的?”我接着問道。淼大聲説:“我知道,隨着時光的`流失,它變老了。”“它還不太老,你看,它身上還有綠色的。它是不老,又不小的。”鵬站起來説。

“呵呵,你們是這麼理解的。我們要好好想想,現在是什麼季節啊?”我接着問。“春天”“啊,春天啊?”我問道,看到孩子們竟説不出現在的季節,我只得自己説:“現在是秋季了,你們看看周圍有什麼不一樣的?”“草黃了,”“我看到有些草還是綠的。”“草是人踩黃的。”……孩子們的想法真的是與眾不同,“有時候草是因為人踩了而變黃。不過現在草變黃了是因為秋天到了。老師還要告訴小朋友們,螞蚱身體變成現在的顏色是因為它會變色,要變成與草一樣的顏色……”“我知道,這叫保護……”“色,不錯,説得好。”我接上來説道,“我們身邊還有很多的動物也有這樣的保護色,小朋友們用眼睛多觀察,看看你能不能發現這樣的小動物。這個作業,現在不用回答我,等以後你發現了,再告訴同學們,好嗎?”

反思:從上面的內容來看,小朋友們似乎很不錯,其實並不然,我在上課時還是不時地停下來組織教學,這是個問題,不能讓所有的小朋友都跟着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