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生活常識

準國小生家長“陪讀”要講究技巧

新生家長

準國小生家長“陪讀”要講究技巧

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

今年9月,段女士的女兒就要上國小一年級。對於“幼小銜接”,在孩子上大班時,她就開始關注。剛開始,有些緊張;不過,臨到孩子快開學了,反倒顯得很放鬆。

“沒做過多準備。除了物質上的準備外,這段時間主要是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訓練孩子的專注力。”段女士説,對於幼小銜接,家長要重視,但也不用過於緊張。開學後,儘量配合老師,多和老師溝通,慢慢來。

由於關注這個話題,段女士接觸了不少國小新生家長。她發現,如今有一些家長,對於幼小銜接比較功利,比如注重知識的訓練,早早讓孩子提前學拼音等。而國小老師並不建議家長讓孩子提前介入這些內容,因為這些知識,一入學就會教。孩子提前學,很多是學得一知半解,到了國小課堂上,很容易陷入“我會了”、“我不認真聽了”的狀態。

還有一個誤區,就是不少新生家長,對幼小銜接的關注期很短,只看到國小入學這段時間,以為關注一兩個月就算完成幼小銜接。

“教育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賽跑,很多家長沒抓住根本的東西,而導致馬拉松失利。”段女士説,她也是一個學習者,在她看來,對於幼小銜接,家長更要關注長遠的東西,比如孩子學習習慣、閲讀習慣的培養,而這些,並不是一兩天、一兩個月就可以培養好的,“特別是,有些孩子是慢孩子,作為家長,我們應放鬆心態,與孩子一起成長”。

老生家長

當一名“教練”型的家長

杜文斌,國小語文老師,同時也是一名國小二年級(新學期)學生家長。作為一名老生家長,杜文斌説,幼小銜接,從孩子來説,國小和幼兒園最大的不同就是上課時間長了,開始要寫大量的作業了。這對於習慣幼兒園無憂無慮生活的小朋友來説,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總結自己過去一年的心得體會,杜文斌對新生家長給出瞭如下建議:

首先,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給機會鍛鍊。如每天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簡單的做法:每天臨睡前,讓孩子對照功課表把第二天課程所需的課本和學具準備好,第二天上學前就不用手忙腳亂了。讓孩子慢慢學會自己把老師佈置的作業記下來,剛開始時,可以口頭複述,慢慢地,可在小本上用拼音或者特定符號記下來,回家做作業時可以拿出來對照。這個很簡單,但一定要堅持。

同時,培養孩子閲讀的興趣,堅持每天給孩子讀書。家裏要有一定的藏書,方便孩子隨時閲讀。有很多家長在幼兒園時期就開展親子閲讀活動,這很好,要堅持。閲讀本身就是培養專注力的重要途徑。

第二,當一名“教練”型的家長。一開始,孩子的自制力還不完善,需要家長幫忙提醒,這時候家長扮演的角色是“教練”。

“教練”式的方法最大的特點是,家長在教給孩子方法後,就開始讓孩子在具體的環境中開始實踐學到的方法。舉個例子,讓孩子如何學會整理自己的書包。剛開始時,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如何整理———需要用的教材要找出來,暫時不用的要放在書架上。要用的教材還要按書的大小進行排列。這些細節要告訴孩子。

從這個例子來説,家長的角色定位為“教練”,有家長“教”,更要有孩子的“練”。孩子是“練”的主體,家長所教的都要落實到孩子的“練”上。

第三,保護好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保護好孩子的想象力,正面鼓勵,多肯定孩子的進步。可以“光榮榜”的形式記錄孩子的點滴進步。記多了,孩子信心更足了,家長的心情也更好了。正面肯定孩子的進步,這一點很重要。

老師建議

從幼兒園起培養專注力

曾燕梅是演武國小的一名高級語文教師。這段時間她經常被邀請開講座,題目就是《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昨日,導報記者採訪了她。

在曾燕梅看來,幼小銜接並不是孩子學多少知識,關鍵是孩子習慣、興趣的培養以及生理上的適應。習慣養成方面,最主要的是專注力的培養。

“大家都在安靜地看書,孩子不看書,他會幹什麼?大家都在看電視,孩子不看電視,他會幹什麼?因此,一個適合孩子學習的氛圍很重要。”曾燕梅説,幼小銜接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臨上國小或上大班時才開始關注,其實已經有點遲了。孩子一入幼兒園,家長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比如孩子在搭積木、學畫畫、捏泥巴時,儘量延長孩子做這些事情的時間,讓孩子專注一些。

除了習慣外,培養興趣也很重要。孩子喜歡上看書,喜歡上他所做的事情,自然就很專注。快開學了,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你長大了,要去更好的地方,老師會教給你更多本領”,多給孩子積極的引導,讓孩子覺得能到國小一年級鍛鍊很有成就感。

曾燕梅提醒,這段時間,家長要注意自身以及孩子作息時間的調整。晚上不要太晚睡,早上要早起,儘量讓孩子養成午睡的習慣。此外,把孩子身體調整好,迎接新學期。

這段時間,可以讓孩子適當寫寫字,要少而精,要認真寫。還可以讓孩子在生活中學一些數學,如看時鐘;如吃餃子,數數吃了幾個。在生活中認一些字,這對孩子的幼小銜接都很有好處。

家長“陪讀”要講究技巧

孩子上了國小一年級,剛開始的“陪讀”在所難免。有些家長跟着跟着,一陪就陪到了高中。曾燕梅提醒,家長陪讀要有技巧,對孩子整個學習過程要了如指掌,但不要步步跟着。

進入國小,家長要多與老師溝通,多配合老師,按部就班,有缺漏就補漏。如孩子不專注,要注意訓練;字寫不好,要多練習;需具備哪些能力,該訓練什麼訓練什麼,一開始千萬不要捨不得。等孩子學習習慣養好了,自然就上了正軌。以往,有一些家長由於太心疼孩子,到了國小跟老師意見不統一;孩子落後一些就着急,甚至責備小孩,很容易導致孩子厭學。

曾燕梅提醒,家長“陪”,並不是步步跟蹤,時刻守候,孩子錯了一個字,家長趕緊擦。孩子哪個字寫不好看了,擦了再寫,寫得漂漂亮亮的,答得也全對,每次作業都得“優”,可是家長一旦放手,什麼也不對。

孩子做作業時,一定要養成專注的習慣。不要一會喝喝水,一會吃吃點心,一會上上洗手間。最好讓孩子在做作業之前把這些七七八八的都做完,靜下心來,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作業。孩子做作業過程中,孩子做孩子的,家長忙家長的,家長心裏關注即可,不能一直守在那裏。發現孩子慢了,及時調整;發現孩子字跡糊塗,就要加強練字,通過孩子自身努力和家長的輔助,慢慢養成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