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生活常識

瞭解這些小技巧,孩子分分鐘纏着爸爸玩!

在沒有養成默契之前,陪孩子閲讀,的確是有講究的。如果能夠掌握恰當的方法去切入,你會發現,爸爸在親子閲讀方面更有優勢,孩子們也會更喜歡。下面是在親子閲讀路上頗有心得的爸爸們的建議,分享給所有想陪孩子閲讀又不知道如何入手的爸爸們。

瞭解這些小技巧,孩子分分鐘纏着爸爸玩!

——從爸爸主題繪本入手,讓閲讀為親子關係加分

作為親子閲讀推廣人,楊政老師從未把繪本進行過嚴格分類,而更看重感覺和感情。閲讀本身不是目的,提升親子關係才是。如楊政老師説:

“和孩子讀了那麼多爸爸書,我覺得,這些爸爸書,是爸爸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是孩子和爸爸的感情紐帶之一。尤其使爸爸和孩子的心更貼近了,使爸爸學會怎麼做爸爸。和孩子一起讀繪本,使爸爸的心柔軟起來……”

所以,爸爸主題繪本可以是爸爸陪孩子展開親子閲讀的切入點。比如《我爸爸》、《我的爸爸叫焦尼》、《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巴巴爸爸系列等(下文還會有涉及),都是很經典的爸爸主題繪本。

不過,楊政老師同時還分享給了爸爸們一些小技巧:

和孩子一起讀繪本,一定要抱着孩子讀。這樣,增加了孩子與爸爸的接觸時間,使愛的電流接通了。

在閲讀的過程中,這些爸爸繪本,使爸爸也從中學習,得以提高,知道怎麼與孩子相處。

這些爸爸繪本,提醒爸爸警惕自己的言行。

經典爸爸繪本中的藝術魅力,使爸爸和孩子都沉浸其中,促使爸爸更多地給孩子閲讀,高質量地陪伴孩子。

——不能只是媽媽給孩子選書,爸爸從開頭就應該參與

兒童文學作家熊磊專注做中國本土原創繪本,繪本風格飽含中國傳統文化底藴,譬如《最後一個靈魂》、《小鼴鼠的土豆》等作品都很棒。他的建議是,爸爸們要根據自己的思想品位、孩子的性格開書單。

熊磊老師認為,選書、讀書是一體的,爸爸固然應該多給孩子讀書,但更應該參與選書的環節:

“通常爸爸們在親子閲讀上犯的最大的失誤,就是在買書上完全撒手不管,統統交給媽媽決定。書就是孩子成長的精神食糧。如果孩子讀的書是爸爸親自挑選的,那麼等孩子長大了,父子間的思想、品味也會多少有一點相似,而不至於説有太大、太極端的分歧。所以爸爸一定要給孩子買書。至於讓誰來讀,是第二位的。(這是祕密,不能告訴媽媽!)

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從本質上講,書是作者在講故事,因此選書比讀書更重要。東方主義大師薩義德就曾説過,我能教學生什麼無非就是推薦一些好書,聊聊而已。

書除了能帶來閲讀本身的愉悦、增長見識外,還有調整性格等作用,爸爸一定要學會根據自己孩子的個性情況開書單。在眾多的圖畫書和兒童文學中,我會特別注意給兒子推薦冒險、分享、勇敢主題的。再有,像《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之類題材的我一定會買,畢竟是鼓吹爸爸的嘛!”

——懷着感情買書,帶着熱情講書

仍然是一位專注兒童閲讀推廣的爸爸,兒童文學博士出身。王林先生認為,講給孩子聽的書,一定是父母自己也特別喜歡的:

“我會特別推薦爸爸們讀一些經典的,能夠勾起自己童年回憶的書,比如《巴巴爸爸》,如今的孩子,也依然能為“這就是巴巴爸爸、巴巴媽媽、巴巴祖、巴巴拉拉……”的饒舌式人物介紹感到瘋狂、興奮。這樣爸爸的快樂就能傳遞給孩子,並在他身上得到延續。”

書買了,如何陪孩子讀呢?讀的過程中要不要互動呢?下面是王林的建議:

“有些爸爸比較忠於原著,對圖畫書上面的文字採取完全照着唸的方式。還有一些爸爸喜歡不停地在閲讀過程中向孩子提問題。圖畫書到底應該怎麼講,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特別的方式,這也是一個沒有定論的話題。但我傾向於在講的過程中同時都能照顧到這兩點。

