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生活常識

一海里等於幾節航速

一海里等於幾節航速嗎,相信很多朋友在看一些軍事電影的時候,尤其是關於海軍電影的時候,總會產生一個疑惑,那就是海軍的艦船在航行過程中,艦長在指揮時總會説到一個特別的單位,那就是多少多少節,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海里等於幾節航速。

一海里等於幾節航速1

海里這個長度單位可能一般人很少用到,當然肯定與海字有關聯,所以一般使用的話在海上相關的長度中常使用到,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海里的換算關係及尺度確定。一海里等於幾節航速

海里是國際度量單位。1海里=1.852公里(千米) (中國標準)。標準符號n mile。《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所用的符號是n mile。它等於地球橢圓子午線上緯度1分(一度等於六十分,一圓周為360度)所對應的弧長。

由於地球子午圈是一個橢圓,它在不同緯度的曲率是不同的,因此,緯度1分所對應的弧長也是不相等的。

關於海里:

1海里=子午線長度的兩倍÷360÷60≈1852.25-9.31cos(2Ωm)。通俗來説,就是地球子午線所在的地球的周長分成360度,每一度再分成60分,每一分長度就是平均的海里長度。

δ是緯度。當δ=0度,即在赤道附近時,1hl的長度最短,為1842.94m;在兩極附近最長(δ=90度),為1861.56m。約在44度14分處,1n mile的長度等於1852m。

這是到2019年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採用的1929年國際水文地理學會議(International Extraordinary Hydrographic Conference)通過的海里的標準長度。

一海里等於幾節航速

1海里=1.852公里(千米) (中國標準)

1海里=1.85101公里(千米)。(美國標準)

1海里=1.85455公里(千米)。(英國標準)

1海里=1.85327公里(千米)。(法國標準)

1海里=1.85578公里(千米)。(俄羅斯標準)

最短的`海里是在赤道,1海里=1843米。

最長的海里是在南北兩極上,1海里=1862米。

地球平均半徑為6371300m,以地球平均半徑算出的1海里為:

1海里=2*π*6371300/360/60=1853.3m

相關單位:

中文舊時以一個雙音節漢字浬(讀音:lǐ或hǎilǐ)來代表海里,現已廢止,但台灣地區仍有使用。

節(knot)以前是船員測船速的,每走1海里,船員就在放下的繩子上打一個節,以後就用節做船速的單位。

1節(Knot)=1海里/小時=(1852/3600)m/s 是速度單位,1海里(n mile)=1852m 是長度單位。

1節等於每小時1海里,也就是每小時行駛1.852千米(公里)陸上的車輛,以及江河船舶,其速度計量單位多用千米(公里)/小時,而海船(包括軍艦)和空中的飛機的速度單位卻稱作“節”。

一海里等於幾節航速2

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使得很多人都非常的不理解,不知道這個節具體的速度到底有多快,所以本期小編就和大家聊聊,海軍艦船在航行時一節的速度究竟是多少。

我們以航母為例,目前世界各國的航母一般航速都在25節到30節左右,例如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其最大航速就達到了30節,而法國的.戴高樂航母最大,航速僅僅只有28節,

而根據換算一節的航速,一般會等於一海里,而一海里相當於每小時1.8公里的速度,也就是説,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最大航速的30節,換算下來也就是每小時54公里左右,而這個速度甚至於還沒有達到高速公路的最低車速。

一海里等於幾節航速 第2張

事實上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這個速度並不快,為什麼世界各國的主流艦船,還是使用30節的航速呢?知道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也有專家給出過答案,那就是根據各種各樣的計算。

發現軍艦在航行的過程中,尤其是採用編隊方式出行,使用30節的航速費效比最為經濟科學。因此世界各國的艦船在出航時一般都會採用30節的航速。

一海里等於幾節航速3

海里也是國際度量單位的一種。按照中國標準,1海里=1.852公里(千米) 。標準符號是n mile。《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所用的符號是n mile。它等於地球橢圓子午線上緯度1分(一度等於六十分,一圓周為360度)所對應的弧長。

目前,海里這個單位稱呼,已經在中國大陸的教科書裏面被全面廢止掉了,僅在但中國的台灣地區延續使用。

麥哲倫的船隊

一海里等於幾節航速 第3張

習慣上,在陸地上跑的交通工具,它們的速度計量單位,我們一般多用千米(公里)/小時來稱呼,沒有幾個人説一輛車一小時跑了多少節的。否則,聽了也感覺到彆扭。

而海上的船,也包括軍艦在內,和空中的飛機的速度單位卻普遍稱為“節”。比如,説某某軍艦行駛速度有多快,就説它跑28節。“節”的代號是英文“Knot”的簡寫,採用“kt”表示。1節等於每小時1海里,也就是每小時行駛1.852千米(公里)。

目前,在歐美國家範疇內,軍艦的平均行駛速度為34節。34節,就是軍艦的運行速度可以達到34×1.852=62.968千米/小時。取近似值,為63千米/小時。

可能有人會認為,跑63千米/小時的時速好像也不這麼快沒有什麼來不及。要記得,這不是陸戰裝備而是軍艦,是在海洋裏面行駛的,海水是對艦體有巨大阻力作用的,跑63千米/小時已經是相當不錯的速度了。

在中國高鐵建成之前,快速列車不過時速80~100千米/小時,而普遍的列車,即普快,也就是跑50~60千米/小時。軍艦跑34節的速度,已經相當於10年前的普速列車了。而我們國家的軍艦,平均行駛速度為31節,和歐美國家的水平差不了多少。要注意,特別是近10年來,一大批性能卓異的'高速軍艦如下餃子般投入使用。

而且,中國軍艦近10年基本上都是中大型體量,速度雖然低一點點,但是戰鬥力很強勁。

朋友們可能會問了,這個海上的交通工具的速度計量單位,為什麼就稱之為“節”呢?為什麼不直接叫“公里”或者“千米”呢?那多省事啊,不是不用單位換算了?

其實,每一個事物之所以是現在的叫法,都有其特別的歷史淵源。海上交通工具的行駛速度之所以叫做“節”,這裏面確實是有一個歷史典故的。

一海里等於幾節航速 第4張

16世紀英國人制造的海船

早在16世紀,海上航行技術已相當發達,尤其是西方世界,本着開拓海外殖民地和貿易的需要,在這方面頗有進取意識。但是當時,在判斷船隻運行速度的時候,還有一點困難。

這是因為,當時沒有精確的時鐘裝置,也缺乏現代的航程記錄儀,加上茫茫大海上參照物很少,所以船員難以精確的判定船的航行速度。這個難題一度困擾了很多出海的人。

這時候,有一位聰明的水手想出一個妙法,他在船航行時向海面拋出拖有繩索的浮體,再根據一定時間里拉出的繩索長度來計船速。

那時候,計時使用的還是流砂計時器。為了較準確地計算船速,有時放出的繩索很長,便在繩索的等距離打了許多個結,如此整根計速繩上又分成若干節,只要測出相同的單位時間裏,繩索被拉曳的節數,自然也就測得了相應的航速。

瞧一瞧,這個計量的方法是不是很巧妙?所以説,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很厲害的,不要小覷他們。

於是,“節”就成為了海船速度的計量單位;相應地,海水流速、海上風速、魚雷等水中兵器的速度計量單位,國際上也通用“節”。現代海船的測速儀已非常先進,加上全球GDP定位系統。

有的儀表盤上隨時可以用數字顯示,精確到了小數點後面兩位。“拋繩計節”,這一操作當然是早就成為歷史,但由於歷史傳統的影響力,“節”依然作為海船航速單位被大家所沿用。

為了加深讀者們對“節”的印象,我列舉幾個例子:

在近代史上,曾經一度雄居世界第八位、遠東第一強的大清國北洋水師,擁有在當時世界上戰鬥性能一流的鐵甲艦。北洋水師是大清國的國器,建成之後使得其海軍實力碾壓日本

北洋水師曾經在停靠日本港口時與日人發生衝突,結果在混戰中死了幾個清國水兵,艦隊指揮官一怒之下就要用艦炮轟擊日本港口城市,結果日方趕緊妥協賠償。

要知道,當時日本的海軍實力非常弱小,幾乎沒有多少現代化的軍艦,一旦開戰必將慘敗。這也刺激了日本舉國上下,將這次事件視為“國恥”,從此拼了命的打造海軍,日本天皇和皇后把私房錢都拿出來補貼給海軍。