拿《巴巴爸爸》這套書舉例,我會在講的過程中根據孩子的反應適時提問題,可以多提畫面上的問題,比如‘哪個是巴巴爸爸裝的’‘你猜接下來主人公會有什麼反應’等等,主要不要設置抽象且大而深的問題,類似‘這本書內容是什麼’‘讀完書你明白了什麼道理’這類的。多從局部設問,問題也簡單點兒,保證孩子能答得上來,不會引起挫敗感。

爸爸給孩子讀書,需要的不是技巧,而是熱情。當讀書簡單到成了你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時,什麼工作忙碌、什麼講得不好,都不再是藉口。”

——怪里怪氣,幽默天賦,爸爸專屬!

生活中,孩子不願意讓爸爸繼續陪自己讀書,主要還是爸爸未能找到感覺,讀起繪本來很枯燥,完全照着念,唸完算交差。如此孩子自然喜歡不起來。

對此,阿甲如是説:

“對於書中的幽默,媽媽一般都會有所收斂,爸爸就不然了,讀得越‘胡鬧’,越有味兒,孩子就越喜歡。我的殺手鐗有兩本,一本《鱷魚怕怕牙醫怕怕》,一本《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都是可以連講帶演的範例。之所以稱之為殺手鐗,是因為除了自己的孩子喜歡,每到一個陌生的孩子羣裏,聽我讀完其中一本書,孩子肯定就能‘愛屋及烏’也喜歡上我啦。至於那些飽含着豐富情感的圖畫書,最好還是由媽媽來演繹嘍。”

蘿蔔探長如是説:

“我覺得爸爸特別適合講述有顛覆感的書,另類的,比如恩德的《出走的絨布熊》,爸爸在這種對常態批判上的書顯得更為理智。媽媽一般講的書都比較中規中矩,那麼‘怪里怪氣’的書就留給爸爸講吧。怪怪的書能開闊孩子的想象力,而像《像爸爸一樣》《松鼠先生和第一場雪》這樣怪怪的書,也只有爸爸才能讀出彩來。”

——父親形象當然應由爸爸來傳達

好的繪本可以向孩子傳遞好的爸爸形象。這麼好的拉近親子關係的機會,當然非爸爸親自做不可。

如繪本迷、同樣是一位優秀父親的範永剛先生所分析的:

“在《我爸爸》和《我的爸爸叫焦尼》中,多是對孩子關愛有加的父親形象,書中的小朋友,也幾乎是唱着讚美詩來歌頌他們的爸爸的,讀完以後,爸爸們定有些自豪感在心中湧動。

《月下看貓頭鷹》《艾特熊和賽娜鼠》《派老頭和搗亂貓》《猜猜我有多愛你》中是或疑似的父子形象,都是滿溢着愛意的,雖是有不同的基調,卻不由得想起那個關愛着弱小的家庭保護者。

父親形象在現代圖畫書中的出現多是平等自由的,以孩子的夥伴形式出現,《月下看貓頭鷹》中父親是向前探尋的依託,在父親的陪伴下,寂靜的月下森林呈現給孩子的是優美的詩意空間,而不是恐怖的驚悚故事。

父親也可以以温厚的形象出現,圖畫書中有各式血肉豐滿的父親形象,並借用了大量“熊”的外形來展現父親那寬厚的形象,用男人的方式表達他們對孩子的呵護。幼兒園的孩子,託小班可以看懂《你睡不着嗎,小小熊》《給爸爸的吻》,中大班就可以理解《小熊和最好的爸爸》《艾特熊和賽娜鼠》中父子相伴的活動了。”

上述提及的爸爸主題繪本,父母們都可以嘗試給孩子買來一起讀一讀,而媽媽也可以有意把這些繪本的陪讀機會留給開心爸爸。

最後,分享一段繪本大師鬆居直先生説過的一段話:

唸書給孩子們聽,就好像和孩子們手牽手到故事國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滿温暖語言的快樂時光。即使經過幾十年,我們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和美好的回憶珍藏在內心深處。

孩子們長大以後,我才真正瞭解到,當時我用自己的聲音、自己的語言講了這麼多故事的意義在哪裏。我也發現,通過念這些書,我已經在他們小時候,把一個做父親的想對孩子們説的話説完了。

標籤: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